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語言美和情趣美。

2、體驗葉子鳥舞蹈的快樂,創編葉子鳥隨風舞動的動作。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大圖書《葉子鳥》、音樂磁帶《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引題

1、這是什麼季節?(秋天)你是怎麼知道的?

2、葉子一片一片落下來,它像什麼呢?(小鳥)那我們就叫它葉子鳥吧。

二、欣賞大圖書,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陣秋風吹來了,葉子鳥們到到哪兒去了?(地上)

2、怎麼還有一片葉子鳥沒下來呢?我們一起把它叫下來吧!(集體喊:葉子鳥快下來吧!)

3、葉子鳥都下來了,它們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去參加舞會。)

4、參加舞會它們應該做那些準備?(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妝…)它們的衣服真美啊!

5、聽!什麼聲音?原來是葉子鳥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們這樣做對嗎?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幼兒模仿爸爸媽媽的口氣,學勸葉子鳥兄弟不吵架。)

6、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葉子鳥跳舞的動作,師:葉子鳥隨着秋風舞蹈,舞會就這麼開始了,你最喜歡哪隻葉子鳥爲什麼?(請幼兒學相應的舞蹈動作)

7、小鳥看到葉子鳥的舞蹈,就去請爸爸來看,葉子鳥怎麼都躺在了地上不動了?

三、再次欣賞大圖書,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故事。

1、小結:風起了,葉子鳥就跳起了舞。風停了,葉子鳥就躺在地上不動了。

2、請幼兒創編葉子鳥舞蹈的動作。

3、故事好聽嗎?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覺?

四、隨音樂,教師當秋風,幼兒當葉子鳥。

要求動作優美,風越大葉子鳥就跳得越高興,風小了葉子鳥就慢慢地舞蹈。

教師提醒葉子鳥可以一個人跳也可以兩個或者幾個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風將葉子鳥掃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語言“葉子鳥”故事的內容不是很豐富,情節也比較簡單,但故事的意境特別美,很適合讓幼兒展開豐富、有趣的想象。在第一遍聆聽故事後,幼兒表現的不是很起勁,只是初淺的覺得葉子變成了鳥,有些好玩。透過老師的提問引導,幼兒的感覺慢慢的來了,在第二遍聆聽故事後,幼兒能感受、理解故事裏特別的意境,大家的情緒充分的調動了起來,課堂氣氛比較好,好多幼兒在聽故事時就沉浸在其中,好象自己也變成了一隻葉子鳥。這些都爲下面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幼兒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作品效果較好。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2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最後一片葉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人物的情感。

2、體會最後一片葉子給瓊西帶來的希望,並樂意幫助身邊的人給別人帶去希望。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二、活動準備

PPT、樹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人物引題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認識一個人(出示圖片1)師:這個女孩叫瓊西問:小朋友們瓊西怎麼了?(很傷心、很難過、想哭)迴應:看到她這麼難過,你難過嗎?我發現你是一個很能體會別人心情的人問:那你認爲他爲什麼會難過、傷心呢?

迴應:有這個可能,看來你已經動腦經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真厲害師:瓊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

2、分段講述故事A、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出示PPT3-7、音樂)(蘇和瓊西是一對好姐妹。一個寒冷的冬天,瓊西不幸得了肺炎,她病得很厲害,治好的希望很小。這一天蘇發現瓊西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望着窗外,倒數着10、9、8、7、.....原來窗外的樹葉正被風吹得一片一片往下落,瓊西正數着樹上剩下的葉子。瓊西對蘇說:“我在看樹上的葉子,如果樹上一直有葉子,我就會慢慢好起來,如果樹上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我就會死掉。)問:小朋友們瓊西到底怎麼了?(生病了、快要死了......)她病的怎麼樣?

問:誰聽清楚了病牀上的瓊西在幹什麼?(數樹葉......)她是怎麼數的?

迴應:她倒着數是因爲樹葉越來越少了。

追問:她爲什麼要數樹葉?(因爲樹葉一直有葉子.........)提升:你回答得真好,瓊西是把樹上的葉子當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師:可是樹上的葉子越來越少了,瓊西她能活下去嗎?

B、講述故事第二部分(蘇把瓊西的怪想法告訴了他們的朋友貝爾門,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畫家。)師:聽,這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兒?

師: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你害怕嗎?有一個人比你更害怕,她是誰?

問:瓊西她在害怕什麼?

問:那貝爾門爺爺知道後,他會怎麼做呢?

小結: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瓊西的希望葉子有沒有掉光呢?

C、講述故事第三部分(第二天早晨一醒來,瓊西和蘇驚奇的看到窗外的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白天過去了,那片孤零零的葉子仍牢牢地掛在樹枝上。第三天早晨,那片樹葉還在那裏。一連好幾天,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有掉落。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問:第二天發生了什麼事?樹上的葉子掉光了嗎?(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提升:是呀,就是因爲這片葉子瓊西才慢慢的好起來。

師:可是故事裏告訴我們說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

問:爲什麼貝爾門爺爺過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去世了呢?誰能猜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D、講述故事最後一部分(原來,在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的那個颳風下雨的夜晚,貝爾門冒着風雨在牆上畫了一片葉子,他因爲淋雨受涼也得了肺炎,他年紀太大,身體又弱,幾天後就死去了。)師:孩子們,原來這片希望的葉子是誰送給瓊西的?

師:貝爾門爺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卻給瓊西來了希望。我們一起爲貝爾門爺爺鼓鼓掌吧。

師: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欣賞一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3、完整欣賞故事師:孩子們,每個人都需要希望,希望可以給生病的人帶來健康,希望可以還給不開心的人帶來開心。

4、結合生活師: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貝爾門爺爺一樣給別人帶來的希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A、醫生B、解放軍C、小朋友之間的幫助5、結束部分(希望的葉子)

教學反思

孩子對小女孩的心裏變化過程很難感受,樹葉的掉落和小女孩的病情是息息相關的,當樹葉掉光時就預示着小女孩即將離去,重點突出最後一片樹葉的作用和寓意。孩子由於很少有這種體會,所以他們很難理解樹葉和小女孩的死有什麼微妙的關係。課堂教學準備上,前期經驗和情感的缺乏,導致孩子不理解最後一片樹葉的含義。課前應該先讓孩子有相關的情感體驗會感受,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更能產生情感共鳴,到達教學效果和目的。教師在講述故事時應該加以豐富的感情和音樂,烘托出故事的情感。孩子會在音樂、語言中被感染,對小女孩的遭遇產生共鳴,達成目標一:初步感知希望對生命的意義,感受現在的幸福生活。

其實我也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此傷感、不幸的東西是否適合讓孩子看、聽、接觸、感受,甚至拿到課堂上來教學。我們的孩子離它太遠了,當然我希望他們永遠都不要接觸到這種苦難,但是希望他們能透過別人的不幸來體驗到自己的幸福生活,珍惜美好的人生。這種東西不是透過一個故事或者一節課就能讓孩子明白的,但至少他們有一定的感觸和想法。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3

教學目標:

1、能比較大膽地說說自己的想法。

2、透過猜猜、聽聽、想想,理解故事情節,並展開豐富的想象。

3、初步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準備:

1、草地一片,有一棵立體的大樹。

2、音樂(風、小鳥的叫聲,及輕鬆的音樂)

3、電腦軟件光盤(自己製作)或視頻展示儀(連環畫圖片)

教學重難點:

理解羅羅和小猴在關鍵時刻捨己助人,堅持到底的精神,鼓勵幼兒大膽、合理地想象。

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體會去逛公園時的心情。

(視頻展示圖片,草地上響起輕鬆歡快的音樂)話外音:今天是星期天,小熊羅羅和小猴要去逛公園了。小朋友想想去逛公園時的心情怎麼樣呀?心裏會想些什麼呀?(先輕輕地和好朋友說說,再在集體面前說)。

2、想象表達,怎樣幫助小鳥?

(邊引導幼兒想象,邊展示圖片),(小鳥的'叫聲無助而悽切),走着走着,聽見一個細細的聲音在說“救救我呀!”羅羅會停下來去找誰的聲音,還是繼續往前走呢?(幼兒自由回答)原來是一隻小鳥被大雨淋病了,羅羅該怎麼辦呢?(幼兒討論)把小鳥送到河馬醫生那裏以後,羅羅是不是就去公園玩了呢?

小鳥沒有家,它很傷心,羅羅會怎麼幫助它呢?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好嗎?

3、感受快樂。

(1)小鳥病好後,住進了羅羅和小猴爲它搭建的新房子裏,高興地說“現在我有了這麼漂亮的鳥窩,真高興,謝謝你們。”

(2)羅羅和小猴雖然沒有去成公園,但看到小鳥從此不再受風吹雨打了,小鳥那麼快樂,它們心裏也樂滋滋的,小朋友,你們快樂嗎?

4、討論:小朋友如何愛護鳥類?

(視頻展示儀出示最後一幅圖)小鳥有家了,它的小夥伴傍晚回到樹林裏時,看見一座漂亮的房子,它們的心裏會怎麼想呀?(很羨慕)

原來,還有很多鳥兒需要我們的幫助,如果你是羅羅,你會怎麼辦呢?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來更好地關心保護這些小鳥呢?(我們要種更多的樹,不隨便砍伐樹木,讓小鳥有個溫暖的家;我們要愛護鳥類,不隨便捕捉獵殺它們)

5、活動延伸:

語言角中設定場景,請幼兒參與情境表演。

教學反思:

教學時,先請孩子說說自己去逛公園時的心情,使幼兒將自己與故事中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利於理解童話內容,爲後面的發展作鋪墊。講到小鳥在草地上輕輕叫着“救救我呀”時,引導幼兒體驗小鳥生病時的無助可憐的心情,從而主動想幫助小鳥,以萌發樂於助人的情感。

最後,在小鳥康復後快樂地住進羅羅和小猴爲它建的新家,而別的小鳥露出羨慕的目光,引導幼兒體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但還有很多的小鳥需要大家的幫助,從而激發幼兒愛護鳥類,愛護樹木的情感。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語言美和情趣美。

2.體驗葉子鳥舞蹈的快樂,創編葉子鳥隨風舞動的動作。

活動準備

1、課件-鳥

2、大圖書《葉子鳥》

3、音樂磁帶《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引題

1、這是什麼季節?(秋天)

你是怎麼知道的?

2、葉子一片一片落下來,它像什麼呢?(小鳥)

那我們就叫它葉子鳥吧。

二、欣賞大圖書,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陣秋風吹來了,葉子鳥們到到哪兒去了?(地上)

2、怎麼還有一片葉子鳥沒下來呢?我們一起把它叫下來吧!(集體喊:葉子鳥快下來吧!)

3、葉子鳥都下來了,它們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去參加舞會。)

4、參加舞會它們應該做那些準備?(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妝…)它們的衣服真美啊!

5、聽!什麼聲音?原來是葉子鳥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們這樣做對嗎?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

(幼兒模仿爸爸媽媽的口氣,學勸葉子鳥兄弟不吵架。)

6、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葉子鳥跳舞的動作

教師:葉子鳥隨着秋風舞蹈,舞會就這麼開始了,你最喜歡哪隻葉子鳥爲什麼?

(請幼兒學相應的舞蹈動作)

7、小鳥看到葉子鳥的舞蹈,就去請爸爸來看,葉子鳥怎麼都躺在了地上不動了?

三、再次欣賞大圖書,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故事。

1.小結:風起了,葉子鳥就跳起了舞。風停了,葉子鳥就躺在地上不動了。

2.請幼兒創編葉子鳥舞蹈的動作。

3.故事好聽嗎?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覺?

四、隨音樂,教師當秋風,幼兒當葉子鳥。

1.要求動作優美,風越大葉子鳥就跳得越高興,風小了葉子鳥就慢慢地舞蹈。

2.教師提醒葉子鳥可以一個人跳也可以兩個或者幾個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風將葉子鳥掃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語言美和情趣美。

2、體驗葉子鳥舞蹈的快樂,創編葉子鳥隨風舞動的動作。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大圖書《葉子鳥》、音樂磁帶《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引題

1、這是什麼季節?(秋天)你是怎麼知道的?

2、葉子一片一片落下來,它像什麼呢?(小鳥)那我們就叫它葉子鳥吧。

二、欣賞大圖書,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陣秋風吹來了,葉子鳥們到到哪兒去了?(地上)

2、怎麼還有一片葉子鳥沒下來呢?我們一起把它叫下來吧!(集體喊:葉子鳥快下來吧!)

3、葉子鳥都下來了,它們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去參加舞會。)

4、參加舞會它們應該做那些準備?(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妝…)它們的衣服真美啊!

5、聽!什麼聲音?原來是葉子鳥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們這樣做對嗎?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幼兒模仿爸爸媽媽的口氣,學勸葉子鳥兄弟不吵架。)

6、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葉子鳥跳舞的動作,師:葉子鳥隨着秋風舞蹈,舞會就這麼開始了,你最喜歡哪隻葉子鳥爲什麼?(請幼兒學相應的舞蹈動作)

7、小鳥看到葉子鳥的舞蹈,就去請爸爸來看,葉子鳥怎麼都躺在了地上不動了?

三、再次欣賞大圖書,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故事。

1、小結:風起了,葉子鳥就跳起了舞。風停了,葉子鳥就躺在地上不動了。

2、請幼兒創編葉子鳥舞蹈的動作。

3、故事好聽嗎?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覺?

四、隨音樂,教師當秋風,幼兒當葉子鳥。

要求動作優美,風越大葉子鳥就跳得越高興,風小了葉子鳥就慢慢地舞蹈。

教師提醒葉子鳥可以一個人跳也可以兩個或者幾個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風將葉子鳥掃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課後反思:

語言“葉子鳥”故事的內容不是很豐富,情節也比較簡單,但故事的意境特別美,很適合讓幼兒展開豐富、有趣的想象。在第一遍聆聽故事後,幼兒表現的不是很起勁,只是初淺的覺得葉子變成了鳥,有些好玩。透過老師的提問引導,幼兒的感覺慢慢的來了,在第二遍聆聽故事後,幼兒能感受、理解故事裏特別的意境,大家的情緒充分的調動了起來,課堂氣氛比較好,好多幼兒在聽故事時就沉浸在其中,好象自己也變成了一隻葉子鳥。這些都爲下面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幼兒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作品效果較好。在續編故事時,有幾個幼兒表現突出,如孫承、楊錦義等,其他幼兒思維不夠活躍,新舊葉子鳥的故事區別不大。

中班語言教案葉子鳥6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最後一片葉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人物的情感。

2、體會最後一片葉子給瓊西帶來的希望,並樂意幫助身邊的人給別人帶去希望。

二、活動準備

PPT、樹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人物引題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認識一個人(出示圖片1)

師:這個女孩叫瓊西

問:小朋友們瓊西怎麼了?(很傷心、很難過、想哭)

迴應:看到她這麼難過,你難過嗎?我發現你是一個很能體會別人心情的人

問:那你認爲他爲什麼會難過、傷心呢?

迴應:有這個可能,看來你已經動腦經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真厲害

師:瓊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

2、分段講述故事

A、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出示PPT3-7、音樂)

(蘇和瓊西是一對好姐妹。一個寒冷的冬天,瓊西不幸得了肺炎,她病得很厲害,治好的希望很小。這一天蘇發現瓊西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望着窗外,倒數着10、9、8、7、.....原來窗外的樹葉正被風吹得一片一片往下落,瓊西正數着樹上剩下的葉子。瓊西對蘇說:“我在看樹上的葉子,如果樹上一直有葉子,我就會慢慢好起來,如果樹上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我就會死掉。)

問:小朋友們瓊西到底怎麼了?(生病了、快要死了......)她病的怎麼樣?

問:誰聽清楚了病牀上的瓊西在幹什麼?(數樹葉......)她是怎麼數的?

迴應:她倒着數是因爲樹葉越來越少了。

追問:她爲什麼要數樹葉?(因爲樹葉一直有葉子.........)

提升:你回答得真好,瓊西是把樹上的葉子當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師:可是樹上的葉子越來越少了,瓊西她能活下去嗎?

B、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蘇把瓊西的怪想法告訴了他們的朋友貝爾門,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畫家。)

師:聽,這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兒?

師: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你害怕嗎?有一個人比你更害怕,她是誰?

問:瓊西她在害怕什麼?

問:那貝爾門爺爺知道後,他會怎麼做呢?

小結: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瓊西的希望葉子有沒有掉光呢?

C、講述故事第三部分

(第二天早晨一醒來,瓊西和蘇驚奇的看到窗外的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白天過去了,那片孤零零的葉子仍牢牢地掛在樹枝上。第三天早晨,那片樹葉還在那裏。一連好幾天,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有掉落。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

問:第二天發生了什麼事?樹上的葉子掉光了嗎?(樹上還有最後一片葉子)

提升:是呀,就是因爲這片葉子瓊西才慢慢的好起來。

師:可是故事裏告訴我們說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

問:爲什麼貝爾門爺爺過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去世了呢?誰能猜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D、講述故事最後一部分

(原來,在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的那個颳風下雨的夜晚,貝爾門冒着風雨在牆上畫了一片葉子,他因爲淋雨受涼也得了肺炎,他年紀太大,身體又弱,幾天後就死去了。)

師:孩子們,原來這片希望的葉子是誰送給瓊西的?

師:貝爾門爺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卻給瓊西來了希望。我們一起爲貝爾門爺爺鼓鼓掌吧。

師: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欣賞一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3、完整欣賞故事

師:孩子們,每個人都需要希望,希望可以給生病的人帶來健康,希望可以還給不開心的人帶來開心。

4、結合生活

師: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貝爾門爺爺一樣給別人帶來的希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A、醫生

B、解放軍

C、小朋友之間的幫助

5、結束部分(希望的葉子)

教學反思

孩子對小女孩的心裏變化過程很難感受,樹葉的掉落和小女孩的病情是息息相關的,當樹葉掉光時就預示着小女孩即將離去,重點突出最後一片樹葉的作用和寓意。孩子由於很少有這種體會,所以他們很難理解樹葉和小女孩的死有什麼微妙的關係。課堂教學準備上,前期經驗和情感的缺乏,導致孩子不理解最後一片樹葉的含義。課前應該先讓孩子有相關的情感體驗會感受,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更能產生情感共鳴,到達教學效果和目的。教師在講述故事時應該加以豐富的感情和音樂,烘托出故事的情感。孩子會在音樂、語言中被感染,對小女孩的遭遇產生共鳴,達成目標一:初步感知希望對生命的意義,感受現在的幸福生活。其實我也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此傷感、不幸的東西是否適合讓孩子看、聽、接觸、感受,甚至拿到課堂上來教學。我們的孩子離它太遠了,當然我希望他們永遠都不要接觸到這種苦難,但是希望他們能透過別人的不幸來體驗到自己的幸福生活,珍惜美好的人生。這種東西不是透過一個故事或者一節課就能讓孩子明白的,但至少他們有一定的感觸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