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功、功率評課稿

稿件3.17W

功、功率評課稿1

功、功率是初中物理階段的一個重點的內容,首先,功和功率的概念比較抽象,特別是功的概念需要咬文嚼字並配合實際的例子學生才能理解掌握好,功是否掌握也直接關係到以後的機械效率是否能夠掌握好。其次,物理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要運用到生活當中去,因此要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聽了楊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

1、這節課體現了生命課堂的理念,楊老師敢於放手,物理概念都由學生自己在複習資料上找到並劃出,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

2、這節課體現了楊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非常紮實,上課開始楊老師就建立了知識網絡,並把部分內容板書在黑板上,而後面的內容讓學生代表板書完成,構建知識網絡進行復習使知識更加系統,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

3、這節課楊老師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例如:楊老師在講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透過的距離)的時候,舉出了生活中三個不做功的實例(①、有力無距、②、無力有距、③有力有距),這三個實例最容易出錯,特別是第三個有力又有距。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複習了知識要點後,學生頭腦中已經形成或者構建了物理模型,最好是聯繫生活實際出些題目,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2、每個知識點複習後,鞏固的題目最好是出現在投影或者黑板上,也或者是在複習資料上,用口頭出題然後學生口頭回答可能照顧不到反應較慢的一部分學生。

功、功率評課稿2

學校組織的教學競賽活動中,我聽了左振海老師的一節初三物理複習課——功、功率和效率,在此對這節課做一下簡單的評價:

1、從課的設計上看,總體思路較好。基本體現出以學生爲主體的現代教學發展的要求,緊密結合近兩年中考題的出題形式,特別是在功、功率、效率部分容易出的類型題,把它們分成四大塊,透過創設生活情景,利用大型設備的說明書,設定人或機械的`工作情景等,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儘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看到大屏幕上的相關題目,動腦思考討論,並做出相應的解答,讓學生上黑板書寫解題過程,對出現的錯誤或不足及時做出糾正,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題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這對學生參加中考將有很大的幫助。

3、從教學效果上看,學生對基本知識能夠掌握,部分學生能夠積極跟上教師的引導,動腦動手,對大部分習題透過自己的分析或和同學的討論,能夠有具體的思路和方法,但個別學生不善於思考和發言,有時候課堂氣氛顯得沉悶,教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語言的煸動性還有欠缺,有待於進一步的鍛鍊和發展。

4、提出的建議,知識點的複習再突出、深入一些,習題的選擇上,難易程度要適中,語言表達再精煉些,板書要認真書寫,不要有太大的隨意性,要讓學生髮散思維上要有些創新。

標籤:功率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