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世說新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授課教材】

《世說新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優秀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標”實驗教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準節奏、讀出韻味、讀中質疑、讀後思辨。

過程與方法:師生同讀、同議、同講、同評、同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選擇中學會做人、在朗讀中培養語感,敢於跳出書本,形成發明性閱讀品質。

教學設計

一、匯入激趣

師: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溢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詩: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小朋友/小小朋友那細小的身軀裏/含着偉大的靈魂,/有着無窮的機智。是啊,自古以來,出現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於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你知道哪些關於機智兒童的故事呢”

生:(紛紛舉手)司馬光砸缸(生笑)

師: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假設你在場,面對掉在水缸裏的小朋友,你會怎麼做?

生: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

生:扔條繩子把他拉起來。

生:擲根木棍讓他爬出來。

師:砸缸的司馬光是機智的,同學們能不侷限於故事自身,有自身的創見更機智。今天我們就隨着南朝劉義慶再認識兩個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們是誰呢?請閱讀《世說新語》兩則。

二、品讀《詠雪》

師:學習文言文重在朗讀,請放聲朗讀《詠雪》。

(生放聲朗讀、師同時板書: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師:下面請同學把這句話讀一遍。哪位同學先來試試。

生: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師:她讀得對嗎?(生點頭)爲什麼要這樣讀?

生:謝太傅在大雪天裏舉辦家庭聚會。

師:喔,原來是根據文意讀準節奏的。(板書:讀準節奏)。下面請兩人爲一組再讀課文,希望和這位同學一樣讀準節奏。

(生再讀課文,一生舉手提問)

生:文中的最後兩句該如何去讀準節奏?

師:這兩句確實是全文的難點,要讀準這一句,首先我們要弄清前面“與兒女講優秀論文義”中的“兒女”與今義是否相同?

生:與今義不同,文中的“兒女”指的是侄兒侄女,即謝安的哥哥的兒子和孩子。

師:謝安何許人也?

生:謝安是東晉名士,曾任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

師:喔,文中的“公”原來指的就是鼎鼎有名的謝安。那最後兩句話又是介紹誰的?請用自身的話講出大意。

生:那個兄女就是謝安哥哥謝奕的孩子,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師:根據文意便可讀準節奏,下面誰來攻破這兩句?

生: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師:好,攻破了難點,有誰來挑戰全文?(生陸續舉手)

生:讀全文(搖頭晃腦)。(生笑,給予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的掌聲是對這位同學最高的肯定。你覺得他哪些地方讀得最好?

生:全文的節奏他不只掌握得比較好,而且他讀得很是陶醉。

師:噢,高山流水遇知音,你很善於傾聽。確實這位同學不只讀準了節奏,而且還讀出了音韻味。(板書:讀出韻味)文言文,讀準了節奏就讀懂了一半,還有一半則需讀出韻味。看來,這位同學已經讀懂了《詠雪》。還有哪些同學想向他挑戰,請再讀課文,像這位同學一樣搖頭晃腦讀出韻味來。

(生邊笑邊搖頭晃腦地朗讀)

師:下面就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讀出它的音韻味來,並簡要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生:(搖頭晃腦)公欣然曰:“大雪紛紛何所似?”

師:你的朗讀再現了當時謝安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能說說你喜歡的原因嗎?

生:大雪紛飛,謝安即興提問,很有生活情趣。

師:說得好,你看,生活有多廣闊,語文便有多廣闊。(生笑)

生:我喜歡兄女的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把紛紛揚揚的白雪比作了輕盈的柳絮。

師:多有詩情畫意。你知道哪些關於寫“雪”的古詩詞呢?

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師:這句詩寫的是梨花呀?

生:是以梨花喻冬雪。

師:聰明!看來這位同學平時善於積累。我也摘錄了幾首古詩詞,請大家朗讀,看看這些詩句中各是怎樣寫雪的。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樹飛花。”

──韓愈《春雪》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

──華幼武《春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張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陸游《夜大雪歌》

生:“這些詩句分別把雪花比作飛花、玉蝶、玉龍、天女散花,生動形象。

師:那麼大家見過雪嗎?(生搖頭)沒見過,那給我們留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想見見嗎?(生齊答:想!)那麼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眼前就是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雪花,雪花飄起來了嗎?(生閉上眼睛約30秒)下面假設你也參與了當時的討論,請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寫出一兩句,對紛紛揚揚的白雪作生動的描述。

曰:“_____________差可擬”

曰:“未若_______________”

請四人爲一小組討論,推薦一位中心發言人進行效果展示交流。(生分組討論,師作行間指導,並參與一小組討論)

生1曰:“撒糖空中差可擬。”

生2曰:“未若槐花迎風飄。”

生3曰:“未若鵝毛當空舞。”

生4曰:“棉絮紛飛差可擬。”

生5曰:“未若梨花漫天飛。”

生6曰:“未若天仙散百荷。”

生7曰:“櫻花飄落差可擬。”

生8曰:“未若玉屑靜靜落。”

老師曰:“未若白蝶翩躚舞。”

(仍有不少小組舉手)

師:剛纔我們同學們一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們的兩句,你認爲哪句對雪花的描述最爲貼切、生動、新穎?

生:我認爲還是兄子的那句話:撤鹽空中差可擬。

師:你認爲這句話對雪花的描述好在何處?

生:鹽和雪花都是白的,而且下落方式是相同的。而柳絮、棉絮,鵝毛,槐花等都是往上揚的,且顏色上有的是淡黃色,與雪的顏色和下落方式不大相似。

師:這位同學很善於觀察,抓住了鹽和雪花的形似之處。有沒有觀點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