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漸行漸遠漸無聲散文

散文2.71W

兒子回來又走了,背起行囊獨自遠行。背後粘滿我的失落和不捨。回想這一個月,空洞的蒼白。除了一張凌亂被窩裏熟睡的臉和一個握着手機斜倚沙發的身影,沒有愛的具象和表達。

漸行漸遠漸無聲散文

感覺兒子離我越來越遠,是從婆婆發現他隱在頭髮裏的那個傷疤開始的。他心平氣和地講述,去年暑假開學第二天,他舉着傘在雨裏奔跑,不小心撞在一扇高高敞起的車後蓋上。大雨瓢潑,他埋頭繼續跑,直到找到避雨的屋檐,和他在一起的同學纔看到他滿臉淌血的恐怖。去醫務室縫了三針,戴了半個月頭套,愛美的他對我對家人隻字未提。兒子對婆婆說,不敢告訴我媽,她沒事就愛瞎操心,大驚小怪。婆婆悄悄對我轉述,孩子大了,多懂事!我卻從孩子的懂事裏讀到了距離,讀到了千里之外他的成長與陌生。我將會不會得破傷風、會不會成爲永久疤痕這些擔憂埋在心裏,在他熟睡的時候,輕輕撥開他的頭髮,看成長留給他的印記。

春節放半月假,可以在有限的時日裏儘儘當媽的心,爲他洗衣做飯,陪他共守時光。每天都問同樣的話,兒子,吃啥飯?回答仨字,不知道。再問,咱吃啥啥吧?不吃。再換,直到他勉強同意,便樂顛顛地奔廚房忙活,洗、切、炒、蒸、煮,像等待一朵花開,滿滿的耐心和愛意。兒子的表現卻沒有我預想的滿意。問,味道咋樣?還行。喜歡嗎?差不多。他晚飯十有八九在外面吃,和同學AA制,街頭小吃,麻辣粉、燒烤、肉夾餅,還有大米蓋飯。

一日三餐如常做,實在變不出啥新鮮花樣。像所有的北方人一樣,我喜歡小米飯蘿蔔菜,喜歡麪食,將擀麪、拉麪、刀削麪,餡餅、瓜餅、卷薄餅這些家常便飯做得精精緻致,色味俱佳,自我感覺貌似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兒子打小不喜歡麪食,門出久了,對家鄉的麪食更有嫌棄之感,說乾飯太乾,湯飯無味,就愛吃大米,炒菜或者蓋飯。我從網上翻看他喜歡的一些菜,超市裏買來食材、調料,搬着菜譜也做不出他想要的味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想想一街兩行的風味小吃店,再怎麼嘚瑟也做不出地道的原汁原味。就像十大碗、燒豆腐,只有在高平這塊土地上才能吃到純粹的正宗貨。

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媽媽將家鄉裝進行囊去看兒子,包裏裝滿媽媽手藝、家鄉小吃。開啟來,濃濃的家鄉味、媽媽情。我擅長的家鄉飯菜卻不受兒子歡迎。天南地北,魯川粵淮,我想象不出那些遙遠的`異鄉風味。獨在異鄉的遊子思念故鄉,媽媽味道是最深的念想最醇的親情,是化解鄉愁的美味佳餚。可兒子沒有這樣的情結。我空空的失落。拴不住兒子的胃,我似乎失去了所有拴住他的資本,手裏的那根風箏線也搖搖欲斷。

圍坐沙發上一起看一檔春節賀歲節目,出門在外的孩子透過電話、微信、電視給父母拜年。我問兒子,你以後也會這樣嗎?他不假思索,當然,我怎麼可能每年都陪你過年呢?我無語。是啊,他怎麼可能每年陪我過年呢?

兒子又要遠行。臨行前一天晚上,他邊收拾行囊邊對我說,媽,暑假不回來了。我說,嗯,不想回來就不回來。我說,想走嗎?不想。爲啥?壓力大。想想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和一個叫前程的東西掛鉤,感覺太浩瀚,又太渺茫。那畢業回來?不回。我心意酸酸,淚往上涌,你不回來,媽去看你。他笑笑,行,我去車站接你。

送兒子到火車站。候車室外,黑壓壓都是送行的家長。孩子們背小包,拖大包魚貫而入。兩個高大威猛的車站工作人員擋在門口,只爲背行李的人放行。家長貼着玻璃窗翹首以待。隔着一層玻璃,裏面是放飛的小鳥,外面是留守的老鳥。汽笛一聲長鳴,小鳥展翅飛翔,飛向不可預知的未來。老鳥黯然神傷,既心疼孩子在外打拼的不易,又祈禱孩子有個美好前程。

年年歲歲分別季,歲歲年年父母心。父母總想用自己的愛爲孩子建築一個親情的港灣,一個堅強的大後方,心在遠方的孩子卻把這份不捨和疼愛當作遠走高飛的羈絆。直到發現遠方並不像想象的那般可愛那般富有詩意,直到發現遠方並不像想象的那般鋪滿鮮花和掌聲,他們纔會去理解父母的牽掛和苦心。可這條路不走又怎知是彎是直?放飛放飛,不放怎會飛翔?又怎知天有多高地有多闊?

孔丘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家,不出遠門,如果遠遊要告知父母去處。強調的是孩子贍養老人的義務,但也不反對孩子有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在那個慢節奏的年代,沒有寬敞大道,沒有交通工具,更沒有動車飛機,出趟遠門山高路迢,一年、數年,甚至要耗上半輩子的時光,分離即是永別。有此一說,可以理解。但在如今這個科技網絡迅猛發展的時代,一日千里早已不是神話。世界就是一個聯合國,只要多金,想去哪裏去哪裏,天涯海角任你行,五湖四海任遨遊,再遙遠的距離都不再成爲距離。但人心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心的隔膜,千山萬水,難以抵達。就像兒子,他人無論在哪裏,心卻在遠方,我窮盡心力又怎能將他羈絆?

孩子漸行漸遠,奔赴遠方。回家慢慢收拾他的衣物、水杯、牙缸,以及一些零散的小物品,掩去他所有的痕跡,留一脈馨香,默默守望。心之所繫,情之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