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父母如何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父母如何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希望有所幫助!

父母如何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

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體驗感悟的。家長不要包辦代替孩子的事情。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和時期,都有孩子應該自己做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學習是孩子的事,家長就不必日夜陪讀,培養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了。再大一點的孩子談對象那是孩子的事,家長就不必挑三揀四,橫挑鼻子豎挑眼了。許多需要透過社交關係辦的事情,家長也不要插手太多,儘量讓孩子自己去交往解決,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二、注重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

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還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遇到突發的變故時,應教育孩子有正視變化、承認變化和應對變化的心理準備,讓孩子有嘗試失敗和挫折滋味的承受能力。當孩子遭遇挫折時,家長應以理解的心態傾聽孩子的獨到見解,此時不宜指手劃腳亂指點。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分析原因,查找問題所在,讓孩子收穫自己的成長感,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生活的勇氣。

三、試着讓孩子自己做抉擇

在我們與孩子平時的生活中,中國家長替孩子做了太多的'選擇,小到出門穿哪一雙鞋子,大到高考填志願選擇哪一所大學,諸如此類的選擇還有很多。孩子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生活,從小就沒有任何選擇意識,可家長不可能爲孩子選擇好一切,孩子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等到孩子長大以後選擇工作、選擇伴侶等等,自然會出現沒有經驗、考慮不周的情況。

所以我們應該從很多生活小事上,就默默的培養孩子的選擇意識,這會讓孩子主動考慮更多,比如讓孩子自己選擇穿哪一雙鞋子出門,或讓孩子選擇放學回家後就寫作業,還是吃完飯之後再寫作業。這些不起眼的選擇,往往會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練習機會,透過讓孩子自己參與做抉擇,努力讓他思考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四、正視孩子的付出

在我們大人眼中,孩子們做的事情都是小兒科,那是因爲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大多都是第一次去做,沒有絲毫經驗可談。孩子如果努力做到了,自己內心是非常開心的,可在大多數家長眼中,只是做成了一件“小兒科”一般的事情,沒有什麼可驕傲的,更談不上表揚。

幼媽記得讓女兒學習自己穿衣服那段時間,剛開始的時候,女兒都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纔可以將衣服穿上,有時就算穿上衣服,卻發現衣服皺皺巴巴,渾身彆扭。當我看到女兒如此費力穿衣服的時候,會忍不住在一旁提示“把胳膊伸直、腿伸直使勁蹬”。

幼媽承認,作爲一個媽媽,我看不了孩子在那裏非常困難做一件事情,我非常想上去幫一把,相信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時候,都會有這種心態,我們此時最好不要伸手去幫忙,儘量只用言語上的提示,正視孩子此刻的努力,孩子在成功做到第一次以後,就會更加努力去做第二次。

五、引導孩子善用外界幫助

孩子如果遇到困難和麻煩,第一時間肯定會像父母尋求幫助,這個時候我們家長朋友,不妨根據孩子的困難,給他指一條更適合他的“明路”。

“媽媽,爲什麼一定要吃青菜?”“下次你去醫院體檢的時候,可以問問那裏的醫生和護士

“媽媽,爲什麼我要學數學?”“明天你到學校可以私下問問你數學老師”……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們家長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貪圖省勁,其實是更想給孩子傳達一種,除了爸爸媽媽之外,外界還有很多更準確的幫助,讓孩子感覺到,只要他想找出答案,就可以找出答案。這也有助於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會第一時間思考問題本身,而不是一味的依賴父母,更有助於孩子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