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鯀禹治水》說課稿設計

說課稿1.03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鯀禹治水》說課稿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鯀禹治水》說課稿設計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瞭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結果。

2.品析關鍵詞語,體會大禹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體會鯀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愛護人類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國遠古先民們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3.前後文對比,深化認識,瞭解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神話故事想象豐富、情節離奇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大禹父子分別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教學難點:體會這個故事揭示的意義——表現了我國遠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崇高精神,歌頌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教學準備:有關大禹的介紹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談話匯入

1.說說天神鯀用了什麼辦法幫助人們治理洪水的?最終的結果如何?

2.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評議、補充。

3.教師小結:善良的鯀冒險偷取天帝的寶物——息壤,想借助神力,用息壤驅趕洪水,這是一個充滿危險但十分快捷的方法。但很快就被天帝發現慘遭殺害,無情的天帝奪回了息壤,使人們再次身陷洪災。爲拯救人類而獻身的鯀死後,又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情?

4.指名反饋,介紹鯀死後的表現。

(屍體三年不腐,某一天,隨着一聲巨響,肚子裂開,鑽出了他的兒子——大禹。)

5.教師描述導人:這大禹同父親一樣,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決心繼承父親的遺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類的事業。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瞭解大禹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6.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爲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哇哇”的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

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着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

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經長到10多歲了,跑出來使勁把他往家裏拉。大禹覺悟地撫摸着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感動了老百姓,人們都踊躍參加治水工程,大禹帶領治水大軍相繼疏通了黃河、長江、淮河、濟水、漢水、潁水等大小几百條河流,經過十幾年的奮鬥,使水有水道,陸有大路,老百姓都回到自己家鄉,重建家園,男耕女織,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這時,大禹纔回到嵩山和親人團聚。塗山氏一手攙着老婆婆,一手拉着小夏啓,迎接大禹,鄉親們也敲鑼打鼓地歡迎大禹這位治水英雄。

二、繼續學文,瞭解禹治水

1.認真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大禹是用什麼方法治理洪水的,最後結果如何。

2.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⑴治水方法: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⑵治水結果: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於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們重新返回家園,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3.教師導言:治服洪水談何容易,十三年的苦戰中,大禹付出多少的努力啊。請同學們認真默讀第三部分內容,畫出令自己最感動的語句,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4.學生獨立閱讀,品析語句。

5.四人一小組,交流各自的閱讀理解與感受。

6.指名反饋,全班交流,教師針對重、難點處引導深人品折,從中瞭解大禹所作的努力,體會其精神品質。

⑴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況,決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①理解“走遍”“山南海北”,體會大禹在當時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況下,爲了摸清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況,翻山越嶺,四處跋涉,付出了艱辛和努力。

②理解“摸清”,體會大禹之所“走遍山南海北是爲了弄清洪水形成的原因,並從中尋求清理的辦法。

③理解“引洪水入大海”,出示地形圖,瞭解要想消除水災,只能將洪水引流進大海,從中體會大禹的智慧。

⑵大禹親自拿着鎬頭,率領成千上萬的.人挖渠開山,疏通河道。

①理解“親自”一詞,體會大禹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②理解“成千上萬”,體會受災百姓之多,他們積極響應大禹的號召,投身於治洪行動中,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大禹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③理解“挖槊開山,疏通柯道”,觀看地形圖,瞭解要想讓洪水流入大海,就應當在洪水與大海之間挖出水渠,打通擋住洪水的山峯,從而疏通河道讓洪水流走。從中再次體會大禹的智慧。

⑶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艱險,帶領人們一點兒一點兒地開鑿。夏天,烈日當空,山石被曬得滾燙,大禹汗流浹背,仍然不停地幹着;到了晚上,還要對付毒蟲猛獸的襲擊。冬天,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大禹一鎬一鎬地挖着凍得堅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下,又幹了起來。爲了治水,大禹還曾經 “三過家門而不入”。

①展開想象,理解“汗流浹背”“磨出了血泡”“毒蟲猛獸的襲擊”“凍得堅硬的土地”,體會環境的惡劣,以及大禹爲開鑿龍門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

②理解“仍然不停地幹着”“毫不在乎”“三過家門而不人”,體會大禹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

③有感情地朗讀以上句子

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事例圍繞一箇中心句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⑷就這樣,大禹帶領人們,由南到北,由西到東,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於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①理解“由南到北,由西到東”,體會大禹帶領人們所疏通的河道之長,治理水災的地域之廣。

②理解“十三年”,體會治理水災的時間長。

③理解“苦戰”,體會治洪工程猶如一場艱苦的戰役,體會治理洪水之艱辛。

④理解“終於”,體會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麼不易,多麼艱辛。

⑤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7.教師小結: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戰,兇猛肆虐的洪水終於被治服了,順着河道乖乖地流人大海,天下太平了,一心爲民造福、無私奉獻的大禹也被推舉爲治理天下的君王。

8.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對比鯀禹治水,再悟精神品質

1.鯀禹治水的原因: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同情身陷洪災的人們的悲慘遭遇,一心想拯救人類,讓他他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鯀禹治水所用的不同方法:鯀是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藉助神力治水;大禹則透過挖渠開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人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

3.鯀禹共同的精神:前仆後繼、不屈不撓地與大自然作鬥爭的偉大精神。鯀爲治水付出生命的代價;大禹爲治水不怕辛苦,不畏艱險,三過家門而不入。

四、體會神話傳說的特點

引導學生,抓住像“鯀的出現”“神龜和神鳥幫助鯀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的出世”“神龜運送土石”“應龍在地上劃出深溝”等內容,體會神話傳說的特點: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故事情節。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寄寓了他們征服自然的美好願望。

五、課堂小結

1.教師小結:在這篇神話傳說中,人們透過天帝的冷酷表現了自然災害的無情。但災難無情人卻有情,善良的天神鯀偷取寶物拯救人類充滿了神奇色彩,表達了人們在災難面前的美好願望;而大禹率領百姓挖渠丌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卻有着現實的意義。從中也告訴我們,雖然災難可怕,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運用智慧,透過努力是可以戰勝災難的。

2.出示洪水被治服後的太平景象,學生欣賞感悟。

3.交流課外蒐集的有關大禹的資料,進一步認識人物。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鯀禹治水》的故事講述給家長聽。

標籤:說課稿 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