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學做傳統美食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做傳統美食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做傳統美食作文

學做傳統美食作文1

隨着時代的變化,已經有很多人傳承家鄉傳統美食了——-老鼠糖球、蔥管糖、桂花糖餅……現代人都過着國外的節日,———萬聖節,聖誕節……我們可是中國人,爲什麼不過自國節日呢?這個問題,我還得以後再說吧!

20xx年xx月xx日,育才小學五年級三班舉行了一次活動——-製做、品嚐一個叫“老鼠”的`糖球。

首先,製作老鼠糖球,我們得先做麥芽糖,製作它,師傅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先培育麥芽,自己種,再斬碎麥芽備用,然後淘洗大米,鋪蒸架,把洗好的大米倒進裏面,開始生火蒸飯,在蒸的時候,要鋪大米,並檢查氣孔,邊燒邊翻米,燒好後,得把大米強制冷卻。過一會兒拌入麥芽,拌好後再轉入發酵池中,添加熱水,過六小時後翻漿。點火,準備熬糖,把漿水倒入鍋中用旺火加熱後過濾雜質。觀察糖情,並炒糖。慢慢熬製,再檢查一次最後,再加工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你看,光是製作麥芽糖就要這麼長時間。

下面,就是做老鼠唐糖球了。首先要把麥芽糖拉硬,需要費很大的力氣。漸漸的,唐變成了白色。然後把糖鋪在一層黃色的粉上,加入準備好的豆沙餡,包在裏面,搓成長條拉出像老鼠一樣的尾巴就完成了。

“哇!好好吃呀!”大家都可喜歡了。

我們現在是祖國的小花朵,長大後就是祖國的大樹,我們一定要傳承中國的糖文化。

學做傳統美食作文2

大家都吃過臭豆腐吧?吃過的人都知道,臭豆腐聞着臭,吃着香。我就來講講臭豆腐吧。

先來說說臭豆腐的樣子,臭豆腐沒燒之前是青青的,還流着臭臭的汁水,真是不想碰它。燒出來就好看多了,白白胖胖的,放點調料就更好吃,更香了,尤其以放辣椒最好!

臭豆腐的味道也很好,辣辣的,還有一點甜味,真香!咬一口,外面脆脆的,裏面嫩嫩的,太好吃了!我吃了一塊又一塊,結果辣的噴火。

臭豆腐這種傳統美食是從哪兒來的呢?原來,相傳清朝的時候,有個叫王致和的人,來到北京趕考,結果金榜落第。他想回到家鄉,可是沒有錢了,他又想在京攻讀,準備下次的考試,但距下次考試還有太長的時間,他只能在京城做生意。王致和的爸爸是個做豆腐的,於是他也做起豆腐來了。但在夏天,豆腐會壞掉,王致和就把豆腐切小塊,把它醃了起來。之後他不開門,開始讀起書來。到了秋天,他又想開豆腐店了,想起了豆腐,結果豆腐都臭了,他把豆腐送給別人,那人卻說好吃,於是他就開始專門做起了臭豆腐了。

就這樣臭豆腐一代代傳了下來。你是不是很想吃呀?

學做傳統美食作文3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之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過年前媽媽都會帶我到廣州老西關做小義工,和社區內的長者一起製作傳統賀年美食。今年我們製作的是“笑口棗”。

1月31日早上,天寒地凍,媽媽帶着我和妹妹來到了廣州荔灣區逢源街日間託老服務中心,準備參加賀年食物的製作活動,社區的公公婆婆負責將笑口棗的原料弄好,捲成小球。我負責讓小球粘上芝麻,擺好。阿姨義工就負責拿去油炸。分工明確,一個小時後,香噴噴、熱辣辣的“笑口棗”就做好了。做好的笑口棗像一個小圓球,外面沾滿了芝麻,表面有一道裂口。媽媽說剛炸好太熱氣,不能吃,要等涼一下。趁這個時間我請教了社區的公公婆婆“笑口棗”的寓意。公公婆婆告訴我“笑口棗”是廣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種,因其經油炸後上端裂開而得名,樣子就像人在開口笑,吃笑口棗寓意着全家人開開心心,笑口常開。終於可以吃了,我拿一個塞入口中一咬,啊,香甜暄酥,十分可口,怪不得是廣州人春節必備年貨之一。

製作的食物是送給社區貧困的長者,讓他們也感受到春節的節日氣氛。我喜歡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讓我瞭解傳統美食,也利於學習了傳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