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快樂的動物》數學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快樂的動物”的具體情境學習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教材沒有給“倍”下定義,而是透過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這些具體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倍”的意義。

《快樂的動物》數學教學反思

在設計教學時,用故事情節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比賽不公平,引導學生用學具擺出小猴數3、小鴨數6,想出公平的`方法比賽,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體驗過“平均分”的活動過程,就知道數量要一樣多才會公平,就分成3只一個隊,小猴有6只就可以分成兩隊,讓學生圈一圈,很容易看出6裏面有2個3。我們就可以說6是3的2倍,也就是小鴨數是小猴數的2倍。也許是我引得多,小朋友很快理解了。能看圖示說出誰是誰的幾倍。接着透過故事情節學習了小鴨數是小松鼠的3倍和小猴數是孔雀的3倍,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理解“兩數之間的倍數關係。”

不足之處:有的學生在完成松鼠和鴨子相比時,又是3個圈一組,不懂得松鼠有2只,就要2只分一組,這個操作活動花了較多的時間,因此後面的課堂作業不夠時間完成;在教學中,沒有讓學生多描述題意,要讓學生多說一說,理解兩數之間的倍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