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唐詩

唐詩《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賞析

唐詩1.93W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爲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爲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唐詩《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賞析

原文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作者: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

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註解】

江州:即江西省九江市。

薛六:其人未詳。

員外:員外郎,官名。

生涯:猶生計。

優詔:言予以優待的詔書。意指貶官後又被召回朝廷。

胡雁:北雁。從北方南飛的大雁。

木落楚山多:言樹葉凋零後,所見之山多,江洲要淮南,屬楚地,故云楚山。

寄身:寄居異鄉,指南巴。

滄洲近:臨近海濱。滄,通“蒼”。海水深青色。

滄洲:依山傍水的地方,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顧:回看。顧影:回看自己的`身影。

無如:無奈。

龍鍾:衰老貌。行動遲鈍。

人共老:指自己與友人都已衰老了。

愧君:愧感友人。君,指薛、柳二人。

猶:還。

遣:令、教。這裏有叮囑之意。

慎風波:慎於宦海風波。謹慎小心風浪。

【韻譯】

平生那料還會承受優惠的詔書;世事茫然我只知學唱沉醉的歌。

江上明月高照一排排鴻雁飛過;淮南木葉零落一重重楚山真多。

寄身滄洲我真喜歡離海濱較近;顧影自憐白髮叢生也無可奈何。

如今我老態龍鍾不免爲人共棄;愧對你呵我再被遣要小心風波。

【評析】

劉長卿曾兩度被貶謫,詩人因生性耿直,總是得罪人,兩位朋友一再勸他注意。這首詩突出了自己的性格,也表現了朋友的真情。諷刺世態炎涼,相共日之無多,謝友人之關切。

此詩是劉長卿被貶南巴(今屬廣東)在江州告別薛、柳二位朋友之作。詩一開始就用反語以示諷意。一聯用“豈料”、“承優詔”寫了一生屢蒙冤屈、兩遭貶謫的經歷。貌似溫和,實極憤激:本來就多年淪落,如今竟得到天子的“厚愛”!遭貶謫之日,正是大雁從胡地飛返、淮南木葉凋盡之時,尤足以使貶謫之人傷懷。第三、四句的上句說:“寄身卻喜滄洲近”,下句緊接着說“顧影無如白髮何”,是對上句的否定。詩的最後兩句寫詩人對二位朋友關懷的感謝。“慎風波”三字,語意雙關,既指旅途風波,又喻政治環境的險惡,含義深長。縱觀全詩,詩人滿腹牢騷,寫景抒情筆調低沉。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也有人認爲是作者“由南巴回來過江州時作,故首句有‘豈料承優詔’語”。但從末句“猶遣”看來似乎不是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