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認識韻母——o e》

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認識韻母——o e》

1、知道學習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和閱讀,學習普通話。要學好漢語拼音。

2、學會a 這個單韻母,認清形,讀準音。

3、認識聲調符號,在教師指導下正確認讀帶調的三個單韻母。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透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教學單韻母a :

1、看圖說話引出a:說說圖上畫了誰?她在幹什麼?學說圖意:小朋友學唱歌,a a a。教師範寫a。2、你們瞧!圖上的小朋友唱歌時,嘴巴是→張得大大的。3、教師示範發音,學生聽音,看口形。學生模仿發音,教師邊檢查邊領讀。4、發音要領:發音時嘴巴張大,脣形自然,聲音響亮。教順口溜:張大嘴巴,a a a。

覆蓋a 的字形,與小姑娘的頭部重合。看看 a 的形狀像什麼?( a 像一個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頭上還扎着一根小辮子。)抽拉投影片,使 a 和小姑娘頭部分離。用兒歌幫助記字形,"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a a a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教學a的四聲:

1、單韻母a的頭上常有四頂不同的帽子。(出示)它們戴上不同的帽子,讀起來的聲調也就不同了。這四頂帽子就是"聲調符號",我們根據符號讀韻母。

2、ā戴上了第一頂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聲,讀音也是平平的。(教師發音,學生跟讀。)á戴上了第二頂從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聲。讀的時候就像有人問你話,沒聽清時,你會問:"á,你在說什麼?"就是這個音。領讀,模仿,輕讀,讀準á。(用手勢助讀。)ǎ戴上了第三頂帽子,就是第三聲。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狀像個鉤。(教師發音,學生跟讀。)à戴上了第四頂帽子,從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聲。我們讀時聲音要從高到低,就像驚歎:"à,你來了!"

3、學生以手勢助讀,也可以用簡明確切的兒歌幫助記憶。

指導看書,讀書:

1、指導看書。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上什麼地方?(翻開課本,找到漢語拼音第一課。)

2、邊看圖邊讀課文。集體反覆練讀2-3遍,再指名讀。

學寫單韻母a:

1、認識四線格。我們學會了a的讀音和四聲,還要學會寫a。(出示四線三格,讓學生數一數有幾根線幾個格子。三格,就好像是三層樓房。記住,a就住在二樓。寫的時候要碰到上下線,而且要一筆寫成。

2、教師範寫,學生書空。教師邊寫邊講,注意:a要一筆寫成,先寫半個圓,就是小姑娘的頭和臉,連上去再寫一筆豎彎,像條辮子,最後向右邊稍彎一點兒,不要太長。

3、學生上黑板試寫a,講評。

鞏固練習:

我們一起來做汽車爬山坡的遊戲。總結:這節課,我們先看圖,說清了圖意;再學習a的發音和聲調;接着我們讀了課文;最後還學習了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a。這樣分四步,我們就把這些內容都學會了。

課堂練習與作業:

1、提醒注意寫字時坐與執筆姿勢。"準備"→開始。

2、在四線格中正確地描寫a。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a 的發音和韻母帶調讀。

2、難點:a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活動反思

在教學漢語拼音a.o.e這節課時,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教師借創設了一個童話世界“拼音王國”,而a.o.e則成了“拼音娃娃”這樣的角色,學生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童話中的娃娃,一下子就溶入了拼音課堂,興致勃勃地跟着情境中的“小鳥”認真地學着發“a.o.e的準確讀音。在學習a.o.e的字形時,學生自編順口溜,自主意識得到老師的尊重,思維活躍。學生的主動性被調動,積極開動腦筋。最後,教師以獨特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自己用橡皮泥捏、擺字母形體。學生興趣盎然,非常投入,字母的形狀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在教學聲調的讀法時,教師爲了突破學習聲調的難點——第二聲和第三聲,使用的方法是根據“五音標記法”,並配以手勢來表示調形和調值。

我運用了體態教學用形象化的手段,把拼音中的“五音標記法”量化出來。整個操作過程,學生的熱情高漲,這種教學方法注重了“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詞語”,這也印證了斯賓塞認爲的“語言雖然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但也時常阻礙思想,而動作在表現意義情感上是極其有力的”。教學中運用操作活動可以彌補詞語表達的不足,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還可以增強教學效果。採用“動的方法”,透過大腦、五官、手腳、身軀的活動,刺激神經,引發學習慾望,從而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抽象概括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