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中班活動教案:小馬變奏曲

中班活動教案:小馬變奏曲

中班活動教案:小馬變奏曲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中詼諧、愉快的氣氛。

2、學唱歌曲,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現歌曲的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

2、小馬的圖片

3、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馬圖片,匯入活動。

1、師:你們看誰來了呀?這是一匹幸福的小馬,有愛它的爸爸和媽媽。小馬的爸爸和媽媽每天都會帶着它出去玩,小馬快樂極了!

2、師:有一天,小馬又跟着爸爸出去玩了,你們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內容,學習演唱。

1、教師根據歌詞內容演示小馬圖片,表現小馬跑和摔跤的情節。

2、師:看明白了嗎?小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3、傾聽第一段歌曲錄音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並記憶歌詞。

(1)師:小馬小馬搖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幹嘛?它爲什麼會摔跤?你聽到歌曲是怎麼唱的?(當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後,教師用歌唱的方式來加以迴應。)

(2)師:在歌曲裏面唱了很多“包古裏包古裏”,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5、結合圖譜再次傾聽第一段歌曲錄音。

師:“包古裏包古裏”像不像小馬跑來跑去的腳步聲呀?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馬“包古裏包古裏”跑起來的樣子,好嗎?(教師引導幼兒邊學小馬跑邊說“包古裏包古裏”,感受歌曲的詼諧。)

6、教師帶領幼兒唱第一段歌詞,前半部分教師唱,“包古裏……摔一跤”處由幼兒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內容,學習演唱。

1、師:第二天,小馬跟着媽媽出去了,你們想知道它跟媽媽出去幹了什麼?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嗎?趕快來聽一聽吧!

2、傾聽第二段歌曲錄音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師:小馬爲什麼要跟媽媽出去?它經過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嗎?

(2)師:誰願意來學一學小馬“包古裏包古裏”吃草的樣子?(請個別幼兒表演)

(3)師:小馬吃飽了心情怎麼樣?(引導幼兒表演小馬吃草時快樂的樣子,並說“包古裏包古裏吃個飽”,進一步感受歌曲詼諧和愉快的氛圍。)

4、教師帶領幼兒唱第二段歌詞,前半部分教師唱,“包古裏……吃個飽”處由幼兒接唱。

四、完整學唱歌曲,嘗試表現歌曲。

1、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2、教師範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導幼兒思考:爲什麼歌曲有時唱得慢、有時唱得快?(小馬和爸爸一起玩耍時,跑得

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馬和媽媽一起走,肚子餓走不動,要唱的慢;小馬吃飽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師現場在圖譜上畫出速度變化的符號,如 表示唱得快,

表示唱的慢。

4、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師用生動的面部表情引導幼兒在演唱時表現出歌曲詼諧愉快的情感意蘊,還可以

在“包古裏……摔一跤”和“包古裏……吃個飽”處邊唱邊做動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動:唱唱玩玩小馬的手指遊戲

1、教師邊唱邊表演手指遊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播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邊做手指遊戲邊唱歌曲。

3、幼兒在熟練後,可兩兩合作結伴表演。

小試節奏活動後的些許思考

連着在新中班上了兩個音樂節奏活動,新中班的孩子還從沒接觸過樂曲,以往都是以單一的拍手錶現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麼多“新奇”的樂器時,孩子們興奮極了,所以在第一次嘗試使用樂器敲敲打打時,許多孩子都是興奮地盲目亂敲打,但是我沒有生氣,而是還給他們一定的時間自由敲打一會,等新鮮勁一過,再啓發他們發現如何讓樂器發出的響聲讓人聽着舒服和諧,一起總結出一些簡單的合奏打擊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再透過示範,講解,教給幼兒正確的演奏方法,的確,效果很明顯。

第二次爲孩子們上節奏活動時,我開始配上了節奏卡,希望透過圖譜的幫助,聯繫各種節奏,提高幼兒的節奏感, 圖譜以它的直觀,形象易於理解的特點,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有特殊的意義,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樂形象化,使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相互結合,幫助幼兒掌握音樂節奏,旋律。而活動實踐下來,孩子們興趣高極了,在圖譜的引領下,發出來的聲音和諧多了。

活動後我的些許思考:

節奏是音樂構成的一大要素,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節奏感知能力,但水平還不夠,感知不夠精細。因此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加以引導,培養,打擊樂演奏教學不僅能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技能,發展節奏感,而且能發展孩子們對音色,曲式結構,變聲部的表現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動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採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音樂課堂能夠更精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