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植樹問題》說課稿

說課稿2.1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植樹問題》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植樹問題》說課稿

《植樹問題》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爲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透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並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爲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藉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知識水平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透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

2、透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3、能夠藉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透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並發現間隔數與棵數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論主張,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在生活中找間隔————在動手操作中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規律———在規律中學應用"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個學生動腦、動手、合作探究,經歷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並透過對媒體的直觀演示輔助教學,引導學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學,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嘗試探索,形成概念,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節: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手中,還藏着數學知識呢,你們想了解一下嗎?

2、伸出你們的右手,張開,數一數,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空格?在數學上,我們把這種空格叫做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3個間隔是在幾個手指之間?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透過擺動手指,創設情境,其實手指問題就和植樹問題是一樣的道理的。透過動手,觀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走進新課。)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就是我國的植樹節。你們知道植樹都有什麼好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三、 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基礎練習:

我們身邊類似的數學問題。

學校到5路車站一側植樹,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種了26棵。從第1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小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像植樹問題這樣的現象呢?小組同學說說,然後彙報情況。如手指與間隔,欄杆與間隔,站隊列,插彩旗,種白菜,圍牆柱子,作業本的橫線與間隔……

(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植樹問題中兩端都種的規律以後我設計了一道鞏固反饋練習題,這道題是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的逆運算,應運用"全程長=間隔距離*間隔數;間隔數=棵樹—1"。)

提高練習:

1、"六一"慶祝,同學們佈置教室,掛了7只紅燈籠,每兩隻紅燈籠之間掛2只黃燈籠,你知道同學們一共掛了幾隻黃燈籠嗎?

2、卓老師去某班教室,從一樓開始,每走一層有32個臺階,一共走了96個臺階,你知道卓老師去幾樓的教室嗎?

(引入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如:上樓梯等問題,這些題目都體現了數學知識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這二題是典型的兩端都種植樹問題,這一環節我主要是透過練習法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的生活中的解決問題中去,努力體現一種"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價值取向。)

拓展:

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獨立完成。)

8÷2=4(段)

4—1=3(次)

問:爲什麼要—1?這種類型的植樹問題以後我們會更深入的學習。

(在學生掌握了兩端不種的植樹問題的規律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道強化練習題,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自主分析題意,解決問題。這一教學環節雖然不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但爲了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和今後更好的學習植樹問題。我做了這樣的安排,相信一定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四、 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師: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要種的規律,而且還學習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複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學問還有很多,我們以後再去學習。

整節課我們努力作到放飛學生思維的翅膀,把數學教學融於千姿百態的生活之中,從學生實際出發,營造一份"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佳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爲課堂的主人,讓每一節數學課都

《植樹問題》說課稿2

一、說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第一課時。

二、說學習目標:

1、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植樹問題模型的過程,掌握種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

2、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悟構建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說學習重點:

讓學生髮現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並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學習方法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五、學習過程:

(一)初步感知間隔的含義

1、匯入:

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做操,上體育課都少不了要排隊,你會不會派隊呢?

現在老師請三位同學到前面按照老師的要排隊,誰願意來?

出示要求:

(1)面向老師排成一路縱隊

(2)每兩位同學之間相隔一米

告訴學生:第一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叫隊伍的長,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叫間隔。

提問:這路縱隊長几米?你是怎麼知道的?如果我們把剛纔的三位同學看成三棵樹苗的話,那麼三棵樹苗之間有幾個間隔?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排隊人數比間隔多一,間隔比人數少一

2、過度語:

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3、再次感悟:

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說說手指與間隔之間的關係。比如: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空格?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4個間隔是在幾個手指之間?

如果我們把五個手指當成五棵小樹苗的話,五棵樹苗之間應有幾個間隔呢?四個間隔在幾棵樹苗之間呢?你能用一個圖表示出來嗎?

提問找生回答:如果畫了8棵樹,他們之間有幾個間隔?9棵樹之間有幾個間隔?那你們再想象一下,如果從頭到尾有10棵樹,他們之間又會有幾個間隔呢?那20棵樹呢?

仔細觀察,你發現植樹棵樹和間隔數之間有什麼規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兩端要栽時,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

5、小結:同學們不僅會觀察,而且還能發現其中蘊含的規律,真不錯,那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數學廣角運用這些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二)新授

出示例題: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指導學生讀題:

1、從題目你們知道了什麼?(說一說)

2、題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麼意思?

3、題目中有什麼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嗎?(兩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你能自己想辦法找到問題答案嗎?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藉助線段圖畫一畫。

5、交流。

6、反饋。

(1)請你們兩人把你們的方法寫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2)學生分別說想法。

7、剛纔我們要求路的兩端都要栽時,得出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知道了怎樣求路的長度。如果知道了棵數與間隔數,你呢感求出路的長度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如果兩端都不栽的情況下,棵樹與間隔數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還以這道題爲例來研究一下:

(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分小組交流,也可以藉助線段圖分析

(3)反饋

(4)展示結果:兩端不栽時,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

小結: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方法解決,如鋸木頭,上樓梯,插彩旗,擺花等等

(三)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1、一根木頭長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鋸一段要8分鐘,共要花多長時間?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壓電線杆,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

3、每隔6米種一棵樹,共種了36棵,從第一棵到最後一棵有多遠?

4、從一層到三層共48個臺級,如從一層到六層共多少個臺級?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電線杆(包括兩端)共10根,求路長?

(四)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與間隔有關的數學問題,在數學上我們統稱爲植樹問題,(板書)植樹問題不只在植樹當中纔有,植樹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像鋸木頭,上樓梯, 插彩旗,擺花等現象中都含有植樹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植樹問題僅僅是兩端都栽時和兩端都不栽時的情況。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

(五)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隊人數與間隔數的關係抽象出植樹問題中棵數與間隔之間的關係,既有趣味性又貼近學生的生活。

教材在編寫時,都是給出路的長度,求間隔或棵數,但在練習時,很多題都是給出間隔和棵數,求路的長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壓電線杆,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練習題3從一層到三層共48個臺級,如從一層到六層共多少個臺級?由於學生初次接觸植樹問題,還不能融匯貫通,所以做起來有些難度。他們不明白從一樓到二樓算一層,很多學生認爲樓梯的拐角處也該算一層,後來我在另一個班上課之前就先讓學生分成小組,去觀察,體驗,感受,然後討論,學生經歷了這樣一個認知過程,就不會出現前面的問題了。

還有一道時鐘的問題,五時時鐘敲響5下,需要8秒,12時時敲響12下,需要幾秒?要想做好這類題,就得讓學生明白,需要的時間應該是第一次鐘響與第二次鐘響間隔的時間。避免上節課出現問題的同時我還針對上節課出現的問題對學生提出質疑,讓生生互評或師生互評,重點表揚大部分學得好的同學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精神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標籤:植樹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