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與朱元思書 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和分析,欣賞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景緻,感受江山的奇美,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2、體會本文駢散結合、先總後分、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等特點;學習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透過誦讀訓練,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進一步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

二、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駢散結合、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等特點;學習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在朗讀的基礎上,領會內容,掌握特點。

三、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鳶飛戾天”兩句。

四、教學時間:1~2課時。

五、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從吳均的一首小詩《山中雜詩》入手,簡介作者及風格。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1.提問:引導學生讀一遍後:你能運用第一單元所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寫了什麼? (明確:寫“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裏,看到四種景物)  2.提問: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明確:吳均(南朝)(板書),可見這是一位善寫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3、引入:今天我們來欣賞吳均另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與朱元思書》

2、板書文題、作者。解題:“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餘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就像置身於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   二、自讀提綱

1、讀課文,給下列各字注音。

(1)縹(piǎo)碧 (2)湍(tuān) (3)軒(xuān)邈(miǎo) (4)泠(líng) (5)嚶(yīng)(6) 鳶(yuān)飛戾(lì)天 (7)窺(kuì) (8)柯(kē)

2、提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蟬則千轉不窮(    )(2)窺谷忘反(   )(3)有時見日(   )

3、詞類活用,指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及詞義。

A、名狀:(1)任意東西(向東,向西)(2)橫柯上蔽(在上面)B、形容詞用作動詞:(3)互相軒邈(向高處伸展;向遠處伸展)(4)風煙俱淨(消散,乾淨) C、動詞做狀語:(5)負勢競上(爭着)D、動詞作名詞用:(6)猛浪若奔(飛奔的馬)E、動詞的使動句:(7)望峯息心(使……停止,使……平息)

4、指出下列句子加點詞的古今義

(1)鳶飛戾天(古:至,到達;今:罪過,乖張)(2)經綸世務者(古籌劃,治理;今:規劃、管理政治的才能)(3)窺谷望反(古:一般地看;今: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悄悄察看)

5、解釋下列一詞多義

(1)許:一百許裏(表約數、餘數);曳屋許許聲(象聲詞)(2)絕:天下獨絕(絕妙);猿則百叫無絕(斷,停)(3)上:負勢競上(向上);橫柯上蔽(上邊,上面)(4)百:一百許裏(十的倍數)猿則百叫無絕(極言其多);千百成峯(無數)(5)直:直視無礙(一直);爭高直指(筆直)(6)指:爭高直指(向上);手有百指(指頭);不能指其一端也(指明)

6、句式:(1)省略句:A、省主語:(我的小船)從流飄蕩,任意東西。B、省介詞:急湍甚(於)箭。

7、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誇張句。

第二課時

一、讀第一段,指出分別寫天光山色,江遊時的心境,江遊的地點和總寫山水特點的句子各是什麼?並解決“淨、東西、百、許、絕、自”的含義和一個省略主語的句子。

小結:依次分別是第一段中的三句話。 第1句:寫天光山色--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寫出了天氣的晴好; 第2句:寫乘船江遊的心境--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愜意而暢懷;第3句:交待江遊地點――富春江;總寫山水特點――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從流飄蕩:乘着船隨着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

這部分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二、作者說“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那麼這一段的水到底 “異”在哪裏? 並解決“縹、直、奔”的詞義和一個省略句。學生討論小結如下:

1、“異”在水色――水皆縹碧。2、“異”在水深――千丈見底。3、“異”在水清――游魚細石,直視無礙。4、“異”在水急――急……奔。

①縹碧:青白色。②急湍:急流的水。 ③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本段承“異水”二字,從哪幾方面抓住並突出“清”和“急”的特點? ――從水色(縹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魚細石)等方面作靜態描寫,突出水之清;用“急湍”“猛浪”進行形象描繪,從動態寫出水之急;總之,這一段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寫江水之美。

三、仿造句練習:以“我家鄉的小溪,美在……”爲句式,從以上四個方面各造一個句子。

示例:我家鄉的小溪,美在水流潺潺,河底細石,蕩起了層層漣漪。

四、讀第三段,文章多幾方面寫“奇山”的,奇在何處?並解決“負、寒、競、軒邈、指、百、泠、好、轉、鳶、戾、息、經綸、窺、反、上、見”討論小結如下:

1.從山自身寫:

山之高:皆生寒樹--山高風大,樹受侵襲,冒出寒氣--以樹之寒襯托山之高;

山之勢:負勢竟上,爭高直指,千百成峯--從山勢寫其奇;

以上從山本身寫起,把靜止的山賦予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

2、.從山上的其它景物來寫山:

從動物--好鳥、蟬、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寫山無窮的生命力;

從人--熱衷功名和經綸世務者臨山的心境,襯山之雄奇、幽美;

從植物--橫柯上蔽、疏條交映,寫山哺育了萬物。

這部分以細膩的筆觸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這裏,作者既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五、仿造句練習:以“我家鄉的山,奇在……”

示例:我家鄉的山,奇在像一把椅子,高聳在我家的屋後,山上松柏成林,密不透風,夏日入林,寒氣襲人。

六、通讀全文,體會本文意境及寫作特點。

1、在景物描寫中哪些句子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討論小結:(1)鳶飛戾天者―――喻一心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2)負勢爭高,息心忘反―――喻自己的志向,無拘無束、任性自得 ( 備用:關於吳均的生平介紹:吳均,字叔癢,樑朝吳興故彰(今浙江省安吉縣)人。他出身貧寒,爲人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他的詩文“清拔有大氣”,曾得到當時文壇領袖沈約的稱賞。他的文體別具一格,駢中帶散,一任性氣,自成一體。當時有的人效仿他這種文章,稱“吳均體”。齊 梁武帝曾經斥責吳均:“吳均不均”,活畫出他的個性。不僅越職私撰歷史,如《後漢書注》、《齊春秋》、《廟記》等書,後來都失傳了。而且偏實錄梁武帝的痛處。從生平可見:雖亟思奮發有爲,但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

(3)橫柯上蔽,在晝猶昏――言明中有暗,如富貴中的人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未必沒有煩惱。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言暗中有明,如遁跡山林的人,生活上固然有種種不便,但他們的快樂卻是常人難以比擬的。

讀以下幾句: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總之,淡泊名利,避世歸隱的思想情感。

2、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的方法--全文緊扣“奇山異水”這一特點,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合,描繪了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圖畫。

本文寫作手法上採用了先總後分的手法。先總寫:用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接着,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分寫:首先寫水。這裏的水,第一個奇異之處是極其清澈:“千丈見底”,甚至游魚細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個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外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爲一靜一動,而動靜變化的交替描寫,既可以使我們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態,也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接着寫出。“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這裏寫“奇山”--富春江兩岸高山之雄偉。

3、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音韻和諧,駢散結合,錯落有致。

其一是:本文運用了一些對偶句,其作用是什麼?

――所謂對偶句,是指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偶句的表達效果,從形式上看,具有音節整齊勻稱,節律感強的特點;從內容上看,若上下聯是相互補充的關係,就可以突出要表現的事物或事理,若上下聯是相反相成的關係,則可以透過對比來增強表達效果。根據以上思路可以看出:從視覺角度寫景的對偶句有:①風煙俱淨,天山共色。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從聽覺角度寫景的對偶句有:④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⑤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它們的表達效果,共性的有: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個性的有:①②⑤三個對偶同其上下聯在內容上都是互補互襯,從而突出了各自事物的特點;③④兩個對偶句其上下聯在內容上都是相反相成,從而對比立意,相映成趣。

其二是:比喻,如六――1中的句子。擬人:如“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把靜止的山讓它動起來。比喻兼誇張句,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突出了水之急,處人驚心動魄。

七、佈置作業

一、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水皆縹碧( )   急湍甚箭( )  泠泠作響( )千轉不窮( )  鳶飛戾天( )   經綸世務( ) 互相軒邈(  ) 嚶嚶成韻( )橫柯上蔽( )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從流飄蕩( )2.猛浪若奔( )3.互相軒邈( )4.經綸世務者( )5.皆生寒樹  ________ 6、蟬則千轉不窮 7、窺谷忘反

三.解釋下列多義詞。

1.絕 :天下獨絕 ;猿則百叫無絕( )( )

2.上 :負勢競上;橫柯上蔽( ) ( )

3.直 :直視無礙; 爭高直指( )( )

四、按要求寫出句子。

1、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3、概括讚歎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寫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寫江流氣勢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6、寫聽覺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五、填空

1.本文描寫的是________景,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學家________(人名)

六、簡答題

1.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麼?從哪一句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將描述的內容?答: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加紅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寫了富春江水的什麼特點?

3.第三段加紅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緒?

附參考答案: 一、piǎo  tuān  líng líng  zhuàn  yuān  lì lún  xuān     yīng  kē。二、1、順、隨。2、好像。3、高,遠。4、籌劃,治理。5、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樹。6、轉通“囀”鳥叫聲。7、通“返”,返回。三、1、風煙俱淨,天山共色。2、從流漂盪,任意東西。3、奇山異水,天下獨絕。4、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5、急湍甚箭,猛浪苦奔。6、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五.富陽至桐廬的奇山異水之景。南朝 , 吳均。六、1.總起  奇山異水。2.使用了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水流湍急的特點。3.淡泊名利、避世歸隱

冬來了  

初二(2) 牛梓光

秋天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地離去,冬天悄悄地走近了我們,一切的一切都發生着變化。

天空中的太陽依然耀眼,他發出無數縷金色的光芒照耀着這片土地。儘管如此,它也只能讓人們感到光亮,而感覺不到往日的那種溫暖。它就如同是被潑了一大盆涼水,不再那麼猛烈地燃燒了。

街上的人們也已穿上了厚重的衣服,戴上了手套、帽子還有圍巾。走在路上,會有陣陣的風吹過臉頰,那風不是柔和溫暖的,而是寒冷刺骨的。它如同無數把鋒利的刀劃過人們的臉頰,有時會感到一點點的疼痛。那風好像能穿過一切的事物,人們厚重的衣服仍然抵擋不住它的前進,寒冷伴隨着風穿過衣服使我們原本靈活的身體僵硬。

寒冷的風使樹葉凋落。走在路上,腳下踩着那厚厚的落葉,落葉如同金色的地毯,踩在腳下還發出“吱吱”的聲音。此時的樹上只是掛着幾片孤零零的早已枯黃的樹葉。樹木既沒有了盛夏的繁茂,也沒有了秋天的美與春天的生機,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幹。

冬天是一切沒有了生機,從凋落的樹葉到寧靜的天空,沒有了往日的茂盛與喧囂。但它卻能讓我品嚐一樣老北京的小吃--冰糖葫蘆。在閒暇時,買一串冰糖葫蘆,體會那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味道,這美妙的味道也許只能在這寒冷的季節才能體會得到,其他任何時候的冰糖葫蘆都比不上冬天那冰涼的冰糖葫蘆。

太陽、寒冷刺骨的風、樹木還有那美味的小吃,無一不體現着冬天的到來。

當我們認真地體會生活,細緻地觀察環境的變化,我們會發現冬來了!

[評語] 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從視覺、觸覺、聽覺和味覺等多角度描寫了由秋到冬的變化過程,寫到了太陽、風、落葉、冰糖葫蘆等景物,特點還比較鮮明,條理也比較清晰。(指導教師: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