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

一、教學目標: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透過想象說出詩歌描繪的情景。

2、學會課文中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紅領巾”,“陽光”等詞語的含義。

3、理解詩歌內容,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感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透過想象說出詩歌描繪的情景。

難點:

理解“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評價設計:

1、採用多種方式教學,讓學生輕鬆、易懂的掌握知識。例如:分組朗讀比賽,這樣不但讓學生逐步熟悉課文,也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 。

2、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以學生爲主,老師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例如: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如朗讀、默讀課文時,學生自主發現錯誤,並由其他成員解決,達到互補互促,共同提高。

4、舉一反三,當堂掌握。

四、教與學的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單。(見後附件1)

教師

1.教學課件

2.根據學生的預習單檢視預習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五、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環節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導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到公園或郊外去玩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首詩,寫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園盪舟遊玩的情形。它是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不但有優美的旋律,更有着詩一般的歌詞。它的詞作者,就是人稱“詞壇泰斗”的著名詞作家喬羽。1955年,喬羽爲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詞,從此,這首歌廣爲流傳,打動了幾代兒童的心。(媒體播放歌曲)

2、介紹北海:(出示北海公園圖片)

在北京故宮西北側,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園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遊覽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個較大的湖。

3、板書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

蕩起雙槳:划船時同時划動兩條槳拍擊水面。

板書課題時可以學生字:漿

(二)藉助預習單,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鞏固識字:(媒體出示生字詞)

之前老師已經佈置了大家,預習課文生字詞,讀準字音。下面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 雙槳 白塔 四周 環繞 紅牆 輕輕 灑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涼爽

2、請大家開啟課本,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的歌詞。

2、第一次讀課文,我們要完成哪三個任務呢?

(①自己把課文默讀一遍,有不認識的字用筆做好記號;②和學習夥伴一起用有效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③和學習夥伴一起讀一遍課文。)

3、那就讓我們在歌聲中完成它們吧!(多媒體播放此曲,生自主合作讀文,完成三個任務)。

4.進行朗讀課文接力賽,選擇自己讀得最好的部分讀一讀,賽一賽。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精讀感悟,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細讀第一小節。

(1)自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完成填空。

( )在( )幹什麼?

2、下面就讓我們蕩起雙槳,划進美麗的北海公園。接着教師伴隨音樂範讀,生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再指名讀,結合讀,引導感悟: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1)、小朋友們來到北海,划船時心情怎樣?聯繫生活加深體驗。

(2)、小船兒是怎樣“推開”波浪的?輕輕的、重重的?做做動作加深體悟。

“海面倒映着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

(3)、這兩行描寫了北海公園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這兩句話描寫了北海公園的湖面、塔、樹、牆,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綠,有的紅) 完成填空:白色的( ) 紅色的( ) 綠色的( ) 藍色的.( )

(4)、“四周”是什麼地方的四周?爲什麼用“環繞”?

(四周是湖面的周圍,因爲綠樹紅牆在湖面的周圍,所以用“環繞”)對照圖畫,讀讀詩句,說說自己的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所見景物的美麗。感受白塔高大雄偉, “環繞”一詞所體現綠樹之茂密、紅牆之綿長。)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5)、正當小朋友們欣賞美景之時,小船有是怎樣的狀態呢?(小船兒輕輕飄蕩)指名邊用手勢演示,邊比較“輕輕飄蕩”與上文的“推開波浪”有什麼不同?(“推開波浪”表明小朋友們在划槳,小船兒在行進;“輕輕飄蕩”表明小朋友們停止划槳,任小船兒在水面上慢慢飄動)

(6)小朋友們爲什麼停止划槳呢?(因爲小朋友們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3、指導朗讀。

小朋友們在悠閒自在地欣賞着眼前的美景,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一段?(輕聲和讚美的語氣)指名讀,集體讀。

(四)、指導背誦.

根據掛圖,指導背誦第一小節。

相機板書:蕩起雙槳 推開波浪

(五)、教學生字:

1、找出課文中左右結構的字。板書:“塔、牆、灑、悄、愉 、排”指名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形。(主要引導學生用熟字記生字)如: “消”記“悄” 、“西”記“灑” 、“不”記“環” “塔”和“牆”,指導分析字形結構。 (注意“牆”和“排”的筆順)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注意學生寫字姿勢。

(六)、作業佈置:

1、熟讀課文兩遍並背誦課文第一小節。

2、完成《習字冊》上學過的生字。

板書: 讓我們蕩起雙槳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

第二課時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綠樹紅牆,碧波盪漾,小船兒在水中輕輕飄蕩,此時少先隊員們在幹些什麼?心情怎樣呢?讓學生自由讀第二小2節並體會。

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段。

①提問這一段又描寫哪些景物?(陽光、小魚)

②“紅領巾”是誰?(“紅領巾”指少先隊員,因爲它是少先隊員的標誌)

③師範讀“紅領巾迎着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生聯繫生活想象此時情景。

人們常用“太陽”來比喻什麼?

(人們常用“太陽”來比喻中國共產黨)

“紅領巾迎着太陽”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少先隊員心向着共產黨)

“陽光灑在海面上” 那此時的“陽光“又代表什麼?

(“陽光”既是寫實,又喻指黨和人民對少年兒童的關懷。)

僅僅是灑在海面上嗎?

(也灑在少先隊員身上)

“陽光灑在海面上”,灑在少先隊員身上是什麼感覺?

(灑在海面上,一片光亮,灑在少先隊員身上,他們感覺到溫暖)

詩中“太陽”比喻中國共產黨,體會一下這一句又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呢?

(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帶來了光明和溫暖,正哺育少先隊員茁壯成長。)

④、想象我們此時會唱些什麼歌?角色體驗:現在,同學們就是水中的魚兒,爲什麼會悄悄望着我們?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魚兒真的在望着小朋友,聽他們唱歌嗎?爲什麼他們會有這種感覺?

(魚兒不會真的望着他們。聽他們唱歌,而是他們感到在中國共產黨的哺育下無比快樂,無比幸福,就覺得魚兒都在羨慕他們,這是一種擬人的寫法)

2、指導朗讀。

小朋友們心情怎樣?(高興,自豪)我們應該怎樣讀?(應該以歡快的語調,讀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試讀,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3、小結板書:迎着太陽 愉快歌唱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

孩子們在盡情玩耍,此時想到些什麼?再自由讀3節體會。

1、從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時間?

2、理解詩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盡情歡樂”是怎樣的歡樂?

(很盡興地玩耍觀賞,或者說想怎樣樂就怎樣樂)

在舊社會小朋友們能不能這樣歡樂?三毛能像少先隊員們那樣自由自在地划船嗎?海娃呢、張嘎子呢?爲什麼?

(不能,因爲舊社會人民受壓迫剝削,小孩子連飯都吃不飽,衣服都穿不暖,哪能盡情地歡樂呢)

3、小結並板書:做完功課 盡情歡樂

“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這裏的“誰”指什麼?

(指中國共產黨)

詩中說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共產黨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

(不是)既然知道,爲什麼還要問“夥伴”呢?(這樣明知故問,更能表達他們對祖國的感激之情)

4、指導朗讀。

讀第一、二行時要用陳述語氣,讀出歡快的情感。讀第三、四行時,語調要突然、輕,好像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似的,提醒夥伴注意。“誰”要重讀,“幸福生活”語調要上揚。教師範讀,指名試讀,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5、小結並板書:誰 安排 幸福生活?

6、課文中三小節末尾兩行內容都相同,他們反覆出現起什麼作用呢?

(這在歌詞中叫做副歌,在寫法上稱爲反覆。表明小朋友們陶醉在歡快愉悅之中,他們忘記了划槳,任小船飄蕩,只感到一陣陣涼風拂面)

環節三、迴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一、指導背誦

第二小節"迎、灑、望、聽"用高興和自豪的語氣朗讀。

第三小節"問、誰安排"用感激的語氣朗讀。

同桌互背練習。

二、歌曲欣賞《讓我們蕩起雙槳》

播放歌曲、閉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園,夕陽下游玩的歡樂情景。

三、教學生字:

1、板書:“周”,指導分析字形結構。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注意學生寫字姿勢。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全文。

2、完成習字冊上學過的生字。

3、填空

(1).“紅領巾迎着太陽”一句中的“紅領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課文寫一句擬人句。

教學板書

1.讓我們蕩起雙槳

蕩起雙槳 推開波浪

紅領巾 迎着太陽 愉快歌唱

做完功課 盡情歡樂

誰 安排 幸福生活?

教後反思:

教學中我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貫穿始終,這樣既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給下節課做了很好的鋪墊。所以我相信這節課學生能夠在正確、流利、感情的朗讀的基礎上,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激發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時光,熱愛生活,努力學習。

標籤:教案 蕩起 雙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