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剪枝的學問》小學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剪枝的學問》小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剪枝的學問》小學教案

《剪枝的學問》小學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理解“瘋長”“光鮮紅潤”“彷彿胖娃娃的臉蛋”等詞句的意思,能用因果關係(含倒置)的關聯詞語,歸納相關內容;

2、指導依據提示語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方法:

1、找出課文中“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等心理活動的詞語,聯繫課文體會“我”當時的心情,並體會課文內在邏輯聯繫;

2、透過應用鞏固抓關鍵詞和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內容的學習方法

3、在讀講中,學習運用正反法反覆說明道理的方法。

態度、情感、價值觀:透過閱讀、理解、感悟,明白剪枝的學問的兩層含義:

(1)剪去無用的枝是爲了來年結出更多更好的桃子;

(2)“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剪枝的學問的第二層含義的體悟;

2、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描寫心理變化的詞語,瞭解內在邏輯聯繫及表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求得學問:

1、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第26課《剪枝的學問》,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就是——(王大伯),他是一位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麼大,那麼甜。)

2、(打亂順序圖)看看這幾幅圖,排列的順序對嗎?(指名說)

應該怎麼排呢?爲什麼?(出示正確順序和提示)表揚:真會觀察,善於思考這應該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3、會用所給的提示,說說課文內容嗎?

評價:看來,一件事情的發展是有先後順序的,我們可以根據時間的變化來把事情敘述清楚。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探討剪枝的學問。

4、開啟語文書,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剪枝的?能找到嗎?(2-3)好,自由地讀一讀

直接寫剪枝有什麼學問的句子有嗎?再讀讀2-3自然段,用筆畫出來。(指名讀 出示)誰來說?

5、這是王大伯說的一番話呀,你們懂嗎?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出示填空:剪去______枝條

留下______枝條) 剪去就是“減少”(板書)

只有一種說法嗎?還有誰會說?

如果有學生光說粗壯的枝,引導:就是因爲它長得粗壯嗎?是啊,剪去的是這些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

相機理解“瘋長”:你懂嗎?對,一個勁地長枝長葉,這有什麼不好?

引導:不懂沒關係,這是我們平時生活所不熟悉的,老師也是透過瞭解才知道的。(板書:養分)枝葉長那麼密,那麼嚴嚴實實,擠擠挨挨就怎麼樣?太陽光?空氣流通?(板書:光照、通風)沒了光照、通風,就可能有——(蟲害 板書)

總結板書:是啊,有了瘋長的枝,果實就不多不好了!

6、小結:王大伯的話告訴了我們有關剪枝的學問,咱們可要多讀讀,記住它。

記憶很講究方法,王大伯說了幾句話?(2句)

從正面說的是——(第一句),第二句從——(反面說)

掌握方法,看看誰能最先記住。

王大伯還說了什麼?

出示:王大伯撫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條,充滿信心地說:“來年就靠它們結桃子 !”

誰會讀?

評:你看看王大伯怎麼說的?你充滿信心了嗎?信心不夠,頂多五分信心!現在十分信心,現在是信心百倍!信心滿滿!

7、他這麼有把握,到了春天就已經看出來了!

引讀:(出示圖片)春天到了,我來到王大伯的桃園,那裏桃花全都——(開了),彷彿片片——(紅雲),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

8、花開得這樣好,桃子一定差不了!快找找課文裏的話。(指名讀,兩句話出示)

(請讀的人)能說說看你讀了這段話有什麼感覺嗎?從哪裏感覺到的?

體會詞語:“一棵棵、掛滿、一個個”

“光鮮紅潤”,見過光鮮紅潤的桃子嗎?(出示圖)能說說嗎?

評價:對,這就是抓關鍵詞體會課文內容。(還有其他感覺嗎?從哪裏感覺到的?)

適時板書:多 大 好 甜

誰能透過朗讀,把這樣的體會表達出來嗎?

評:桃子不夠多!還太少,要能一眼看上去樹上就滿是桃子!桃子是多了,不誘人!現在我彷彿看見成片的桃子正向我們張開笑臉呢!

評:你看,朗讀是可以幫助我們體會課文內容還能給我們帶來樂趣。

9、(出示填空:結出______果實)(出示填好空)你有什麼發現嗎?

引導:剪枝是在減少,這兒桃子更多更好,這其實就是——(增加)板書

二、抓詞語,讀體會:

1、這篇課文還處處寫到了“我”,從王大伯剪枝開始,到春天裏桃花盛開,再到夏天碩果累累,都寫了我的什麼?默讀課文,思考思考(心理活動)

引導:若有說到動作、語言,每個部分都寫到了嗎?

請同學們把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詞語圈出來。(指名說)

出示:滿懷好奇 着急 一臉疑惑 將信將疑(意思就是?)

盼望 又驚又喜

2、請同學們再讀讀這6個詞語所在的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體會“我”的心理變化。想一想這些變化都是因爲什麼而發生的?

(學生自由讀)

(1)在哪句話裏出現了?(指名讀)

“滿懷好奇”什麼?(指名說)

評價:能準確地聯繫前面的課文來理解,真會學習!

(出示: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麼大,那麼甜。)

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段話(指名)你還滿懷好奇什麼?

能用這樣的方法來體會體會剩下的心理變化嗎?

(2)哪裏說到了?(指名讀句子)“一臉疑惑”什麼?(指名說)

(出示:我着急地問:“王大伯,您怎麼啦?幹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這句話會讀好嗎?有一個詞提示我們可以怎麼讀好這句話。(着急)誰來試試?

評:你是在心平氣和的說;你有疑問,但不着急;不僅着急,還在爲王大伯擔心呢!

順水推舟:同學們,這些在“我”眼裏好好的枝條,在王大伯眼裏呢?(無用的`)(標出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將信將疑”怎麼理解呢?

對什麼是又相信又不相信?爲什麼相信?爲什麼懷疑?

(4)讀“盼望”一句話

引讀:看着滿樹的桃花——(我盼望着這朵朵桃花能早日變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5)又驚又喜表示驚和喜是並列的,“我”驚什麼?喜什麼?

引導:請大家再聯繫前面的課文,王大伯開始是——剪枝,照理說枝都剪了,桃子結的地方就少了,可結果卻是——非但沒減少,反而增加了,而且還結得更好!驚訝不驚訝?

喜的是?(王大伯的話還真有道理,說得沒錯)

齊讀

3、收攏:你看,課文把“我”的心理變化寫的非常具體,從好奇、懷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又驚又喜,這個過程就是隨着桃園的變化而變化,更是映襯了王大伯剪枝剪得有道理。

4、同學們,課文中的“我”明白了王大伯說話的道理,你能明白嗎?請用筆在課文後空白處寫寫你的感想或者你的收穫。

(出示關聯詞語“因爲…所以…”“之所以…是因爲…”)

全班交流:誰願意和大家來一起分享? 根據學生髮言板書(多少 捨得)

小結:透過學生髮言歸納:有的時候減少是爲了收穫更多。

《剪枝的學問》小學教案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透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剪枝是爲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錄音,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談話,誰看過別人培養花草樹木?

2、他們是不是經常拿把剪刀給小樹修修剪剪?

3、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4、揭示課題29剪枝的學問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剪枝遠近聞名瘋長揮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瘋長遠近聞名揮舞養分吸收營養

(2)指名讀一讀

(3)瞭解詞語的掌握情況,領會部分詞語的意思。

(4)指導書寫生字:嚓瘋靠注意間架結構難寫的生字。

3、自由輕聲讀課文。

4、指名讀課文,相機指點。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5節,出示減少是爲了增加,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我認爲什麼裏面還真有道理?

減少是爲了增加是從哪個事情中得知的?

齊讀第5節

2、學習1、2節

(1)我是不是一開始就這樣認爲?

(2)什麼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讀一讀1、2節

(4)讀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麼?

王大伯是種桃能手,從哪裏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從哪裏可以看出?

剪掉這麼多的枝條,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樣問王大伯的?這兩句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1、2兩節。

四、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導讀

(2)從王大伯的說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麼枝條?爲什麼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麼枝條?對留下的枝條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

(3)王大伯對不能結桃子的枝條咔嚓咔嚓地剪去,對能結桃子的枝條撫摸,充滿信心的說,這是爲什麼?

(4)我聽了王大伯的解釋,有什麼表現?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

(2)春天到了桃花開得怎樣?從哪裏可以看出?

(3)指導朗讀這幾句。

(4)在桃園裏和小夥伴們嬉戲的我盼望什麼?

(5)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3、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王大伯桃園裏結的桃子有什麼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3)爲什麼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會又驚又喜,驚的是什麼?喜的又是什麼?

(4)那麼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麼?讀最後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隱含這樣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媽媽常勸我考試要丟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學習貴在持之以恆,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小結:看來減少是爲了增加。這裏面還真有學問,要不然它怎麼會運用到各個方面呢?所以,我們平常做事也要注意這個道理。

(6)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說說剪枝的學問是什麼?

2、小結: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善於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規律,更好地生活。

四、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