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公輸》教案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學習目標:

1、瞭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張,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儘自己所能爲和平作貢獻

2、瞭解墨子;積累文言文常用詞語;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論理多用類比的寫法。

3、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複述、翻譯、朗讀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

學習本文敘事說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習時數:3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熟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一、匯入新課 

1、導言: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下冊中的第五單元的文言文,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社會發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代表社會各階級、階層利益的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你能說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流派嗎(儒、道、墨、名、法、陰陽、縱橫、農、雜、兵等)?由“墨家”匯入課文。墨家的創始人是誰,你知道嗎?

2、墨子和《墨子》介紹:

(1)指導學生看課文註釋①

(2)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資訊。

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爲戰國時期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原有71篇,現存53篇。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一般認爲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傳“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 等主張,反映小生產者的利益和願望。

3、背景: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了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爲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衆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佔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於戰略要地。楚國用公輸盤製造的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於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聽到了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公輸》寫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 

(1)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掃清語音障礙。 

(2)小聲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參考資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難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將個人的疑難問題提交小組討論解決,教師巡視解惑。

(4)全班共同解決小組中有爭議的問題。

(5)教師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文言知識。 

2、學生輕聲朗讀課文,做好複述課文的準備。

3、要求學生一邊自行默讀課文,一邊揣摩對話的語氣、語意,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

4、教師適當指導朗讀。 略

5、分角色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糾正, 力求讀準。(敘述者、墨子、公輸盤、楚惠王)

6、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文意

(1)提問: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宣傳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公輸盤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3)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註釋②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4)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爲和不辭勞苦的品質?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5)爲什麼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十二字來表達?(因爲事情緊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大;爲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思想)

(6)文中哪句話揭示了事件的結果?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7) 請以“這篇課文敘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現了________” 概括課文的內容。

如:這篇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三、佈置作業

反覆閱讀課文,思考墨子是怎樣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並仔細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祕,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一、朗讀課文,複習匯入

二、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祕,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一)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 如果你是墨子的話,你想怎樣勸阻?

(如果你遇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無緣無故地欺負一個弱小者時,你想怎樣處理?)

(1)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詞窮;

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二)分析第一回合

(1)墨子爲何先勸公輸盤? 

(2)墨子是如何勸說公輸盤的呢? 

墨子見公輸盤,並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①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 (“不說”)

②墨子進一步說可以“獻金”,採用激將法,其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真正的意圖在於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因爲墨子料到公輸盤雖然在積極準備血腥的戰爭,但表面上必然會裝出堅持正義的樣子。公輸盤果中計。 )

③墨子怎樣給予致命一擊的

墨子抓住公輸盤“吾義固不殺人”一語,駁斥了他的所謂的“義”。

首先義正辭嚴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後指責攻宋的不智--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同時批評攻宋的不仁,因爲宋本無罪。

得出結論:公輸盤的“義”是“不殺少而殺衆”,是更大的不義。

“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是在指責公輸盤的不義嗎? 

(不是,是爲了防止公輸盤以種種理由搪塞推託責任。) 

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方面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爲,讓公輸盤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有口難辯,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於理虧的境地。

(4)“公輸盤服”,此時公輸盤真的服了嗎?他取消了攻宋的計劃了嗎?你能揣測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沒有真服,只是默認了攻宋的“不義”。他沒有取消攻宋計劃,只是狡猾地將責任推給了楚王。 )

(5)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墨子善罷甘休了嗎?從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來? 

(沒有善罷甘休。從“胡不見我於王”可以看出來。從此處我們可以感覺到墨子的勇敢和果決。) 

(二)分析第二回合:墨子說服楚王的過程

(1)墨子見到楚王,先舉了一個什麼例子?目的是什麼? 

(“今有人於此…鄰有糟糠而欲竊之。”目的是誘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說出“必爲有竊疾矣”之類的話來。)

(2)墨子是怎樣借楚王的推斷說服楚王的? 

(透過對比和比喻。首先拿楚國的土地、物產和宋國的土地、物產比較,然後把“王吏攻宋”的行爲與“有人”的行爲進行類比,說明楚之攻宋實在像患了偷竊一類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實無必要之意。 )

(3)楚王是否承認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來的計劃? 

(楚王承認墨子說的有理,這從“善哉”一語可以看出。但並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計劃,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輸盤及其所研製的雲梯面前,而且態度堅決地表示“必取宋”。 )

三、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同學們,透過學習這節課我們重點探討了前兩個情節的內容,欣賞了墨子巧妙的語言藝術。在這兩場智鬥過程中,墨子令公輸盤“服”,令楚王稱‘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請同學們課後繼續閱讀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樣的方式徹底“打敗”了楚國君臣,取得了這場鬥爭的全面勝利。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繼續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祕,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延伸拓展,聯繫實際談體會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匯入新課

二、分析第三回合

1、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託在公輸盤及其所研製的新式武器上面,那麼雙方又進行了怎樣的較量,結果怎樣呢? 

公輸盤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戰術與墨子進行較量,公輸盤“九設”機變,墨子“九距”,結果是“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2、“公輸盤詘”說明了什麼? 

(說明不論在道義較量上,還是在戰術較量上,公輸盤已告全面失敗。 )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輸盤怎樣的心理狀態? 

(公輸盤兩戰皆敗,已然惱羞成怒,動了殺機。 )

4、在危險關頭,墨子有什麼表現? 

(胸有成竹,鎮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針鋒相對 )

5、墨子揭露了公輸盤“不言”的內容,請問是什麼? 

(“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

6、墨子是否徹底懾服了楚國君臣?爲什麼? 

(是的。墨子最後向楚王攤牌:自己的弟子已經協助宋國加強了防備,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這就徹底打破了楚國君臣妄圖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國的夢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計劃。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達到了止楚攻來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1、體會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僅靠鋒利巧妙的言辭? 

(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藝和宋國的戰備。由於有實力作後盾,墨子的話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勝的把握。 )

2、談談你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

墨子:機智多謀、無所畏懼、鎮定自若  

公輸:頑固、陰險、狡詐 。在民間傳說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爲楚國製造雲梯攻打宋國,爭取楚王寵信,又要標榜自己有“正義感”。 

楚王:虛榮、愚蠢、陰險、狡詐。

3、模擬對話 ,透過激發學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假如有時空隧道,你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墨子機智、勇敢,敢於挑戰強國,誓死保衛宋國,熱愛和平,爲和平不辭勞苦,奔走呼號,是和平的使者,應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首批獲得者。

4、課堂小結

《公輸》透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墨子爲實現自己的“非攻”主張,所進行的艱苦實踐和頑強鬥爭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與楚王陰險、狡詐,從而說明了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野心。文章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說理充分,語言生動,是《墨子》的代表作。

四、佈置作業:課外閱讀收錄在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 

 

                            

教學後記: 

                 《公輸》(生用學案)

一、 預習導學

1、 讀課文3遍,給下列字注音,並把你不認識的字寫在橫線上,透過查字典自己解決。

公輸盤(    )    至於郢(    )   敝輿(    )  鮒魚(    )   守圉之器(    )   

禽滑釐(    )     短褐(    )      犀 (    )    麋鹿(    )   楩  楠     (      )

   我遇到的難字:                                                                      

                                                                                                                                                                       

2、 查找關於墨子的資料,完成下面填空。

(1)《公輸》選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傳爲________時期______國人,是_______學派的創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張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顯體現。

(2)《墨子》一書現在一般認爲是墨子的__________記述墨子__________的輯錄。

(3)我的收集:                                                                      

                                                                                                                                                                              

3、 自己疏通課文,把遇到的疑難寫在下面。

                                                                                      

                                                                                       

                                                                                       

                                                                                     

二、 課堂鞏固

1、解釋加黑點的字詞

(1)起於魯________       (2)請說之________

(3)胡不已乎________     (4)胡不見我於王________

(5)雖然________         (6)以牒爲械________

(7)待楚寇矣________     (8)雖殺臣,不能絕也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並解釋

(1)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餘。__________

(3)公輸盤詘。____________ (4)公輸盤不說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反語

(1)宋何罪之有? (2)夫子何命焉爲?

(3)胡不見我於王? (4)然胡不已乎?

(5)雖然,公輸盤爲我爲雲梯,必取宋。

(6)雖殺臣,不能絕也。____________   (7) 吾知所以距子矣:____________

(8)雖殺臣不能絕也:____________      (9)此爲何若人?

4、辨析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將其詞義寫在句後的括號內。

       

          

5、理解課文(用原文填空)。

(1)墨子見到楚王,也沒有直截了當地提及“_________”之事。他先對楚王說“_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___”,卻去偷鄰居的“__________”;自已有“___________”,卻去偷鄰居的“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卻去偷鄰居的“____________”。他故意問楚王“______________”,楚王不知其用意,脫口回答:“______________。”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緊接過楚王的話頭,將楚、宋兩國的土地物產進行了鮮明的比較,並且同前面所說的那個患“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行爲進行類比,這就使楚王也和公輸盤一樣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從而理屈辭窮,不得不承認錯誤。

(2)墨子和公輸盤都是技藝高超的工匠,他們的鬥技是很精彩的。

“______________”說明這場模擬攻守戰的激烈。但結果是墨子勝利了。“_____________”字,說明公輸盤已是黔驢技窮;“_____________”則說明墨子佔有絕對的優勢。但公輸盤並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兩個“______________”說明此時兩人心照不宜,劍拔弩張,氣氛十分緊張。

最後墨子揭穿了公輸盤的陰謀,並宣佈“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使楚國侵略宋國的企圖完全破產了。

三、 拓展延伸

唐太宗論弓矢

    上①謂太子少師②蕭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④,弓雖勁而發矢不直。’朕始悟曏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省⑤,數延見,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選自《資治通鑑唐紀》)

    【註釋】①上:君主,這裏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師:指教皇太子讀書的官員。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書內省:輪流在中書內省值班休息。更,輪流。中書內省,屬朝廷決策的機構。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朕少好弓矢         (     )  (2)皆非良材    (      )

    (3)朕始悟曏者辨之未精也(      )  (4)數延見      (      )

    2.選出與“問以民間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項(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諫之路也

    C.皆以美於徐公          D.諮臣以當世之事

    3.從這個語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樣的君主?

四、 學後反思

學案答案:

預習導學

一、bān  yǐng  yú  fù  yù  gǔ  hè  sì  mí  pián

二、1、墨子  翟  戰國  魯  墨家  非攻    

 2.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言行

課堂鞏固

三、(1)出發  動身  (2)允許,敬辭  (3)停止  (4)引見  (5)這樣  (6)用、拿  (7)入侵  (8)殺盡

四、(1)拒  抵擋  防禦  (2)御  抵擋  (3)屈  折服  (4)悅  高興

五、(1)宋國有什麼罪呢?  (2)您有什麼見教呢?  (3)爲什麼不把我引見給楚王呢?  (4)但是爲什麼不停止(進攻楚國)呢?  (5)雖是這樣,公輸盤替我造了雲梯,我一定要輕取宋國。  (6)即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的守禦者)。(7) 我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對付你了。(8) 即使殺了我,也不能( 殺 )盡( 宋的守禦者 )(9)這是什麼樣一個人?

六、 A. 先生  您  孩子   B. 引見  召見  進見  C. 侮臣者  賓語前置的標誌  的  D.到  向  對於

七、(1)攻宋  今有人於此  文軒  敝輿  錦繡  短褐  粱肉  糠糟  此爲何若人  必爲有竊疾矣  竊疾

(2)九設九距盡  詘  有餘  吾不言  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課後拓展

八、1. (1)喜愛、愛好  (2)全、都    (3)從前    (4)屢次、多次

2.D

3.唐太宗是一位關心民間疾苦,善於治理國家,善於自省,善於納諫的君主。

 

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