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紙桌》說課稿

說課稿3.3W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科學活動《紙桌》,下面,我分別從教材分析,目標制定,重難點分析,活動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六個部分進行說課。

《紙桌》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下面,我先來說一下教材分析:紙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而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畫畫,做手工,寫字都需要用到紙,但是,用紙來做桌子,對於孩子來說十分新奇在熟悉與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發了他們製作與探索的慾望。《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透過本次《紙桌》活動,讓孩子的科學活動從身邊經常接觸的事物紙和桌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黨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奧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

在觀察中,我還發現我班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度到了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做做玩玩,喜歡自己動手操作,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摺疊、粘貼等操作能力,他們能夠運用想象,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製作活動,這些都爲本活動的組織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接下來,我說一下教學目標,依據新《綱要》中重視幼兒的興趣,情感,態度並在實話中重視以幼兒爲主體的探索性學習並依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在初中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可以用摺疊、卷等方法發育紙的開卷,紙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2、能將自己的探索操作結果,準確地在記錄表中反映出來,並用自己的語言大膽表述。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初步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三、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於:幼兒透過折、卷的方法嘗試製作紙桌,探索桌腿的多種製作方法。活動的難點是引導幼兒嘗試發現各種形狀桌腿的紙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四、活動準備

爲了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我還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爲幼兒提供長方形,正方形的紙,積木,小筐,裝水的杯子和記錄表。

2、認知準備:幼兒已經有折、卷、粘貼的經驗,並具有一定的設計製作能力。

五、教學方法

下面,我來說一下本活動的教學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和師生互動。

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設疑法,演示實驗法,遊戲法,操作法,交流探討法,觀察記錄法等。

設疑法:整個活動以設疑匯入,讓幼兒帶問題邊探索邊動手操作邊思考邊嘗試解疑。

遊戲法:在本次活動的第三環節,透過"擺紙杯"的遊戲,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紙桌的承受力,從自身體驗遊戲時愉快的情緒。

實驗演示法:透過第四環節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幼兒更深一步地進行探索活動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度。

我從幼兒角度出發,主要執行了:

獨立探究法: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獨立探究,透過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在第二個環節,我請幼兒自己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站起來,而我只充當一個觀察者,放手讓幼兒大膽嘗試探索。

經驗法:幼兒時期尤其需要透過多種感覺和材料相互作用來認識材料的特性,在活動中,我努力做到引導幼兒在探索中真正體驗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六、教學過程

最後,我說一下活動的教學過程,在活動中,我要求幼兒能最大程度的參與和投稿使學習過程成爲孩子發現和探索的過程,因此,我設計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5個環節:第一環節,設疑匯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開始,我和幼兒一起討論下紙的用途,說說"紙可以用來幹什麼?"並以疑問爲線索,展開探索活動,"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訴我,他能用兩張紙,一張做桌面,一張做桌腿組合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在這張桌上能放一筐積木,或一杯水,你覺得這件事,是真是假,爲什麼你覺得是真的或是假的?"我認爲孩子聽到後,肯定會覺得非常驚奇,於是,我鼓勵幼兒從多個角度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要求幼兒能明確地闡述自己的理由,並提出"你們有什麼辦法來證實這件事的真假呢?"從而得出用實是求是的辦法來試一試,誰說得對,誰說得錯。初步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落實了本活動的第三個目標,也爲下面的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這一環節主要用的設疑法。

第二環節:嘗試製作紙桌,探索桌腿的多種製作方法。

這個環節主要目的是落實重點,爲難點的突破奠定基礎。我先向幼兒很簡單地介紹紙桌的製作方法,接着便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製作,在這一環節中,我對紙桌的製作沒有提出過多的要求,的在輕鬆的氛圍下我想孩子們肯定會紛紛動腦動手進行操作我相信他們也會想出很多的好辦法讓紙桌站起來,在活動中,我儘量不介入,對幼兒的操作活動只是適時的點撥,肯定,並鼓勵幼兒不輕易放棄。這兒也爲幼兒製作以後的討論"你的紙桌站起來了嗎?"留出了很大的空間,引導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並鼓勵幼兒結合實物大膽地用語言表述,分享彼此的經驗,在說中學,聽中學,幼兒纔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從而也順利進入了下一環節。這一環節主要採用獨立探究法,經驗法,操作法,交流討論法。

第三環節:遊戲"擺積木",嘗試發現各種形狀桌腿的紙桌承受力是不同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將採用問題:

1 ,紙桌上能放東西嗎?

2 ,着在紙桌上輕輕地平放積木,看看哪種形狀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積木最多?

爲幼兒進一步嘗試作了引導,營造探索學習的氣氛,讓幼兒在問題情景中去思考,去尋求答案,鼓勵幼兒在自己製作的紙桌上儘量多放積木,以探索不同桌腿對桌子的承受力的影響,並將自己的探索結果準確地在積木的記錄堆放過程中,我相信孩子會爲紙桌上能放那麼多積木而高興使他們對成功的快樂體驗達到極至。接下來,展示操作結果,請幼兒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與記錄結果,分享彼此的發現,並幫助幼兒總結出"圓柱體桌腿的紙桌,放的積木數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領最大。"

整個活動過程都是幼兒自己驗證得到的答案,完成了第二個目標,同時落實本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節,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幼兒更深一步地進行探索活動。

這一環節中,我先向幼兒提問:還有什麼形狀的桌腿也象圓柱體的桌腿一樣,有一個支撐面,在桌上可以放許多積木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從而促進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接着,我演示折成三棱柱型的桌腿,並分別放上一筐積木和一杯水,孩子們肯定會爲如此精彩的表演驚歎,歡呼。這兒證實活動開始設定的疑問是真的,朋友說的話是可信的。並告訴幼兒有時聽別人說的話,如果你覺得有點,有點不信,你就親自動手試一試,因爲事實會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正確的。這一環節和第一個環節首尾呼應,更好地落實了本活動的第三個教學目標,這一環節主要採用了演示實驗法,體驗法。

第五環節:引發新的探究點,延伸探究。

活動最後,我拋出一個問題:"剛纔,我們透過操作,得出圓柱體,三棱柱型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領更大,那相同形狀的桌腿,如果我們改變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會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下次再來試試吧!"從而促使幼兒永遠種保持學習的熱情,並獲得主動學習的動力機制。

標籤:說課稿 紙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