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計算機課程《認識IP位址》說課稿

說課稿9.75K

一、說教材

計算機課程《認識IP位址》說課稿

1.教材剖析

本教材設計了三個主題:網絡技術應用、因特網應用、網站設計與評價,從網絡技術的應用出發,以組網、建網到用網爲邏輯線索,從技術到應用依次遞進展開,同時凝練了網絡協議、IP位址、網絡通信、資訊檢索、網頁設計等核心概念。對於本節內容來說,就象一個橋樑,起到連接的作用,網絡建好了,目的在於相互通信,與此同時這樣就爲後面暢遊因特網作下了很好的鋪墊。在本單元裏,爲第二節走進域名知識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過渡作用。

2.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圍繞IP位址這一核心概念進行展開,在第一單元中已經對兩臺計算機對等連接作了介紹,其間提到了IP位址的設定和檢視問題,但只是作爲一個數值填寫到了TCP/IP協議屬性中,同時爲這節內容作下鋪墊,IP位址這一新概念比較抽象,怎樣使學生形成一個新的且抽象的概念是關鍵,根據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結構特點,充分考慮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由此確定:

(1)教學重點:IP位址概念、格式、分類

(2)教學難點:IP位址抽象概念的理解與意義建構

(3)教學關鍵點:使學生建構起IP位址的概念

二、說目標

因特網是資訊交流的主要平臺,滲透各個領域,也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因此,瞭解網絡的實質,讓學生知道網絡中的計算機是如何實現相互訪問,相互通訊的,感受IP位址的有限性和分配的不平衡性。

1.知識技能目標

(1)理解IP位址的概念。

(2)瞭解並掌握IP位址的書寫方法,熟悉IP位址的分類方式。

(3)知道在因特網中對IP位址的管理辦法和相應的重要機構。

(4)討論合理利用IP位址。

2.能力目標

(1)能夠利用網絡和書籍獲得自己關心的知識,擴展和更新知識面。

(2)提高學生對資訊的處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積極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1)建立起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夠同其他人一起完成複雜問題的討論研究。

(2)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3)樹立節約資源、合理使用資源的意識。

三、說教法

從學生原認知結構結構出發,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更快的建構起新概念,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做法:

1.巧設情境,體現兩“主”

我透過設疑,營造探究新知識的氛圍,在引導學生聯想用數字表示網絡中的計算機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計劃,有目的的啓迪學生的思維,把學生當作教學活動的主體,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使學生在比較、討論、觀察、研究中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實現對新概念的建構與有意義學習。

2.設定實驗,操作發現

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觀察網絡的通與否,讓學生動手操作,直觀的感知和理解新知識,消除學生在學習技術動手操作這一環節的畏懼心理,很快的接受新知識,從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找出所發生現象的原因,培養學生對資訊技術課程的興趣。

3.任務驅動,拓展新知

提出問題,引出任務,引導啓發學生進行探究,討論解決的方法,歸納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案。可以使學生有目的的進行網絡學習,避免學生在網絡中迷航,同時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知識面。

四、說學法

在教學中,我將會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作爲一個導演者,引導者出現在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學,主動學,所以要把教法融於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把生活中的事例轉化成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

2.比較推理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

3.利用網絡和書籍等工具獲得自己關心的'知識。

五、說教學過程

1.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教室一間,確保多媒體控制軟件是開通的,並利用雙絞線把1號和2號計算機相連。

2.設計思路

第1學時: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知識講解→佈置任務 →總結分析操作→小結→作業佈置(爲下1學時做鋪墊)

第2學時:作業選評→提出問題 →引導解決問題→學生操作→總結

3.教學流程

(一)故事激趣,隱射教學目標

1.登陸網站http://news.163.c/06/0215/11/展示案例,展示與“IP位址”這個名詞相關的一個案例素材,激發學生對IP位址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行設疑,爲什麼公安機關可以根據IP位址這一線索找到犯罪嫌疑人的具體位置呢?IP位址是什麼?引出課題,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 展示學習目標,學生認讀目標

教師透過展示目標,學生認讀目標,這時學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學習的主要任務和要求,使學生帶着目標,有目的、有準備地學習下一步的新知識,學生就真正能成爲學習的主人,同時也能激發起全體學生的參與達標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充分地顯示出來了。

(二)溫故知新,實施目標

1.設疑

複習舊概念,並提出問題,複習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網絡中的計算機可以相互通信,這個通信是如何進行的呢?

2.用類比法講解IP位址的概念、格式、分類和特徵

類比一:透過描述寫信和打電話來引出IP位址的概念

並讓同學們根據上次課所講的內容,來看自己和周圍同學的IP位址

類比二:透過同學們的學號和座號確定一個學生,街道和門牌號,類似於IP位址的網絡標示和主機標示,闡述IP位址的格式和兩種表示方式。

類比三:同學們分了年級,分了班級,那麼IP位址那麼多,又是如何分類的呢?

這部分教學設計意圖: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認知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求知慾望,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完成從類比和對比中,新舊概念的遷移,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有助於學生理解,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於突破難點,化解難點。

3.佈置任務(檢視網絡通與否)

透過設定分佈在同一網段和不同網段的網絡地址,展現網絡通與否的現象,學生還可以動手操作,再次熟悉設定IP位址,並進行觀察,教師演示講解十進制與二進制的相互轉換,包括機算和手算,並計算網絡地址。

利用任務驅動法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在掌握了IP概念之後,安排實驗進行嘗試練習,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同時把所學知識轉化爲相應的技能。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環節。

4.小結所涉及的知識點

根據遺忘規律,教師應進行及時的總結,鞏固和加深對新概念的認識,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

5.作業

引導學生完成作業,計算五類IP位址容納計算機的數量,爲下節課做鋪墊

透過練習,鞏固新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把所學知識進一步轉化爲能力,在練習中發展智力,培養優良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

(三)鞏固練習,檢驗目標(第二學時)

1.講解作業

讓同學們體會到每個網絡容納的計算機數量是有限制的,網絡IP位址也是限的,這樣有助於兩節課的銜接,教師同時講解IP位址有關知識點,在作業中鞏固了知識點。溫習了新概念。

2.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

根據前面實驗我們設定了自己所建網絡的IP位址,那麼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的IP位址誰來設定和分配呢?引導學生查找因特網的分配和管理機構,瞭解其分配的不合理性,解決不合理化未來所採取的措施,瞭解IPv6的設計思想。

3.佈置任務,進行操作

以“合理利用IP位址”或“認識IP位址之我見”的討論結果以定稿形式存入電子學習檔案袋裏。

這樣可以檢驗目標,拓展了知識面,突破了課堂上的面面俱到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有效的利用網絡瞭解自己想知道的知識,使學生知道了網絡的更新發展,樹立起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節約資源的意識。

(四)總結全節內容,深化目標

結合幻燈片,引導學生說出我們這節的主要內容,這樣設計: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IP位址的概念是透過什麼方法引出的,同學們要善於利用這種類比的方法,把抽象的問題實際化。

評委點評: 這是一次較爲優秀的說課。說課者對所說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目標的設定、重點、難點、教法與學法的安排等方面理解比較深刻,教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新。在說課過程中,始終溶入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等新課改的思想,這是令人欣慰的。顯示出了我省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正在不斷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說課的目的在於交流,相互促進。在說課的過程中尚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設疑激趣,引入課題這部分,是否能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任務驅動過程中如何確保學生掌握了新知識,那麼該怎麼對他評價?這都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和實踐,我們的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實際應用,如何靈活運用才能得心應手?如何進行課程藝術的處理?這將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