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張力的教學探索 (中學英語教學論文)

溫州實驗中學金從容

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張力的教學探索 (中學英語教學論文)

內容提要:課程實施的核心是主體參與。初一英語新教材資訊和容量比較大,詞彙有很大的增加,併爲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境。因此,要求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教法,適應新形勢,努力實現角色的轉換觀的轉變,爲學而教,爲學法而創造教法,關注“學”的終身理念,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張力。

主題詞:教法的張力;興趣 ;學習習慣養成;教學多樣性

初中英語新課程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初級中學課程標準--英語》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體作用,將學生視爲能動的、自主的、獨立的活動個體。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努力使自己的教法適應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與新教材變革的需要,發揮出教法的張力,提高教學的效益。新教材初中英語資訊量和教學容量比較大,詞彙不老教材有了很大的增加,併爲學生提供了大量真實的語境。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努力 “真正實現角色的轉換和觀念的轉變,爲學而教,爲學而創新教法,關注終身“學”的教學理念 。最近幾年以來,我主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可新課改的理念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教法的探索以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張力:

一、 教法的改革應始終圍繞激發學生興趣而展開。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於興趣,具有內發性的特點。我們英語教師只要堅持認知與情感互動的原則,立足於認知,體現其發展,引導其樂學,使學生主動汲取、內滲知識並生髮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筆者立足於新課程要真正把教學活動變成學生自己的活動的特點出發,不論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或結尾階段,我很注意銜接新舊知識,貫通前後內容,指導、啓迪、和開發學生的各種能力,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相互依賴的、真實的語言交往環境,積極營造互動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的機會,使學生在一個個寬鬆的環境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給他們展現出一個個廣闊的語言學習空間。例如在Unit11,Junior I中,爲了引出新課內容:“What time is it?”這一重點句型,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同學們作了展示。我首先展示了同學們都很喜愛的球類運動項目:two baseballs,使同學們很快便饒有興致地紛紛說出:

A:I like baseballs very much .

B: I don’t like baseballs, but I like basketballs .

C: My favorite is footballs...

於是我在同學們的討論聲中很自然地利用實物展示了兩個棒球、四個籃球、六個足球,逐步形成一個鬧鐘的雛形,同學們便開始互相猜測:What’s this? Is it a clock? 從而引發他們極大的好奇新和學習的積極性;於是, 我很快進入新課的學習內容:Yes, it’s a clock. What time is it now? 如圖:

接着,我創設了新的活動任務:It’s seven o’clock in Beijing now. Please discuss: What time is it in other countries?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各組還模仿中央電視臺《開心詞典》的求助辦法互相瞭解和探討地理知識和時區的知識,課堂氣氛頓時十分活躍,同學們紛紛上臺很自豪地展示自己淵博、豐富的知識:It’s twelve o’clock in Paris. But it’s eighteen in New York... 掌握了時間概念之後,同學們開始介紹了日常生活中每個時間段他們通常所做的事情,例如:I get up at six thirty. We play basketball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這樣在學生輕鬆、直觀又濃烈的學習環境中紮實地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我也輕鬆地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在臨結束時,我又採取懸念法提了一些富有啓發性的問題,造成懸念,引起學生進一步的求知慾望。如,What’s my favorite day and what do I do on that day?爲下節課的內容My favorite ...埋下了伏筆,爲繼續學習做好了必要的準備。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式還有很多, 諸,如成功激勵、習慣培養、情感體念等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結合和運用各種高效的教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

二、 教法要體現對學生學習習慣與素質的培養,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而展開。

正如葉聖陶說的:“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因此,教法改革應圍繞培養學習習慣而展開,這是爲學生終身學習創造良好的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我在初一英語課教學中非常關注學生學習習慣與素質的培養,貫徹在課前課後,課內課外之中,要求每個學生做到學好英語,先養好習慣。我主要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個性差異,確立英語教學習慣養成的要求,幫助學生確定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做到課前能專注聽講能提問,能質疑,能答辯,並能獨立完成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學習習慣很重要,對掌握好知識點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例如Unit 9 Junior I單詞多且難,學生在沒有預習的情況下無法熟悉鞏固好學習內容,所以我要求學生在課前先對父母家人進行一次調查,瞭解他們喜歡哪類電影,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就很容易掌握難以記憶的comedy, thriller, documentary等單詞和句型: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這樣,他們在課堂上就會很有興致地迫切地詢問起彼此的喜好,達到了交際互動的學習目的。在課堂內,我非常注意培養學生提問、質疑、答辯的能力。我經常運用比較法、聯想法等教學方法, 我比較重視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加強他們的鑑別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我經常要求學生課後聽英語錄音,看英語影視作品,有目的地爲學生提供節目供學生和家長選擇,做到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培養學生課後視聽的習慣與能力。

三、 教法改革要圍繞學生多樣化“樂學”的方法而展開。

新課程和新教材倡導教和學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的“樂學”。這樣,就要求英語教師務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圍繞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和實際,講究學習指導藝術,促進多樣學習指導模式的生成。例如,我常運用遊戲法,組織學生探究性學習最受學生歡迎,能體現遊戲伴隨着緊張和愉快,使學生在沒有外在壓力的強迫下,在歡樂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我的常見做法有:

1、創設情景教學,讓課堂教學充滿情感。 新課程旨在以人爲本,體現師生互動,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要求開展“情景-問題-探索”爲線的遊戲活動,對問題開展討論。

2、看圖說話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它不僅能鞏固所學的單詞和語言知識,還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思維。

3、開展不同的問題的遊戲活動,可以是小組與個人,單堂與連堂,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現教學活動的開放性,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透過文字、圖片、影像 、交流、表演等形式呈現,使學生可接受。例如 Unit 4 Senior I要求掌握in ,on, under等方位詞及家居用品,我利用學生喜愛電腦的特點,製作了課件,進行電腦遊戲教學。讓學生自行組合,兩個或多個同學對話表演,內容是幫助整理雜亂的房間,如,A: Where is the drawer now? B: Look, it’s on the table...在表演的同時,需要一個學生用鼠標把對話中提到的用具拖移到正確的位置上去,使房間井然有序。如圖,

我們要想達到成功的表演,學生必須聽、說、做相結合,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結果臺上臺下融成一片,形成探究氣氛。這樣合作、交流、互動的教學方法得到了詮釋,效果很好。

總之,英語教法問題的探討,要在一定理論指導下深入研究教材,將教材分析研究透徹,切入點處理的科學。英語教師要熟知教材與課程標準,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爲確定適當的教法以及設計CAI軟件做好準備,實施多媒體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研究章節中的重點難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爲知識 整合提出新穎的教法,達到發揮教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張力的根本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初級中學課程標準-英語》;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揚啓亮:《教法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張力》課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