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蘇教版分數乘分數教案

蘇教版分數乘分數教案

蘇教版分數乘分數教案

分數乘分數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三單元45-46頁的例4、例5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九第1-5題。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再透過比較,引導學生把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推及分數與整數相乘,幫助學生形成對分數乘法相對完整的認識。例4先讓學生藉助直觀圖形,初步理解1/2的1/2、1/2的3/4含義;再讓學生聯繫示意圖所顯示的結果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算出兩個分數相乘的積,建立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讓學生驗證猜想,在操作探究中進一步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啓發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結果。然後組織學生觀察例4、例5中幾道題目的計算過程和結果,比較分析,歸納出分數和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其後,透過填空形式啓發學生用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計算整數與分數相乘,把計算方法推及分數與整數相乘,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最後,教材舉例介紹了計算分數乘法時更爲簡單的一種約分方法,簡化計算過程。

教學目標:

1、透過例題的直觀操作,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初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主動進行分析、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透過學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教學

難點: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中,先複習口算,抓住學生的認知起點,爲學生進一步學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作好鋪墊。新課的展開關於課的一開始是否要創設情境,在本課的試教過程中幾易其稿,分數乘分數這一內容,在生活中很難找到原型,要創設一個恰當的情境並不容易。於是我採用吃西瓜的情境對例4進行改變,讓學生的思考能有個基礎,在探究中更好的理解了分數乘分數的算法和算理,從中也使我們體會到情境創設的重要性。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是一個難點,因此在教學中,結合直觀圖,逐步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塗色部分是整個圓的幾分之幾?畫斜線部分是塗色部分的幾分之幾?畫斜線部分又是整個圓的幾分之幾?在不斷的追問、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數乘法的意義,獲得獨特體驗,同時建立了初步的計算方法的猜想。計算方法的得出是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等一系列的數學思維活動後得出的,教師在活動中適時引導,學生則主動建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發展,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然後完成試一試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覈對時說一說怎樣想的?明確:計算過程中,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算出結果。在前面探究的基礎上,提供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再加以介紹點撥,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由學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識,最希望得到應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練一練、改錯比一比等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新知,並學會反思,養成檢驗的好習慣。課堂總結時,必要的學習小結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他們自我梳理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習方法。本課設計了兩個發展題,一題是我國古代著名哲學著作《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尺之陲,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意思是說: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初步感知這條哲理。另一題是唐僧分西瓜的故事,讓學生在股市中再次辨析什麼的幾分之幾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