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科普知識

超聲科普小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爲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超聲科普小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超聲科普小知識

無論是健康體檢還是到醫院看病,醫生總會讓病人做超聲檢查。大多數人對超聲的理解就是,懷孕了孕婦要做B超,而事實上是,超聲絕非僅用於孕婦檢查胎兒的,這只是超聲在臨牀醫學應用的一小部分而己罷了。然而超聲究竟是什麼東西?它如何對人體進行檢查呢?

超聲,即是超聲波,它是一種機械波。我們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爲20~20000Hz。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或小於20Hz時,我們便聽不見了。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稱爲“超聲波”。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爲2~10MHz。它可以在人體內傳播,並在碰到不同組織之後能反射一部分回來。根據這一物理特性,科學家研製出了各種超聲儀器。超聲波由探頭產生、發射出去,進入人體後,根據器官組織聲學性質上的差異,有一部分超聲波被反射回來,再由探頭接受後經計算機處理,以波形、曲線或圖像的形式顯示和描記出來,超聲醫生根據圖像的.特徵對生理、病理情況作出判別的診斷方法,就是超聲檢查。

那麼超聲檢查對人體有害嗎?超聲波在生物體系內傳播時,可引起生物體系的功能、結構或狀態發生變化,這便是超聲生物效應。所引起生物效應的輕重程度,主要取決於超聲劑量的大小和檢查時間的長短。現在用於臨牀診斷的超聲檢查儀的劑量和檢查時間均處於非常安全的範圍之內,對人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可能還有人會問超聲對胎兒有影響嗎?對於這一問題,國際上尚無明確答案。

國內較統一的認識有以下幾點:

1、在確有診斷目的的情況下,應積極使用超聲影像等診斷技術

2、在保證獲取必要的診斷資料前提下,儘可能採用最小的輻照強度和最短的輻照時間;

3、一切與診斷無關的胎兒影像應一律予以拒絕;

4、對早孕胚胎最好不做或少做超聲檢查,對3個月以上的胎兒腦、眼、髓、心臟及生殖器官做定點超聲檢查時,亦應控制在3-5分鐘之內。如能按照以上幾點去做,對於胎兒的超聲檢查,應可做到較安全。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的優點是對受檢者無痛苦、無損害,檢查方便,圖像直觀,顯像清晰,故深受臨牀醫生和病人的歡迎。它與X線CT、磁共振成像和同位素掃描被認爲現代醫學的四大影像診斷技術,互爲補充,共同提高。

超聲診斷種類很多,一般可分爲A型、B型、D型、M型等。目前我們常用的超聲診斷一般是多種類型的結合。A超和M超都是一維顯像,A超除了在眼科領域尚有應用之外,在其他領域已基本淘汰了,M超主要用於心臟超聲檢查。B型超聲是目前所有超聲診斷的基礎,它能直接顯示二維空間圖像,故又稱二維超聲。D型超聲也稱多普勒型,透過血液流動和臟器活動的多普勒頻移信號,經過自相關技術等處理、彩色編碼後疊加到B型超聲的二維圖像上,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彩超。很多老百姓以爲彩超就是彩色電視機,看到的所有圖像都應該是彩色的,然而彩超絕不是全屏彩色的,只有在觀察血流信號時,才部分顯示紅或藍色。因此,彩超既能提供二維圖像的形態學資訊,又能提供血流動力學資訊,是如今超聲診斷的主流。

近年來,又出現了三維超聲和超聲造影檢查等新技術,均在迅速發展中,目前臨牀上三維超聲主要用於產科對胎兒的檢查,超聲造影是透過在靜脈中注射造影劑達到顯像的目的,已在全國各大醫院中陸續開展,使得超聲診斷的範圍和水平大大增強。

常規超聲檢查是在體表完成的,有些器官或病變位於盆腔等深部內,這時爲了避免其他組織的影響可採用腔內探測方法,如經食道檢查消化道、心臟,經直腸檢查前列腺,經陰道檢查子宮、附件等。在超聲引導下把穿刺針、引流導管或藥物正確地插入或者注入所要達到的病竈、囊腔、體腔、管道和其它特定部位,以達到診斷或/和治療的目的,這就叫介入性超聲。此外,超聲還可引導治療腫瘤或者直接使用高能聚焦超聲治療腫瘤。

超聲檢查在人體內應用極廣,遍及顱腦、心臟、血管、肝、膽、胰、脾、胸腔、腎、輸尿管、膀胱、尿道、子宮、盆腔附件、前列腺、精囊以及眼、甲狀腺、乳腺、唾腺、睾丸、周圍神經和四肢肌腱等。但是超聲診斷也有一定限制,比如對於骨骼、肺和胃腸道的病變則診斷價值有限。而且超聲診斷是醫生透過瞭解病人的病史和其他臨牀資料後對圖像分析得出的,不能直接顯示病理診斷結果,因此在臨牀使用當中,必須多方面進一步綜合判斷,以期得出正確的診斷。

標籤:超聲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