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感悟英語新課標理念 認清課程改革的方向

一、 引子

走進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大手筆就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手筆來自大思考、大決心,這種大思考、大決心就是在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爲,任何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往往都起步於教育的重大改革。誰擁有了21世紀最先進的教育,誰就擁有了21世紀。從某種意義上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事關中華民族的未來。黨和國家要把一個民主、科學、充滿生機的新課程獻給新世紀的中國的億萬兒童,目的是讓他們擁有一個自主獨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課程與舊課程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理念。新課程所蘊含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資訊化的特點,體現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新課程發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能否把國家的意志、專家的思想變爲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行爲,這是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從各國課程改革的歷史看,一些重大的課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問題基本上都出在課程理念與教師行爲的轉化上。從理念到實踐之間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尤其是對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來講更要經過一個艱難的轉化歷程。前不久,《中國教育報》記者在報道中所反映的“課程標準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課堂教學濤聲依舊”的現象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在新課程改革師資培訓的通識培訓和課程標準學習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讓教師接受新的課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種認同,還沒有成爲教師的一種素質。要把一種理念變成人的素質光有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種理念的進一步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的。我們的理論輔導不僅要說清是什麼、爲什麼,更要講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爲的轉化上。要讓教師在轉化中進一步認識理論,在轉化中感受理論的魅力,品味理論指導教學帶來的甘甜。

二、課程理念是課程的靈魂

(一)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是理念的不同

所謂理念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理念是人們在對某一事物現實的深刻分析和未來的展望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是兩者的統一。課程理念是課程設計者蘊含於課程之中,需要課程實施者付諸實踐的教育教學的信念,它是課程的靈魂和支點。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是理念的不同。例如舊課程觀認爲課程是知識,因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是中心,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新課程觀認爲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課程不僅是文字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舊課程觀認爲課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識的載體,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課程觀認爲課程是教材、教師、學生、環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共創共生,形成“學習共同體”。每個學生都帶着自己的經驗背景,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這本身就是課程建設。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材中學到的多。舊課程觀認爲課程與教學是相互分離的,教師只有教材意識,只知道教材、教參、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而新課程觀則認爲課程與教學是整合的。課程是由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正是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

教師走進新課程最重要的是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課程所蘊含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資訊化的特點,體現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新課程發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能否把國家的意志、專家的思想變爲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行爲,這是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二)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1. 新課程的價值取向是人的發展

人類資訊化時代的到來對哲學所產生的影響之一就是價值多樣性及其擴展。哲學的這種價值的多樣性對課程的影響就是課程價值的多樣性及其擴展。其中影響較大的價值取向有三種:①以經濟發展爲本;②以社會發展爲本;③以人的發展爲本。而這種多樣性的發展趨勢就是融合,因爲割裂與孤立都會給課程帶來不同弊病,從而使教育貶值。在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對我們影響較大的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是建立在他對社會理想的認識基礎上的。馬克思認爲,共產主義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爲基本原則的基本形式”,並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每一個成員都能完全自由地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重點在個性與自由。離開了個性發展和自由發展,就談不上全面發展。我們歷來重視以人爲本的教育價值取向,但是在如何處理好這三種基本價值的關係上卻是經歷過曲折的。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楚課程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礎的是課程在人的發展上所體現的價值。多種價值的融合,特別是人的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融合,將是課程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一。新課程價值在於透過促進人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實現了課程價值的融合,這種融合濃縮爲一句話就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2.“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內涵

“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包含着三層含義:一是課程要着眼於學生的發展。這是課程價值取向定位問題。在如何處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係上,新課程定位在人的發展上,具體地說就是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具有能動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作用的發揮是透過人來實現的,也就是透過教育培養的人來實現的,教育是透過人的發展來影響和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全面關注學生髮展是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趨勢。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目標指向學生髮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爲核心的發展。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資訊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二是面向每一位學生。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課程目標所確定的都是新世紀我國國民的最基本素質。這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之一。新課程強調面向每位學生既是順應了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國家對人才需求的必然。作爲基礎教育,面臨的任務既要瞄準知識經濟的需要培養高素質尖端人才,又要爲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培養人才和合格的建設者。因此,在新課程實施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特長,使每位學生都具備一技之長,使全體學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長爲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有用人才。三是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不能把學生僅僅看成是知識的容器。素質教育所關心的是整個的人,而不只是作爲產品的人,是富有創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質生產的生活。學生的發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全面、和諧的發展。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的國際研討會就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與責任感,強烈的自主精神、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爲21世紀人才規格的突出特徵。可見,21世紀的人才應該是全面發展的人,正如李嵐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發展的人,纔是對社會最有用的人”(《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達到了知識習得、思維訓練、人格健全的協同,實現了在促進人的發展目標上的融合。課程的目標不只是使學生更富有知識,而且應使他們更聰明、更高尚。

(三)發展的終極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 全人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全球經濟一體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會生活數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變化對教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時代發展對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國掀起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熱潮。這次課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學生爲本,着眼於學生的全人發展,爲了每一位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的發展。這種着眼於全人發展的課程價值取向,使學校的課程目標表現出以下一些新的特點:一是注重課程目標的完整性,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是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三是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四是着眼於未來,注重能力培養;五是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六是強調國際意識的培訓。

根據上述價值取向,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是:以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爲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這個總目標有四個特點:

(1)把德育目標與時代要求聯繫起來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標準國際化已經是一種趨勢。中國加入WTO以後,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之中。教育培養的人才必須能夠適應這種趨勢和要求,因此,各國在人才培養上都十分強調人的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對人類的責任感;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多彩的健康個性;與他人合作、協調、國際交往的能力等。新課程改革所確定的培養目標都鮮明地體現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時代性的基礎上,又強調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

(2)突出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環境意識教育

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環境意識是新世紀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些素質當中最重要的是創新精神,創新是21世紀的“通行證”。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據統計,自1946年以來美國人獲諾貝爾獎的佔世界各國獲獎人數的一半。近幾十年來,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國首先研製的, 70%首先在美國應用的。美國國家競爭力委員會稱,美國在27個關鍵技術領域中取得24個領先地位。正因爲如此,美國經濟發展水平良好,綜合國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爲奇。可見,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它決定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資訊化社會,一個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質。小而言之,它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存質量、生命質量;大而言之,它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因此,許多國家都把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和吸納,作爲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作爲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國教育在走向21世紀時,必須把創新素質的培養作爲終極目標,凸現出來。而一個人創新素質的形成必須從小抓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創新精神的培養作爲主旋律其道 理就在於此,因此,在新課程實施中,我們在抓好上述學生基本素質培養的同時尤其要抓好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3)把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與終身學習聯繫起來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把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與終身學習聯繫起來,這裏既有繼承又有發展。

一方面,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良傳統,在本次新課程改革中能把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擺在突出位置是新學力觀的體現。所謂學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習得的知識、能力。學力是動態的、發展的,學力也應該與時俱進。任何一門學科教學的目標,大體有四個組成部分:①關心、動機、態度;②思考力、判斷力;③技能;④知識、理解。這四個視點作爲一個整體反映了一種學力觀。這一點恰恰與人們把學力結構劃分爲基礎學力、發展性學力是一致的。所謂基礎學力是指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爲主要內容,幫助學生打基礎的學力,而所謂發展性學力是指以觀察能力、自學能力等爲主要內容,使學生在未來自己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基礎學力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基礎學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課程所強調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有別於以往。新課程所強調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如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進行運用計算器計算的基本技能的培養;二是學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如數學中百以內數的計算。

(4)既強調健康體魄、健康心理,又強調健康生活方式

新課程不僅關注青少年學生現實生活世界,而且還要關注青少年學生可能生活世界。關注青少年學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關注兒童生活的未來發展趨勢,關注青少年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課程培養目標中既強調健康體魄、健康心理,又強調健康生活方式。對於健康體魄與健康心理我們比較重視,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卻一直是我們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們“怎樣生活”的問題。所謂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會和時代中,人們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制約下和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所形成的滿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動形式和行爲特徵的總和。21世紀人類社會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終身學習將成爲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 的環境影響與內在的因素。其外在環境影響包括:社會的發展、家庭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其中學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學校教育中又以教學的影響爲首,教學在學生心理髮展中起主導作用。內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質和心理素質。在影響一個人生活方 式的心理素質裏,思維方式與主體性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所謂思維方式是指人們在長期的認識和實踐中形成的認識和處理問題的思維出發點,以及某些經常使用的相對比較固定的思維方法。不同思維方式由於認識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得出的結論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樣。思維方式一旦形成,將對個體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試想一種單一的、刻板的思維方式與複雜的、靈活的思維方式對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影響肯定是不同的。因爲思維方式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思維定勢的過程,任何定勢都是先前的活動對其後繼活動的方向具有決定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又是可以遷移的。

主體性是指人在認識和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人的主體性是人的本質特徵。在一定意義上說,個人的主體性如何,決定着他將具有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具有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一個處處表現出一種依賴性、被動性和缺少獨特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學習方式的核心就是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對一個人思維方式和主體性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意義遠不只是學習本身,它關係到學生未來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

2. 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

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要實現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首先要改變課程功能的單一化。綜觀世紀之交的世界各國課程改革,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是普遍追求。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注重基礎學力的提高、資訊素養的養成、創造性與開放性思維的培養,強調價值觀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學生經驗,發展學生個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落實這一課程改革目標,實現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就有了可能。

要實現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還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新課程所蘊含的理念。要準確地理解和牢牢地把握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進而要準確地理解和踐行圍繞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包括:要讓課程走向生活,課程要面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讓課堂充滿創新活力;要把教學過程作爲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要明確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師生的發展,體現評價的人文關懷。只有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新課程所蘊含的理念,我們才能認清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確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全日制普通進階中學英語教學大綱》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進階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4、《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必修)第一冊(上)2003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