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通用13篇)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

一、集體反思的意義

1、認識和改變自己

這種學習方法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如何改變性格這個議題基礎上思考的,透過對思想的追本溯源可以達到認識自我和改變自我的目的,集體反思學習最終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思想、行爲和性格。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有意識到潛意識和下意識,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認知、理解、學習、行動、習慣的過程。集體反思學習的方法可以實現這個過程,讓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2、培養良好思維模式

集體探討是打破思維定勢、突破思維侷限的有效方法,我們每一個人的思維有其侷限性,這是我們的成長、教育、經驗、學習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而且一旦擁有就會固化從而變得根深蒂固。有時候大家不能理解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而這種不一樣的想法就代表了不一樣的心智模式、不同的思維模式,透過反思學習可以修正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心智模式。世界應該是多元的,也允許不同的聲音,我們應該包容各種思想和思維。

3、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這種解決和分析問題的思路做法毫無疑問可以鍛鍊和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我們循着這種思路可以徹底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源,以及找出預防問題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與企業中所倡導的全員持續改善的管理手法也不謀而合,不論是理念還是方法,都是一脈相承,只是集體反思學習有更進一步的深入。

4、掌握一種學習方法

反思作爲哲人們的工作方法,越來越被我們普通人來使用,特別是管理者。反思是經驗學習的工具,經歷必須經過反思,才能昇華爲經驗知識。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反思,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中,但對思想的思考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1

體育事實上也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過程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想有一定的水平就必須多加練習,體育課本來就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宗旨。從學生的興趣着手更爲重要。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鍛鍊身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把興趣作爲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地出發點,上什麼內容都應力求找出學生容易感興趣的地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成爲他們學習,鍛鍊和創新的動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找到自身的價值,同時,可以進行適當地評價,讓同伴之間進一步地溝通,簡單地說說他助跑直腿擺動跳高的動作掌握情況,爲跳得更高作個準備。

感覺"轉變角色""尊重個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重視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等新課程理念已成爲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共識。學生們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課件下載,多數學生主動熱情,課堂發言落落大方、充滿自信。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呈現師生、生生互動的富有活力的局面。下面淺談幾點感想。

一、明確目標,使教學實踐不盲目。

教學時要把握總體目標。明確階段性目標。定準課時目標。只有明確以上三個層面的目標,實驗纔會做到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

二、整合課程資源,讓知識鮮活起來。

教師要活用教材資源、利用生活資源、捕捉課堂資源。課堂互動經常會生成各種各樣的資源。教學時特別關注並捕捉一些有價值的資源加以利用。如學生在練習時,有的整套動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環節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問題特別有思考價值,有的出現錯誤帶有普遍性等,及時捕捉並加以利用。

三、實施有效教學,使課堂活而不亂。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活起來了,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競相發言,課堂非常熱鬧。必須理性對待,實施有效教學,讓課堂活而不亂。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也要讓學課件下載生學會遵守規則。要重視培養學生必要的課堂習慣、獨立學習習慣、小組合作性學習習慣的養成。每一個教學活動的目標指向要清楚,過程要落實,要有實在的成效,真正讓孩子學有所得。要紮紮實實地進行雙基和良好習慣的訓練。

今後我一定會經常反思,用反思促進教學,每天反思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引導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2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小學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做爲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師如何去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儘快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隨着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鍊,正在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隨着醫療改革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每天晨練、登山、打球的人絡繹不絕,加入體育鍛煉的人羣越來越廣,終身鍛鍊的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鍊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

適應社會等全面發展。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爲中心,學生跟着教師轉,教師跟着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爲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着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3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種提高學生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養學生對受挫折的恢復力的教育。作爲體育教學,它的實踐性、集羣性和互動性在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且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人爲地設定困難,使參與者在克服和戰勝各種內部(生理、心理)困難和外部(環境)困難的過程中,培養頑強的意志,鍛鍊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使學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驗戰勝挫折的愉悅,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活動以及個性持點,都表現得極直觀、具體、生動、鮮明,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在上體育課時,有的學生在同其他同學進行比賽時,輸了就說:“不玩了,沒意思!”在400米的練習中,有的學生在前200米時還認真堅持的跑,可還是落後於同小組的其他同學,於是,他氣餒了,乾脆不跑了,停了下來。學生在遇到有力的對手時,那些自視甚高,一慣爭強好勝的“常勝將軍”,爲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往往採取消極的態度,這時教師可側面引導他們暫時放棄,敢於失敗。勸誡他們“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失敗乃兵家常事”。事後幫助他們認真分析原因,潛心鍛鍊,等時機成熟,以備再戰。做爲一名體育教師,我們要走近學生的心裏。根據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從各方面鍛鍊我們的學生。在學生遇到挫折時,要不失時機的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不要怕受挫折,不要害怕失敗,只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擁有必勝的信念,去面對它,戰勝它,一定會成功的。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使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尊重主體差異

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尊重他們。如:接力跑教學一般都是教師分好組,排好隊,依次進行。可有一次在接力跑教學時,突然一位學生告訴我:“老師,第二組有同學調換人。”我聽了很惱火,走過去問:“你們爲什麼要調換人?”學生都低頭不語。這時體育委員跑來告訴我:“他們這組老是輸,而且總是輸在這個同學這一棒,其他同學都讓他跑下一棒,讓後面跑得快的同學先上……”聽了他的話,我一下子明白了。於是,我帶着微笑對全體學生說:“輸並不可怕,怕就怕輸了還不知道輸在哪。第二組同學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讓我們一起祝願他們在比賽中獲勝。”在我的引導鼓勵下,學生練習的興趣更加高漲了。是的,在課堂上,教師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讚許的點頭、親切的撫摸,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愛的鼓舞和情感的激勵,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

二、鼓勵自選方法

學生沒有選擇權,就不能體現自主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練習方法。如:耐久跑教學,大家都知道耐久跑是一項枯燥無味、而且很辛苦的項目。於是我改變了讓學生在田徑場跑圈的習慣做法,而是在跑前徵求學生的意見,設計好幾種耐久跑的練習方法,讓學生選擇。

(1)變換環境跑。讓學生體驗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耐久跑,如可以利用學校的自然地形場地。

(2)變換路線跑。有螺旋形跑,沿對角線跑,折返跑,“8”字形跑。

(3)競賽法。有追逐跑、讓距跑、換領頭人跑等。

(4)在音樂伴奏下跑。

(5)遊戲法。

把耐久跑教學同學生喜歡的遊戲結合起來。透過讓學生選擇方法,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了起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把耐久跑和遊戲結合在一起,學生非常投入。加上在跑的途中,我時時鼓勵、關心學生,使學生增添了信心。結果,每個學生都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在下課時,許多學生還要求再來一次在三年級“障礙跑”活動中,要求學生用各種方法跑過、跳過、爬過、繞過若干障礙。遊戲開始,教師讓各組嘗試做一遍遊戲,然後請各組討論:“爲什麼有的同學過障礙很快,而且不犯規;有的很慢還犯規?”各組經過討論,進一步明確遊戲既要快過障礙,又不能犯規的要求。“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兩個要求呢?”教師啓發學生從活動中去體驗,去尋找答案。

接着各組在做第二次嘗試練習。這一次各組過障礙的速度比第一次明顯加快,犯規也少了。同學們在體驗還發現了一些規律性的做法:“跳溝”前要加速,繞杆前要減速。尤其是一名同學與衆不同的“爬過”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其他同學到達低橡皮筋前,都採用從頭到腳依次爬過的方法,而他卻把身體橫過來與低橡皮筋平行,採用俯臥“橫爬”方法,所以他的動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師及時肯定了大家的“發現”,有表揚了這位學生肯動腦筋、大膽創新的精神,並進一步啓發學生:“想想,只要不犯規,還有什麼更快、更好的過障礙的方法?”學生的練習情緒更加高漲,又出現“繞杆時身體主動內傾”和用“翻滾動作過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創舉”。

分析反思:

創造性地培養應該從小開始。實際上,兒童在幼兒時期就常表現出良好的創造力,他們會用積木在自己的牀上、地板上構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激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並使他們形成創造性學習的習慣,不僅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潛能,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創設條件,提供誘發創新思維的刺激,讓學生獲得充分的創新體驗。本課從教學中的問題出發,刺激和引發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他們充分體驗到創新的滿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的創意與我們的設想不一致時,千萬別“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動方式或遊戲規則常常會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提倡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師的指導,也不是說樣樣事情都需要學生去創造,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體育教學中將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創造結合起來。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4

課後反思的內容很多,如課後主動徵求學生對課的意見,對缺課學生了解其原因;當教學方法適合學生的需要時,考慮如何推廣;當教學方法不適合學生需要時,應考慮如何改進;善於與同行交流與學習,借鑑他人的教學經驗;寫好課後小結,總結教學心得體會,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吸收、篩選符合學生需要的觀念和方法,改進課堂教學等等。

實施課後反思後,教學發生了兩個改變。

第一,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在新理念、新教材指導下的體育教學,密切關注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發育和情感需要,緊緊圍繞“提出問題——實踐研究——解決問題”這一主線開展各種師生互動,達到預期運動目標。爲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儘量做到“五要三不”。五要即:要儘量提高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率;要儘量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要儘量把學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無邊無際的運動空間;要儘量爲學生營造一片自由鍛鍊的空間;要儘量寬容、對待學生在活動中出現的合理的挫折、失敗。三不即:不輕易否定學生;不挖苦、斥責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體育學習和成功的快樂。

第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資訊傳遞的動態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學生學習情況不同構建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實現“互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籃球》一課要求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探討:原地拍球,手拍球的什麼位置,球才能不斷彈起;向前、向後運球,手要拍球的什麼位置,才能實現前進、後退的目的。學生在自己感悟、交流中掌握了原地拍球、前後運球的技能,學生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產生了繼續學習的願望。同時,學生在小組探索、研究的過程中學會了理解他人,學會了與人共處、協調與他人的關係,從而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的能力。隨後師生一起隨音樂做遊戲,營造出和諧、愉快、文明的學習氣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喜歡體育課的情感。

在實踐中我們建立了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評價方式。在實際評價中,以評價學生的體能與運動技能、學習態度與行爲、認知與知識、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能力發展爲主要評價目標,主要採取了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自評的同時不僅需要學生的參與,還有利於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小組評價的實施不僅鍛鍊了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也使學生對自己的成員有了更深的瞭解。教師評價不僅是體育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評定,還有利於教師發現教學活動中的優點和不足,爲教師的工作提供了具體、準確的教學資訊,促進了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評價方法的改變,有力地推動了體育課改革的發展,也使教師清醒地認識到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反應,其中包括學習結果、學生的評價意見和家長的評價意見。綜合評價的實施使我們的課改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總之,在進行課改的過程中雖然存在着許多問題,但我將會克服困難、勇於創造、大膽開拓,使學生在和諧、友愛、平等的運動環境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同時建立起對自我、羣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使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5

由於新課標大大拓寬了原來體育課的學習領域,這對擔任體育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沿襲原來體育課的教法顯然不能滿足新課準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關注,促進學生運動興趣的保持和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是教師應該特別注意研究的重點。

小學的體育教學可根據學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情緒變化較大而身心發育快的特點,採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複式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更要加強對新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案例: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和行爲;學習目標爲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體育活動任務;學習內容爲集體合作跑;主要學習步驟爲:

1、教師講解:練習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組爲單位的各種合作跑。

2、第一次練習:各小組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路縱隊,輪流練習。甲隊練習時乙隊幫助,用繩將參加者的左、右腳分別捆綁在一起。甲隊每人雙手扶在前面人肩上(領頭第一人除外),各組甲隊同時出發,看哪隊能最先“跑”完半個籃球場。甲乙兩隊互換位置,繼續練習。

3、第二次練習:分組方法同前,但換成橫隊。甲隊練習時乙隊幫助,用繩將參加者相鄰兩腳捆綁在一起。各甲隊隊員可以用手相互搭在肩上,同時出發,看哪隊最先"跑"完規定距離(10m)。

4、第三次練習:"開火車"(變異一,由"跑"轉成"跳")各小組成一路縱隊。小組的每一個參與者,右手扶在前面人的右肩膀上,左腳向前直腿擡起,前面人用左手接住後面人的左腿,成一路縱隊單腳站立姿勢。聽口令後出發,必須保持隊伍的整齊,堅持跳完規定距離(半個籃球場)。

5、第四次練習:(變異二)同上練習,各小組全體蹲立,兩手扶住前面人的腰,聽口令後出發,採取集體同節奏的蹲跳方式,先進距離約2~15m。

6、小組討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合作、默契、協同、節奏、速度?)

透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練習中,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特別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6

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爲本“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爲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班都有不愛動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遺傳因素導致缺乏運動細胞的學生較多,在技能要求比較高的項目練習時,常受到同學嘲笑,因而這些學生雖喜歡上體育課但又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特別是體育課改的今天,此類問題更加突出。那麼如何使這些同學象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也是課改的今天要解決的問題。透過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現在有的班級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學比較胖,有的不但胖個子又高,跑起步來挺費力的,別說跟隨隊伍跑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生在分組練習時經常受到小組同學的批評及責罵,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級有幾位不愛動的同學,不太愛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摸底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爲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說,在我的啓發下,他才說:“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做不好,做起動作來感到吃力,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說:“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說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看了。

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仔細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練習耐久跑時他總是堅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學有多大的差異,始終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堅強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樣的練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們,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這位同學裝上了自信、堅強的翅膀。自此以來的體育課他上課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體育成績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上課時每個人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時常於同學合作、交流。總之,“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

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爲教學服務呢?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根據體育課的特點組織教學;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四、轉換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五、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

六、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探索和工作實踐,教學效果和工作經驗都得到了提升,爲以後更好地教育教學打好了基礎。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7

課堂教學都是在教學後的評價反思、反饋糾正中得以昇華,反思取“好壞”,得“揚棄”,求“糾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捷徑,是實踐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過程。

1、成功的經驗

它可以是教學設計的奇思妙想,靈機一動;也可以是教學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舉;更可以是師生交流的精彩的對話……這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值得以後的借鑑。本課最成功之處就是在運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遊戲;在遊戲中體驗身體的變向,體驗腳步的移動,爲延伸到本課的重點、難點伏下美好一筆。

2、失敗的教訓

再好的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也有節外生枝的,可怕的是沒有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沒有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那麼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上一層樓很困難,只有吸取教訓,總結、反思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再接再厲。在變向運球的教學中,一味的講究“變向”,而忽視了學生帶球的變向,所以在協調能力較差的學生展示時,球是變向了,身體沒有及時變向,發現自己沒有深入到這一層次的學生中去。因而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目標達成是不理想的。

3、教學的應變

課堂教學中,隨着基本部分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爲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種“做法”要比自己平時想的高明得多。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後悔莫及。

4、教案的修正

課上完後,靜心沉思:除了上述提到過的問題以外,組織教學方法還有何新招?教法、學法上有哪些創新?易發生的誤區有沒有突破?引導是否得當?練習是否到位?體現了哪些教學規律?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整合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其它內容時應如何處理,並記錄下來,可成爲今後教學的豐富素材。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後反思時要及時做好筆記。教學的探索創新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才能常新,善於捕捉靈感的火花,勤於動筆。同時還要經常學習教育理論,積累教學資料,以便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自己磨鍊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科研型教師。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8

來上寮學校工作不知不覺已有兩年多月了,這學年我擔任一年級體育教學,開始了自己全新的工作—小學一年級體育課教學。

我認爲上好小學一年級體育課,趣味教學,遊戲教學,既能保證智力的發展,又能幫助學生培養手腦並用能力,一方面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爲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愛玩、愛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年級學生的體育教材解剖、拆零,用遊戲來主導,使教材遊戲化,溶娛樂、趣味、知識、教學爲一體,滿足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同時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把體育教材的內容,根據具體情況,化整爲零,分別放到幾個遊戲中去進行教學,效果就比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隊形內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透過站圈的遊戲,邊做邊提出要求,學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前用彩色粉筆畫好與學生人數同樣多的圈,每種顏色的圈又組成一種隊形圖案。鈴聲響了,首先要帶領學生們做遊戲——站圈。教師讓每個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圈站好,看誰動作快。而後教師指導學生出圈,比誰最聽指揮。重複幾次,每次提出一個要求,學生們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義,學會了立正、稍息的站姿,並能根據教師一定的口令做出規範的動作。

有站圈遊戲爲基礎,教師指揮學生用所站不同色彩的圈做高人和矮人的遊戲,高人和矮人在遊戲中互相襯托,方形、圓形、三角形等不同的隊形圖案依次變化着展現在學生眼前大家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抓住時機,教師再把換位的遊戲串進去,與高人和矮人的遊戲交替進行,使每個學生能夠都有選擇在不同隊形裏出現的機會,親自體驗站隊的樂趣,欣賞隊形千變萬化的美感,享受親自參與創造美的收穫和成功的興奮,提高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的認識到集體的力量,熱乃集體,把心貼近集體。學會了站隊,能站多種隊形,這樣,枯燥無味的隊列隊形教材,經過遊戲化處理,活了起來,邊的有情趣多了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9

1、體育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的推行是一種迎合於時代特徵的拓展,而研究型的學習與自主學習也正是爲了更好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無論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從實踐來說,人的素質提高應該說是在反覆學習的過程中完成的,這種學習包含着終身學習,從體育教學的角度講,就是終身體育。我們透過自主學習教育,使學生掌握自我學習與鍛鍊的方法,也就是說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終身體育的基礎所在,也是人的素質基礎所在。

2、體育自主學習是終身健康的需要

的教育方針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並且有良好的身心素質,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讓學生成爲終身體育者。我們透過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科學自我鍛鍊的方法與習慣,培養終身體育觀和終身健康觀,打下終身體育的基礎,所以學生應該而且必須掌握自我鍛鍊與自主學習。現行的體育教育比較注重於課堂中的學習,注重於跟着老師學習,只重視學生在校時間的身體素質提高,同時也由於課堂教學過分的強調規定性、規範化以及過多的強調統一標準,也有些教師過多考慮應試問題,因此忽視了體育方法和體育能力的培養,我們所進行的自主學習研究就是爲了很好的解決學生體育方法與體育能力的提高,此法在實踐中也得到了證實。

3、體育自主學習是增強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傳統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在體育課中缺少互相之間的溝通,缺少心

理上、個性化的發展空間,在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大量的自我學習機會,讓學生有大量的自主學習空間與同學之間互相交往和討論的時間,培養一種對問題的研究能力,爭議並提出疑問的能力,有效發展與同伴、老師的技能交流,同時也有效培養社交方面的能力,對心理的健康大有幫助。而自主學習對有個性特長的學生更有一種深入個體研究機會,體現個性發揮的可能性。透過自主學習探究掌握體育知識,思考決策解決問題的技能,促進認知、情感、社交技能的發展,表現學習的責任感,更能學會對學習的評價,形成一種更積極向上的自我概念。體育教學比其它學科更能體現出一個集體配合的精神與要求,所以體育教學對學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對心理素質的提高更有幫助。

4、構建體育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

(1)組織體育教學:

組織體育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你鍛鍊是否成功的主要途徑,所以組織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在鑽研體育教材時,考慮體育教案時就必須想到對自主學習的安排,在整個課堂的安排中就必須留有相當多的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機會。並要考慮好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方法,包括學生自主鍛鍊與自主學習中的各個環節。其中也包括安全措施,這是因爲體育鍛煉的項目有許多帶有一定難度,有難度的項目必須要考慮安全因素,更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的場地、器械等的實際情況。

(2)佈置體育學習的內容:

佈置體育學習的內容在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新的教學綱要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自主鍛鍊、自主學習的內容安排應循序漸進的進行,也可突破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但不可盲目性的安排,或者說超之過急。動作的練習從簡單的開始,慢慢的過渡,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開始的時候教師可多采用啓發式的的教學方法,啓發學生的思考,啓發學生根據老師所教的內容想出一些新的練習方法,做到了這一步,再繼續的深入下去。一種練習、一次安排、每樣手段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3)自主練習中正確的指導方式

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指導是否確當關係到能否使學生正確的掌握自主學生的能力,所以教師的指導與指導學生的研究對深層次教學十分重要,在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採用“手把手”的教學方法,避免採用“一刀切”的教學手段。如支撐跳躍中的跳相,有些學生稍加指導就可以完成較難的動作,而有些學生就是經過多次的指導仍很難完成動作,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進行指導與安排,不能採用同一高度、同一方法進行教學對基礎好的,能力強的給於的自主時間可以更多一些。許多教學中的練習內容可以採用“留一手”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自己想出來豈不是更好嗎?點撥法比常規的教學手段也許更能使學生引起思考。當然在指導學生研究方面更需要一種比較科學的手段。更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進行引導。

(4)觀察檢驗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成果

安排了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內容之後,必須定期的不定期的進行檢驗,教師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安排的方法是否有效,學生的整個練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不能僅爲自主鍛鍊的安排而安排。沒有效

果的自主鍛鍊那是沒有意義的鍛鍊。我們不能把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給白白的浪費,所以檢驗是自主學習與自主鍛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檢驗學習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5)檢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可以透過觀察、座談的形式瞭解學生對自主學習安排之後的學習積極性。一般的情況下,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有所提高證明所安排的方法有作用或有明顯的作用,對學習有幫助,反之,則應考慮安排的有欠妥之處或安排方法有問題,應積極改進。

(6)檢驗學生學習的成績

透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反饋,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假如我們所安排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用未能體現出一定的作用,那麼在某種意義上說,至少其方法是欠佳的。我們既要考慮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掌握,還需要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提高。學習成績的檢測除了考慮“硬指標”(如體鍛、考覈標準)方面的內容,還要考慮對原有基礎成績的提高的內容。

(7)檢驗學生創造能力與創新能力是否提高

這一問題也許比較難,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第一,看學生自己的活動能力,從安排自主學習、自主鍛鍊之後學生自己活動的具體效果,觀察其活動能力是否提高。第二,看學生在教師安排自主學習、自主鍛鍊之後的活動是否經常的出現有意義的創新活動與練習,並且對技術學習與掌握有一定的幫助。再用其行爲能力與以前學生上課自我鍛鍊與成績的情況進行對比,來檢驗學生透過你的安排與指導是否有所進步。

5、在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中,因體育課有其自身的特殊情況,有幾個問題必須加以重視:

第一、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特點,主要是年齡特徵、性別特徵、興趣特徵等。

第二、自主學習、自主鍛鍊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三、自主學習、自主鍛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一定要以啓發教育爲主。

第四、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觀察,主要是及時糾正不良的練習,加強對組織紀律的控制,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第五、自主學習、自主鍛鍊教學教師要注重引導與檢驗。

第六、自主學習教學過程中要防止新一輪“放羊式”教學的出現。

自主學習是當代學生適應時代的需要,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終身學習與終身體育的需要,更是使學生身心健康與提高社交能力的需要。教師首先要轉變體育課堂教學只重視技術學習與課堂鍛鍊,樹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的觀念,要敢於給學生充分發揮才能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求,才能培養出新一代合格、健康的人才。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1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作爲新時期的體育教師,我也在課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進,在新大綱頒佈以後,我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快樂教學爲宗旨,思考如何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快樂,把快樂帶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在體育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學生主動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對於培養學生養成自我鍛鍊的習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是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體驗體育的快樂。體育教學是一種藝術,其效果好壞與教師的語言表達有直接關係,爲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運用了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來帶領學生投入體育教學中。例如課題爲“搶險”、“2008奧運會”等,均透過預設的特殊情境來完成了教學任務,較好地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踐出真知教學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出真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式”教學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新。所謂“自主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其內涵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爲基礎,透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投擲教學偏重於技術要領的傳授,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投擲形式遠離生活實踐,更難讓學生以此作爲健身的方法。在本單元教學中,淡化了投擲技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以投遠爲目的進行創新體驗與練習,在學生的實踐中積極提取正確的投擲動作,既提高了投擲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參與投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實爲一舉多得。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多次示範,教師的重點提示,充分營造了濃厚的民主氛圍,實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三、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

這節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分層教學法,以不同的投擲起點來挑戰相同的終點,給素質好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積極挑戰自我;給相對素質差的學生給予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總體來說,分層教學重視了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資訊的反饋,引進了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使各類學生在練習時都能處於亢奮狀態,既能讓優秀生“吃得飽”,又能讓希望生“吃得好”,還能讓中等生再提高,使學生在求知中感受樂趣。在這節課中,濃縮了許多新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既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也有助於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作爲第一線體育老師的我,還將繼續努力。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11

我已經從教十二年了。我逐漸將“快樂體育”、“終身體育”、“以人爲本”、“健康體育”的理念教學思想。

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項目,更樂意接受,枯燥的田徑不學。從教師的角度看,挑自己拿手的項目教,危險的單、雙槓、足球等項目少教,最好不教,避免麻煩。這樣,嬌生慣養的學生已失去了吃苦耐勞的意志,健康的個體在體育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因而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就成了我教學的目標。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能力的培養正是體育素質教育的要求。從以往乃至當前中學生體育能力,不難看出中學體育存在着相當嚴重的問題,在體育教學的教材、教法、組織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襲命令式、模仿式、檢查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嚴重忽視對體育意識、興趣愛好以及獨立自主鍛鍊能力與習慣的培養。熱衷於片面追求競技體育成績,或過分強調“達標”及初中升學考試的體育項目檢測,導致了本來是學校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手段的體育,反而成爲應試教育的附庸。

一、體育能力培養是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

1、能力是知識、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學條件和實踐途徑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綜合心理特徵。體育能力則是一個人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素質和體驗等諸因素的綜合能力,並在參與具體體育活動中可體現出來的各種鍛鍊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據中學生年齡特點,體育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教師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服從於目標,服務於目標,教學手段上注重誘導、激發與調節、控制,在不斷改進和革新中做到多樣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激發學生內在力,使自覺參與主動投入,在主動參與中體驗成功、感受喜悅,促使能力的形成,鞏固並發展。

2、現代教育強調終身教育,終身體育作爲一種新思想,是受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隨着體育功能、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觀念、行爲的變化而產生的。當代社會人們對體育需求的日益高漲,科學鍛鍊、終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會體育的新潮流。學校體育應以終身體育爲主線,以學生終身受益爲出發點,着眼未來,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根據終身體育的思想和學校體育現狀,強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是現代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

3、重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作爲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和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也就是將學生的個體行爲納入終身體育行爲方式,拓寬了學校體育培養目標的內涵,在培養學生個體行爲的基礎上發展體育特長,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利於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普及與提高。

二、體育能力培養的途徑

1、體育學習動機是形成體育能力的關鍵。

要使學生明確體育運動不僅對身體有益,而且對心理和智力也有益。體育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互相促進的,必須從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時抓起,同時運用學校體育中的多種體育活動途徑的優勢,做到課內外結合,只有具備了體育能力,才能在漫長一生中,能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職業特點,以滿足身心健康,達到終身受益。

2、注重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和輔導能力是體育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3、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的一種方法。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有沒有自我評價能力的學生在練習中所表現出來的質與量都有很大的差別,因爲自我評價意識,在技術掌握的過程中,起着資訊綜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對衆多的內外部資訊進行分析、糾正、選擇並確定下一步的具體行動。如果一位學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評價能力,他在練習中只會機械重複、死練硬套。產生錯誤時,不僅判別不清,甚至有可能由於一再重複導致技術的錯誤定型。有自我評價能力的學生,根據練習過程中所獲得的資訊去尋找解決或改正的線索與辦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教師在教學中,透過對技術規格及練習的講評,提供判別標準,明確練習要求,是培養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能力的基本方式。

4、讓學生在分層次練習中培養輔導能力。具體做法:透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或測驗,按學生成績分三組。譬如以初中女生鉛球或實心球爲例爲3組。第一組:6m以上,第2組5m——6m,第3組5m以下。分組教法與練習是採用“一幫一”的辦法,也就是技術動作相對好的第一組來輔導成績較差的第三組,這樣既鍛鍊和提高第一組學生的輔導能力,同時提高了第三組學生的整體水平。而第二組學生,可利用自我評價意識來判斷自己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爭取早日升入第一組的行列。由於學生之間互幫互學均較自然,更容易接受,這樣使整體水平提高更快,同時班集體形成了你追我趕團結友愛的氛圍,增強了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12

作爲一名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我收穫很多,有經驗,有教訓,也有喜悅。教師面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經驗,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我知道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剛開始不知道學生學過什麼、掌握到什麼程度,語速和教學進程都比較快,如原地的三面轉法的學習過程中,向右轉的口令發出後,有好多學生方向會搞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就把向右轉的右字口令拖長,給學生足夠的反應時間

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是關鍵。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於教與學。根據學生的情趣特點、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這些特徵總結出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低年級的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自己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合起來,同時透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啓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當然課堂紀律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我會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隊形、隊列: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採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頑皮,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訓練隊形隊列,同學的步伐,精神飽滿與否和教師的口令和生動的啓發性語言有關,因爲學生最敏感,對老師的表情最易感染,爲師的要起表率作用,否則這一單調和枯燥的項目,學生就不會持久,儘管一般不超過十分鐘,但由於“疲勞”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不守紀律的現象發生。對這項,我今後一定更引起重視。

2、遊戲:可以使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好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共產主義風格,思想和技術雙豐收,效果顯著。隨着教改的逐步深入,我認識到要把遊戲教學搞好,必須要先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抓住實質,提高效率。其次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處理好教與練的關係。這種應變能力平時積累,虛心學習都能逐步豐富。對學生的脾氣也不盡掌握,因爲“好勝”竟會奮不顧身地只顧榮譽而不管安全。爲此,得總結教訓,從熱愛學生出發,重視安全教育,加強保護工作,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在室外,接觸面大,極易受周圍的人和事的暗示,有時竟會不加選擇地模仿他人動作。這主要是學生的活動自覺性、持久性差的緣故,往往他們是受環境感染而不是他們的自覺性,有的則表現爲任性、執拗,不守紀律由自然變爲習慣,這就難了,說實在的,一節體育課不可能過細地作幾個差生的思想工作,特殊的課程有時只好採取特殊的手段。但是粗暴的訓斥不是根治的辦法,用軟的“哄”雖是辦法,但他們有時也會無動於衷,好像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何處理課內出現的的調皮生,這本是體育老師必備的基本功。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爭取能夠做的更好。

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13

一、利用遊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透過遊戲教學能培養 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二、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於合羣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與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三、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爲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爲此,在教學中透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透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爲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