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報告2.72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自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物聯網概念後,現代資訊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相互融合,促使物聯網技術日趨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聯”爲核心的時代快速到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了物聯網戰略,投入巨資進行研究開發,我國也高度重視物聯網產業,在“十二五”規劃和其他政策意見中做了重點部署,物聯網產業迎來了良好發展機遇。

一、物聯網概念和關鍵技術

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資訊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完成物品與物品、人與物品、人與人之間的互連,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需要利用物聯網才能解決的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沒有考慮的、對於任何物品連接的問題。

(一)物聯網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

一是射頻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透過射頻信號識別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是物聯網關鍵的技術之一。RFID標籤,具有讀取距離遠、穿透能力強、無磨損、抗污染、效率高、資訊量大等特點。當帶有RFID標籤的物品透過特定RFID讀寫器時,標籤被讀寫器激活並透過無線電波將標籤中的資訊傳送到讀寫器以及資訊處理系統,完成資訊的自動採集。

二是下一代網絡技術。下一代網絡以軟交換爲核心的,採用開放、標準的體系結構,能夠提供豐富業務,具有分組傳送、控制功能從業務中分離、業務提供與網絡分離、端到端QoS和透明的傳輸能力、融合固定與移動業務等特徵。這些特徵對實現物聯網人與物品和物品與物品可靠互連具有重要意義,現在已經成爲現實的多種裝置的互連網絡,例如手機互連、移動裝置互連、汽車互連等等,都揭示了下一代網絡在互連任何物品方面的發展趨勢。

三是深度嵌入式系統技術。物聯網實現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主要目的是對物理系統的控制,這要求物聯網系統具有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嵌入式系統是實現這一要求的必要手段。嵌入式系統綜合了計算機、自動控制、通訊等多項技術,是針對某一應用開發出的智能化機電產品。廣泛應用於飛機、汽車、家電、工業裝置、醫療器械、監控裝置等各類物理設備中,國際上把利用計算技術監測和控制物理設備的嵌入式系統稱爲深度嵌入式系統。

(二)目前關於物聯網的認識誤區

一是把傳感網或RFID網等同於物聯網。事實上傳感技術也好、RFID技術也好,都僅僅是資訊採集技術。除傳感技術和RFID技術外,GPS、視頻識別、紅外、激光、掃描等所有能夠實現自動識別的技術都可以成爲物聯網的資訊採集技術。傳感網或者RFID網只是物聯網的一個領域,不是物聯網的全部。

二是把物聯網當成互聯網的無限延伸。事實上物聯網可以是傳統意義互聯網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據現實需要組成局域網、專業網,沒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聯網,類似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專業網、局域網纔是其最大的應用空間。

三是認爲物聯網是很難實現的技術。事實上物聯網是實實在在的,很多初級的物聯網應用早已在爲我們服務。物聯網理念是在很多現實應用基礎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創新,是對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聯特徵的網絡化、智能化、自動化系統的提升。

二、我國和我市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物聯網研究起步早,技術研發位居世界前列

我國早在1999年就開始進行無線傳感網絡及其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都部署了物聯網相關技術攻關,並在芯片、通信協議、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取得突破,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走在世界前列,是爲數不多能夠實現產業化的國家。2010年10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物聯網列爲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的主要領域,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多部委也在加緊研究制定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爲物聯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二)我市擁有較好的物聯網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示範應用經驗

是省內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研究的先行地區之一,在標準制定、示範應用、人才資源和新型產業培育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聚集了北洋集團、新北洋、華菱電子、雙豐電子、卡爾電氣、漁翁科技等一批骨幹企業。北洋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等,在射頻識別和圖像讀取領域技術標準制定中佔有一席之地。我市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分校、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在人才培養、專業技術培訓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我市擁有省光纖傳感重點實驗室、國家計算機內容資訊安全重點實驗室分實驗室、國際微電子研究中心、省嵌入式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RFI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3家從事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究的科研機構,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科技攻關能力。在物聯網應用方面,我市先後啓動了工業、海洋、環保、電力、交通、物流等領域的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北洋集團研發的國際海運物流管理系統和港集團建設的智能物流倉儲管理系統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同時應當看到,我市物聯網產業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與省內外先進區域相比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爲產業體系尚不完整,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創新體系不健全,應用領域不廣、層次偏低,運營模式不成熟等。面對激烈競爭,我市必須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產業資源集聚,大力推動示範應用,才能確保在新一輪技術和產業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三、我市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目標定位

主要目標是將建設成爲專業化水平強、產業化應用好、市場化程度高、輻射帶動面廣的物聯網強市。

一是建立較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建設物聯網特色化產業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應用示範基地,形成完整的物聯網產業佈局、空間佈局和功能定位。核心產業、關鍵技術、公共平臺建設以及示範應用取得突破,在新型傳感器、系統集成、應用軟件、資訊服務等領域集聚一批規模較大企業,培育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二是形成較強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聚集一批國家級研究機構與研發中心,在傳感器及節點、應用軟件、高端集成、應用服務、資訊安全等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產品系列,自主研發、產業保障和核心技術掌控能力顯著提升,並在國際和國內相關標準制定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培育一隻結構合理、創新力強的人才隊伍。建立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優化物聯網人才支撐環境,引進一批物聯網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培養一批技術技能型、複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物聯網工程師,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和梯隊,初步顯現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的聯動效應,建成國內一流的物聯網人才高地。

四、我市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重點

依託現有產業發展基礎,緊密跟蹤國際技術發展趨勢,攻克一批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廣的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產權的重大創新產品,實施一批重點示範項目,推動應用創新及產業化。

(一)集中突破物聯網重要核心技術

1.新型傳感器與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重點圍繞關鍵傳感器件、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開展技術攻關,着力突破物聯網感知層技術。發揮北洋集團、雙豐電子、卡爾電氣等企業技術優勢,重點加強超高頻射頻識別、打印與掃描圖像、地震檢波、石油勘探傳、光纖測溫、智能家居、物位監測、海洋環境監測等各類新型傳感器研製,和低功耗傳感節點及監測設備的嵌入式微系統技術研發。

2.物聯網資訊安全及智能處理技術。依託卡爾電氣、漁翁科技等重點企業,加強網絡數據傳輸加密、大規模網絡行爲模擬、資訊與內容安全等技術研發;加快雲安全技術的研發;開發快速、高精度、高效率數據挖掘、比對分析算法與模型;研發高效率傳輸光纜及數據壓縮、傳輸、處理技術。

3.物聯網系統集成關鍵軟硬件技術。加強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及中間件開發與產業化,推進系統解決方案標準化;加強各層次數據接口資訊交互的標準化研究;加強應用管理、服務軟件以及資訊服務平臺技術的開發力度,推動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發展;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大力開發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新一代網絡服務業務。

4.物聯網共性支撐技術。重點加強可編程、系統測試、數據保護等共性技術研發及現代資訊通信、計算機及網絡、先進微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礎支撐技術的研究。加強關鍵技術協議與規範、平臺軟件開發環境、開發工具、核心框架及中間件構造等技術研發,重點加強面向行業和領域的物聯網應用軟件支撐平臺研發。

(二)重點培育物聯網關鍵產業領域

1.先進傳感器產業。圍繞物聯網感知層技術,搶先發展先進傳感器、無線傳感器及智能終端設備製造產業,搶佔物聯網產業發展關鍵點。引進和培育一批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傳感器研發和製造企業,迅速提升高端傳感器市場的影響力。大力支援北洋集團開展高性能射頻識別標籤設計、封裝,開展相應讀寫器具研發和生產;引導新北洋、卡爾電氣等企業開展融無線數據通信、交易支付、資訊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終端設備研發和產業化;支援華菱電子研發高精度圖像傳感器、北洋集團研發光纖測溫傳感器、雙豐電子研發地震檢波和石油勘探傳感器;支援和引導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海洋環境檢測傳感器、短距離無線通信傳感器併產業化。

2.數據傳輸與資訊安全產業。積極開展傳輸技術和安全技術研究,引進一批基礎設備生產和關鍵技術研發企業,加快培育新一代網絡產業。大力支援宏安集團研發高性能光纖光纜、通信電纜、超五類數據纜;支援東興電子、寶巖電氣、新康威等企業研發智能數據傳輸與連接線纜;支援漁翁科技研發高性能數據加密設備和資訊安全設備;積極引導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大規模網絡行爲模擬、資訊與內容安全、數據加密等,並儘快進行產業化。

3.物聯網基礎支撐產業。加快發展微納器件、集成電路、網絡與通信設備、微能源、新材料、軟件等相關基礎產業。支援家和科技研發智能家居系列產品與集成方案;支援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大學(分校)聯合相關企業研發面向領域的物聯網應用軟件支撐平臺、核心框架及中間件產品;支援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際微電子研發中心研發汽車電子芯片;支援農友軟件研發新一代農村資訊化集成服務系統。

4.物聯網應用提升產業。利用物聯網對傳統產業的重大變革,積極推進帶動效應明顯的現代裝備製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的發展。重點推動港集團、威東航運、膠東國際海運、匯峯物流園、鑫通物流園、華東海運等發展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物流服務;積極推動威高集團、金猴集團、光威集團、天潤曲軸等大企業集團實施製造業物聯網工程;支援好當家集團、尋山水產集團等企業發展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海產品加工和海水養殖。

5.物聯網集成和服務產業。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企業爲依託,重點推進與物聯網產業發展和應用相關的通信傳輸、智能處理、數據存儲、資訊安全等網絡資訊基礎設施工程。儘快形成以網絡傳輸、資訊處理、內容提供以及運營服務爲主的物聯網網絡運營和服務產業快速聚集、可持續發展的網絡基礎條件和服務支撐體系。

(三)加快建設物聯網公共技術平臺

1.構建適合物聯網應用的下一代網絡平臺。積極引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廣電優化整合網絡資源,構建開放、標準、安全的下一代網絡平臺,廣泛開展物聯網技術應用業務。支援網絡運營商、行業骨幹企業、科研機構聯合搭建物聯網資訊中心,構建綜合性物聯網數據共享、交換和測試平臺,爲物聯網相關用戶提供數據接入、數據處理以及系統測試等服務,支撐物聯網各領域應用業務的快速實施。

2.建設物聯網技術創新支撐平臺。依託北洋電氣集團的省智能光纖測溫重點實驗室和省RFI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相關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加強物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主導和參加標準制定,建成國際前沿、國內領先,具備引領作用的國家級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中心。以哈爾濱工業大學企業與服務智能計算技術研究中心爲基礎,組建哈工大物聯網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哈工大的技術、人才優勢,圍繞推進技術產業化應用、執行重大示範項目等主題開展集中攻關。

3.物聯網資訊和中介服務平臺。以網絡運營商、龍頭企業、研究機構爲主體,鼓勵行業協會以及中介機構積極參與,圍繞物聯網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和技術檢測和標準化工作,搭建立足、輻射全省的物聯網技術交流平臺,推進省內物聯網技術交流合作,對接國家物聯網標準聯合會工作組,推動企業參與跨區域物聯網應用項目。

(四)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示範應用

智能工業示範應用。加快三角輪胎、萬得集團的'射頻識別項目建設,實現生產過程監視、質量控制智能化。在黃海造船、成山集團、天潤曲軸推廣數字化設計、電子識別、可配置資訊集成等先進生產技術。在威高集團應用產品質量和成份智能監測技術。

數字漁業示範應用。加快物聯網技術在“海上110”、海洋捕撈、水產養殖、海洋產品加工及等領域的應用,以公安邊防爲依託,加強海上基礎設施建設。以好當家漁業集團、鴻洋神爲重點,推動海洋產品分類、質量檢測、產品流轉、生產加工等智能化。建立海洋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實現傳統優勢產業的整體提升。

智能物流示範應用。以港(國際物流園)、華東海運、家家悅集團爲主體,建設港口集裝箱智能調度、職能倉儲系統、商品分揀調撥、物流資訊處理、車輛調度等智能資訊系統,積極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製造業物流、倉儲管理、商品配送等物流模式的應用,推動以物聯網爲主要特徵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新模式發展。

智能電網示範應用。積極推動北洋集團分佈式光纖測溫預警系統在我市電網中應用,實現重要輸變電設備和電纜溫度實時監測和遠程預警。以佳衡電子等企業爲依託,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電力遠程抄表、自動通知和繳費系統,提升精細管理和智能運營能力。

智能交通示範應用。加快射頻識別和傳感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積極實施智能交通行車誘導、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智能管理、道路基礎設施管理與維護等系統示範應用,建立智能交通標準體系和應用模式,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

數字節能環保示範應用。推動基於傳感技術的高耗能行業傳統工藝改造和生產流程優化項目建設。加快物聯網技術在污染源監控、水環境質量監測、空氣質量監測、城市噪聲監測和海洋環境監測、森林防護等系統領域的應用,構建智能化的監測、防控體系。

智能城市管理示範工程。依託已建成的應急指揮資訊系統、地理資訊系統,及建設中的城市精細化管理資訊系統,大力推廣應用物聯網相關技術,實現對突發事件、事故災難、大型活動實時監控、應急指揮。以機場、火車站、港口等爲示範,探索建設周界防入侵系統。

五、我市物聯網產業發展對策

(一)確立物聯網產業戰略高技術產業地位,予以重點支援

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成立強有力的促進和推進機構,制定並組織實施“物聯網產業推進計劃”,科學確定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戰略重點。提高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管理水平,加強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間的溝通協調,研究解決影響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制定市場支援和政府採購支援政策,在政府採購中要優先使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地企業產品。成立物聯網專家諮詢機構,聘請技術、經濟、公共管理等領域知名專家,就物聯網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建議,對前瞻性的技術進行論證。

(二)加快推動基地園區建設,培育物聯網產業集羣

支援物聯網產業基地(園區)建設,透過專業園區建設,集成創業服務、技術支撐、投資融資、人才培訓和資訊服務體系,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促進物聯網項目在基地(園區)佈局,打造涉及研發、製造、集成、運營多個環節,涵蓋傳感器、嵌入式系統、系統集成等領域的完整物聯網產業體系。加快完善創新體系,促進創新要素向基地(園區)集中,引導企業、研究機構、大學及其它機構之間相互合作,推動新型企業、新型技術的產生,促進區域創新網絡的形成和發展。

(三)加強企業聯合與協作,促進產業技術聯盟發展

由政府牽頭組建若干產業技術聯盟,協調聯盟各方利益和衝突,消除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現實的或者潛在的風險。發揮政府資源整合作用、核心企業的產業化推進主體作用、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源頭作用、應用部門的市場牽引作用,共同推進關鍵技術研發、技術標準制定、重要市場開拓。提升各高校之間合作辦學、聯合攻關層次,推動物聯網企業與大學、研究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加強與國內和國際大型物聯網企業合作,透過合作研發、合作營銷、互相交流管理經驗等,促進產業聯盟的國際化。

(四)積極參與技術標準制定,掌握產業發展主導權

技術標準是技術化的資本,是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支點,也是高新技術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通行證。我市應充分利用已有優勢,發揮政府、協會、聯盟等的作用,完善市場驅動技術創新機制,推動核心企業參與國內、國際技術標準制定。要加強與國內重要系統集成商和龍頭企業合作,探索新的產學研合作方式,使之成爲我市技術標準合作者,加快我市參與的技術標準的推廣、應用和完善。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參加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要透過直接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及時瞭解國際相關產業發展動向,培養國際標準化人才。

(五)創新多種形式的金融市場,快速聚集產業資本

建立政府主導的物聯網產業發展基金,支援物聯網產業重點研發項目建設、示範推廣項目建設、公共技術平臺建設。鼓勵企業申報國家創新基金、資訊服務業專項資金、集成電路專項基金及國家重大產業化項目基金等。積極組織物聯網產業園、產學研合作示範園區申報國家級物聯網創新示範區,爭取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完善多元化風險投資體系,建設風險資本與優質企業、項目的對接平臺,推動社會風險投資積極參與我市物聯網產業化項目和示範項目建設。做好上市融資協助工作,切實推動物聯網企業到國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六)進一步完善培養引進機制,壯大物聯網人才隊伍

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積極培養和引進優秀研發人才、中進階管理人才;加強與國家級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選拔優秀人才互派交流;鼓勵企業、研究機構與國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聯合,不斷吸引國際團隊來交流、創業;鼓勵駐高校設立物聯網相關專業,爲物聯網產業發展系統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落實我市關於進階人才的各項優惠和獎勵政策,爲高層次人才在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標籤:報告 聯網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