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生病真難受》說課稿

說課稿1.38W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生病真難受》說課稿

大家下午好!

下面請允許我就剛纔執教的《生病真難受》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生病真難受》是浙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3課。本課由“生病真難受”、“我來照顧你”兩部分組成。第一課時主要完成“生病真難受”的教學,瞭解生活保健常識。第二課時完成“我來照顧你”的教學,學習一些照顧病人的方法,學會關心他人。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充滿趣味的活動型的品德課堂。他們更加關注具體形象的事物,喜歡在動一動、跳一跳,唱一唱等有趣的活動中學習。對於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或者活動,他們會更樂意去小組合作、表達和思考。

三、說教學目標

今天我執教了第一課時,並將本課時的目標定位爲:

1. 回憶生病的難受,知道病痛帶來的不便。

2. 透過調查瞭解感冒的病因,初步學習預防生病的正確方法,並逐步養成

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爲了解感冒的主要原因,尋找健康金點子,從小培養保健意識。

五、說教學過程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前我播放了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爺爺生病了》,我以動畫片的形式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本課的興趣,讓學生在動畫片中感受生病的難受,喚醒他們曾經的生活。

第一個教學板塊是生病真難受。課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一張調查表,讓學生回憶自己生過什麼病,爲什麼會生病,並且寫寫減少感冒的金點子。因爲品德的課堂面對的是生活中的學生,每個學生生病的情況也可能不一樣,因此教師要基於學生的生活,瞭解每位學生得過什麼病,從複雜多樣的情況中理出共性的東西和學生間的差異。從學生的調查表中發現,幾乎每位孩子都得過感冒。於是,我讓學生圍繞感冒,暢談自己當時的感受,進一步體會到生病真難受。同時,作爲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其實在課堂中,差異就是一種資源,一種財富。透過統計,我發現學生還得過肺炎、鼻炎、牙痛、水痘和拉肚子。因此,我讓得過這些病的學生講講當時生病的感覺,並且讓學生在捏鼻子的遊戲中體驗鼻炎的難受,從而在趣味活動中進一步喚醒孩子們對於生病難受的體驗。

第二個教學板塊是爲啥會感冒。《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生活化的課程,教師要時刻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並且引導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世界,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有意義的觀察、思考、體驗。針對大多數學生得過的感冒,我讓學生回憶自己不同的感冒原因,由於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因此孩子們在課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着最近一次感冒的原因,樸素真實。

第三個教學板塊是怎樣減少感冒。因爲課前做了充分的調查準備,孩子們講起自己的金點子來更加順暢了。品德是一門活動性的課程,因此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適時地插入唱一唱、跳一跳、學一學、聽一聽等趣味性的活動,儘量讓枯燥無味的健康知識充滿着童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必要的金點子。品德的課堂應該是從生活走向課堂,再從課堂迴歸生活。因此,在得出金點子後,我讓學生看着金點子,想想自己平時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的,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需要改進的,讓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把學到的金點子有意識地用到生活中,有利於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因爲孩子年齡小,更喜歡形狀可愛的東西,所以我把健康小詩歌做成可愛的水果和蔬菜的形狀,送給小朋友。希望學生把預防生病的好方法運用到生活之中,迴歸生活。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技術並不在於能預見到所有的課堂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間做出相應的變動。”縱觀我的課堂,本節課有這幾個地方,個人認爲還需要加強和調整:1.如何巧妙地處理生成性的問題時還需努力。2.更加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回答,對於孩子的回答做出及時準確的處理。最後,我要真心地感謝幫助過的前輩老師們,你們辛苦了。我知道,這堂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各位專家和老師對我提出寶貴建議,讓我更好更快地成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