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快樂的動物的教學反思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快樂的動物的教學反思

一年級時,學生學會了兩個數量之間的“和”、“差”關係,並能提出用加法或減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對於本節課的主題圖,如果讓學生找數學資訊、提問題,他們肯定會發現兩種動物的數量間的“和”、“差”關係,提出用加法或減法解決的數學問題。開課前複習了“比多”“比少”的減法比較的數學問題,有利於讓學生區分知識。

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體會“倍”的意義,課堂上我透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在活動中去探究、去發現、去體驗,體會除法與等分活動的聯繫,幫助學生初步體會“倍”含義。

首先:初步體會“倍”含義。爲了讓孩子感知除法與等分活動的聯繫,用圓片代替猴子數和鴨子數,分2行,第一行擺猴子,第二行擺鴨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圈一圈,鴨子的只數有這樣的幾份呢?接着要求全體學生用圓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鴨子擺一擺、分一分、想一想,說一說。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去體會,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鴨的只數有這樣的2份,算式是: 6÷3=2,6裏面有2個3,因此鴨子數是猴子數的2倍。 爲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我給學生設疑:鴨子數是小猴子數的2倍,是把什麼看作一份?鴨子有這樣的幾份?目的讓學生明確如果用“倍”來描述兩個數量間的關係,首先要知道以誰爲標準,也就是說把誰看作“一份”,再看與它比較的量有多少個這樣的一份。

其次:加深對“倍”的認識。透過小鴨子與小松鼠比,進一步認識“倍”。鴨子數是松鼠數的幾倍呢?”先要求學生畫小圓圈表示鴨子數和松鼠數,圈一圈、填一填,數形結合體會“鴨子數是小松鼠數的幾倍”,透過讓學生獨立“圈一圈、填一填”再交流,數形結合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透過小鴨子與小孔雀比,進一步明確 “倍”。

最後:引導學生觀察,同樣都是小鴨子跟它們比,爲什麼3倍、2倍、6倍都不一樣呀?透過分析使學生髮現標準不一樣,倍的關係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