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有趣的圖案》含反思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有趣的圖案》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有趣的圖案》含反思

設計背景

一幅大型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掛圖。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2、可以讓幼兒提高觀察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第一:尋找圖案左右兩邊的異同點。

第二:找出圖案的不同點。

活動準備

第一: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第二:對稱極不對稱圖片若干。

第三:操作紙一張,畫出對稱的圖案。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後面是什麼。三張全出示後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

(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

(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

(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塗色對稱圖案,最後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於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節中,引導他們發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節清晰、明瞭,重點。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教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