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風的魅力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教案

課題:第十課 風的魅力

風的魅力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教案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風能。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風力玩具。

3、透過製作,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利用風能,製作風能玩具。

2、如何將風能的運用和紙玩具完美結合。

教具學具:竹條,薄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用品的準備情況,穩定學生的情緒。

二、講授新課:

1、引導學生說說什麼是風?什麼是風能?舉例說明。

2、引導學生說說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風能發電,風車的利用----)

3、師引導學生說說風箏的簡史:

風箏簡史

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揹着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

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品種增加,性能提高與人民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繫。如"武林日事"中記有"少年郎競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爲負";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蘇漢臣的"百子圖"中也都有放風箏的場面。明朝畫家徐渭寫過很多與風箏有關的詩,如"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鴦。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經放鷂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閒看兒童斷線時。"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傳說慈禧叫大監跑到天津找"風箏魏"給他扎過一個"壽星老騎仙鶴"風箏玩。現在故宮裏還藏着三隻傅儀玩過的大風箏。

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裏向着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掛着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着:"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五)引導學生說說風箏的玩法:

中國風箏的玩法:

《全唐文》"紙鳶賦"中說:"代有遊童,樂事未工……動息乎絲綸之際,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見玩風箏之妙趣。中國風箏的玩法很多。

(1)鬥風箏: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線絕者爲負。"後己失傳,現只有廣東、西藏幾處尚存。

(2)裝響器:從唐開始,風箏響器可分三類:弦、哨、打擊。

(3)"送飯"(叫"碰"):是一種靠風力把物品沿風箏線送上天的裝置。到達頂端後與預先拴好的"橫棍"相撞,風翼折起,自動沿線滑下來。有的還可以在下面自動張開又飛上去,叫做"來回碰",或"來回飯"。

(4)掛燈:把帶着燈的.風箏放上夜空,十分美麗。在唐已盛行,但後因引起火災而被禁,現有電池燈可用,十分安全。

(5)操縱:北京的鷹風箏可以透過放風箏人的巧妙操縱,使其在空中盤旋,謂之"打盤兒"。透過操縱也可使龍頭蜈蚣在空中搖頭擺尾,像"活龍"一樣。近代的雙線操縱風箏可以在空繪出各種圖形,更是令人眼花鐐亂。

4、欣賞風箏的圖片:

引導學生欣賞風箏的圖片,從風箏的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描述。

5、引導學生說說人類是怎樣利用風能及其原理爲人類造福。(風能發電機、滑翔機、降落傘……

6、引導學生在瞭解生活中風能運用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交流自己對風能紙玩具的設想……(紙蜻蜓、風車、飛機……)

7、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中的技法點擊:

(1)先將竹條綁紮成"十"字形。

(2)然後用兩根竹條做斜杆,用薄紙蒙在骨架上。

(3)用一根線在橫杆與豎杆的交點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三、學生動手製作風能玩具或風箏,師巡視指導。

要求在製作完作品後,透過材料顏色的搭配、塗色等方法進行美化和裝飾。

四、評價、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展示交流他們的作品,從構思、設計、美化的某個亮點進行評價和交流。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

六、課後延伸:利用放學或活動的時間進行風箏、玩具的放飛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