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國寶——大熊貓》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寶——大熊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寶——大熊貓》教案

《國寶——大熊貓》教案1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成爲國寶的原因

技能目標: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情感目標:瞭解大熊貓的生存現狀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成爲國寶的原因

2、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三、教學難點:

1、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四、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蒐集大熊貓有關的材料

五、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1、看視頻、學生說感受;

2、學習新課葉永烈的《國寶大熊貓》(師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出示字詞(略)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大熊貓的?請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並進行概括

2、建立熊貓檔案

(三)品讀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並思考:

1、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現了大熊貓的可愛?請從修辭、詞語運用等角度進行賞析

2、哪些地方體現了大熊貓的珍貴?請從從說明方法等角度來品讀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有關大熊貓的生存現狀材料

2、學生概括原因

3、學生說說世界動物的生存現狀

4、讓學生寫幾條保護動物的公益性標語

(五)總結課堂的學習

(六)佈置作業

《國寶——大熊貓》教案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大熊貓的主要外形特徵,瞭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2、讓幼兒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是國寶,應保護大熊貓。

3、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豐富詞彙:珍貴、竹筍。

活動準備:

大熊貓玩具一個、錄像機、錄像帶。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課題

讓幼兒猜:"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裏安家。"(大熊貓)

二、出示大熊貓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大熊貓的外形特徵

教師出示大熊貓玩具,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大熊貓的頭、嘴、眼睛、耳朵、鼻子、身體、四肢、尾巴等。

小結:大熊貓的頭是圓形,頭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張嘴,一對小眼睛周圍長着黑色的毛,像帶黑色的眼鏡。鼻子是黑色的,在臉的中央,兩隻小耳朵是黑色的。身體胖乎乎的是橢圓形,全是白色。有四條粗短的腿,長圓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錄象,講述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教師放錄象,提出問題:大熊貓生活在哪裏?它喜歡吃什麼?怎樣生活?是怎樣走路的?

小結:大熊貓住在長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歡吃竹葉、竹筍。它喜歡獨居,白天睡覺,晚上出來吃東西,會爬樹,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

四、談話:大熊貓與人類的關係。

"爲什麼稱大熊貓爲國寶?你在什麼地方見過大熊貓?你喜歡大熊貓嗎?爲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小結:(爲什麼稱大熊貓爲國寶參見教學資料)小朋友在動物園、電影、電視或圖書中見過大熊貓。大熊貓形體美麗,動作有趣,性情溫雅,可供大家觀賞,還可以表演精彩的節目,是我們和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但它卻面臨着越來越多的危險,我們要救救大熊貓,保護大熊貓,讓它永遠生活在地球上。

活動延伸:

給大熊貓畫像(國畫);教幼兒玩《搶救大熊貓》的遊戲,教育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國寶——大熊貓》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查找資料,整合資訊,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

2.透過自評和互評,能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並補充新的內容。

3.養成良好的說寫習慣,繼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學重點】

能查找資料,整合資訊,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透過查找資料瞭解大熊貓,能根據問題對相關資訊進行整合。

2.能透過例文借鑑寫作方法,爲習作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謎語激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謎語,猜猜它是什麼?

出示課件1:

2.猜對了,它就是大熊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人見人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七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板書課題:(習作國寶大熊貓)

出示課件2:

(設計意圖:透過謎語匯入,將學生帶進本次教學內容,對於大熊貓有個初步的印象,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學情調查,課前準備

1.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大家對它充滿了好奇,有的同學提出了這些問題,我們來看一看,指名讀。

出示課件3:

2.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出示課件4:

預設1:大熊貓能活多少年?

預設2:外國有大熊貓嗎?

預設3:大熊貓除了吃竹子,還吃別的食物嗎?

3.請同學們蒐集資料,對大熊貓進行全面的瞭解。可以利用互聯網、書籍、電視、身邊的人物等資源進行了解大熊貓,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親自到動物園去實地觀察。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蒐集資料,掌握寫作的素材,培養學生根據問題蒐集資訊的能力,爲順利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三、梳理資訊,歸類整理

1.同學們已經在課前查找了大熊貓的有關資料,有了資訊,就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

分類,整合資訊。

出示課件5:

2.請大家對資訊進行分析、篩選,以表格的形式把同一類的資訊歸併在一起,進行資訊

整合。

預設1:有的資訊可能重複,就要選擇更恰當的,把另一資訊刪除。

預設2:有的資訊可能不合適,可以透過小組交流進行二次補充。

3.小組交流、提意見、補充資料。

出示課件6:

四、集體交流,學習表達

1.剛纔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了交流、修改、補充,哪個小組想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瞭解的大熊貓。

預設:引導學生要說清楚、說完整、資訊準確。

出示課件7:

2.學生代表上臺介紹。師適時板書。

出示課件8:

3.其他小組在耐心聽完後可以進行評價、補充。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整合資訊,介紹一種事物。透過問題引領、資料蒐集、表格歸併、交流補充,引導學生學習梳理資訊、整合資訊。)

五、借鑑課文,習得方法

1.同學們,資訊整合好了,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怎樣安排內容呢?咱們一起回想一下《奇妙的世界》一課。

出示課件9:

教師小結:課文先先介紹天空的珍藏,再介紹大地的珍藏。在介紹天空時又分爲了清晨、雨後、黑夜。介紹大地的珍藏時按四季變化的順序來寫。

2.同學們,介紹大熊貓時,要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呢?先介紹什麼,再介紹什麼呢?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出示課件10:

教師小結: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從不同方面來介紹事物。同學們在動筆寫大熊貓之前也一定要想好,首先構思部分,可以從生長環境、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價值等方面來介紹。然後就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既要外形抓住最有特色的部分,又要生活習性抓住關鍵的動作,這樣才能突出大熊貓的個性特徵。板書:(生長環境、外形、生活習性、價值順序特色關鍵)

五、範文引路,遷移運用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篇例文,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樣寫的?

出示課件11.12.13:

教師小結:開篇以對比的手法不僅寫出了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是大熊貓,還點出了大熊貓是國寶。第二段是對大熊貓的生長環境和食物進行了簡單介紹。第三、四段對大熊貓的外形和生活習性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在描寫外形特點時,圍繞着中心句抓住了身上、頭、耳朵、眼睛寫出了外形可愛的特點。描寫生活習性分別從睡和吃兩個方面展開描寫。最後寫出了大熊貓的珍貴价值,呼籲我們要保護珍稀動物。

結束語:同學們,透過這節課的整合資訊、借鑑寫法,我們爲下節課習作做好了充分準備。希望大家都能寫出滿意的作品,讓大家對我們的國寶更加了解、更加熱愛。

《國寶——大熊貓》教案4

教學內容簡介:

本文是一篇介紹國寶——大熊貓的說明文。作者葉永烈按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運用了引資料,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用準確、生動、風趣的語言,從大熊貓溫馴的性格,名字的來歷,生活習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個中心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以及成爲國寶的原因。

2、掌握說明方法,學習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3、培養蒐集、篩選、運用資訊資料的能力。

4、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設計:

一、預習指導:

1、朗讀課文,查字、詞典識生字新詞。要做到“三看一查”。“三看”:看課文,看課下注釋,看“探究·練習”;“一查”:查工具書。如本文要注意多音多義字“差”、“仔”、“將”的不同讀音等等。(做在詞語本上)

2、再讀課文,①畫出能代表大熊貓特點的詞語和句子並寫上旁註。②標出課文的自然段序號,寫出每一自然段的大意。③用直線畫出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寫出說明順序。(做在課本上)

3、三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寫出文章結構提綱。這是學習如何合理安排說明順序的最好方法。(做在課堂問題本上)

二、課時安排: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以檢測預習爲主,瞭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以及成爲國寶的原因,培養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結構的能力。明確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理清說明順序。

第二課時:用課內閱讀同步訓練帶動課外閱讀能力訓練,掌握說明方法,學習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在這個奇妙的自然界裏,動物永遠作爲我們人類的生存夥伴,與人類共存共榮,和諧發展。在我們的周圍既有勇猛兇險的獅子,聰明機靈的獼猴;又有溫文爾雅的企鵝,高貴典雅的長頸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身影。許多動物深得人們的喜愛。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種瀕危動物……國寶大熊貓。

1、展示11張熊貓圖片然後板書:十七國寶——大熊貓 葉永

烈 科普說明文

2、作者簡介

葉永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家。小說作品頗多,其中中篇科幻《小靈通漫遊未來》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作品評選一等獎。

3、解釋標題,進入課文 國寶——————解釋說明——————————大熊貓

點明說明重點 說明對象

一是突出大熊貓的珍貴

二是引起讀者的注意:國寶究竟是什麼?

4、疏通字詞(1、2):

企qǐ盼 嬉xī戲 憨hān態可掬 悠yōu然自得 漫màn不經心 笨拙zhuō喇叭

最負盛名 瀕bīn危古籍獏m上林苑yuàn 溫馴xùn頻頻出訪殊shū榮璀cuǐ璨càn痛悼dào 岷mín山 邛qióng崍lái山南麓lù崇山峻嶺連綿不絕 雲霧繚繞煙波浩瀚hàn北碚bèi棄葷hūn食素纖xiān維棲qī息 性情孤僻pì分娩miǎn 翌yì日誕dàn生 哺bǔ乳 拯zhěng救繁衍yǎn

二、討論學習

三、研讀語段(1--7)段

<一>、1、文章的說明中心是國寶大熊貓,請在文段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瀕危動物。” 】

<二>、拼讀賞析

1、文中對大熊貓的描述,既充滿童心,又富有詩意和幽默感。現在,就讓我們讀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並說說欣賞的原因。

[妙句○4]有時直立起來,狀似舞蹈;有時背倚石頭,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時團作一團,漫不經心地隨地打滾;有時拖着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用四個“有時”構成比較整齊的排比句,分別寫它直立,啃竹枝,打滾和玩耍。“狀似舞蹈”的比喻,“悠然自得”“漫不經心”的擬人手法,“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的描摹, 介紹大熊貓喜歡嬉戲。都形象具體地寫出了大熊貓的“體態可愛”?憨態可掬”的特徵。 也流露了作者的無比喜愛之情。】

2、開頭三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開頭三段主要寫大熊貓在德國受到“貴賓” 待遇。安排在開頭,引出說明對象,既從側面說明大熊貓的珍貴。又可以吸引讀者。】

3、比較課文第6段和《辭海》中對大熊貓形體的不同說明,討論這段文字語言的特點和表達效果。

相同點:內容相同。

(1)、這兩段文字都是屬說明性的文字,說明的同一個對象——大熊貓。

(2)、都介紹了大熊貓的體態、尾巴、毛色等方面的特點。

不同點:語言運用的不同。

A、課文在語言表達上不僅運用了說明, 還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 在修辭上運用了擬人、比喻。【比如:大熊貓體態、尾巴、四肢用了生動、形象的形容詞“豐滿”“短禿”“粗壯”來描寫。】還加上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大熊貓的可愛。比《辭海》的介紹更生動,更形象。

B、《辭海》中的大熊貓,語言只運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簡潔平實。

4、分析說明方法及作用。第5段的主要說明方法及作用。

【主要用了引用的說明方法。引用《爾雅》、《上林賦》等古籍中的關於大熊貓的記載,進一步說明了大熊貓的珍貴由來已久的特點,更具有說服力【增強說服力】。

5、第7段主要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主要用了舉例子,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作用:作者以日本形成的“熊貓熱”爲例(舉了熊貓在日本大受歡迎的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大熊貓作爲友好使者在國際上的轟動效應的盛況,由點到面地表現我國大熊貓在國外受到的歡迎,從而說明了大熊貓的珍貴。】

四、閱讀(8--16)段,答題

1、第8段在文章有什麼作用?【過渡、承上啓下】

2、選文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寶這一中心,運用順序分別介紹了大熊貓分佈地域、生活環境、名稱的由來、 食竹習慣、食量大 、 活動範圍、生活習性 、 繁殖、生長狀況 等情況

3、結合全文

說說大熊貓珍貴的主要原因。

體態可愛 數量稀少 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動物的珍貴价值

4、第11段中“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一句的“最少”一詞能否刪去?並請說明原因。

【不能刪去。 “最少”是“至少”的意思,有限制作用。【它比較客觀地】說明了熊貓每晝夜的竹子食用量;刪除後意思的表達就絕對化了【容易被理解爲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這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

5、第12段中描寫熊貓外形看似笨重,爬樹卻挺高明。請你體會語言的生動形象性。(結合具體的詞語來分析)作者準確精當地使用了形容詞和動詞,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與形象性。

如:“笨重肥大”、“搖搖晃晃”同爬樹“高明”、“非常靈敏”、“高高”形成對比, 傳神地描寫了大熊貓的舉止神態, 突出了它的可愛、機警、靈活。 動詞“躲藏”突出了它的溫馴、機警的特點, 副詞兩個“非常”強調了它自衛反應的靈敏和爬樹本領的高超。

6、第13段中“一隻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於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表達上有何作用?

【運用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說明方法;具體、形象地說明了剛生的熊貓小得出奇,從而充分說明了大熊貓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的特點,進一步突出了大熊貓的珍貴。】

7、第15段敘寫了西班牙國王的一件喜事,有什麼用意?

A、用生動的事例說明了人工飼養條件下大熊貓產仔是大喜事。B、突出了人工繁殖大熊貓的重大意義以及大熊貓的珍貴。C、另外在說明中穿插了這個生動的故事,也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有可讀性。

8、根據你的閱讀感受,請你談談熊貓被推薦爲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理由。

【因爲作爲國寶的熊貓來自廣袤的森林,熊貓追求新鮮,充滿力量,無拘無束,是個可愛的動物。無論走到哪裏,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歡樂和笑聲。他傳遞着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精神。 】

五、討論:根據我們今天所學及你課外查閱資料的結果,請談談應當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保護大熊貓(1)、建立保護區。杜絕一切人類破壞性行爲,建立完善的林業管理體制,興建自然保護區,提高保護大熊貓意識。(2)、興建竹子走廊。如二處棲息地相距過遠,可興建成走廊以連接 各大小棲息地,增加大熊貓的流動性。(3)、人工飼養。人工飼養可對大熊貓作出多項研究。例如,食物研究、食物營養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協助拯救大熊貓。……】

1、請你自己設計一份拯救大熊貓的倡議書

倡 儀 書

2、拯救大熊貓倡議書

人類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奪,似乎淡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淡忘了人與動物與大自然之間不可能割斷的親密關係。目前大熊貓正以極爲稀少的數量僥倖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們的深切憂慮和關注。迄今爲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陝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根據科學統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和人民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科學團體和科學家們都在積極地投入對大熊貓的保護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方法,開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貓擺脫瀕危的境地,得以永續繁衍,與人類共存。

讓全世界的朋友們攜起手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人類的鄰居--大熊貓。 讓我們同在一個地球!

3、小結:

(1)、本文從多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說明了大熊貓成爲國寶的原因。

(2)、全文結構上按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來安排組織材料。

(3)、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介紹大熊貓的可愛、珍貴等特點

(4)、爲了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作者準確使用了形容詞、動詞 , 還運用了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大熊貓可愛、機警等特點。

六、資料兩束

目前我國野生動物的情況非常嚴峻: 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還有幾十萬只,現在不足7萬隻,並且還在以每年2萬隻的速度被獵殺;生活在長江裏的白鰭豚20年前還有400頭,現在不足20頭;野外生存的東北虎長白山僅殘存不足8頭……保護野生動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據統計,去年全球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總金額高達50億美元,這其中的絕大部分來自於野生動物活體的販賣以及野生動物皮毛、藥材和其他製品。野生動物的皮毛、骨架主要被用作非法加工成裝飾品、奢侈品,這方面帶來的非法收入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 被列入《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附錄》的野生動物已經由1975年的不到500種增加到了4847種,也就是說,25年的時間內,在野生動物貿易高額利潤的刺激下,已經有4500多種野生動物被推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試試看

針對生態環境情況,擬寫一條有警示性的標語、建議或公益廣告!

七、小練筆

學習本課寫法,結合日常觀察,介紹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可介紹它的總體特點,可從外形、動作形態、生活習性、用途等方面來介紹它。如: 曬太陽的小貓、警覺的

小狗、爭食的豬娃……

《國寶——大熊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瞭解大熊貓的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感受說明文語言的準確與生動。

3、調查研究,關注大熊貓的生存現狀。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3、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其成爲國寶的原因;

4、形象生動的說明;

三、教學設想:

5、本文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

6、運用多媒體教學;

7、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8、課時安排:一教時

四、教學過程

1、匯入: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珍奇可愛的動物,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學生自由回答)

2、播放大熊貓影片,讓學生對大熊貓有個初步瞭解。

3、從題目中找出大熊貓的特點。

明確:珍貴

4、閱讀課文:

思考:(1)大熊貓爲什麼珍貴?請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板書:

體態可愛

數量稀少

活化石

(2)文中哪些語句分別表現這些特點。請用適當的語氣語調朗讀出來。

5、品讀課文:

思考:作者是如何來說明大熊貓的珍貴?

(1)出示幻燈片:比較課文第6段和《辭海》中對大熊貓形體的不同說明,討論這段文字語言的特點和表達效果。

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釐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後肢和肩部黑色,其餘均爲白色。

―――《辭海》

(2)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加以品析,進一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注:學生相互評價)

6、歸納總結:如何增強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和準確性?

明確:(1)、準確使用形容詞和動詞,增強說明文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2)、巧妙運用擬人、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說明文的生動性。

(3)、科學使用副詞增強說明文的準確性。

7、學以致用:

請從文中篩選有效資訊,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以第一人稱來介紹大熊貓。

1、我的家族史

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特殊身份

5、我的飲食習慣

6、自擬題

(提示:儘量運用自己語言)

8、進一步明確大熊貓生活現狀

9、請你自己設計一份拯救大熊貓的倡議書

格式:

倡議書

保護大熊貓的原因:

我們該怎樣去做:

倡議人:

時間:

10、教師總結:

向全社會呼籲:關注保護野生動物

五、板書設計:

國寶――大熊貓

體態可愛

珍貴數量稀少

活化石

保護

六、作業:

蒐集一些野生動物的圖片,並用數字表明它們過去和現在的數量,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它們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國寶——大熊貓》教案6

掌握字詞,讀通課文

嬉戲 瀕危 璀 璨 邛 崍

浩瀚 棲息 孤僻 分娩

翌日 憨態可掬xīhānjǖbīn

cuǐ cn

qing lihnqīpmiǎny解釋標題,進入課文國寶大熊貓說明對象

說明的重點

一是突出大熊貓的珍貴

二是引起讀者的注意

整體感知,研讀課文

1、文章是如何來說明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的?

2、如果讓你來介紹大熊貓,你會從哪些方面來介紹?

3、請你談一談文章如何合理的安排說明順序?

4、找一找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談談作用,說說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珍貴可愛

我國特有

國際公認

古籍記載

體態可愛

數量稀少活化石暗釦說明中心

直接點明說明中心果因因果

外形特點

生長環境

生活習性

活動範圍

繁殖情況

可愛。

人煙稀少,泉水豐富

竹類衆多。

喜愛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愛獨處。

隨季節交替而改變活動範圍

繁殖力低,大多每胎產一仔。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準確生動

過去的一萬年,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的侵噬屬於大熊貓的自然領地,

迫使大熊貓退縮隱居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高山深谷之中。

大熊貓之所以能在自然歷史的鉅變中神奇的倖存至今,

可能得益於它知難而退,與世無爭!

然而大熊貓目前已處於極危狀態。50年代至今,其棲息地已消失4/5,

現僅存一萬餘平方公里,分佈於30多個縣境內。種羣數量下降到1000只以下,

且被分割成20個孤立的小種羣。這種小種羣隨着遺傳多樣性的喪失,

勢必導致大熊貓適應、繁殖和對疾病抵抗等能力的日益下降,

更容易使其陷於極危境地。人爲獵殺和捕捉對大熊貓的生存也構成威脅,

由於大熊貓完全依賴竹子爲生,竹子週期性開花死亡,對環境中竹種單一地區的大熊貓是致命的打擊。70年代和80年代岷山、邛崍山竹子大面積開花就曾造成大熊貓種羣數量明顯下降。瀕臨滅亡大熊貓生活現狀

拓 展 延 伸

輕輕地捧起你的臉 爲你把眼淚擦乾 這顆心永遠屬於你 告訴我不再孤單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語言 緊緊地握住你的手 這溫暖依舊未改變 我們同歡樂 我們同忍受 我們懷着同樣的期待 我們共風雨 我們共追求 我們珍存同一樣的愛 無論你我可曾相識 無論在眼前在天邊 真心的爲你祝願 祝願你幸福平安

讓世界充滿愛根據我們今天所學以及你課外查閱資料的結果,請你談談 應當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保護大熊貓

1、建立保護區。杜絕一切人類破壞性行爲,建立完善的林業管理 體制,興建自然保護區,提高保護大熊貓意識。

2、興建竹子走廊。如二處棲息地相距過遠,可興建成走廊以連接 各大小棲息地,增加大熊貓的流動性。

3、人工飼養。人工飼養可對大熊貓作出多項研究。例如食物研究 食物營養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協助拯救大熊貓。

《國寶——大熊貓》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查找資料,整合資訊,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

2.透過自評和互評,能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並補充新的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大熊貓,激趣匯入。

1.出示多媒體課件:大熊貓。

2.教師介紹大熊貓。

大熊貓是哺乳動物,體色爲黑白兩色,它有着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以及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還有鋒利的爪子。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爲“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大熊貓主要分佈在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

看到可愛的大熊貓,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3.出示教材中的問題。

4.這次習作我們就圍繞這些問題,介紹一下大熊貓。

二、捕捉資訊,明確要求。

1.課件出示表現大熊貓生活習性的畫面。

2.出示課本中的圖表。

3.明確要求。

(1)這次習作要圍繞課本中提出的三個問題或其他問題介紹大熊貓。

(2)寫作時可參考教材圖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資料。

(3)寫完後注意修改,同學之間可以互評。

三、教師點撥,指導習作。

1.明確要求,拓展思路。認真閱讀需要解答的問題,明確習作的內容,抓住大熊貓的特點和生活習性進行描寫。

2.蒐集資料,選擇材料。描寫大熊貓的外形特點,要仔細看它的頭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麼樣的。描寫大熊貓的生活習性,要抓住它怎樣吃食、怎樣遊戲、怎樣睡覺等來寫。

3.突出重點,表達心情。描寫大熊貓的樣子要側重於靜態描寫,描寫它的活動情況,要側重於動態描寫。按照從靜態到動態,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就能把習作寫得清楚、細緻、感人。在描寫大熊貓的時候,也要表達自己的感情。

4.細緻描寫,條理清晰。描寫大熊貓時,要細緻描寫,認真刻畫。特別是在描寫它的生活習性時,要注意準確地使用動詞,再現它的活動情景。

在描寫時一定要想好怎樣開頭,怎樣結尾,全篇文章怎樣組合。把這些想好之後再動筆,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四、試寫初稿,修改完善。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迴指導,並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自己反覆朗讀,進行修改。

3.在小組內進行互評互改。

五、修改習作,謄寫習作。

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把修改後的習作抄寫在作文本上。

【板書設計】

國寶大熊貓

1.查找資料,圍繞提的問題寫。

2.自評、互評習作。

《國寶——大熊貓》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瞭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成爲國寶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大熊貓的生存現狀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成爲國寶的原因。

難點: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導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聯繫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匯入新課(生回答五個吉祥物)

教師過渡:五個吉祥物中,晶晶便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大自然界中衆多動物,爲什麼要將大熊貓作爲吉祥物之一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國寶——大熊貓》

二、走進作者:

葉永烈,男,筆名蕭通、久遠、葉楊、葉艇。漢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爲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榮譽理事。

三、預習檢測:

請同學們自主完成下列生字詞的注音。

嬉()戲憨()態可掬()瀕()危獏()

上林苑()璀璨()岷()山邛()

秦嶺南麓()浩瀚()北碚()棲()息

孤僻()分娩()翌()日繁衍()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收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

2、查閱工具書,能夠順暢地熟讀課文。

3、熟讀課文,學生自己概括大熊貓的外形、分佈、生活環境、習性、繁殖、現狀等知識。

4、畫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現大熊貓特點的句子。

5、編寫課文結構提綱,理清思路,瞭解大意。

五、合作探究:

1、文章從各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大熊貓,如果讓你來介紹,你會選擇哪方面?結合課文內容,選擇你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向大家陳述一下。

2、文章是如何來說明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的?

3、分析大熊貓被稱爲國寶的原因

4、請你談一談大熊貓的生存現狀?

六、精讀品析:

比較課文和《辭海》對大熊貓形體的不同說明,比較一下兩段文字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可以各抒己見。

大熊貓體態豐滿,四肢粗壯,尾巴短禿,毛色廳特,頭和身軀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鏡。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溫馴,給人以優美、活潑的感受。

——《國寶——大熊貓》

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釐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後肢和肩部黑色,其餘均爲白色。

——《辭海》

七、拓展延伸:

根據你現有的知識及參考有關資料,寫一篇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談談應當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國寶大熊貓之後,覺得深受啓發,以後我得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來提高自己的課堂,來提高學生的習慣養成了。

一是覺得學生在提出問題方面得有章法。今天課堂之上,我讓學生分小組提出自己不會的問題,然後展示在黑板之上,可是發現學生的熱情很高,卻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這也難怪,因爲是第一次嘛,不不守細細分來,發現學生的涉及的面還是很全面的,有文章思路的,有寫作特點的,有文章說明中心的,還有文章說明語言的,不過也個別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什麼價值,如果是學生個人的事情也就罷了,但是這是一個小組的意見啊,可見這也反映了小組在討論的時候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啊!這也是今後需要引導的。

二是覺得學生的勇於表達的能力也要訓練。學生面對聽課的教師,自然是有些緊張,這也是人的正常反映,不過原來一些很優秀的同學也不敢站起來回答問題了,這就是一個問題了,說明了我在平時的訓練還是太少了,這也是我有所忽視的內容啊,今後就得注意了!我想今後在上課之前的幾分鐘拿出來讓學生來談感想,講故事,薦精文都是可以訓練他們的能力的,相信學生,他們一定是最棒的!

三是小組的評價差得仍然太大。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評價的好處不用多說了,但是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今後一定得注意這個問題了!可以在上課時採用記五星的形式來表現,對於評價的結果要做好利用,除去在班上應該有一個好的表現外,在學校的層面上也應該體現,比如可以評選優秀小組、小組長、發證書獎品、計入綜合素質評價、舉行優勝小組野遊、電影會等,讓學生有一個小組活動的動力。畢竟孩子們都是喜歡爭強好勝的啊!

深感教無止境啊!自己除了要多反思外,也要向各位同行們認真學習啊!

《國寶——大熊貓》教案9

以下是爲您推薦的國寶——大熊貓,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國寶——大熊貓

教學目標:

1.認識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其它成爲國寶的原因;

2.瞭解大熊貓的生存現狀並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形象生動的說明方法。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組織學生觀看以熊貓爲主題的錄像片斷,增強學生對熊貓的感性認識。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一些關於熊貓的特點、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描繪一下大熊貓的特徵。

二、整體感知,研讀課文

1.從標題入手,初步瞭解文章所寫中心。引導學生看課文標題,引發學生思考:本文用“國寶——大熊貓”作爲標題,你覺得有什麼含義?其中的破折號起什麼作用呢?

明確:本文是一篇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課文標題中的“大熊貓”,表明了文章說明的對象,“國寶”一詞點明瞭說明的重點。先說“國寶”,再用表示解釋說明的破折號引出被稱爲國寶的對象“大熊貓”,起着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貓的珍貴;二是引起讀者的注意:

2.熟讀課文之後,如果讓你來介紹大熊貓,你會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可鼓勵學生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上臺介紹大熊貓)

明確:外形特點:可愛

生長環境:人煙稀少、泉水豐富、竹類衆多

生活習性:喜愛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愛獨處

活動範圍:隨季節交替而改變活動範圍

繁殖情況:繁殖力低,大多每胎產一仔

三、揣摩運用,體味語言

1.作者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大熊貓的舉止神態,突出了它可愛、機警的特點。其中你最喜歡哪些語句?爲什麼?(根據學情,可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生動的說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詮釋等,以及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不必過細分析。)

2.比較探討:

大熊貓體態豐滿,四肢粗壯,尾巴短禿,毛色奇特,頭和身軀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鏡。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溫馴,給人以優美、活潑的感覺。(《國寶——大熊貓》)

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釐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後肢和肩部黑色,其餘均爲白色。(《辭海》)

明確:課文對大熊貓的體態、四肢、尾巴作了較爲具體的描繪,對毛色黑白的具體分佈作了詳細的描寫。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比《辭海》的介紹更生動,更形象。加上描寫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貓可愛

3.結合課文以及你所瞭解的有關情況,請你談一談大熊貓的生存現狀?

(大熊貓生活現狀:學生可根據有關資料,圍繞大熊貓瀕臨滅絕,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以“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爲主題,展開專題研究。

1.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2.以小組爲單位,確定研究子課題。

3.分工合作,擬定研究方案,並組織實施。

4.交流、彙報。

(不斷鼓勵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此部分可在課餘完成,達到學科整合的目的。)

五、佈置作業:

最近,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新開闢了一條旅遊路線,沿途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標語尚未擬寫,請各方陣同學幫它擬寫。

《國寶——大熊貓》教案10

  教學目標:

1、瞭解大熊貓的有關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大熊貓的珍奇、可愛

2、能透過比較體會本文準確、形象生動的說明;

3、能結合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瞭解熊貓的特點和習性;

體會準確、形象生動的說明

學生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動物世界”,學生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已經對自然界的小動物產生了較爲濃厚的興趣,基本有了更大的熱情去探索動物世界的無窮奧祕。作爲七年級的學生因爲年齡尚小、天真爛漫,憨態可掬,溫厚活潑的大熊貓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大熊貓因爲它的面臨瀕危雖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關注,但環境的破壞和森林的砍伐日益嚴重影響着大熊貓的生存質量,因此,對於七年級的學生很有必要了解和關注大熊貓的生存現狀,爲保護這一古老的物種獻計獻策。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課前看一段視頻)

一、匯入。

今天,我要介紹一位朋友給大家認識,他是誰啊?他一生有兩個最大的願望,一能拍一張彩色照片,二能去除黑眼圈,但這兩個願望都不能實現。

看了剛纔的視頻你有何感受?你們想不想更多地瞭解大熊貓?那麼老師將帶着大家走進葉永烈的《國寶——大熊貓》,近距離地觀察大熊貓的神奇世界。

設計意圖:運用資訊技術,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聯教育家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學生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學生們才能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文課中,運用現代資訊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爲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啓發學生對錶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本處展示大熊貓的一段動態舞蹈,可愛有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熱情,爲整堂課做一個感情鋪墊。

二、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 教師利用多媒體顯示需要積累的字詞,請一學生用說的方式完成,後教師運用多媒體顯示答案。

設計意圖:運用資訊技術,紮實基礎,得心應手

字詞是語言的基礎,不能因爲公開課或是用多媒體上課而忽視對字詞的教學,多媒體可以透過不同顏色的字型,區分一些重要字詞或難寫字易錯字等,也可以對漢字或拼音分開教學,一切只看個人需求。

三、整體感知

1.標題解讀——標題中的“大熊貓”是文章的說明對象,國寶說明了“大熊貓”的珍貴。

那麼文章中那些地方體現了“大熊貓”的珍貴?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具體研習

方法探究

①珍貴原因:我國特有、國際公認、古籍記載、體形可愛、數量稀少、“活化石”

具體分析各個原因。

②那麼文章爲了說明清楚國寶“大熊貓”的特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把它們找出來,想一想有什麼作用。

③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明確。

④我給熊貓建檔案,結合課文內容給熊貓建立一個檔案。(教師提供檔案示例)

(設計意圖:運用資訊技術,隨機應變,事半功倍

多媒體技術是傳統媒體的發展與昇華,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藉助於計算機技術發展而來的,它並不排斥傳統的教學媒體。多媒體技術在突出體現鮮明的形象、爲學生創設認識環境方面的確非傳統媒體所能比擬,但在具體研習課文時,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屏幕上,在多媒體顯示一些要點的基礎上適當板書,強化誦讀、注意積累,也是提高語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體技術所無法取代的。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起到畫龍點晴的效果。再如,片面強調多媒體技術作用的萬能性,長期只憑借圖像、聲音等媒體的介入,大腦的語言中樞就得不到鍛鍊,就會使語言越來越貧乏,閱讀和表達能力就會下降,就達不到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目的。因此,多媒體不必事無鉅細的展示所有的教學過程,只有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係,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語言感悟

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國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說明文具有準確性的特點,那麼作爲科普說明文的語言又有什麼特點呢?

學生活動:試比較課文第6段和《辭海》中對大熊貓形體的不同說明,討論這段文字語言的特點和表達效果。(多媒體顯示問題)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釐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後肢和肩部黑色,其餘均爲白色。―――《辭海》

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加以品析,進一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注:學生相互評價)

(根據學情,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生動的說明)

(設計意圖:運用現代資訊技術,突破重難點,訓練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就像是一個圓的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只有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實現媒體與目標的統一性、協調性、突出性,才能達到解決重、難點的目的。縮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展,達到“啓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創設了良好的育人環境,達到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率的目的。

本課中,學生理解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意思是比較抽象的,教師針對學生實際,製作兩組文字進行對比,一組是語言生動活潑,運用了各種修辭。另一組則是很平實,這樣學生一看一讀一比較,就能說說這樣生動說明的好處。這樣形象直觀的文字比較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不同,又能突出教學重、難點,從而,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 )

文章思路

文章先從我國特有、國際公認、古籍記載三個方面概括說明大熊貓的珍貴,暗釦說明中心,然後依次從體形可愛、數量稀少、“活化石三個方面說明大熊貓的珍貴的原因,末尾直接點明中心,

從全文看,結構上體現了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

(設計意圖:運用資訊技術,理清思路,一目瞭然

在學習任何一篇文章時都有一個環節,理清作者思路、行文線索是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礎。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簡短明瞭的文章倒還好辦,如果遇到篇幅長、內容複雜的文章,要理出作者的思路並清晰地將其呈現出來真是要費一番功夫。這時候如果運用多媒體課件,它的直觀性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要展示文章思路,就可以先出示一個最基本的流程圖,再進一步點擊每個環節,就會出現相應內容這樣,學生不但可以瞭解到文章整體的思路,對每一個環節的內容也掌握的清清楚楚。不但瞭解其主幹,而且熟知其枝葉)

拓展延伸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世界友好使者,但是由於環境變化等自然因素和偷獵者捕殺等人爲原因,使我們的國寶越來越少,不僅大熊貓,還有其他的一些珍貴動物也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視頻,文字)

(設計意圖:多媒體的運用,增大容量,拓展視野。

語文學科是個涉及範圍很廣、資訊內容豐富的學科。如何在課堂中恰當地擴大學習的資訊量,提高教學效果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環節。據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人們學習知識時如果能同時動用起身體上的多種感覺器官,能收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量增加相關的聽和看的機會,而且能夠使聽和看同時接受某一資訊,資訊量是原來教學資訊量的數倍、甚至十倍以上。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透過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使學生置身於音像、語音、文字的環境中,使演示和呈現的速度加快,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增加了課堂資訊量、提高了課堂效率。在教學中,我認爲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對教學內容作一些補充,本文不僅只做文字表層的分析,還希望能夠透過學習增強同學們保護動物的意識,所以本人查找了人類捕殺動物的相關視頻和資料,在本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向同學們展示。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偷獵者的殘忍,當然也是爲了讓同學們更加熱愛動物,保護動物。)

請同學們針對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等設計一個電視鏡頭或一幅宣傳畫,同時配上宣傳標語。(全班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啓發想象,培養創造。

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軀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經常進行想象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遠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本環節的前一環節已放映一段視頻,偷獵者如何殘忍獵殺珍稀動物的畫面,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情景,學生彷彿身臨其境,一種對偷獵者的憎恨,對動物的保護激情油然而生。看完錄象後,教師讓學生根據畫面,針對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等設計一個電視鏡頭或一幅宣傳畫,同時配上宣傳標語。這樣,不但爲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又幫助學生體會到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認爲,想象的對象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已存的,但個人尚未感知過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尚未有過,還有待創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創新”的特徵和內涵,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電教媒體,結合教材內容,憑藉想象因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於想象的王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創造力,其意義無疑是重大的。正因爲如此,愛因斯坦才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

佈置作業

上網查閱有關大熊貓的,瀕危動物的更多資訊,寫一份保護動物的倡議書。

(多媒體展示推薦的網站名)

(設計意圖:藉助豐富的網上資源,蒐集、篩選資料,主動獲取知識,將知識進行延伸、擴展

計算機教育發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製作的多媒體課件上,學生也不是課件的“看客”要充分發揮其學習工具的作用,爲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更廣泛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知道到哪裏去尋找他所需要的知識,學會怎樣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

設計感言:資訊技術爲我們的語文教師、語文教學、學生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體現了資訊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只要我們語文教師能夠以新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勞動,去精心蒐集、選擇適合教材內容,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電教媒體,選擇適當的教學時機,靈活運用電教手段,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學生也能充分發揮潛能,求得最佳“學”的效果。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挖掘潛力,讓現代化資訊技術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國寶——大熊貓》教案11

第一部分課前熱身

師:昨天預習了課文,第一個熱身運動,請大家搶答下面的問題。

【投影】

你用心預習了嗎?你善於提取有效資訊嗎?請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

大熊貓只吃竹子大熊貓有冬眠的習慣大熊貓體態肥大,不能爬樹大熊貓平時喜歡結伴而行大熊貓體型巨大,生來下的幼仔也大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

(生搶答熱烈。略)

師:下面是第二個熱身運動。

【投影】

大聲朗讀課下注釋在課堂隨記本上抄寫常用詞語表中的詞語,一詞一遍。然後和“語文死黨”交換檢查。

大聲朗讀詞語一遍。讀給“語文死黨”聽。特別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笨拙 溫馴 棲息巢穴 翌日哺乳 葷素 ? ? (生活動。請兩名同學上黑板寫注音。教師糾正。)

師:咱們還有一個熱身運動。

【投影】

用誦讀詩歌的語言誦讀第四自然段,享受說明文語言的用詞美,描寫美,層次美,句式美,情感美……

有時直立起來,狀似舞蹈;有時背倚石頭,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時團作一團,漫不經心地隨地打滾;有時拖着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組織生誦讀,男女生配合誦讀。略)

第二部分 初級挑戰

【投影】

課文減肥遊戲

1、瀏覽全篇,找出可以刪掉的段落。

2、把課文濃縮爲一段話。

2、把課文濃縮爲一句話。

(生自主學習討論寫作)

師:同學們先交流一下哪些段可以刪掉。

生:開頭三段就可以刪掉。德國歡迎大熊貓,這是在敘事。

生:第七段可以刪掉,寫的是中國送蘭蘭到日本。

生:第七段後面部分可以刪掉。前三句可以保留,寫的是許多國家以得到大熊貓爲榮。

師:同意。核心句子可以留下。

生:15段可以刪掉,寫的是西班牙人工繁殖大熊貓成功的事。

師:真好。這些可以刪掉的內容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

【投影】

說明文中的“穿插”在說明文中加入各種小故事,這種手法叫“穿插”。穿插的作用是豐富說明內容,使說明生動有趣。

師:給課文瘦身之後,請大家用幾句話概括一下本文的說明內容。

生:大熊貓人見人愛。大熊貓的生存環境。大熊貓的名字由來。大熊貓的食物習慣。大熊貓的活動習慣。大熊貓的生殖。大熊貓的科研價值。

師:比較全面了。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說明內容呢?

生:大熊貓的生活習性。

師:用一個短語呢? 生:國寶大熊貓。

師:真聰明!其實本文的題目就是說明中心。

第三部分中級挑戰

師:初級挑戰大家完成得不錯。現在進入中級挑戰——語言體檢。

【投影顯示】

準備運動:知識儲備

說明文特別講究語言的準確。在準確的前提下,可以平平實實,也可以生動活潑。

品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可以從以下方面的修飾和限制入手:

時間、空間、數字、範圍、程度、頻率、確數、概數……

師:說明文是促使我們的語言表達更加嚴謹的一種文體。所以我們在給課文的語言做體檢的時候,老師也希望大家表達得規範。老師先做個示範,就是平常用的“三步上籃”分析法。

【投影展示】

“三步上籃”分析法

分析“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爲成體需兩年左右時間”的“左右”表達很準確。

第一步:“左右”一詞表示約數。

第二步:說明“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爲成體”需要的“兩年時間”是個估計

的數字,是大概,不確定。

第三步:這個詞語表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生自讀,琢磨吸收。)

師:好,現在請大家闖關。我們以 13段14段有關大熊貓的生殖爲例段請大家評析。現在請大家先大聲朗讀這兩個段落。

(生朗讀)

【投影展示】

闖關:建議你品析以下詞語

“雌雄才暫時同居”中的“暫時”“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一仔,有時可產兩仔”中的“一般”和“有

時”

“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爲巢穴”中的“多”

(生分組思考討論) ?

師:請大家發言吧。先請第一組。

生:“暫時”這個詞語從時間上做了限制。表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師:出了大問題。差了最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要把句子放進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具體分析。這也是大家平時問題出得最多的環節。你想想,做個補充。看書。

(等待這個學生思考)

生:哦。這個“暫時”說明了大熊貓只有在發情期才同居,平時他們都是獨來獨往的。

師:好!這就全面了。第二組繼續。

生:我認爲“一般”和“有時”都是在頻率上做了修飾限制。“一般”說明在大部分時候熊貓都產一仔,“有時”則說明熊貓產兩仔的機率很低,只是偶然。表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師:表達很完美,聲音也很響亮。太棒了!給掌聲!第三組繼續。

生:我認爲“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爲巢穴”中的“多”是在數量上進行了限制,指多數熊貓在分娩期間是以枯樹洞爲巢穴,還有部分熊貓不是這樣的。表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生:老師,我們不這樣認爲,我們覺得“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爲巢穴”中的“多”是在時間上進行了限制,指熊貓在分娩期間在大多數時候是以枯樹洞爲巢穴的,在有些時候可能以其他地方爲巢穴。這也表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師:哦,兩種意見。大家同意哪種?

(生嘰嘰喳喳,各有見解)

師:祝賀大家。同學們其實發現了一個歧義句。這恰好是作者表達不夠嚴謹造成的。老師也沒有去查更多的資料。如果我們要這個句子成爲一個表意明確的句子,如何改呢?大家各自循着自己的思路去想。

生:分娩期間多數時候以枯樹洞爲巢穴。

生:分娩期間大多數熊貓以枯樹洞爲巢穴。

師:真好!老師代作者謝謝大家了。真可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這個教訓值得記取啊!這次闖關闖出了新收穫,真棒!老師再用其中的一個句子做個總結,請同學們做筆記。

【投影展示】

老師示範:“雌雄才暫時同居”中的“暫時”用得準確

第一步:“暫時”從時間上做了限制。第二步:說明雌雄熊貓爲了生殖而同居的時間比較短,獨居纔是它們的日常狀態。

第三步:表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步上籃法”讓我們的答題思路清晰,表述萬無一失)

師:給語言進行體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國寶——大熊貓》教案12

教學目標:

1、針對教材提出的問題,蒐集國寶大熊貓的相關資料資訊。

2初步學習整合資訊,從不同方面介紹國寶大熊貓。

3、語句要通順,調理要清晰,內容要清楚明白。能適當的用上一些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整合大熊貓的資訊,從不同方面介紹大熊貓。

教學難點:能恰當的用上一定的說明方法,文從字順,條理清晰地寫作。

教具準備:課件? 學生蒐集大熊貓的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大熊貓的圖片,交流蒐集的大熊貓的資訊。

同學們見過真的大熊貓嗎?在哪見過?你對它有哪些瞭解?

【設計意圖:出示大熊貓圖片,讓學生再現生活場景,便於學生思維的激活,激起表達的慾望。爲後面的話題交流創設了輕鬆地氛圍。】

教師講述,明確任務: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節

課我們從不同方面來介紹大熊貓,讓我們透過交流多一些對它的瞭解認識。

出示交流的問題

(1)大熊貓是貓嗎?

(2)大熊貓吃什麼?

(3)大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4)大熊貓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貓爲什麼被視爲中國的國寶?

組內交流,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板書:

樣子??? 門類? 分佈?? 食物?? 數量……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學習抓住關鍵詞提取資訊的學習意識,爲接下來的寫作梳理提綱。】

明確寫作要求

(1) 整合資訊,確定從幾個不同的方面進行介紹。

(2) 資訊要準確,語句要通順,內容要清楚,結構要完整。

(3) 會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整合資料,自主寫作。

第二課時

一、展示作品,評價交流

教師隨機抽取小組學生作品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展示學生作品,先學生評價,老師再補充評價,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作品展示,更能彰顯學生的成就,提升寫作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認知,提升了學生的欣賞水平。】

二、組內互評,互改,教師巡視,相機關注指導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便於學生相互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相互提升。】

三、整理謄寫

板書設計:

介紹國寶大熊貓

整理資訊

學會使用說明方法

《國寶——大熊貓》教案13

活動目標:

1. 知道有關大熊貓的知識。

2.簡單的畫出大熊貓的體態。

3.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大熊貓圖片、油畫棒、繪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談話匯入: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熊貓嗎?誰來說一說大熊貓長得什麼樣子?

【設計意圖:以談話匯入的方式進行匯入,一是激發幼兒的興趣;二是給孩子創設一種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熊貓的外形特徵。】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的畫面、玩耍的畫面),讓幼兒觀察並講述大熊貓的外形特徵。

教師:小朋友,圖上是誰啊?(大熊貓)大熊貓在幹什麼?(在吃竹子、在玩……)大熊貓長什麼樣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有兩隻半圓形的耳朵,身體胖胖的……)教師總結:剛纔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太好了,大熊貓身體肥胖,四肢粗壯,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圍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餘均爲白毛。而且大熊貓生活在山林中,喜歡吃竹葉和竹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老師在投影儀下示範並講解大熊貓的畫法。

①大熊貓圓圓的大腦袋。

②畫出大熊貓橢圓形的白色身體。

③畫出大熊貓又粗又短的四條黑腿。

④給大熊貓添畫上眼睛、鼻子、耳朵。

⑤給大熊貓進行着色。

(3)幼兒在繪畫紙進行繪畫。

①自己畫,老師巡迴指導,必要時給予幫助。

②畫簡單的大熊貓的基礎上,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形態的大熊貓 。

③爲大熊貓添畫竹筍、竹葉等。

④給大熊貓進行着色。注意畫面的整潔,塗色要均勻。

【設計意圖:鼓勵幼兒能用筆來記錄熊貓的外形特徵。】

三、結束部分 。

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組織孩子們選出不同姿態的大熊貓,組成熊貓的一家,進行組合活動,並進行講述活動,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設計意圖:讓幼兒感受繪畫活動的樂趣並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活動反思:

《國寶熊貓》作爲一個美術活動,相對於新教師來說,在執教控制力上是比較容易的,而且作爲我比較喜歡的領域,在執教的過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後來的課堂反思交流上,採用了自我講述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交流方式,我也從其他聽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議以及對我此次課提出的相應不足。最大的不足點,在教師範畫時,關於熊貓的耳朵形狀,並沒有強調是半圓形。幼兒的作品呈現中就直接反應了這個情況,幼兒開始操作就發現了很多孩子畫的熊貓耳朵是三角形、尖形,類似貓耳朵的形狀。熊貓的動態形象,幼兒畫中體現的效果都還可以。對於熊貓的習性、生長地,幼兒也足夠掌握了知識點。

《國寶——大熊貓》教案14

教學要求

1、能查找資料,整合資訊,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

2、透過自評和互評,能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並補充新的內容。

重點難點

1、抓住特點,有順序地介紹大熊貓。

2、要介紹得生動有趣,把你的觀察和感受寫清楚。

教學課時

一課時。

1、能查找資料,整合資訊,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

2、透過自評和互評,能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準確的內容並補充新的內容。

多媒體。

一、創設情境,謎語激趣

1、動物世界是一個非常奇妙的世界:鸚鵡會說話,大象會搬東西,螢火蟲會引路,蚯蚓會鬆土……生活中這些奇妙的動物現象,相信你們也一定觀察到了不少吧!

2、今天我們要來寫一種動物,猜猜它是什麼動物呢?這種動物你瞭解多少呢?(多媒體出示謎語)

是貓不捕鼠,墨鏡不離眼,

要問最愛啥,最愛鮮竹葉。

3、是的,是大熊貓,你猜對了嗎?同學們,大熊貓人見人愛,是我國的國寶。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大熊貓。

二、利用資源,學習表達

1、多媒體出示大熊貓圖片。

對於大熊貓,你想了解哪些問題呢?

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總結如下。(多媒體出示)

(1)大熊貓是貓嗎?

(2)大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3)大熊貓爲什麼被視爲中國的國寶?

……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題目下板書。(板書:外形生活習性爲什麼被視爲國寶)

3、多媒體出示大熊貓資訊。

名稱大熊貓

類別哺乳動物

食物愛吃竹葉、竹筍,有時也吃肉

分佈地區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

(1)可以參考以上資訊,也可以根據自己課前查找的資料,圍繞上面的問題,介紹一下大熊貓。

(2)小組內介紹,互相提意見、補充,再推選代表上臺介紹。

(3)學生上臺說。

提示:上臺介紹的同學表達要清楚、完整、流利;聽的同學要專心、認真,想補充時要先舉手。

(4)組織學生參與評價。評價時,重鼓勵,少批評。

三、由說到寫,實現遷移

1、教師:剛纔很多同學都介紹了國寶大熊貓,說得很好,我知道還有很多同學想說,可是課堂上不可能讓每個同學都上臺來介紹。怎麼辦呢?對,你可以寫,把自己知道的有關大熊貓的知識寫下來。寫完後,你們可以交換着看,這樣不就讓大家都知道你想說什麼了嗎。

2、學生寫,老師巡視指導。

3、寫完後,自己讀一讀,看看有沒有不準確的內容,還需不需要補充新內容。

4、可以跟同學交換習作,互相檢查一下,看看對問題的解答是不是準確。

5、將學生的部分習作放在投影儀上,指導學生朗讀、評價和修改。

教師:誰來說說這篇習作寫了什麼內容?哪些句子寫得好?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哪些地方還要修改?(教師在這個環節仍要注重鼓勵,抓住文中的閃光點,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6、在小組裏讀自己的習作,並讓小組同學給你提提意見,試着用學過的修改符號修改一下。

7、請同學們爲自己的習作配上好看的圖畫或圖片。

1、教師設計的這節作文指導課,指導學生根據問題提示和資料資訊,以及多媒體出示的圖片,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描述大熊貓。讓學生學會結合大熊貓的樣子、生活習性等特點和被視爲國寶的原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出來。

2、鍛鍊學生查找資料、蒐集資料的能力。由於大熊貓距離我們的生活較遠,學生對大熊貓比較陌生,所以寫作前一定要查找資料,瞭解透徹,這樣才能把大熊貓介紹得準確無誤。

《國寶——大熊貓》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國寶——大熊貓》是一篇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其語言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這樣就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鑑於本文內容淺顯易懂,因此,在教學中着重引導學生聯繫文字,以學生的自學爲主,讓學生在在閱讀中瞭解大熊貓的形態、習性等方面特點,教師適當的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在反覆閱讀中體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激發學生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並能積極開展一些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大熊貓的有關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大熊貓的珍奇、可愛,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2學習本文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條理清晰地進行說明;

3品味文章生動形象的說明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透過各種渠道蒐集有關大熊貓的圖片和資料,增強熱愛動物的意識;

2透過找中心句的方法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瞭解大熊貓的外形、分佈、生活環境、習性等知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關注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幫助學生認識大熊貓的生存現狀並強化保護瀕危動物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及其成爲國寶的原因。

(二)難點根據內容需要恰當使用說明方法;體會課文形象、生動又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

四學生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動物世界”,學生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已經對自然界的小動物產生了較爲濃厚的興趣,基本有了更大的熱情去探索動物世界的無窮奧祕。作爲七年級的學生因爲年齡尚小、天真爛漫,憨態可掬,溫厚活潑的大熊貓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大熊貓因爲它的面臨瀕危雖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關注,但環境的破壞和森林的砍伐日益嚴重影響着大熊貓的生存質量,因此,對於七年級的學生很有必要了解和關注大熊貓的生存現狀,爲保護這一古老的物種獻計獻策。

五學生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及作者簡介,瞭解大熊貓的外形、分佈、生活環境、習性、繁殖、現狀等知識。

2查閱工具書,能夠順暢地朗讀課文,畫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現大熊貓特點的句子。並編寫課文結構提綱,理清思路,瞭解大意。

六教學方法

(一)討論點撥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法

七教具

“農遠”資源多媒體自制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導語設計: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動物作爲人類的生存夥伴,與人類共存共榮,和諧發展。在我們的周圍既有勇猛兇險的獅子,聰明機靈的獼猴;又有溫文爾雅的企鵝,高貴典雅的長頸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身影。許多動物深得人們的喜愛。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學生回答)

剛纔同學講到世界各地的許多動物,那麼你們知道在動物界中我國的“國寶”是什麼呢?(學生回答)

提問:哪位同學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大熊貓?(學生回答)

師歸納:剛纔幾位同學從不同的方面給大家介紹了大熊貓,講得都不錯。老師這裏有兩段關於大熊貓的視頻短片,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教師播放關於大熊貓的視頻短片)

師提出問題:你們想不想更多地瞭解大熊貓?那麼老師將帶着大家走進葉永烈的《國寶——大熊貓》,近距離地觀察大熊貓的神奇世界。

教師板書課題

(二)自學成果檢查交流

1走近作者:學生交流自己課前蒐集的作者資料,教師利用多媒體補

充作者的照片和簡介。

2檢查生字詞:教師利用多媒體顯示需要積累的字詞,請一學生用

說的方式完成,後教師運用多媒體顯示答案。

3學生自由交流讀過本文的感受。

(三)自瀆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並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問題)

①文中告訴了我們有關大熊貓的哪些知識?

②文章抓住了大熊貓的什麼特徵來說明的?

③文章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2學生小組討論,明確。教師板書作結

(四)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標題解讀

標題中的“大熊貓”是文章的說明對象,國寶說明了“大熊貓”的珍貴。那麼文章中那些地方體現了“大熊貓”的珍貴?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後,同桌間討論交流。教師予以適當點撥。

2方法探究

文章緊緊圍繞是我國國寶“大熊貓”這個中心進行說明,在結構上按照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來安排材料的,那麼文章爲了說明清楚國寶“大熊貓”的特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把它們找出來,想一想有什麼作用。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明確。

3語言感悟

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國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說明文具有準確性的特點,那麼作爲科普說明文的語言又有什麼特點呢?

①學生活動:找出文章中關於大熊貓外型特徵的描寫句,試比較課文第6段和《辭海》中對大熊貓形體的不同說明,討論這段文字語言的特點和表達效果。(多媒體顯示問題)

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釐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後肢和肩部黑色,其餘均爲白色。

―――《辭海》

②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加以品析,進一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注:學生相互評價)

③歸納總結:如何增強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和準確性?

明確

1)準確使用形容詞和動詞,增強說明文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2)巧妙運用擬人、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說明文的生動性。

3)科學使用副詞增強說明文的準確性。

(五)拓展延伸,總結反思

學生活動爲保護珍稀動物大熊貓提出自己的想法。

1請你談談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圍繞大熊貓的瀕臨滅絕的生存現狀,闡述自己的觀點。

2討論:根據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以及課外查閱的資料,請你談談應當如何來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六)佈置作業

1寫一寫:把大熊貓當作你的朋友,給他寫一封信,表達你對他的問候和關心。

2說一說:參觀動物園的大熊貓或觀看專題片《國寶——大熊貓》,結合課文上學到的知識,在小組裏向同學說一說自己心目中的大熊貓。

3活動與探究

如果你在本次學校組織的“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活動中擔任組長,那麼請你和你的小組成員查閱相關資料,討論並設計一份宣傳方案,進行一次社會宣傳活動。

九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