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與朱元思書》最新教案設計

《與朱元思書》最新教案設計

《與朱元思書》最新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了解“駢文”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理解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

2、注意本文中對偶句的現象,學會將全文翻譯成白話文,培養閱讀文言文語感的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有層次、動靜相生、擬人、比喻、誇張等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習文言文,側重閱讀,要反覆讀,熟讀成誦;在內容探究上,要學生分析作者寫景的目的,從而領悟作者要抒發的情感;在寫作訓練中,要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描寫角度和多種修辭方法進行寫作,可以採用學生自學,協作討論,教師啓發點撥等方法完成該文的學習任務。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理解作者透過對富春江優美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他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緒。

(二)重點:

文言詞彙,抓住富春江水的綺麗多姿這個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三)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表達他對嚮往自然、厭棄塵俗的心態和思想。

(四)教學突破:

透過自讀課文、自學討論、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主旨。透過寫作練習,使學生明白以多種角度、多種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使得景物描寫具體生動,增添文章文采,突出文章主題思想的好處。

(五)、教學方法:

讀啓發、談話法、

(六)教學步驟:

1、匯入新課。

2、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3、精讀課文,把握文章感情。

4、回味遷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引入

1、多媒體展示:在浙江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別優美,南朝時有一位文人吳均見到這種美景後,迫不及待的給他的友人朱元思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優美景色外,他還表達了欣賞這種優美景色後與衆不同的情感。那麼究竟他描寫了怎樣一幅優美的景色呢?又表達了怎樣一種與衆不同的情感呢?讓我們共同來欣賞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吧。

(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好奇心,引發學習興趣。)

2、簡介文體和作者

文體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的體裁有說、銘,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文言體裁“駢文”。

(回憶學過的文言體裁:說、銘,簡單瞭解文言體裁“駢文”。)

駢文,文體名。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全篇以雙句爲主,講究對仗、聲律和藻飾。又稱“四六文”。

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其文風格清拔而有古氣,稱爲“吳均體”,大家都仿效他。

(瞭解作者吳均)

二、自主學習:閱讀全文,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指導學生一讀,讀準音,通文意。

(教師對於疑難問題及時解答,如“東西”“ 夾岸”“泠泠”等的解釋。學生結合課文下注釋,透過小組討論,相互交流,疏通文意。)

2、透過誦讀,讀出語言的神韻。

透過聯想,領悟語言的美。

(運用多媒體聽配樂朗誦,在音樂和圖片的幫助下,認真體會作者的語言,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學習:精讀細品,分析內容,把握主旨

1、指導學生默讀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對“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特點進行概括性描寫的句子嗎?

(學生討論、總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教師小結: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作爲自己對富春江風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讚歎,並作“文眼”統領全篇,開頭第一段從結構上看,是總寫。爲下文內容的進一步展開埋下了伏筆。由此可見,本文可分爲兩層。

2、既然“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一句,作者那麼又是如何具體詳細爲我們描繪富春江水“奇”“異”的景色特點呢?

(學生討論、總結一:水,分別表現了它的清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戲石,直視無礙。”;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苯。”)

(學生討論、總結二:山的奇異主要表現在樹多、山高、景美三個方面。)

(學生討論、總結三: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採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方法,分別從正面和側面兩個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異水”的清澈透明特點,然後採用同樣的修辭方法,突出了“異水”的湍急奔騰的氣勢。)

教師總結: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對水進行描寫,分前後兩個層次來描寫水的靜態美和動態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反映了江水的動靜變化,豐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這樣寫能顯示作者感情色彩的變化,場面變化和文章節奏的變化。作者用他的妙筆,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態。

3、在描寫了異水之後,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來描寫的呢?

(學生討論、總結一:在寫山時文章逐層展開,多角度的分別描寫了羣山、樹木,以及其中的泉水、百鳥、鳴蟬、山猿,特別是突出了它們的聲音。)

(學生討論、總結二:作者在這一部分的描寫中除了運用多種修辭外,還從視覺、聽覺角度來描繪各種景色,有着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教師總結: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運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羣山的靜態美轉化爲動態美。不僅寫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賦予了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強烈的生命節奏。作者在描寫山中的'各種聲音時,各種聲音彷彿是交織成優美的山林交響曲。山林變成了美好的音樂世界,表面上似乎熱鬧異常,其實卻是以鬧寫靜,顯示出山深無人的幽靜。(可以由學生討論明確:這種方法叫“以動襯靜”,教師應及時表揚,可舉例,如“”)最後四句寫景,表現日光明暗的林中景緻,照應前文“寒樹”寫出了枝繁葉茂,給人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感覺。

4、要求學生再讀本段,思考:我在開始就講過,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那麼大家能否說一說作者透過寫景究竟要抒發怎樣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應的句子表現出來?

(學生討論、總結一:從全文看,作者表現了他對大自然優美景色由衷的讚美。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和“鳶飛唳天者,望蜂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等句子。

(學生討論、總結二:根據文章下注釋中對“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和“鳶飛唳天者,望蜂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兩個句子的翻譯來理解,作者是觸景生情,自然產生出許多感慨。這些感慨不僅用的幽靜安閒和世俗社會的喧鬧繁雜作對比,並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會,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

教師總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行船遊江的真實感受出發,極力刻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帶富春江山水的山水景色,以鮮明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這裏秀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作者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明確本文中心,學生齊讀句子,領會文章主旨。)

四、指導學生再讀在探究學習,細細品味文章寫作特點

(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合作探究,相互交流體會

討論:1、文章採用了許多不同的修辭方法,有比喻、誇張、擬人、對偶等。

2、在景色的描寫過程中,有從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受來表現的。

3、語言非常生動形象,有節奏,讀來朗朗上口,有詩歌的味道。

教師總結:本文的寫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角度多變,表現手法多樣。使形象生動豐滿,立體感特別強,尤其景物的動靜對比描寫突出。

2、筆法靈活,構想巧妙。作者先總後分,全文以情馭景,以景生情,揮灑自如,雖然全文沒有一處寫人,但是使讀的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3、語言清新流暢,精與錘鍊。本文是駢文,語言優美、音韻鏗鏘,句式整齊、充滿了音樂美,不愧爲山水遊記中的上乘作品。(可以聯繫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二)指導學生背誦,比較閱讀,回味遷移

比較閱讀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周敦頤的《愛蓮說》、劉禹錫的《陋室銘》等文章。再次把握本文的語言特色和文章主旨。

練習:運用不同描寫方法及透過不同描寫角度,表現一處景色。如:《家鄉的太湖》。

五、文章總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短文,語言生動優美,巧妙地運用各種比喻、誇張等修辭方法。透過反覆朗讀品味,理解作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六【板書設計】

七、學後反思:

亮點:

待改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