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晏子治東阿教案(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晏子治東阿教案(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1、瞭解晏子及作者劉向的相關知識;

2、掌握實詞“數”“謝”的常見用法;

3、掌握虛詞“乃”的用法;

4、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等。

方法與過程

1、學生自讀課文,藉助註釋完成課文大意理解;

2、學生複述故事內容,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意的綜合能力及概述情節內容的表達能力;

3、學生比較景公的三次態度,感悟並評價晏子和景公的待人處事方法。

    情感與態度

1、培養學生用事實說話的辦事方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2、善於從景公的言行中吸取教訓,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評判人事物的認知體系。

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基礎知識;

2、透過比較景公的態度及晏子治阿的前後策略,使學生明白如何去評判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

教學過程

匯入(略)

一、誦讀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反覆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故事情節。

(加強誦讀指導,注意景公三次語氣及態度的變化,晏子第一次的回答要讀出委曲哀怨之情,第二次要讀出內疚無奈之情)

二、複述

學生結合註釋及自己的理解複述故事。

三、練習

小黑板出示文言知識的練習

1、解釋實詞的含義:

      景公召而數(shǔ)之曰 《晏子治東阿》               (   )

數(cù)罟不入窪池   《寡人之於國也》             (   )

數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shuò)化 《離騷》    (   )

    無論事之大小,而必有數(shù)次乃至十數(shù)次之阻力《論毅力》   (   )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琵琶行》   (   )

      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 《晏子治東阿》      (   )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鴻門宴》         (   )

謝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孔雀東南飛》   (   )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記 《孔雀東南飛》(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   )

2、理解虛詞的含義:

  君乃反迎而賀

      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

乃    家祭無忘告乃翁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阿姆謂府史:“何乃太區區!”

3、請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種特殊句式:

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並曾賦斂,倉庫少內

君乃反迎而賀

東阿者,子之東阿也

四、探討

1、分析討論景公對待晏子的三次態度的變化,指出景公爲什麼不能正確評價晏子的所作所爲?如何評價景公?

引導: 數(責備)―――迎而賀(讚賞)―――下席謝(道歉)

      “兼聽則明,偏信則廢” ( 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不瞭解真相,得出錯誤的結論。告誡人們辦事要廣泛聽取意見,不要妄信於一人,才能把事情辦好。) 

2、對晏子兩次治理東阿的策略,你作何評判?有何感想?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多角度多側面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