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學前音樂教育教案

學前音樂教育教案

學前音樂教育教案

音符寶寶的家

活動由來: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記錄樂曲的方法,讓幼兒從小正確認識五線譜,也是爲他們日後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做準備。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就會違背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變成知識的灌輸。所以,我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透過給音符寶寶起房子的遊戲,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師幼互動,促使幼兒對五線譜的認識。

活動目的:

1、透過遊戲讓幼兒認識五線譜,知道構成五線譜的元素線、間、小節線以及高音譜號的名稱。

2、讓幼兒自由在五線譜上建構的樂譜,並能說出自己在五線譜的位置。

3、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4、讓幼兒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合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音符頭飾。

2、五線譜圖示。

3、製作五線譜的毛線,將若干小節線、高音譜號放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合作遊戲:與幼兒一起建構小音符的房子。

音符媽媽:我想給音符寶寶建一座房子,你們說起什麼樣的呀?需要什麼材料呀?

幼兒討論後出示五線譜圖示,徵得幼兒同意後,對照圖示開始與大音符寶寶一起拉線建構,要求 幼兒合作完成。

音符媽媽:讓我們對照設計圖,看看還缺少什麼材料。請小音符寶寶去找來。

2、認識“五線譜”。

音符媽媽:房子起好了,我們來給它安個名字吧,叫“五線譜”。五線譜上有一間一間的房間,這是五線譜的.第一線,這是第一間……還有房子的大門“高音譜號”。我們知道了這些知識以後,住到裏面就不會亂了。

3、遊戲:住房子。

幼兒聽教師的指令分別站到五線譜的相應位置,鞏固對線與間的認識。

音符媽媽:音符寶寶一定很想住新房子吧,爲了不擁擠,一個大寶寶帶一個小寶寶住一個房間。音符媽媽:大寶寶站第三線,小寶寶站第一間。

音符媽媽:請寶寶自由選擇,並說出你站的位置。

音符媽媽:小音符的房子真有趣,到下次,我們還可以邀請不同的朋友來做客,小音符回去想一想,可以邀請誰?

可愛的音符

一、 活動目標:

1、認識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們的名稱、符號和特點

2、能根據音符的符號拍出節奏,並創作節奏樂。

3、複習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二、 活動準備:

1、教學卡片(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小貓、喜羊羊 小魚玩教具。

2、小星星若干個、音樂磁帶、錄音機一臺

三、 活動過程:

(一) 律動:小朋友跟隨老師一起節奏律動

“小朋友,你們想聽着音樂跟老師做遊戲嗎?那請小朋友輕輕地站起來,我們跟着音樂一起拍打節奏,有音樂就拍,沒有音樂就不動。”(邊聽音樂,邊拍手拍腿)

(二)認識休止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據音符拍出節奏。

(出示高音符號和低音符號).

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圖片嗎?

這是高音媽 媽和低音爸爸。

看看這裏還有三個玩具(小貓、喜羊羊、小魚),

它們都很喜歡音樂,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

它們的音符寶寶都是高音媽 媽和低音爸爸的孩子,

(出示二分音符),

喜羊羊喜歡叫兩聲,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我們拍兩下手;

(出示四分音符)

小貓喜歡叫一聲,我們拍一下手;

(出示休止符),

小魚不喜歡出聲、只睡覺,它的名字叫休止符,

我們也休息不拍手.

幼兒拍節奏

這些音符寶寶都能拍出好聽的節奏,現在請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師拍一拍好嗎?

1我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好,請小朋友來表演(給予表揚)

2(出示所有符號)

高音媽 媽和低音爸爸要帶着音符寶寶回家了,我們來跟它們說再見

(高音媽 媽再見、低音爸爸再見、二分音符寶寶再見、四分音符寶寶再見、休止符寶寶再見)。

(三)遊戲:摘星星

小朋友們聽聽這是什麼歌呀?

幼:《小星星》,小朋友們想不想摘星星啊?

小朋友們,高音媽 媽和低音爸爸給我們留下了一副小星星圖,小朋友想看看上面有什麼祕密嗎? 那把星星翻過來看看,請小朋友來摘星星,

看看藏了些什麼?

(教師示範遊戲玩法,再請幼兒進行遊戲)

遊戲玩法:聽音樂,《小星星》做動作,伸手摘星星,讀出星星 背後音符的名字並知道它的節奏。

(四)幼兒操作:好聽的節奏

每人一件樂器,幼兒任意選擇喜歡的小動物,跟它一起參加聚會,要求是會打小動物喜歡的節奏。 幼兒一一選擇小動物並拍打節奏。

大家參加聚會我們總要表演個節目吧!

幼兒隨音樂一起打擊節奏樂《喜洋洋》。

活動結束)。

四、 活動延伸:幼兒回活動室在音樂區域自創節奏樂。

活動目標:

1、學會看譜合奏,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2、發現生活中的音樂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樂。

活動準備:

1、創設廚房場景;事先拍攝錄像:教師打擊樂(兩段);

2、廚房用具實物掛在kt板後;

3、錄音機、伴奏音樂磁帶、節奏圖形卡。

活動目標:

1、學習聽辯音的高低。

2、初步感受音樂中的高音和低音。

3、培養主動探索的能力。

活動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小手爬》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透過視覺形象,引導幼兒感知聽覺形象,聽辯一個八度以上的音。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高人、矮人的形象。

2、聽高人、矮人唱歌(琴聲),問:小精靈兒童網站你能聽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聲音的高低。

二、練習聽辯音高相差較小的音。

1、聽歌曲《青蛙唱歌》,

問:大青蛙和小青蛙誰的聲音高?誰的聲音低?

2、用身體動作表現。

三、練習聽辯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

1、引導幼兒傾聽碰鈴和大鼓的聲音,問:應該用哪種樂器爲大青蛙伴奏,用哪種樂器爲小青蛙伴奏?爲什麼?

2、表演唱《碰鈴和大鼓的歌》,並用動作表現聲音的高低。

四、音樂遊戲《小手爬》,辨別音的高低,初步感知音的上行與下行。

1、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2、用“啦”音演唱,並隨音高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

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逐一認識廚房用品。

我們到廚房去看看,廚房裏有些什麼?它們有什麼用呢?

2、觀看錄像,欣賞廚房交響曲。

(1)欣賞錄像

看錄像裏的這些廚房用品有什麼用呢?

這些好聽的音樂是用哪些東西演奏的呢?

(2)教師按幼兒說的出示實物。

3、教師小結。

原來這些廚房用品還能敲出這麼好聽的音樂。

二、自由敲擊

1、教師錄音

幼兒自由選擇用具敲擊。

2、幼兒聽錄音

你們覺得好聽嗎?你們用了哪些用品演奏的?爲什麼相同的用品,敲出的聲音卻不一樣呢?

3、對比聽

老師爲什麼敲得好聽呢?

4、教師小結。

演奏時要一起整齊地開始和結束,還要有節奏地敲,不能敲得很響。

三、學習合奏

1、介紹節奏譜,幼兒拍擊節奏。

這是什麼節奏?

2、學習輪流演奏。

出示圖片節奏譜——這是誰敲的節奏?

3、聽音樂看節奏譜學習合奏。

現在我們能聽着音樂看着指揮合起來試試嗎?

四、延伸活動

1、老師表演:鍋碗瓢盆交響曲。

老師還用哪些廚房用品演奏?是怎麼演奏的?

2、教師小結。下次我們可以試試用這些廚房用具來演奏更好聽的音樂。

辨長短

活動目標:

⒈樂於傾聽樂曲,感受樂曲中長短音的變化。

⒉用線條、撕紙和身體動作表現樂曲中的長短音。

活動準備:幼兒有玩過慢動作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樂曲,它有一個特別的音,請你仔細地聽一聽,找一找!

二、傾聽音樂,感受樂曲中的長、短音

⒈欣賞音樂

提問:你找到這個特別的音了嗎?你來學一學。

⒉師:那這個“嘀”到底特別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音樂。

⒊再次欣賞音樂

提問:這個“嘀”到底特別在哪裏呀?

小結:原來這個“嘀”的特別之處就是有長音、有短音。那我們用線段把這些長長短短的“嘀”畫下來好嗎?

三、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長、短音

⒈用畫線條的方式表現

⑴師示範講解:一個“嘀”畫一條線,聽好音樂,“嘀”的時間長,線條就畫得長,“嘀”的時間短,線條就畫得短。

⑵幼兒聽音樂畫線條

(幼兒在報紙上畫,教師示範畫。提醒幼兒:“嘀”沒有停,線條不斷。)

交流:你們有沒有聽音樂表現出這些長音和短音呀?長有短是這首樂曲的特別之處,所以這首樂曲的的名字就叫《長短音協奏曲》。這些長長短短的音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呢!你發現了嗎?

⒉用撕報紙的形式表現

⑴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回演奏家?來演奏一下樂曲中的長短音?聽一聽哦,報紙小樂器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仔細聽哦,嘶——

⑵幼兒聽音樂撕報紙

交流:檢查一下,你是不是一個稱職的演奏家?有沒有演奏出樂曲中的長音和短音?

⒊用身體動作表現

⑴師:剛纔我們用報紙演奏了樂曲中的長短音,如果用一個身體動作來表現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動作?你來做做看。

小結:“嘀”的時間長,你的動作就要一直保持、延續。

⑵師:有沒有不同的想法?聽音樂集體學)

⑶師:你有沒有不同的想法?你呢?那你在心裏面想好做一件好玩的事情,小耳朵聽清楚音樂,“嘀”有多長,你的動作就要一直保持、延續多長。

⑷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⒋合作表現

⑴師:好玩嗎?這麼好玩的事當然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呀!等一會請你去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表現一件好玩的事情,想一想這個動作要適合兩個人一起表現的,我給你們一小段音樂的時間,快速地找到朋友商量好!

⑵幼兒找朋友商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