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科學地確定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譯林牛津版英語)

【摘 要】本文闡述了目前部分高中英語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所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實例介紹了科學地確定和敘寫教學目標的的方法,指出了英語教學中確定教學目標時應注意的問題。

科學地確定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譯林牛津版英語)

【關鍵詞】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目標確定、科學性

一、引言:

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完成某階段(如一節課, 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工作時, 希望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而我們常常把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稱爲課時目標或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的課程意識、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觀[王薔:《從課堂教學看新課程理念的落實》 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8.03, 北京師範大學]。科學的教學目標,能給師生清晰地指明本節課的方向。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科學地設定教學目標。

2009年9月14~15號筆者參加了在江蘇常州召開的09年江蘇省高中英語課改實驗交流會暨教學觀摩研討會,會議主要分爲觀摩研討課和專家點評兩部分。提供現場交流觀摩課的是全省各地市選送的14位優秀教師,分爲兩組,分別展示了《牛津高中英語》模組五Unit 2 的7種不同課型。在研討活動中,授課老師語言基本功紮實,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體現了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反映了老師高水平的語言素質和正在不斷提高的理論水平。爲了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他們特別注重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但筆者在課堂觀察和研讀授課教師所提供的教案過程中卻發現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有較大的偏差,有些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甚至有比較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目標沒有反映文字在本節教學內容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學目標中動詞的行爲主體偏離;選用的行爲動詞不妥當;課時教學目標過多;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混淆;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不匹配;教學目標與課堂評價脫鉤。

教師應該如何確定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呢?怎樣的課堂教學目標纔是科學的呢?筆者認爲,在確定一節課的課時目標時,教師至少應考慮下列四個方面:課程標準、教材、編者意圖與學生學習情況,現以《牛津高中英語》M5U3 project 板塊第一課時爲例對此進行簡單說明。

先讓我們首先看看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綜合發展的基礎上[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高中英語課程共有(六、七、八、九)四個級別的要求,但沒有具體的知識點要求。課標中的五個方面不是透過某一模組或某一單元的學習逐一達成的,而是滲透在各個單元的學習中。各個版本的教材正是根據這些標準,提供了各種語言材料和語言活動,《牛津高中英語》也是如此。課程標準的達成是靠教師和學習者透過使用這些語言材料和一定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

根據課標要求學生學完模組五應達課標規定的7級要求。本課M5U3最接近和對應的是課標中的七級目標。課標中七級的總體目標描述如下: 有明確和持續的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意識。 能就熟悉的話題交流資訊,提出問題並陳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能讀懂供高中學生閱讀的英文原著簡寫本即英語報刊。具有初步的使用寫作能力,例如:事務通知和邀請信等。能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計劃、組織、和實施語言實踐活動。能主動擴展和利用學習資源,從多渠道獲取資訊,並能利用所獲得的資訊進行清楚和有條理的表達。具有較強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能力,基本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本課教學內容爲《牛津高中英語》模組M5U3 Project板塊,該板塊屬於探究性學習活動,就要求學生透過“做”學習英語(do to learn),獲得英語運用能力。M5U3 Project的主題是having a debate。A部分的閱讀材料爲Man versus nature, B部分是一個英語辯論的語言活動。根據這些語言材料回溯到課標,我們在7級要求的具體標準中找到了與此相關的內容標準如下:

1)語言技能目標:

說--- 能根據熟悉的話題,稍作準備後,有條理地做簡短的發言;能就一般性話題進行討論;能根據話題要求與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務;能用恰當的語調和節奏表達意圖。

讀---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資訊;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

2)語言知識目標:

語音--- 在口頭表達中做到語音,語調自然和流暢。

功能--- 運用已學過的功能項目有效地表達情感、意圖和態度。

話題--- 熟悉個人、家庭和設會交往等方面的的話題。

3) 情感態度目標:在英語交流中能理解並尊重他人的情感。在英語學習中有較強的自信心,敢於用英語進行交流與表達

4) 學習策略目標:

認知策略---利用推理歸納等邏輯手段分析和解決問題;總結所接觸語言材料中的語言規律並加以應用。

交際策略---在課內外活動中積極用英語與同學交流;利用各種機會用英語盡興真實交際;透過解釋或重複等方式克服交際中的語言障礙。

5) 文化意識目標:透過學習英語瞭解世界文化,培養世界意識。

瞭解這些,我們還不能很好的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該板塊的內容(文字Man versus nature +活動having a debate),教師通常需要2個課時完成, 第1課時爲文章的整體理解和語言活動,第2課時主要呈現活動成果和處理語言知識。按理說完成一個“英語辯論”的活動,只要有B部分即可,編者爲什麼還要在A部分安排一篇閱讀文章呢?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大多數文字都可以用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那這篇文章是否也是如此呢?它與B部分有什麼聯繫嗎?編者的意圖到底是什麼呢?帶着這些問題,筆者再次仔細的研讀了文字,發現這篇“人與自然”的文章其實是一個完整、但不太正式的辯論範例。編者的意圖即透過文字範例,引導學生獲得一種“英語辯論”的方法。兩部分都是爲了“having a debate”做準備的。而debate在課標中主要體現在“說”的能力標準上,因此本案例設計的第1課時(即文字的整體理解和語言活動)最後確定的本節課教學目標主要凸顯了“英語辯論”的教學功能,而弱化了文字其他的閱讀功能如:找讀、預測、猜測詞意、理解指代關係等。

理清了這些關係後,我們還要看看學習者的情況。筆者的授課班級爲省重點中學一個比較好的文科班,學生英語語言素質都比較好,因此目標達成度上要求比較高。

綜上所述,筆者把本節課課時教學目標(從學習者角度看,即爲他們的學習目標)最終確定如下:Learning Objectives: All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1.follow the line of argument (presenting an idea, supporting i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drawing a conclusion) after reading the text man versus nature by

1)finding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finding out how the writer expresses and supports his opinion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3)speaking out the basic elements of a successful debate.

2.participate in a debate by

1)finishing the following tasks successfully: showing different opinions, presenting the idea, considering the points of the opposite side, showing a good point at the end;

2)following the usual schedule (timing, the role of different member, the process).

當課堂教學目標確定以後,教師要注意科學、規範地敘寫教學目標。一個好的教學目標應儘可能考慮到行爲主體、行爲動詞、行爲條件和表現程度(爲方便記憶,可以簡單的把他們歸結爲ABCD 四要素)。教學中的行爲主體是學習者,是教學的對象(Audience)---學生,教學目標描述的應是學生的行爲,而不是老師的行爲,所以教師在敘寫教學目標時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這樣才能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行爲動詞用以描述學生所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爲[崔允漷主編:《有效教學》,P113,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6]--- 即(Behavior)。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動詞來反映學生學習的變化,如:identify, recognize, name, mark, choose, retell, explain, compare, express, speak out, act out, recite, translate 等。如果教師選用的動詞不能反映學習的變化,則這樣的目標就不具有可觀察性和可檢測性,教學的有效性就很難得到保障。行爲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範圍等[崔允漷主編:《有效教學》,P113,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6],即學習者達成目標時所學的條件(Conditions),如: by using the key words; with the help of the dictionary; in 3 minutes等。表現程度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用以評量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Degree),如: At least 80%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nswer…; All the students can …等。教師在敘寫教學目標時,應採用規範的教學目標敘寫方式,儘可能的包含這4要素。

案例一

Teaching aims:

To help the students aware of how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happen.

To help the students know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help the students form the idea of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in daily life.

在案例一中,雖然教學目標中的主語被省略,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動詞的行爲主體是老師。在09年江蘇省高中英語課改實驗交流會暨教學觀摩研討會所提供的14份教案中,有11位老師是用類似的方式開始敘寫教學目標的,如:To make the students ge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To help the students have…;To improve/enlarge students’…; Enable the student to understand…; To help the students know…;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等。只有3位老師使用了Students are to understand…; In this period,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 know …等方式敘寫。教學目標的行爲主體嚴重偏離,顯然是“Teacher centered classes”,而不是 “Student centered Classes”。規範的行爲目標開頭應是: After this period,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或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等。另外,所選用的行爲動詞:help…aware of; help…know about 都過於寬泛,不能準確反映學生學習後的變化,教師也很難即可作出判斷學生是否意識到了什麼或者學生了解了什麼, 因此不具有可檢測性。教師應避免使用此類動詞短語,如:understand the passage; master the usage of …;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large the vocabulary等。筆者認爲案例1中的教學目標可以改寫爲:Learning objectives:

At the end of this period, all (or 80% …)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pictures on page21 with 3-5 sentences;

2)st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key words given;

3)list at least 5 way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our daily life by discussing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千萬不能把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混淆在一起。

案例二

Teaching Objectives:

Basic objectives

Be able to list some damage caused by man and nature;

Be able to know the basic procedure of a debate and how to read a debate;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assage and comprehension exercises;

Be able to retell or sum up the main ideas of each side.

More advanced objectives

Be able to share their own ideas regarding the environment, varieties of damage they notice or know in their lives caused by man and nature.

Be able to comment on the behavior of some people that does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Be able to use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and reading skills effectively in the classes.

在案例二中,教師一共設定了7個教學目標。除去其它問題先不談,讓我們設想一下,一節課45分鐘內,要達成這麼多的教學目標談何容易?即便達成了,教學效果恐怕也令人懷疑。目標第1) 條實際上是閱讀教學的一項讀前活動(pre-reading activity) ,並不是本節課教學活動要達成的結果。第4) 條---概括大意, 是爲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服務的,嚴格的說也不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只是達成目標的一個活動環節而已。從教學現場看,本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是interview, 並無其它爲達成第6) 條目標相關的活動,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不一致。此外,目標第7) 條表述不夠具體,沒有體現該篇閱讀課文在該單元的作用,好像放在大多數英語課中都行,實屬多餘。

從所提供的教案看,沒有一份教案提供了評估教學目標達成度的教學評價方案。從筆者所觀摩的7節課中,除了一節task II 的課堂教學中,形成性評價有所體現外,其餘幾節均無與教學目標配套的評價活動。

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會對教學產生直接的指向作用。不科學的教學目標必然導致低效或無效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除了要避免上述問題外,教師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目標不應強求三個維度面面俱到;

新課程中的三維教學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目標的三個維度。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並非所有的課堂教學目標都要包含這三個維度,也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找到這三個維度,因此教師只要心中有這個概念,敘寫教學目標時不能強求。

2. 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目標的問題: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標準。其中語言知識方面教學目標相對比較容易確定,而其他四個方面有時較難確定,這時教師可以採用新三維的目標敘寫方式。新三維指的是結果性目標、體驗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結果性目標即運用外顯行爲動詞描述學生學習後的變化。體驗性目標對應的就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目標:The students will show their sympathy to …。而英語教學中的能力目標則可以設計成表現性目標,如: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chance to take part in a debate …。一般來說,陳述性知識適合用結果性目標陳述,而程序性知識適合用表現性目標敘寫。

3. 教學目標的情境性:

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還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基本情況。適合這個班級的教學目標並不一定適合其他班級。例如,對於優秀班級教師可以設定“所有學生都能說出…” 這樣的教學目標。而對於基礎較薄弱的班級,我們的目標就可以調整爲: “80 %或70% 的學生能…”。另外,教師還要考慮教學內容所對應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高中英語課本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文字,都可以拿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但每一個文字都承擔者課程標準中的某項特殊任務,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一定要考慮給教學內容在本單元中應突出訓練的項目。比如,《牛津高中英語》模組二 Unit3 Reading的閱讀文章The curse of the mummy, 就承擔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中“預測”這一項閱讀技巧的任務,而模組五 Unit3 project 的文章則主要承擔培養學生“英語辯論 ”能力的任務,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強化它在該單元中的作用,淡化文字的其他功能。

4. 教師在設計出學習目標以後,可以先依據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然後再設計課堂評價的方式。也可以在設計目標後先審計評價方式,在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就可以做到用目標導引教學,用評價促進學習。

總之,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基於對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情的分析,儘可能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只有目標設定正確了,纔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