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蜜蜂引路》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蜜蜂引路》語文教案

1.使學生懂得遇到疑難問題,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是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蜜、蜂、列、莫、附、談、叢、訝、斯、養、派、採,”理解“引路、附近、花叢、觀察、採蜜、驚訝”等詞語的意思,並且會讀會寫。

3.學會把兩句簡單的話合成一句話;能用“親自、發現”說寫句子

4.理解課文是怎樣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清楚的。

教學重點:學會12個生字,讓學生透過讀懂每句話的意思來理解課文第2、3自然段的內容,從而懂得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教學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初步培養學生遇到疑難問題,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

教學準備:黑板、投影儀、投影片、生字卡片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誰知道蜜蜂有什麼特點?我們怎麼記住這二個字呢?(出示生字卡片)

(2)學習“蜜、蜂”二字。

a.學習“蜜”:字形重點,注意中間部分的筆順。

b.學習“蜂”:字音重點,讀準後鼻音。字形上與“鋒”區別。

c.指導書寫。教師範寫,學生在《課堂作業》本上各寫一遍。

(3)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和蜜蜂有關的,出示課題。重點理解“引路”詞語的意思。

2.初步感知課文。

(1).聽錄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討論後,教師簡介列寧的生平。

3.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自學該自然段中的生字,遇到帶拼音的字多拼讀幾遍,讀通課文的句子。

(2)檢查自學。

a.出示認讀生字,並結合音、形、義的重點進行教學。

Mosikefujinyangfengtancongmiyapai

莫斯科附近養蜂人談天花叢採蜜驚訝派人

字音重點:斯(注意讀準平舌音。)

字形重點:養(與“美”區別)、斯(與“期”區別)、派,右邊不可寫成“瓜”、

詞義重點:教師簡介“莫斯科”。

b.寫出下面字的偏旁和筆畫。(做後校對訂正。)

派()旁,共()畫。

斯()旁,共()畫。

蜜()旁,共()畫。

c.開小火車逐段檢查朗讀,要求不讀破句,讀通課文。

(3)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簡筆畫:莫斯科、小山、房子,並隨機理解“附近”詞語的意思。

(4)請小朋友結合板畫,說說列寧的住處。

4.作業

(1)《課堂作業》第一題:抄寫生字。(教師要指導書寫。)

5.板書設計: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本課的生字,理解“花叢、採蜜”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2、3自然段,初步學會說出句子意思的方法,能說出第3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理解課文是怎樣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清楚的。

教學過程:

1.複習並導人新課。

(1)抽讀生字卡片。

(2)完成組詞。《課堂作業》3。(做後校對並訂正)

過渡: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哪一自然段寫列寧想找養蜂人?哪一自然段是寫列寧怎樣找養鋒人?(集體討論)

這節課,我們學習(2—3)自然段,學懂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學習“怎樣說出一個句子講什麼”的方法。

2.學習第2自然段。

(1)整體感知。

a.默讀並思考:出示填空:

第二自然段共有()句話。第()句是產列寧想

找養蜂人,第()句是說大家不知道養蜂人的住處,第()句說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

B.集體討論。

(2)學習“怎樣說了一個句子講什麼”的方法。

A.嘗試學習。

①師歸納第二自然段的大意。

②請生讀一讀,想一想,課文用什麼方法概括句子的意思?

B.學生回答後,逐一討論。

學第一句,(出示投影片)“列寧想找到養蜂人。”(齊讀)

第一句中哪些詞語告訴了我們這個意思呢?(請生讀句,劃句)

學第二句,(出示投影片)“大家都不知道養蜂人住的地方。”(指名讀)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不知道養蜂人住的地方,請生讀第二句。劃出有關詞,隨機理解“往常”的意思。

透過二句話的學習,誰知道讀懂一句話,說出這句話的意思有什麼方法嗎?(討論)

小結:讀懂一句話,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可以把句子中一些重要的詞語改編成我們自己的話說出來。

學習第三句,(出示投影片)“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

請小朋友根據意思在第3句中劃出這些詞語並連起來讀一讀。(隨機理解“親自”的意思,並讓學生能用“親自”進行造句。完成《課》6)

師:讀懂句子,說出句子的意思,除了可以把句子中一些重要的詞語改編成我們自己的話說出來,學了這個句子以後,你還可以採用什麼方法說出句子的意思?(討論)

小結:可以找到句子中的重要詞語,把它們連起來組成一句話。

透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你知道“怎麼說出1個句子講什麼”有哪二種方法?

投影出示:學習“怎樣說出1個句子講什麼”的方法。

(1).可以把句子中一些重要詞語改編成我們自己的話說出來。

(2).可以找到句子中的重要詞語,把它們連起來組成一句話。

5.學習第3自然段。

(1)根據第二自然段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請小朋友默讀第3自然段並思考:第3自然段共有幾句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自學)

(2)討論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隨機點撥)

指導用第2種方法說說第1句的意思,用第1種方法說說第2、3句的意思。並在討論中隨機理解“花叢、果然”詞語的意思,結合講解教師簡筆畫,花叢、蜜蜂、園子、蜂房、小房子。

(3)列寧是怎麼找到養蜂人的',請小朋友再仔細地讀第3自然段,結合課文及板畫說說列寧看到什麼?他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體會:當列寧看到花叢裏有許多蜜蜂,他想,這麼多蜜蜂,大概是養蜂人養的吧!當他看到蜜蜂採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他想,園子裏大概有蜜蜂的家,它們回家釀蜜。當他看到小房子時,他想,這房於大概是養蜂人住的,因爲養蜂人要照看蜜蜂,肯定和蜜蜂住得不遠。)

(4)列寧看到蜜蜂,他是怎麼想的?老師把你們剛纔說的概括成三句簡單的話,你們能說嗎?(出示填空題,練習說話。)

列寧發現花叢裏有()。

列寧想:蜜蜂採了蜜要飛回()。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只要順着蜜蜂正飛行的方向走去,就一定能找到()。

(5)請小朋友自由讀第4自然段,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6.作業:課後第四題,按課文內容填空。

7.板書設計:

列寧發現花叢裏有()。

列寧想:蜜蜂採了蜜要飛回()。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只要順着蜜蜂正飛行的方向走去,就一定能找到()。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4自然段,理解“驚訝”詞語的意思。學習把兩句簡單的話合成一句話。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3.使學生懂得遇到疑難問題,只要細心觀察,認真

思考,是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教學過程:

1.複習。

①《課堂作業》2,讀拼音寫詞語。

②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2.學習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1)出示投影片:蜜蜂採了蜜。

蜜蜂飛進了蜂房。

讀一讀,想;想,這二句話都是寫什麼的?

(2)出示投影片:蜜蜂採了蜜,飛進了蜂房。

齊讀,請小朋友比較這句話和上面二個句子有什麼不同?老師爲什麼能把二句話合成一句話呢?

(3)請小朋友完成《課堂作業》第5題,做後集體校對,有錯的訂止。

3.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習養蜂人說的話。

a.指名讀,養蜂人見了列寧,是怎麼說的?

b.重在理解“驚訝”詞語的意思。

c.思考:養蜂人爲什麼會驚訝,他會怎麼想?

d.指導朗讀養蜂人說的話,讀出驚訝的語氣。(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議)

(2)學習列寧說的話。

a.自由瀆,理解“嚮導”詞語的意思。

b.討論:蜜蜂真的是“嚮導”,會“引路”嗎?列寧爲什麼能找到養蜂人呢?出示投影:

┌───────────────────┐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裏│

│有許多蜜蜂。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採│

│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

│一所小房子。│

└───────────────────┘

請小朋友去掉劃線的字讀一讀,體會這樣寫語句通順嗎?爲什麼作者要寫上這些詞語呢?

(討論後小結:正由於列寧仔細觀察,才找到養蜂人的家,從中教育學生,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是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4.自由讀全文,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5.作業。

①看拼音寫詞語。

Mifengyinlulieningmosikefujin

()()()()()

yangfengtantianhuacongcaimijingya

()()()()()

②《課堂作業》4,寫近義詞

③課後練習5,用“發現”寫一句話。

6.板書設計:

Mifeng yinluliening mosike fujin

() () () ()( )

yangfengtantianhuacongcaimijing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