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

報告2.16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

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體育是使人的身體健康成長和增強體質的教育,幼兒園開展的體育活動也都是遵循幼兒身體生長髮育規律,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爲目的所進行的系列教育活動。幼兒園開展的體育活動其形式是多樣化的,其中戶外體育活動就是幼兒園的常見活動,大多都在戶外進行,透過教師有目的、有的制定教學方案,開展符合本班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從而來發展幼兒的走、跑、跳躍、投擲等動作,“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由此可見,陳鶴琴先生是多麼重視兒童的健康教育,而戶外體育活動正是能提高人體健康的活動,《綱要》指出: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參與。幼兒透過體育鍛煉,不僅鍛鍊了身體,並對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與活動能力的發展,促進智力發展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園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把握不準,出現內容與幼兒身心發展目標不匹配、內容選擇隨意而不繫統,教學活動策略單一的現象,致使體育鍛煉效益差,目標達成度低。且現今的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存在着一些問題,如過於強調社會對幼兒體育的要求,而忽視幼兒主題的體育需要;重“寬鬆”、“自由”的情景創設,輕“跳一跳,摘下果子”的發展要求;存在密度強度不達標;體育教學活動沒有系統性,未從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能發展出發來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由於以上的問題,影響了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基於以上需要,立足我們幼兒園,對“利用本土資源,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研究,透過選擇科學、系統的教學內容,運用適宜的、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形成具有我園一定特色的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育教學模式,整體提高我園體育教學活動水平。

二、研究條件

根據本課題的需要,我們成立了體育中心組,組織大家學習新《綱要》中的主導思想、教育方針,另外,透過對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策略等相關資料的蒐集、彙總、分析,正確把握有關幼兒園體育教學的相關理論。

參與本課題研究的有年輕教師,她們朝氣蓬勃,富有創新;有骨幹教師,她們事業心強、經驗豐富,都已達到學前本科學歷,參與過多個區級、市級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和發表,有兩位老師還參加了區級的課題中心組,相信在老和新的完美結合下,我們一定能研究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三、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大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空間”,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

3、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

4、兒童發展理論:我國心理學家李惠桐在兒童心理學研究中發現:動作和動作技能的掌握對嬰幼兒心理髮展有重要意義,對嬰幼兒智力發展和個性形成也有很大關係。一定數量的動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幫助兒童及早擺脫對成人過多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地活動,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動作技能又是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工具,動作技能發展較好的兒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和好評。由此可見,在學前期重視兒童動作和技能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四、概念界定

1、本土資源:

當地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分爲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

2、優化:

指科學地建構,使之更優秀。教學中的優化是指教師有目的地選擇組織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教學與教育任務的解決達到可能範圍的最大效率。本課題中是指選擇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採取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體育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3、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傳授幼兒一些身體練習的基本形式,是增進幼兒體質以及促進幼兒情緒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徑。在本課題研究中是指我園的體育集體教學活動。

五、基本原則

1、經常化原則

經常化原則是指幼兒園體育活動應融貫在幼兒的每日活動之中,應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

2、適量的運動負荷原則

在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鍊時,教師應合理安排及注意調節幼兒身體練習時身體和心理所承受的負荷量,保證幼兒在運動後能取得超量恢復的最佳效果,提高身體運動的機能能力,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3、多樣化原則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靈活運用多種途徑、多種組織形式和方法來進行,並相互補充、相互配合。

4、全面發展的原則

其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幼兒園體育活動應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二是指在幼兒的身體鍛鍊活動中,應儘量使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技能等都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儘量避免身體鍛鍊的片面性和不平衡性。

六、研究目標

(1)透過研究,探索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系統的、科學的體育鍛煉內容以及有效的、適宜的組織策略。

(2)透過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有效、適宜的體育教學策略,促進幼兒身心(身體、認知、個性、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展。

(3)豐富體育教育活動的理論知識,更新教育觀念,進而使教師能以研究的態度、發展的眼光,逐步完善本園的體育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七、研究內容

1、民間傳統遊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有效運用的研究

2、如何利用民謠,優化幼兒隊列隊形練習的組織與指導

3、利用本土資源,在體育活動中開展一物多玩的研究

以三個子課題爲重點,整個小班年級組共同承擔子課題的研究任務

八、研究思路

由幼兒園成立主課題研究組,加強課題組成員的理論學習,從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入手,整體思考研究內容,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分工落實研究任務,逐步達成研究目標,邊研究邊,邊邊修正,確保研究方向正確,措施有效,最終將研究成果逐步成爲園所文化的奠基石。

九、研究方法

本課題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獻資料法、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1.文獻資料法:透過對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策略等相關資料的收集、彙總、分析,動態瞭解相關研究現狀,正確把握有關幼兒園體育教學的相關理論,爲課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行動研究法:主要用於子課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的內容與策略。

3、案例研究法:針對本園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現場記錄,運用測量、評價等方法及時獲取反饋資訊,適時調整研究進程、方法、手段,以便達成研究目標。

4、個案研究法:用於本園體育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體育活動的表現、運動技能發展等的觀察,並比較個體前後發展的變化,從而得出對幼兒個體或羣體的認識,爲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

5、經驗總結法:透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爲經驗的一種方法。

十、研究措施

1、透過文獻學習、參觀、專題講座等途徑,幫助教師豐富相關的體育知識,加強對課題研究的認識,提高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透過問卷調查、訪談、現場測試等基礎性研究,瞭解本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並加以分析,尋找原因,爲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充分考慮幼兒發展的特點,建立具有層次性的目標框架(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透過情感態度、知識經驗、意志品質、體能發展和社會交往五個維度來挖掘、篩選、整理優秀的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形成適合本園幼兒各年齡特點的,系統科學的體育教學活動內容。

4、遵循幼兒園體育活動原則,根據本園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及環境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材料、多樣的組織形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最佳鍛鍊效果,從而提高幼兒運動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總結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策略,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十一、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9——20XX.2)

(1)採用文獻法,查閱資料、分析體育教學活動現狀、組織教師學習有關理論知識、瞭解幼兒園體育教學的意義及課題的研究方向。

(2)收集資料,分析調查。查閱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3)確定課題相關成員,劃分子課題,確立子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明確分工職責。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3——20XX.8)

(1)設計調查問卷與體育活動測試項目表,透過訪談、測量等方法對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加以分析、研究,做好幼兒園體育活動價值、本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研究幼兒身心發展的研究、本園幼兒體能發展的現狀調查等基礎性研究。

(2)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培訓。

(3)全面實施本課題研究,進行幼兒行爲觀察記錄,收集數據,並進行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的測查、統計資料等系列研究活動,及時積累研究資料,不斷總結、完善,及時調整課題實施的進程。

(4)進行課題研究的中期評估,發現研究問題,提出下一階段的研究重點。

(5)各子課題研究組總結、交流、提升階段研究經驗,整理階段研究成果,並撰寫相關研究論文。

(6)完成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的收集。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9——20XX.2)

(1)分析整理有關課題研究資料,形成課題研究文字、音像成果資料。

(2)提升、總結各階段研究成果,形成課題研究報告的各類文字成果。

(3)完成本課題研究報告以及有關的專題論文等,結題,交流和推廣研究成果。

十二、預期成果

1、階段成果:課題研究中期報告、課題研究典型案例、課題研究遊戲活動設計、自制體育器械展示,

2、最終成果: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課題研究論文集

十三、課題組織

專家指導

朱文學:蘇州市教科院副院長

曹麗萍:蘇州市相城區教科室主任

課題領導組

組長:葛麗華,小學進階教師,相城區教壇新秀,區評課選優二等獎獲得者。

副組長:沈美芳,小學進階教師,相城區教壇新秀,區早期閱讀工作室成員。

課題組成員(排名不分先後)

張建芬:小學進階教師,黃橋中心幼兒園小班年級組組長

陳怡璐:小學一級教師

唐葉:小學進階教師

朱磊:3年以內新教師

李慶錠:3年以內新教師

胡燕萍:3年以內新教師

十四、主要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顧榮芳、薛菁華《幼兒園健康教育》

3、汪超《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4、王堅紅《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5、郎明琪、陳培燕《幼兒園陽光體育》

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快速變化的世界使人們更加關注社會的未來,關注未來社會的主體――今天的孩子們。我們強烈地意識到社會賦予了幼兒教育更高的期望和更神聖的使命,創優質高效的幼兒教育是每一個幼教工作者的責任。一所幼兒園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教學,教育教學的關鍵在於科學的教學管理,只有透過建立和實施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才能使教學工作有序開展,保證教學效益的提高。

近幾年,我園逐步探索了一些管理辦法,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

(1)管理觀念滯後。幼兒園的管理多屬於事務型、制度型和經驗型。對管理者而言,抓管理就是抓具體目標、計劃的檢查,抓具體活動的效果。

(2)對各項教學工作缺乏相應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即使有,可操作性也不強,無法檢測工作效果。對於幼兒園而言,我園迫切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原因由以下幾點:一是我園是黃陂前川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園,在全區起着視窗和輻射作用,目前在幼兒園的教學常規管理方面還沒有可供我們借鑑的經驗,希望透過研究,建立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在全區起輻射和推廣作用。二是由於在幼兒園的常規管理上沒有經驗,因此不能出效益。迫切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園決定開展“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研究”。

二、省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現狀

目前中小學關於教學管理創新研究、教學管理精細化研究、優化教學常規管理研究、有效性教學管理研究等較多,也有一些可供借鑑的經驗,如: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規範教學常規管理,抓好校本教研活動,重視教師素質提升,實行均衡教育教學,推行教學質量評估。還有推行“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教學管理模式。“一箇中心”即以常規管理爲中心,抓住課堂主陣地,全力實施“有效教學”,讓教師具有紮實的授課技能,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各種舉措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兩個基本點”即班主任爲單位的班級管理團隊和教研組爲單位的學科教師團隊。推行教育教學管理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名師、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中堅力量,發揮教研組集體研究的潛在能量,透過專家引領、專著學習、學術組與備課組活動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但是這些經驗和成果適宜於中小學,而幼兒園以其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課程理念,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須研究出適合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辦法。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課題界定

1、教學常規:就是指關於教學的日常規定,它是教師職業生活的常態準則和常態要求。

2、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運用一定的職能和手段來協調他人的勞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3、教學常規管理,就是根據教學工作規律和學校自身實際,制定和實施教學日常規章制度,使教學能順利進行,並日趨有序化、規範化、穩定化,從而有效地實現學校教學工作目標的活動。教學管理是正常教學秩序的保證。

四、研究目標

根據幼兒園的教學常規管理現狀,探索出適合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的執行機制和辦法,提高幼兒園管理質量和教學效益,促進幼兒園的健康發展。

五、研究內容

1、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現狀調查。

2、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策略的研究。

3、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模式的研究。

六、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以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和管理者的管理行爲爲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課題開題前,瞭解幼兒園教學常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行動研究法:透過管理者的管理行爲,不斷調整管理方法。注意邊研究邊總結。

(3)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進行全面完整的歸納、提煉,進行分析,確定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

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 篇3

常言說:幼兒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心理學研究證明,手的動作和思維活動有直接關係,人在動手時有關資訊從手到大腦,又有大腦傳到手,動手是動腦的外觀,動手又能支援腦的積極活動,手巧心靈,心靈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兒智力得到了開發。

一 、師幼互動設定區角,引起幼兒的動手興趣。

區角的設定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效果,在設定區角時,我園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首先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興趣、季節,透過與幼兒探討來設定區角。如:春天各種花卉多所以設定花卉角,秋天各種水果成熟了所以設定水果店,有的孩子對別人的玩具很感興趣,老師建議幼兒把自己心愛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這樣一個幼兒留戀忘返的玩具店就形成了。還有讓幼兒帶圖書到幼兒園形成圖書角,讓幼兒帶各種水果形成乾果店。其次對於區角中的問題師幼共同討論解決,有的區角過於人多過於擁擠,可添加材料擴大範圍,也可把暫時沒人玩的區角改造,在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幼兒的團結精神操作能力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在設定區角的位置也是和幼兒共同探討,如音樂角敲打節奏影響圖書角的孩子,所以把這類區角設在走廊裏好些,自然角設在陽臺上好些,其他設在教室,這樣使幼兒理解各個區角要動靜隔開,減少干擾因素。

二、科學投放材料,激發幼兒的動手慾望

材料是幼兒開展區角活動的物質基礎,幼兒在不斷的主動地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資訊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因此材料是促進幼兒發展的載體。科學投放各種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是開展區角活動的保證。如在數學區投放的圓形數字卡片,小班可練數數,中班可練排序,大班可練分解組合。科學活動區,中班可投放食鹽、白糖、鹼、水等物品讓幼兒觀察、品嚐,大班可投放磁鐵、鐵釘、鋁片等讓幼兒研究。

開設多種區角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如大班美術區可投放廢紙杯、奶盒、綵帶、雙面膠、剪刀等鼓勵幼兒自己設計製作玩具隨時添加活動材料。透過操作區的活動,他們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自選區角自我學習,滿足幼兒的動手需要

幼兒透過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進行知識技能的學習。如:幼兒在選擇區角時根據自己的愛好需要選擇區角,有的選擇音樂角去敲打樂器,有的選擇水果店去買水果。還有的選擇科學角去探索科學現象。在玩中自己探索,幼兒相互研究使用工具材料,充分讓幼兒去積累經驗,開啓思路。實踐證明:所有的幼兒都有某種物品通常的使用方法基礎上發現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創造出新的作品,幼兒會陶醉於自己的想象之中,對於那些經過自己動手做出來的東西會感到極大的滿足。

四、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在活動中,教師時刻觀察留意每個幼兒的興趣操作情況,自主性和交往能力等,必要時老師選擇機會參與幼兒的活動,做幼兒的支援者、引導者。如科學活動《物體的沉與浮》,先讓幼兒自己玩水,把各種材料的物品放入水中,觀察它們有什麼變化,什麼東西沉入水底,什麼東西浮在水面上。引導幼兒思考鐵製的輪船爲什麼能在水上航行,透過實驗錫紙團和錫紙船在水裏的變化,感知鐵船航行的沉浮原理。在點撥引導下,幼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既獲得了感性的經驗,又有效地激發了探索精神,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總之,在各種區角活動中,幼兒的創造思維得到了發展,不僅鍛鍊了幼兒的小肌肉羣而且操作能力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優秀課題研究報告 篇4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怎樣提高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遊戲性,怎樣能從音樂的內容、形勢和方法中不斷探索,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們幼兒教師比較關注的問題。本研究就是希望幼教工作者多多關注兒童在自然遊戲性中的音樂學習方式,並將其轉化爲自覺行動。

二、現代形勢下的觀念

從目前瞭解的資料看,很多專家對幼兒音樂方面的教育有着獨到的研究和見解。嬰幼兒專家施文勤女士指出,從小培養孩子的樂感,應想方設法地爲孩子們找到音樂的源泉,培養孩子們樂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幼兒最喜歡的形式中進行。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晉援提出從事幼兒音樂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幼兒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又要熟悉音樂藝術的特殊性,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幼兒音樂教育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陳淑琴教授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她提出了音樂教育活動的一切活動形式、方法應具有遊戲和類似遊戲,使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從專家的這些研究中,我們發現,專家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感受到音樂教育的觀念。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它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往往透過聲音所塑造的藝術形象來直接、生動、形象地表現某種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難以言表的概括與抽象。同時,音樂

又是一門知識性、技術性很強的藝術,音樂的創作與表現必須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巧,音樂作品的欣賞則同樣要有一定的常識和感知能力。可以說,音樂是一門很“難”的藝術。那麼,怎樣在“難”的音樂和幼稚的孩子之間架設一座橋樑呢?那就是遊戲。

三、研究目標

(1)讓音樂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增長幼兒的知識、發展幼兒的智力。

(2)使音樂教育的內容和手段都更加接近兒童的本性。

(3) 轉化自覺行動爲幼兒音樂活動中的學習方式。

四、研究內容

(一)遊戲性音樂教育活動的特點

幼兒園音樂教育遊戲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內容中的遊戲性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五種傳統分類內容中,音樂遊戲一直與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器研究、音樂欣賞等其他四種內容佔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一點是與小學及其以上年齡段的音樂教育有很大差別的。它要求每個小的音樂活動都有各種音樂素質能力訓練的小遊戲,簡單而且易使用。活動的內容設計情節化、趣味化、使幼兒對每個音樂活動的角色感興趣,不自覺地吸收其中,得到訓練。還有發聲練習也可以做到遊戲化,每個音樂教育活動歌唱之前可以用各種小遊戲活動簡短的模式發聲,或者由老師即興用歌聲問幼兒,幼兒發揮想象即興創編歌詞回答,也可以讓幼兒模仿各種車輛或小動物的聲音。

2、形式中的遊戲性

遊戲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遊戲參與者在遊戲活動過程中能體驗到自主性和自由性。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形式中的遊戲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音樂教育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和自由性

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大多數活動組織形式是一種集體的音樂活動,但它並不是唯一的活動形式,針對同一個教育內容,活動的形式可以是靈活而多樣的。譬如,歌唱活動的形式既可以是集體的齊唱,也可以是個別的獨唱、小組的接唱或同伴的對唱等等,可以根據活動的需要交替出現多樣的形式,在音樂教育活動中,作爲活動主題的兒童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活動空間選擇合作的同伴,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小組等等。另外,打擊樂器能吸引幼兒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能對發出聲響的玩具好奇,他們有探究意願,渴望弄響它,並以此獲得滿足。逐漸的讓兒童嘗試、探索聲音的範圍不斷擴大。他們會不約而同的從玩會發聲響的物品,如:鍋、碗、蓋、盆等等,以此來探索聲音的長短、高低、輕響、音色、這正是兒童以後較正規的打擊樂演奏活動的“序曲”。

(2)教師和幼兒的關係具有靈活性和多變性。

教師和幼兒可以互換角色,讓幼兒在放鬆熱鬧愉快的環境中感受音樂,參與活動。幼兒在這樣多樣的感受生活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感受了音樂,幼兒一直高興的在用心地聽、看、並情不自禁地跟着學

唱,自覺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這種熱鬧愉快的環境中,產生了熱愛音樂以及對音樂中角色的情感,這就是音樂所富有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的藝術特徵。將音樂學習與幼兒活動融爲一體,使幼兒能自覺地去聽、去唱、去動,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果,而且使學習過程輕鬆愉快,具有培養高層次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長時效應。

3、方法中的遊戲性

方法中的遊戲性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更是體現十分廣泛。這也是幼兒音樂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一個方面。使幼兒能夠在玩中學,這樣邊學邊玩,玩的高興的同時對音樂內容也記得特別清楚。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的方法有很多,如:示範、講解、反饋、鼓勵等,每一種方法都可以因爲添加了遊戲的成分,而使得教與學的過程充滿了快樂。

(1)在玩中學

在小班音樂遊戲《袋鼠》中,幼兒在玩中學會了音樂遊戲,這種邊玩邊學的教學方法,使幼兒玩的高興,對遊戲規則記得特別勞。

因爲在玩中學,主要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一個的規則,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着極高的興趣,對遊戲規則進行探究。

(2)靈活,正確地使用示範方法

幼兒有好的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爲在音樂教學中提供正確、熟練、富有表情、能正確體現作品音樂形象的示範,供幼兒模仿,在音

樂教學中是一個和重要的教學方法,但是不能只讓幼兒單純機械的模仿,排除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爲每一個幼兒都是具有與衆不同的才能,都有創造的需求,更不能排除幼兒對主體元素的能動發現以及不同於他人的獨特的創造能力。

(二)遊戲性音樂教育活動的開發途徑

1、遊戲內容的開發

很多人熟知的傳統遊戲,如:《丟手絹》等都是典型的音樂遊戲。近年來,隨着幼兒音樂教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提高音樂教育內容的遊戲性,正日益成爲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自覺行動。實際上,在目前的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已出現了從內容到形式日益明顯的遊戲化傾向。情節、角色、規則等遊戲要素不斷滲入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有的甚至成爲活動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

2、遊戲形式的開發

遊戲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遊戲參與者在遊戲活動中能體驗到自主性和自由性。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個體活動、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自由接班活動等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根據需要交替出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機會。如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舒適的空間位臵;幼兒可以自由的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加入自己喜歡的小組;可以自己選擇表演的作品和表演的方式等。教師和幼兒都可以有機會擔當不同角色,並以不同的身份來組織或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