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一語文《論語》十則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初一語文《論語》十則教案設計

1.瞭解文言虛詞“而”的用法。

2.學習古人勤學好問,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

教學設想

1.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簡介孔子,教學第一、二、三則。

第二課時,講評練習,教學第四、五、六則,總結思想意義。

2.在學習過程中,不失時機地進行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教育。

3.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釋詞、口譯,分析前三則。

教學過程

1.簡介孔子和《論語》。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宋國貴族。少年時家境衰落。成年後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50歲時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罷官,曾經周遊列國、終不再任。晚年致力於教育,是第一個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還整理《詩》《書》,並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爲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在世界觀上,對殷周以來迷信鬼神的活動採取存疑態度,認爲“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遠之”的見解。

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啓發意義的見解。

他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弟子有三千,著名學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視“學稼”、“學圃”,看不起勞動人民。

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奴隸制秩序,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教化。

自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爲兩千餘年封建思想的正統,影響極大。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談論。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據。

2.教師範讀課文

3.正字正音。

慍yùn罔wǎng說yuè——不亦說(悅)乎

4.教學第一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指定學生一人朗讀這一則。

“子曰”:子,古代用作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這裏可譯爲先生、老師,指孔子。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學了、學過,後面省略了學的內容;而,順接連詞;時,按時,時時;習,溫習、實習;之,代學習的內容。學了(什麼),按時溫習它,不也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共同學習、研討問題),不也快樂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別人;知,瞭解;而,轉折連詞;慍,惱恨、怨恨;君子,這裏指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別人不瞭解(我),可是我卻不惱恨(他),不也是有修養的人嗎?

這一則包含幾層意思?各表明了學習上的什麼問題?

這一則包含三層意思: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一層表明了既要勤勉學習,還要按時溫習,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既講了學習方法,也講了學習態度。

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一層表明了學須有友。《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志同道合的朋友不遠千里而來,研究學問,析疑解惑,有利於學業進步,自然成爲樂事。這一層講的是朋友間虛心互學的學習態度問題。

③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層直接表明了個人修養的問題,其實也表明了學習態度的問題。《論語憲問》篇孔子說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可以幫助體會這一層的含意。這一層含蓄地表明瞭學習要有不求人知、全在進德修業的正確態度。

第一則三句話講了三個意思,層次分明,言簡意賅。

5.教學第二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朗讀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溫,溫習;故,舊的(知識);而,順接連詞;以,把,後面省略了代詞“之”;爲,作爲、當作。複習舊知識,能夠領悟新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這一則表明了學習上的什麼問題,具有什麼含意?

這一則表明了“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語言雖簡,含意卻很豐富。這裏的“知新”,包含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體會,即認識的加深;第二是領悟到新的'內容,即知識的擴大。這裏的“溫故”自然也不只是重複閱讀,而是在不斷複習的過程中,思考探究,獲得新體會,掌握新知識。這是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

6.教學第三則。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順接連詞;思,思考;則,就;罔,迷惑而無所得;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只是讀書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苦思苦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這一則表明了學習上的什麼問題?具有什麼含意?

這一則表明了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這兩句話闡明瞭學習與思考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的關係。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對所學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這見解是很精闢的。

7、教學第四則。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子貢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以何。爲什麼,憑什麼;謂之,稱他。子貢問道:“孔文子(諡號),爲什麼稱他爲‘文’呢?”“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敏,聰敏;好(hào),喜愛;恥,把……當作恥辱;下問,問下,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是以,以是,因此。孔子答道:(“孔文子)聰敏而又喜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因此(他的諡號)稱他爲‘文’”。

這一則中,孔子對弟子進行了什麼教育?表明了學習上的什麼問題?

這裏孔子借回答子貢提出的問題,教育弟子既要勤學,更要好問,要敢於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表明了在學習上要有勤學好問、不恥下問的態度。韓愈在《師說》中說:“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意思是說,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請教官職的名稱,向萇弘請教關於音樂的事,向師襄學過彈琴,向老聃問過“禮”的知識。這些人的學識和個人修養都不如孔子。這正是孔子對子貢答話的很好的註解。8、教學第五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默,默默地;識(zhì),記住;之,它,代所學的東西;厭,滿足;誨,教導;何有,有何,有哪一樣;於,在;哉,嘆詞。默默地記住學過的東西,對學習從不感到滿足,教誨人從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解詞:識:記住;厭:滿足;誨:教導。

翻譯: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裏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爲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爲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翻譯: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翻譯: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