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3.1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池塘邊的叫聲》說課稿範文

一、說教材

(一)地位:

《池塘邊的叫聲》是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語文第二冊第十二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朋友”爲主題。編選的目的是希望同學從中體會到友情的美好與可貴,培養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本文共有7個自然段,1---6自然段是青蛙和小魚的對話,而重點就在於此,着重體會青蛙小魚說話的精神和語氣,並知道小魚離不開水。青蛙能在水裏又能在岸上生活的習慣。第7自然段點出池塘邊的叫聲是青蛙在給小魚講故事。本文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富有情趣。青蛙和小魚的對話親切、樸實。尤其是很講究禮貌用語,這是值得小朋友們效仿的交友之道。而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起到使小讀者浮想聯翩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規範》結合本單元對話的特點以和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同學如何抓重點詞讀好對話,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透過理解想象“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魚看到岸上的事情?”和“青蛙給小魚講什麼故事”兩處發散同學思維和進行想象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情感、態度目標:透過學習課文培養同學禮貌熱情、樂於助人的美德。

依據:同學已經具備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但帶有提示語的對話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出現。因此把指導同學進行如何抓重點詞讀好對話,理解內容作爲本課的知識目標。

另外,《語文課程規範》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置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本文兩處空白爲培養同學的思維創新能力提供了空間。青蛙和小魚的對話,熱情禮貌,是同學獲得情感體驗、人文素養的好教材。因此,確立爲本課的三維目標。

(三)重、難點:

1、重點和依據:基於本班同學在朗讀課文時,對感情、語氣掌握欠佳,以和同學已有的合作學習方法,把學習抓提示語引導同學讀好對話,理解重點詞“如何”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

2、難點和依據:同學已經掌握了讀、問、議、比的學習方法。帶提示語的對話初次出現,本着閱讀教學應該教給同學讀書的方法爲原則,把抓住提示語讀好對話的方法教給同學,理解人物的神情,確立爲本課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設計:

爲突破教學重點分散難點,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多處創設了情境,使同學主動參與,激發同學的興趣,使同學始終在積極奮發的狀態中進行學習。

另外,在同學已有的讀、問、議、比的學習方法之上,以重點引導同學如何抓提示語中的重點詞讀好對話,教給同學讀書的方法,也是本課的教法之一。

三、說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同學是學習的主體。本課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透過讓同學讀一讀、問一問、議一議、比一比的學習方法,使同學在自由讀、練讀、指名讀、小組讀、評讀、分角色讀、扮演讀、賽讀等多種形式在讀中進行感悟,激發學習興趣,發展想象和創新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 情境匯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朋友”本課是第二課的主體課文,爲使達到單元知識整合的目的,要站在一定的知識高度即:讓同學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慣,懂得動物的叫聲就是動物的語言。設計了讓同學先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進行猜一猜的遊戲,然後透過動畫進行導課,調動同學學習的熱情。

(二)整體感知

結合同學年齡以和認知特點,讓同學先讀讀第一課初讀課文後都知道些什麼?目的是讓同學對課文有初步的感知,培養提煉知識的能力。接下來再讀讀課文,提出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同學質疑問題的能力,同時將語言資料變成形象感知的事物,從而爲合作學習,作好鋪墊。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三次對話。

本課的重點局部是三次對話。在利用第一次對 話進行方法指導的同時,讓同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習。透過自由讀、小組分角色讀、評讀、比讀、扮演讀等多種方式,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力求師生關係民主、平等,自然親和,體悟人性的光輝,相互感受、溝通的快樂、感受心靈契合的愉悅。培養了同學的朗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競賽競爭的意識。這節低年級的語文課雖然不是地道的識字課,但低年級教學仍然是識字,因而我原則上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字的形、義學習,同時把識字也有機融合在情感悟之中,融合在讀中,以讀代講,品詞品句品讀,以多種形式的`讀去充沛調動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積累去感性、去理解字詞,並利用真實和模擬的情境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如“打招呼”、“連連”“好奇”和“黃昏”的理解,從而使同學體會到友情的習貴。

2、課中休息。

在同學讀懂三次對話的基礎上,對小魚高興的心情有了很深的感受,巧妙地把文章的第6自然段與課中休息融爲一體。藉助文章的自身特點捕獲契機,讓小魚利用找朋友的方式,表達自身的快樂的心情,使整個教學不脫離主體,使三維目標的情感目標推到了實處,使同學體驗以青蛙和小魚是朋友,而不是把朋友的關係強加於同學。藉此,巧妙地佈置了發散思維的訓練。爲同學營造一個想象的情境,讓同學幫小魚想想還有什麼方法能看到岸上的事情?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使課中休息達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3、拓展說話。

在文章的最後一自然段的教學中,與課文前後照應的特點也就是青蛙答應給小魚講故事,看看他的實際行動吧;滲透青蛙對朋友說到做到的好品質,另外在課文結尾又抓住教材自身價值,引發同學學習青蛙“呱、呱”的叫聲,拓展說話。猜猜青蛙在給小魚講什麼故事?充沛開掘同學的思維,大膽展示心靈自由,迸發火熱的創新熱情。在充溢發明性的活動中,同學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個性得到張揚,創新潛能得以發揮,不留痕跡地把人文教育融入語言訓練之中,使同學在情感態度上,又一次得到昇華。

(四)分角色讀課文。

勝利是求知的有力支柱,自信是勝利的動力,爲此在學完課文後本課又佈置了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的實踐活動。目的是把學到的知識進行人化整合,進行再創新,使每個同學都力求在不同程度上獲得勝利,享受勝利的愉悅和快樂,樹立良好的信心。

(五)總結延伸。

在這一環節設計中,又跳出語文學科,站在一個高度進行設計,尊重同學的個性,培養同學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在自主的空間中選擇爲小魚畫畫、寫字、分角色讀課文、提問題、談收穫等。企圖在同學質疑的過程中,培養質疑探究的能力。同時開發課程資源,自編兒歌讓同學閱讀,目的在於把語文的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使同學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五、說板書

本課我採用圖文結合式板書,先擺好荷葉狀生字卡片簡筆畫畫出池塘,從而引導同學理解有水的地方是“池”,水四周是土圍成的是“塘”。接着請出池塘裏的一對好朋友青蛙和小魚,透過送青蛙和小魚回到池塘媽媽的家,使同學自身發現青蛙是兩棲動物,學文後讓同學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即青蛙在池塘邊給朋友小魚講故事“板書”講故事。這種板書的特點是直觀形象,能夠吸引同學的注意力,符合低年級同學的認知特點,協助同學將識字、學文、說話、悟情,有機融合在一起,構成微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