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國寶大熊貓》說課稿

說課稿3.27W

《國寶大熊貓》說課稿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寶——大熊貓》。這篇課文選自於《語文(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作業設計、板書設計六個環節來進行說課。

《國寶大熊貓》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國寶——大熊貓》在這個說明文單元中,《國寶——大熊貓》這篇課文是一篇較有特色的科普說明文,它從多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寫出了大熊貓的珍貴,而且文章的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在說明文寫作方法方面可作爲模仿、分析的範本。另外,本文不同於其他說明文的是,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文內涵十分豐富,當我們潛心會文、披情入文時,我們會發現文字並不是枯燥、單調、死板的。透過文字,我們會感受到人類與動物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會從大熊貓作爲“和平大使”帶着中國人民的友誼到國外去攀親結友中看到祖國的榮耀等等。

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透過閱讀課文、提取資訊,學會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介紹大熊貓的特點、習性等。

2、瞭解大熊貓成爲國寶的原因。

3、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4、瞭解大熊貓生存現狀,強化保護瀕危動物的意識。

重點、難點:

1、瞭解大熊貓成爲國寶的原因

2、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二、學生分析;

初一學生,感情較爲豐富,好奇心強,表現欲強,極願瞭解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這是能學好本課的優勢之一。學生初始閱讀的興趣十分濃厚,而且由於文章通俗易懂,透過自學完全能夠掌握大熊貓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但是初一學生的學習也往往停留於此,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如果沒有新的任務驅動,學生在說明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篇文章蘊涵了哪些情感因子等方面不會進行深入追索。因此,還需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啓發和點撥,以求撥雲見日,形成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教法和學法

這篇關於動物的說明文不象小說、散文、詩歌等文體可讀性很強,它只是用說明的語言向讀者介紹動物。較之於其他文體,略顯枯燥。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往往容易被文章中的知識點所誘惑,變相地把語文課上成“生物課”。因此,教學教程中,我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及本單元的整體目標,採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透過自讀、小組討論等方法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在積極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閱讀,整個教學活動和目標的達成都在這個虛擬的情境中完成。

四、教學程序

爲了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重難點得以突破,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來完成教學。

第一步:字詞匯入,一石三鳥

本環節我精心選取了本課中“南麓”、“瀕危”、“分娩”、“璀璨”等重點詞語,篩選課文資訊,勾勒出大熊貓的大體輪廓,估計學生很快能猜出本文的“主人公”。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所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裏頭纔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詞不離句”,“義隨境遷”是字詞教學的兩條基本準則。本環節的設計,既檢查了詞語的預習,又巧妙的匯入課文,還使學生對大熊貓有了初步印象,可謂一石三鳥。

第二步:虛擬情境,激發興趣。

這是本課的主體部分,意圖透過三個環節的設計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個環節:幫熊貓編制一份檔案(突破第一和第三個目標)

本環節我編制了一個表格,讓學生以第一人稱介紹大熊貓的特點、習性等。給出的參考話題有:我的名字;我的自畫像;我的家;我的名星路……透過編制檔案讓學生首先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點、生長環境、生活習性、活動範圍、繁殖情況,達成教學第一個教學目標。

如何迅速而準確地選出自己需要的材料中的有效資訊,然後將之加以整合,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必要的閱讀方式之一。但是,我們農村的初一學生閱讀能力較低,教師應給學生一定的途徑,讓學生明確從哪個角度、用何種方法捕捉並蒐集資訊。所以這個環節的設計就使得學生有路可走,有據可依。

本環節是一種知識鋪墊,爲後面的學習搭好腳手架。但這裏的內容還遠遠不夠,因爲,這是在上語文課。語文的本體顯然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即“寫的什麼”,而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麼寫的”。所以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體會生動形象的說明語言,對文中的字詞進行重錘猛打,從而咀嚼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達成第三個教學目標。

第二個環節:替專家填寫一份寶物鑑定書(突破第二個目標)

本環節我設計了一份寶物鑑定書讓學生以專家的身份填寫,意在讓學生分析大熊貓珍貴的原因,突破教學重點。如果說第一個環節是“讀”的過程,這個環節則是着眼於“悟”,重在學生依據自己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層次進行感悟。在中學生心目中,專家就是權威的象徵,讓他們做一回專家,他們的態度非常慎重。這一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寶物鑑定書的最後一行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教師應作適當的補充。其中,“活化石”是理解的難點,教師要加以闡釋,這樣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大熊貓在經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考驗,成功的生存下來,與地球共存並發展的堅強毅力和忍耐精神。

第三個環節:傾聽熊貓心聲(突破第四個目標)

本環節設計以大熊貓的口吻說出他們的生存現狀,強化保護瀕危動物的意識。這樣的材料呈現方式帶有濃厚的感***彩,學生很容易被打動,原來他們心目中憨態可掬的國寶竟然面臨着這樣的窘境。材料呈現之後,我隨即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能爲大熊貓做些什麼?”要提醒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這份對大熊貓的喜愛轉化爲保護它的行動。所以保護大熊貓,從我做起。

以上三個環節都在虛擬的情境中完成的,學生如同在童話的世界中遨遊,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任務。本課虛擬的情境均以事實爲依據,加以虛構。如今,隨着網絡的發展,虛擬情境中的文化已深深介入到現實中,虛擬情境中的文化作爲現實文化的延伸,不再依賴真實的時間與空間,也給人以更大更多的選擇與發展的空間。對於語文教學中虛擬情境的運用,也有了一種新的藝術形態。

第三步:抒情結尾,情感薰陶。

在展示大熊貓圖片的同時,教師以富有感情的抒情性語言配以解說。詩一樣的語言會觸動學生的心絃,引起心靈的共鳴,更加激發他們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五、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以生動活潑地簡筆畫的形式突出本課教學重點。

六、作業佈置

本環節的設計體現了本單元的主題,透過寫一寫的訓練來加深學生對“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的深刻認識。

《國寶大熊貓》說課稿2

一、前提分析

1、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共有六個單元和兩個專題。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讀寫聽說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很容易將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動物世界,意在讓學生透過閱讀這些課文,瞭解這些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藉以喚起學生對動物世界生存狀態的關注,激發他們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這一篇《國寶——大熊貓》是本單元中的一篇較有特色的科普說明文,它從多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寫出了大熊貓的珍貴,這一物種是我國特有、世界罕見的,而且文章的語言準確、生動、形象。《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現代文的閱讀要求的其中一點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面對這樣一篇文質兼備的文章,有必要讓學生進行閱讀賞析,讓學生從中品味如何駕馭語言進行準確、生動、形象的描寫,同時讓學生從中感受作者在其中滲透的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激發他們對動物的關愛、保護熱情。可以說,學習本文,既可以達成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也可以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因此,這篇課文在本單元乃至全冊書中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對學生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2、學情分析

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大多在13—14歲之間,感情較爲豐富,肯于思考,好奇心強,表現欲強,極願瞭解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這是能學好本課的優勢之一;從認知前提來看,這批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新教材使用及新學習理念的引導,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初步的訓練,同時在對第三單元以及本單元前面幾篇說明文的學習中,已初步瞭解了有關說明文的知識,這就爲學好本文奠定了基礎。但對於作者的獨具特色的語言描寫的理解尚有困難,還需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啓發和點撥,以求撥雲見日,形成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是本文學

習的一個重點,也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爲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做到教有目的,學有目標,我制定出瞭如下的學習目標。

二、學習目標(展示投影片一)

1、瞭解大熊貓的特點、習性;(學習重點)

2、積累、品味文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學習重點、難點)

3、讓學生根據情況確立一個目標(老師不做明確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突破措施

教學教程中,重點突出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爲避免教學無目的,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及本單元的整體目標,我確定重難點突破措施(展示片二):

1、針對重點一,我打算採用問題啓發、興趣引導、小組討論等方法來完成,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具體來說,我打算這樣來開展活動:

第一步:在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釋題引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我設定了這樣一個問題(展示片三):題目是《國寶——大熊貓》,很自然,介紹的是大熊貓,那爲什麼要加上“國寶”二字,還要放在“大熊貓”之前?根據學生的能力,能回答出是顯示出大熊貓的珍貴,順勢引導,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慾望,“那它的珍貴表現在哪些方面?”這個問題可以促使學生去讀課文,探究答案。下面就可以分組討論,老師提出要求:以學習小組爲單位,把你的觀點表述出來,讓組員聽聽,然後歸納出本組的觀點,推出本組的中心發言人,準備班級交流。

第二步:在上一步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歸結各組的觀點,加之老師的點撥,就可以得出大熊貓珍貴的原因,:體態可愛、數量稀少(包括分佈地域窄、食性單一、活動區域少、繁殖力低)、有研究價值。這也包含了它的生活習性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精神,也鍛鍊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力。

2、針對教學重點二,因爲這同時又是教學難點,在時間分配上可以有所側重。我打算主要採用自我推薦法、比較法和設疑問難法,透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首先,把機會讓給學生,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

意識和進取精神,讓他們進行自我推薦。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自主學習、整體把握課文之後,啓發他們(展示片四):“透過大家的賞析,是否發現本文的語言上的獨到之處?你從中學到了什麼?你覺得文中有哪些可取之處?能否向大家推薦一下,讓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成果。”這樣配合老師的點撥,學生自己探究出來,既使得他們有了成功的嘗試,更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其次,在學生自我表述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提出下面的一些典型的句段,若能分析到位,自然就鍛鍊了學生的能力;若分析不妥切,我打算用“增刪替換比較”和“設疑問難”的方法加以補充,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味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展示片五)例如:

A、“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一句的“最少”一詞可以不要嗎?

B、文中寫道:“大熊貓體態豐滿,四肢粗短,尾巴短禿,毛色奇特,頭和身軀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幅八字形的黑眼鏡。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溫馴,給人以優美、活潑的感受。”而在《辭海》中是這樣寫的:“體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長約1.5米,肩高66釐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澤,眼周、耳、前後肢和肩部黑色,其餘均爲白色。”比較一下它們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

C、“大熊貓喜歡嬉戲,憨態可掬,有時直立起來,狀似舞蹈;有時背倚石頭,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時團作一團,漫不經心地隨地打滾;有時拖着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可否換成這樣的句子“大熊貓喜歡嬉戲,憨態可掬,直着身子,或打滾,或在草地上行動”?

D、本文是一篇說明文,那麼第一至三段的記敘以及西班牙國王聽說中國大熊貓分娩消息後異常高興的故事是否多餘?(這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是符合科普說明文的特點的。)

四、課堂教學程序及時控

1、匯入新課(2`)

大約需要2分鐘,我是這樣匯入的:我問大家一件事,20xx年,奧運會就要在我國北京舉辦了,你們知道嗎?(目前的學生知識面相對較寬,會知道)奧運會終於在我國舉辦了,這是一件多麼讓我們興奮的事啊。課堂的學習加上平日的蒐集,你們肯定了解了不少的小動物,若請你爲北京奧運會推選一種動物作爲吉祥物,你會推薦什麼呢?(學生自由想象,會有學生提到大熊貓)看來大熊貓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喜愛,因爲早在1992年的北京亞運會時就已被推選爲了亞運會吉祥物。而著名作家葉永烈也寫了一篇文章《國寶——大熊貓》。(板書課題)

2、展示學習目標(1`)

以幻燈片投影(具體內容見上)

3、自主學習、整體感知(5`)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要注意以下的要求:

A、圈劃標註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隨時在書邊批註自己的讀書心得,必要時可以同位討論解決問題。

B、思考:爲什麼稱大熊貓爲“國寶”?

C、思考:大熊貓有哪些特點、習性?

4、探討交流(25`)

這一階段重點就是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這一步教學中,教師僅作必要的補充和指點,整個學習過程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具體的設定在重難點突破措施中已詳細敘述。

5、疏理鞏固(5`)

現在《國寶——大熊貓》這一節課我們學完了,你有什麼收穫呢?下面,以小組爲單位交流一下,尤其是談談你自定的目標達成的怎麼樣了。讓我們在交流中相互提高。

6、遷移作業(1`)(展示片六)

透過以上的幾步,學習目標已經基本能達成了,但,學生的學習不能只侷限於課堂,還得有課外的延伸,爲此,我還設定了遷移訓練(展示片六):

學過這篇文章,我們確實體味到了大熊貓是多麼的可愛,又是多麼的珍貴。請同學們在課下利用圖書館、上網、調查等方式蒐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大熊貓專刊》。

五、板書設計(展示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