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科學旋轉的綵球教案及反思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旋轉的綵球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旋轉的綵球教案及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開始對身邊的科學現象感興趣,並表現出主動探索和發現的慾望。但是需要老師給與正確的引導與激勵。一次,我和同事說話時,不經意地將手中拿着的一把小椅子一條腿着地轉了起來,孩子們吃驚地看着我,充滿着好奇和興奮,並在下課的時候模仿起來,但是很難成功,我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要保護,孩子們探索的慾望與行爲,我們要正確引導。我又想起我們小時候,經常用青黴素藥瓶的橡皮塞子,中間插一根火柴桿,做陀螺玩,還有男孩子自己做木頭陀螺玩,知道孩子對旋轉的好奇與當自己透過努力讓物體轉起來是,那種成功的喜悅與興奮,讓我覺得有必要爲孩子組織一次關於探索讓物體轉起來的活動,於是經過自己的充分的準備,包括材料準備、孩子已有經驗的分析,孩子的興趣點和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等。實施了這節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旋轉》 。

 活動目標:

1.對旋轉現象感興趣,能積極主動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並記錄探索結果。

2.知道一切物體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轉起來,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並記錄探索結果。

2、難點:能讓所有的材料都轉起來,知道一切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轉起來。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

材料一:各種線形、長條形物品:毛線、布條、樹枝等。

材料二:各種平面的物品:紙片、毛巾等。

材料三:各種立體物品:積木,珠子、盒子、瓶子等。

2.記錄紙每位幼兒一張,記錄筆、大風車一個、小風車每位幼兒一個。

3.操作區域和集體活動區域分開。

活動過程:

一、感知發現

1.匯入 教師和小朋友每人手裏拿一個風車,和小朋友邊唱邊走進活動室:“大風車吱呀吱溜溜地轉,這裏的風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還有一羣快樂的小夥伴!”

“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的風車轉轉轉節目就要開始了,風車你們玩過嗎?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玩風車。(幼兒玩風車)

2.探討:“你是怎麼讓風車轉起來的?”

教師:我們不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風車會轉嗎?

教師:對啦,是我們用嘴巴吹,用手撥打,或者利用風吹,風車纔會轉起來。

教師:你還見到過哪些東西是可以轉動的呢?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轉起來的嗎?

3.教師小結: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風車是靠風吹轉起來的;而旋轉木馬和摩天輪是用電的,叔叔按的開關就是電的開關;自行車的輪子是騎車的人用腳蹬纔會轉,原來啊,這些東西轉起來都要外界給它力才能轉起來。

二、嘗試探索。

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材料想請你們去找找看,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的?老師這裏有記錄紙,你們看。

(教師講解記錄紙的用法:記錄紙都是用圖案符號表示的,不是用文字表示,各種物品用圖形表示; “猜”是一個娃娃頭像一個問號表示;“嘗試”是用小手錶示)

1.幼兒先猜測每種物品是否能轉動,在“猜”的一欄中記錄。

2.幼兒動手實驗,看到底能不能轉動,並在嘗試一欄中進行記錄。

3.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問:你在玩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讓它轉動的?

4.教師小結:立體的物品容易轉動起來,線狀和平面的物品不容易轉動。

三、再次探索 師:剛纔我們讓立體的東西轉動起來了,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想辦法,能不能讓那些剛纔沒有轉動的東西轉動起來呢?你覺得什麼辦法能讓那些物品轉起來呢?把你的想法畫在第三欄裏。

1.幼兒再次嘗試,(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材料進行輔助),並把自己的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2.集中交流、演示自己的發現:說說你的辦法。 師: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是怎麼讓你的那些物品轉起來的,有的小朋友還沒有找到方法,我們教教他們吧!(教師根據剛纔的指導與觀察,請幾個幼兒講述並演示自己的方法。)

 四、實踐歸納

1.請小朋友去嘗試剛纔沒有嘗試的物品,你可以試試剛纔大家介紹的辦法,也可以想想其它辦法。

2.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進一步嘗試使物體旋轉的多種辦法。

3.交流歸納。

五、拓展體驗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麼會旋轉?

2.試試你的身體會旋轉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猜測——探索——再猜測——再探索的過程中完成了對物體旋轉現象的一個初步的瞭解,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知道了:任何物體只要有外力的作用,都可以旋轉起來的科學道理。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周圍的科學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探索活動產生了積極的態度,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動手操作過程,就是對剛纔活動中自己的探索、操作而產生的零散的經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和正確概念,孩子對這樣的認知的掌握比教師的講解和灌輸的效果要強很多,是孩子把剛纔學到的知識內化爲自己的固有的認知的一個過程;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個人經驗轉化成大家共有的集體經驗,使得活動重點多次突出,難點再次被突破。活動目標得到了很好的實現,孩子也是在愉悅的情緒中進行了主動探索的活動過程,認知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