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賈平凹

賈平凹早期散文

賈平凹3.15W

賈平凹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含濃厚的民族文化意蘊,對民族風格的追求貫穿始終。下面是關於賈平凹早期散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賈平凹早期散文

賈平凹散文1:說孤獨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不言孤獨,偶爾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

弱者都是羣居着,所以有芸芸衆生。弱者奮鬥的目的是轉化爲強者,像蛹向蛾的轉化,但一旦轉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滿足和享受慾望的要求。國王是這樣,名人是這樣,鉅富們的掙錢成了一種職業,種豬們的配種更不是爲了愛情。

我見過相當多的鬱鬱寡歡者,也見過一些把面板和毛髮弄得怪異的人,似乎要做孤獨,這不是孤獨,是孤僻,他們想成爲六月的麥子,卻在僅長出一尺餘高就出穗孕粒,結的只是蠅子頭般大的實。

每個行當裏都有着孤獨人,在文學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聲名流佈全國,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他總是默默,寵辱不驚,過着日子和進行着寫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獨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說,“你想想,當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並努力地去要吃到,你卻首先將肉端跑了,能避免不羣起而攻之嗎?”他聽了我的話,沒有說是或者說不是,也沒有停下來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間淚流滿臉。

“先生,先生……”我攆着他還要說。

“我並不孤獨。”他說,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爲我要成爲他的知己,但我失敗了,那他爲什麼要流淚?

“我並不孤獨”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年後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書中的某一頁上我讀到了“聖賢庸行,大人小心”八個字,我終於明白了。塵世上並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羣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走,走,終於使衆生無法趕超了,衆生就會向你呼喚和崇拜,尊你是神聖。神聖是真正的孤獨。

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

賈平凹散文2:耍蛇記

西安街頭,藝人很多,有耍猴的、有彈唱的、有划拳的、有行書描畫的,一幫一夥,很是熱鬧;常常這夥拉了那幫觀衆,那幫又搡了這夥生意。於是,得勝的坐地不走;敗下陣的,悄遁而去,暗中再苦練絕技,又來擠垮別人。一時間,你爭我鬥,技愈來愈絕,觀衆卻愈看愈饞,水漲船高,不亦樂乎。忽有一日,從南方來了一夥耍蛇人,展出七寸蛇、雙頭蛇、眼鏡蛇、響尾蛇、大蟒蛇,白、褐、赤、青,色彩斑斕,便聲名轟然滿城,圍觀者匝匝而來,如潮洶涌,經久不衰。

耍蛇者一共五人,一老者,兩壯年,另有一婆一女,儼然一戶人家。先是白布圍了四周,宣稱日耍五場,每場定時,人不足三百則等,人過三百則謝絕不賣;觀衆覺得稀罕,購票的隊列長達幾十米遠。進得場去,四邊排列大小不等的名蛇近百,皆是玻璃箱罩,蛇在裏邊有蜷、有臥、有蠕,各盡其態,觀者森森然不忍看,卻又不忍不看。

“鏘咚”一聲鑼響,耍蛇人在場中擺出臺子,口若懸河地大講蛇的醜惡、兇猛,使人毛骨悚然。說罷,便開啟身邊一個木箱,掀去外層木板,顯出一個鐵籠,內盤兩條大蛇,一條青綠,一條灰黃。兩蛇先十分親暱,扭成一副繩狀,然後作惡起來,各自繞成一團,頭伸向上,相持相搏,如鬥雞一般。忽丟進兩隻灰鼠,蛇雙目鼓出,勃然而起,囫圇吞下,便見蛇身凸起拳大一包,從蛇身上部蠕蠕而下。隨之,又丟下一鼠,兩蛇相爭,一銜鼠頭,一咬鼠尾,互不謙讓,鼠便裂爲兩截,殷血流出。

觀者倒抽涼氣,面如土色,牙齒咯咯磕打,正欲退步,又一聲鑼響,蛇箱覆蓋,耍蛇人又嘩啦開啟一大木箱,觀衆不知又有什麼惡蛇出現,正疑恐之際,箱中卻冉冉開出一朵鮮花,花枝分開,露出一張俊俏小臉,流目盼顧,含情脈脈,竟是一風流少女。觀者爲之一筋骨放鬆下來,隨即就報之一笑了。忽然,一蛇躍上,蛇首與少女幾乎平肩,觀者一驚,頓時毛髮豎起,一顆心懸在喉間。那少女無動於衷,任蛇纏繞身上,匝匝如背繩索。蛇頭翹在臉前,少女目光凝視,嘴脣翕動,似作竊竊私語。忽蛇頭一動,觀者大驚,那蛇便鑽入衣內,頭從領口探出,立時纏脖頸,愈纏愈緊,少女面有難色,做出萬般掙扎苦狀。觀者驚駭不已。少女卻用手輕揉蛇身,微握七寸,便慢慢附過嘴來,竟在那蛇頭頻頻親吻呢。觀者失聲驚叫,有擁進去似要解圍的,有紛紛後退欲要逃走的,有呆立原地,口不能言,步不能移的。那少女雙眉顰起,猛握七寸,蛇譁然綻脫,她便雙手托起,又在手中萬般作弄,或掬或握,或作衣帶繫腰,或作圍巾纏頭,末了,提起蛇尾,蛇直直下垂,如棍、如繩;少女則一聲嬉笑,低頭向觀衆致意,頭上鮮花酥酥顫動。

此時,觀衆方從惶恐中醒悟,噓出一口氣來。有人便炫耀道:“再往下看吧,還有老太婆表演人蛇生死搏鬥哩。”鑼又響起,宣佈絕技輪渡演出,本場結束。觀者終未看到人蛇生死搏鬥,掌聲仍是驟然爆起,紛紛再丟零錢,場中一時鎳幣閃閃。

演畢,有好心人圍住少女,塞上一把票子,且問:“你這麼年幼,聰明俊美,爲什麼要幹這個嚇人行當?”少女說:“今人不以自然爲美,遊園要賞荷花,登山要觀怪古,我們耍藝的,只好如此。”說完,長嘆一聲,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