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現代文表現手法》(一)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三下冊)

 學習目標:    1.掌握鑑賞表達技巧的類型、角度

2.規範答題,提高解題能力

一、考點回顧     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C級。

二、什麼是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廣義地說,是指作品運用的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從狹義的方面說,是指靈活運用一般寫作原則、規律、方法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而又特殊的藝術方法。歸納起來說,可從下列多個方面考慮:

1.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排比、誇張、對比、借代、對偶、設問、反問、反覆、引用。

2.表達方式:①敘述,如順序、倒敘、插敘、補敘。②描寫,如人物描寫、景物描寫、事件描寫、環境描寫。③抒情,如直接抒情、間接抒情。④說明⑤議論。

3.表現手法:象徵、對比、類比、襯托、反襯、聯想想象、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動靜結合、渲染烘托、白描、鋪墊伏筆、虛實結合、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借景抒情、懸念、開門見山、點面結合、正側結合、以小見大、先總後分(先分後總)、層層深入、用典等。

4.文章章法:線索設定、一線貫穿、開篇點題、卒章顯志、過渡照應(承上啓下)、前呼後應、設定懸念、巧設鋪墊、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等。

5.人稱運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

6.句式表達:多用短句、長句短句交錯、整句散句結合。

7.語言風格:多用口語,質樸自然;多用疊詞,富有音韻;多用修辭,語言詩意化,富有意蘊等。

三、精彩回顧

(一)鑑賞文中某句話的表達特色

例文一:《溫軟的稻草》(2009年蘇北五市模擬考)

當秋風把山川田野逐一搖醉的時候,稻子開始在藍天下盡情張揚,喧鬧的村莊裏鵝飛雁叫,急不可耐的農人便肩披毛巾,頭扣草帽,準備開鐮收割了。收割晚稻是一年農事的壓軸戲,金黃色的地毯上到處滾動着豆粒般的農人。那個時候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腳踏式打穀機是秋收戰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穀聲裏,農人的興奮和歡樂很直白地寫在佈滿汗水的臉上,他們不知疲倦地把豐收的果實運送回家。稻草卻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曬幾個時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陽光悉數收走後,農人才盡心盡意地將它捆紮,垛在房前屋後的空場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個個微縮的金字塔,爲古樸的村莊鍍上了一層豐收的色彩,添上一種美妙的詩意。

稻草是耕牛的糧食。隆冬來臨,白雪皚皚,田野山川已很難找到完整的青草,此時早有籌備的農人便從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欄裏。老牛蹲臥於閉風的牆角,不緊不慢地咀嚼着儲滿陽光的稻草,那種從鄉村根部生長出來的美食,讓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的耕牛反芻着一年來的大小農事。

1.根據文中內容,從表現手法及效果等方面賞析下面兩句話。(4分)

(1)金黃色的地毯上到處滾動着豆粒般的農人。

                                                                               

(2)老牛蹲臥於閉風的牆角,不緊不慢地咀嚼着儲滿陽光的稻草。

                                                                                

例文二:《回望雁門》王海英(蘇北四市2009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

①初見雁門關,是一次不期而遇。那是一個深秋的上午。

②秋風瑟瑟荒草萋萋,深秋的勾注山,一派滾滾無邊的黃褐,遠遠近近薄薄的初雪花花點點。關城漸近,小北門上“雁門關”三個大字迎風而立,木鐫“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楹聯,靜靜地偎依在門兩側。空空蕩蕩的門洞內是光滑安靜的青石板路,路上兩道深深的車轍分外醒目。

③登上關樓,頓覺山風強勁。放眼望去,一節節殘缺的長城,像一根根蒼老的肋骨,雖歷盡千年風霜,依然兀自挺立着,不卑不亢、處亂不驚地勾畫着山勢的雄渾險峻。沒有了滾滾狼煙的烽火臺,如一個個古壎在風中嗚嗚地吹響。關樓下曾經鼓角爭鳴的關城早已蕩然無存。這一切留給今人的除了空靈的憑弔和懷古的幽思還能有什麼呢?

④告別關樓,回望雁門,此時的雁門關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淡淡的秋陽下,它謙恭地退於歷史一隅,聆聽着來來往往的腳步聲,用洞明世事的目光穿越歲月的迷霧。這讓我充滿了莫名的感動,我感到我與雁門關之間還有許多未盡之意。

⑤再一次拜訪雁門關,是次年的初秋。一路行來,導遊把雁門關的歷史、文化都講了個遍,尤其強調了它的軍事地位。翻看史書,雁門關幾乎就是一部戰爭史,從先秦開始,這裏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大大小小的戰爭就發生過200多次。史載,趙國名將李牧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唐初李世民全殲突厥二十萬衆……連漢軍,亦是“十萬漢軍零落盡”,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壯場面啊。唐朝詩人常建有句寫雁門關的詩:“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古往今來,戰爭給民衆帶來的只能是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和心靈創傷。導遊的講解讓我有了一種難以言說的痛,我似乎看見,前邊有千萬個靈魂,他們在秋天明媚的陽光裏冷冷地注視着我們,我們對雁門關的熱情,焐不暖他們千年的冰涼記憶。

⑥在李牧祠,導遊還歷數了李牧之後的李廣、薛仁貴、楊業等有着赫赫戰功的守關名將,他說雁門關是剛烈的英雄的。是啊,古往今來,雁門關演繹了多少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造就了多少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但這剛烈和英雄的背後有多少悲傷的眼淚和慘痛的教訓啊,這是千百年來雁門關無法言說的心痛。

⑦第二次告別雁門,耳邊戰爭的腳步聲似乎剛剛遠去,但我們仍能感受到它那似怨似艾的蒼涼之音,那是一代代封建王朝覆滅的絕響。第二次回望雁門,我向雁門深深作揖,壯美與慘烈已然遠逝,我們用真誠打磨它的鏽蝕,總能聞到歲月的芬芳。

⑧又見雁門關,是一個盛夏的下午。輕風吹拂,小草歡快地跳動着,陽光慢慢掃過土黃色的城門,撫摩着滄桑剝露出的深深裂紋。重新走進閱盡滄桑的城門,又一次與那兩道車轍相遇。

⑨依然光滑寧靜,依然淳古蒼茫,沒有憂慮,只有純正的安詳。那一刻,我知道它要向我傾訴什麼。我久久地凝視,久久地傾聽。

⑩終於,耳邊傳來了環佩叮噹聲和琵琶呤唱聲,是她--美麗的漢家女王昭君走過來了,公元前33年一個雲淡風輕的日子,窈窕俊美的昭君,毅然出關走向大漠。碾着昭君的車轍,先後十幾位中原公主從雁門出塞,使遼闊荒涼的塞北大漠一次次唱響民族融合之曲。

接着進入眼簾的是滿載着各色貨物的車隊和馬隊,他們從雁門關出出進進,使中原和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物資、技術得以流通,雁門古道成爲了“絲綢之路”衰落後第一條陸上國際貿易商路。站在兩道深深的車轍之間,我感覺到了生命的充實和渾厚。雁門古道用有限的時空實現了對無限生命境界的苦苦追尋和輝煌展現。

1.分別賞析第②段、第⑧段中畫線處景物描寫的表達特色及其效果。(6分) 

甲處: ___                                                                     

乙處:____                                                                     

(二)方法總結: 提問方式:從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分析某句話。

(三)解題步驟: 第一步:指出何種手法(大多是修辭)

第二步: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第三步: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

四、涉及的表達技巧知識

(一)修辭

 1.比喻:化平淡爲生動,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具體。

 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啓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7.反覆: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啓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二)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

1.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 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強化作用等;  強調了+對象+特性

3. 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4. 設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6. 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五、實戰演練:(10年浙江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20分)

靜  流

弟弟迷戀音樂,不僅迷戀流行歌曲,也迷戀中國古典樂器。他常常在夜裏吹奏笛子,聲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灘、仙鶴……升入高中以後,弟與另兩個男孩一起組成了一個“紅蜻蜓”歌唱組合。我喜歡那些在晚霞中飛舞的小精靈,弟也喜歡,我們都記得提放蜻蜓是幾時最喜歡的遊戲。紅蜻蜓組合在春日夕陽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隊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動情,雖然只有我一個觀衆。弟說,他要考藝術院校。這當然沒有成功,父親認爲那是不務正業,嚴厲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爲了實現願望,弟又轉向別的途徑,準備去當文藝兵,這最後也沒實現。弟心灰意冷,對音樂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遠方,--人生浩瀚,哪條纔是他要走的路?

對於父親的橫加干涉,弟是心懷怨懟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遊蕩,抽菸,喝酒,看錄像,甚至賭博。父親對於弟的不成器是徹底失望的,竟日擺着一幅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們猶如宿敵,冷戰,僵持,中間橫亙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測,沒有光亮。

那些堅硬的、暗含敵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麼時候開始消融,最後隨風化爲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時已在江南。弟有時寫信,有時打電話,內容裏漸漸多了關於父親的資訊。初涉塵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風吹刮後,終於體會到了現實巷閭煙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親對於他的要求,並非僅僅是爲了自己的臉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對他的要求。

相應的,在經歷過我的一些波折後,父親對弟也漸漸有了釋然。父親終於明白,子女的人生是無法由他來設計的,我們都不過是千萬人中最普通的那一個。

柔軟悄悄而來,來自兩個血脈相連的男人,如靜海深流。

在四處求人碰壁後,父親拿出積蓄,爲弟買了出租車。弟把自己安頓在皖北那個小城,結婚,生子,開始了平淡的人生。

塵埃隨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迴去探親,家人聚在一張飯桌上,吃着飯菜,說着閒話,屋外,秋陽融融。飯後父親遞一支菸給弟弟。弟弟點火,兩人抽一口,突出,對望,菸圈上旋,被風吹着,嫋嫋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與體恤中,平靜地向前流去,父親展望着他含飴弄孫的晚景。

如果,生活僅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親與弟弟都不會看到他們各自的另一面。

波瀾總在不經意間降臨人間。

弟的孩子,我的侄兒,在出生一年後,被診斷爲爲孤獨症患者。不能接受現實的是父親。他,在一夜間,葉落蕭蕭,只剩下虯枝無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發現了父親的軟弱,那貌似強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擊的所在。他一邊安慰父親,鼓勵妻子,一邊籌款,四處求醫。竭盡人事,要爲侄兒開啟那扇自閉的門。弟開始不停地講話,雖然他講得口乾舌燥,侄兒一點反應也沒有,弟說,他不會放棄。父親第一次知道了弟是執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實質有堅韌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從容面前,父親到底接受了現實,他什麼也沒說,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資卡交給了弟弟。弟不要,父親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後挺直脊背,走出大門。

此後,父親就是那個隨傳隨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總在那裏,並一直守在那裏。

弟臨走時,悄悄叮囑我:爸老了,有時犯糊塗,在你這裏,你精心點。我說,你放心吧。

弟走後,父親說,看看,你弟變能幹了,我說,是,弟一直都很能幹。父親對弟的讚許是在他走後才說出來的。                        (改編自李麗娟的作品)

1、文中畫線的四個句子在寫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點?(5分)

                                                                               

 

尹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