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節日常識

十月初一寒衣節的習俗與禁忌

因爲今年的十月初一寒衣節正好是禮拜天,有條件的朋友最好能夠給已經逝去的先人“送去寒衣”,如果不能親身去墓地掃墓,那麼也可以在自己就近的居住地進行祭奠或者透過自己的方式對已故的先人表達自己的“問候”!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十月初一寒衣節的習俗與禁忌,希望有所幫助!

十月初一寒衣節的習俗與禁忌

十月初一寒衣節(鬼節)習俗

山東習俗:

農曆十月初一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多供以秋季豐收之物,意在報告祖先全面收成完畢。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說,意爲祖先捎去過冬衣服。

老北京人的習俗:

過去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這種風俗早在明代就有了。每年到十月初一,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後再焚化了。舊時的北京,大小衚衕中,常看到有人背一個布包,手中拿一疊子曆書,一邊走一邊叫賣:“賣皇曆,賣皇曆。”這也算是舊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節”:

這一天,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裏,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山西寒衣節習俗: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說是爲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十月初一寒衣節禁忌

1、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2、偷吃祭品

這些是屬於自己先人或者神靈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3、筷子插在飯中央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你的.先人和神靈來與你一起分享食物……

4、喊名字

倘若夜遊,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外面的孤魂野鬼記住你的名字。

5、游泳

此時你的先人或神靈會和你玩鬼擡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擡走了……

6、亂看

你的先人或者神靈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晚上也不要拍照,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

7、榕樹放在家門口

因爲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鬼神的最愛,除非你希望他們來家裏坐坐……

8、熬夜

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相較之下,誰會贏我想你心裏自有分寸……

9、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讓鬼神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0、不能隨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鬼神“上身”。

十月初一寒衣節的習俗與禁忌 篇1

寒衣節的習俗風俗

寒衣節,俗稱“十月一”、又叫“臘冥陰節”、“燒衣節”等,這一天,是合葬、遷墳、燒紙等祭奠的節日,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爲中國民俗節日中的三大鬼節。寒衣節裏,人們要爲亡人燒寒衣,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家人試穿;男人們則在這一天整理火爐。寒衣節吃什麼?人們吃餃子、麪條等食物來度過寒衣節。

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爲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蘭州拉麪最好的季節。炸醬麪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麪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吃麪條應該多搭配一些蔬菜、蛋類食品。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爲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大意爲: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爲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紅豆的表皮緻密而堅實,需要提前浸泡處理一下,否則蒸出來會很硬。傳統的紅豆飯做法是將紅豆事先泡水數小時,讓其喝飽水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煮一下紅豆,然後再與大米一起蒸煮。現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紅豆(也可不泡),然後用高壓鍋直接蒸煮,半個小時,軟糯香甜的紅豆飯就可以出鍋了。

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爲,牛爲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餈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戶將菜葉包裹着逆餈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餈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餈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說的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餈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爲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溼,爲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裏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裏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說,十月初一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臺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麪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節的禁忌有哪些

一、寒衣節禁談婚嫁

寒衣節是民間傳統祭祀的節日,即民間流傳的鬼節,這天是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日子,是個傷悲沉痛的日子,不適宜婚嫁喜慶的氣氛,同時,寒衣節婚嫁給新人姻緣會蒙上不長久的陰影。

二、寒衣節忌喬遷

寒衣節是民間傳統祭奠亡親的重要日子,十一寒衣節,路人忙祭拜,據老一輩人講,寒衣節在道路兩旁有亡親收寒衣的陰魂,如果在寒衣節喬遷,會有亡魂跟隨喬遷路人到家,對喬遷新宅不利。

三、寒衣節忌病人出院

寒衣節這天陰氣重,這些陰氣會着附在陽氣不足的人身上,而住院病人剛剛恢復身體健康,陽剛之氣不足,如果在寒衣節出院,在歸途中可能會有濁氣附身對身體健康不利。

四、寒衣節忌開業慶典

寒衣節是民間祭祀的節日,不適宜開業慶典,因爲開業慶典可能會有鳴樂燃放鞭炮的習俗,這樣情況會驚擾前來取寒衣的魂靈,另外,開業慶典喜慶的氣氛不適宜寒衣節思親的基調。

五、寒衣節忌晾曬衣被

寒衣節午後不要晾曬衣物,被子,因爲午後陽氣慢慢衰減,陰氣加重,民間認爲,午後晾曬衣被會有邪氣附着,會給人帶來不好的流年。

六、寒衣節婦女體弱者忌逗留野外

寒衣節忌諱身體羸弱者和婦女長時間在野外逗留,因爲寒衣節當天陰氣重,在野外長時間逗留會引發邪氣附身,給人的身體和運勢帶來不利。

七、寒衣節祭拜忌餓肚子

寒衣節是祭拜先祖,緬懷親人的日子,在祭拜之前,要吃飽飯喝好水才能前往祭拜,因爲餓肚子會造成身體空虛,體力匱乏,容易引發邪氣上身,再者過度傷悲容易引發各種不測。

八、寒衣節祭奠結束忌回頭

寒衣節祭拜結束後不要回頭看,特別是晚上在路上遇到聲音不要應聲,不要長時間在野外停留,否則會引發邪氣跟隨。

寒衣節傳說古詩

蔡倫剛發明造紙時,買賣很好。

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裏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開啟,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

慧娘唱了很多遍說:“剛纔我是鬼,現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後門,放我回來了。”蔡莫裝作糊塗:“我並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說:“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這樣一說,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爲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慧娘慷慨地送給鄉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曆十月初一,因此,後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