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雨巷》教案(魯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雨巷》教案(魯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設計)

1.在誦讀中感悟詩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 朗讀、背誦全詩,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學習詩歌象徵手法的巧妙運用。

【匯入】

同學們好!上節課我們跟隨日本著名作家青岡卓行披文入裏,從獨特的視角欣賞到了維納斯雕像的神韻之美,也學會了如何用審美的眼光去發現、欣賞藝術的美;現在就讓我們帶着審美眼光,走進戴望舒先生朦朧優美的詩境,沐浴詩的光輝,接受詩歌藝術的陶冶吧!

【教學目標】(多媒體展示)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 請一位同學根據預習簡要介紹戴望舒,另一位同學予以適當補充

2. 教師精要簡評(屏幕顯示)

二、走進“雨巷” -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情調,理清思路,

1. 教師明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節奏,讀出情感.重點字音檢測(課件展示)

2.個性化朗讀

(1)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安排兩位同學讀全詩)

(2) 閱讀評議 學生討論交流朗讀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3)學生在評議感悟的基礎上再次朗讀,展示閱讀。

3. 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學生觀看視頻,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詩歌

4.  交流視聽感受,學生結合預習談談自己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1) 從詩文中看到了什麼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籬牆、“我”、姑娘) 

(2) 從詩文朗誦及視頻畫面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調?(朦朧、憂傷、悽婉動人)

(3)  理清詩文思路[找出體現思路的語詞]( 教師依次逐步屏顯下列內容)  

我 希望逢着          丁香姑娘   走近     我  

      (追求)                   飄過      我身旁  

                                               到了      籬牆  

          (照應)                                

                                                走盡      雨巷……  

我 希望飄過  丁香姑娘  

(繼續追求)  

思考討論詩歌意象虛幻性。問題:詩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樣德方式出現的?

[學生答問]:  

“希望”一詞自始至終,表明詩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狀態下的虛幻追求  

“結着愁怨”,說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樣,有着憂愁,爲理想不得實現而憂愁。  

“悠長、悠長”寫出了道路的漫長,“獨自”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那個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丁香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象徵着詩人理想的美好、高潔。  

“走近”“飄過”“到了”“走盡”“消散了”等詞語,寫丁香姑娘飄然而來,又飄飄而去,象徵着理想的縹緲、空虛,由此可知詩人的傷感、迷惘。  

小結:詩歌整體特色  象徵手法,朦朧、含蓄

《雨巷》運用了象徵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4) 走出影音,詩文留給了你怎樣的情緒?(無盡的徜徉與回味)

這首詩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讓我們回味無窮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文共同探討吧!(學生齊喊學習口號:奇文共賞,領略風光!)

三、徜徉雨巷  品味精讀  

1.學生朗讀品味詩歌,試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或意象加以賞析交流

教師明確重點: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作者爲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一共採用了6個典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牆(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油紙傘: 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暮春時節,在悠長的雨巷,撐出一頂油紙傘,爲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悽清氛圍,也撐起了一個風雨中獨立消魂的形象。

雨巷: 小巷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延伸着,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更是充滿了朦朧意蘊之美。它悠長寂寥,牽動起行人的無限憂思,形成一種無盡的綿邈之美。

丁香: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一詞。在詩人的眼

裏,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繫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的

比喻一樣,詩人爲什麼要用丁香來修飾姑娘?(她有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一樣的芬芳。)

明確:(分屏展示)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形狀象結,開花爲淡紫色或白色,顏色朦朧卻不輕佻,芳香宜人。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徵。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鬱、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十分符合。

籬牆:    頹圮衰敗,更給人一種哀怨、惆悵的淒涼氛圍。

“我”和 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悵、悄然飄然、悽婉迷茫

總結:

詩人選取了一組和諧悽美的意象,貫以表情緒、動作、物態的詞,勾畫出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雨巷》運用了象徵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誦詩文,學生同桌互動     3.詩文朗誦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動)

1.把握詩歌情感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準確的傳達出了“憂傷”這種典型情緒。那爲什麼戴望舒這麼憂傷呢?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明確:

(1)失戀的痛苦: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着同學施蜇存的妹妹,後來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現實的黑暗,使作者充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參考背景)

2.  富有音樂感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請同學們是從詩文的句式結構、修辭、節奏及音韻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組派代表發言。

(1)《雨巷》的音節特色

總體節奏舒緩悠揚,妙用復沓句式,節奏整齊和諧,疊詞運用富有律動美。

(2)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每節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

(3)  修辭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5)《雨巷》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着音韻和節奏,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涌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明確:詩歌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迴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因此葉聖陶先生稱讚這首詩爲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

五、小結鑑賞詩歌方法

剛纔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過程中,我們已一道完成了對該詩的鑑賞,請同學們回味總結一下我們詩歌鑑賞的過程和方法,明確以後再學習鑑賞詩詞歌,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生探討後明確: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詩。

2、理解詩歌,在誦讀中感悟作品,體會思想感情。

3. 分析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鑑賞詩歌

六.回味文字跟視屏誦讀     結束語:

同學們 ,讀着優美的詩文,徜徉於文學的殿堂,你的心裏是否在涌起幾分感動。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喚起我們對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斷,生活的美好便會一直展現,無論坦途還是艱險。

七.課下作業:

1.熟練背誦全詩,並能夠默寫。

2.學用詩歌的象徵手法,選取恰當的意象,試寫一首詩歌

    【教學設計

(一)教學難點 、重點

1、感悟詩歌意境

2、體會象徵手法的運用

(二)教學方式:感悟法、朗讀法、啓發式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預習要求:結合註釋及學案初步理解,熟讀課文

                           

 

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