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規模》讀書筆記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規模》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規模》讀書筆記

市場太慘烈,咱就不看了,咱來聊聊最近看的書。最近把《規模》一書給看完了,整體而言從一個非常大的視角來看待生物體、城市以及公司,提供了不少有意思的視角,咱們一個個來說。

生物體

對於生物體而言,透過攝入能量來維持自身的生長、成熟。能量有兩個作用,滿足自身的細胞更新以及成長。在人體小的時候,能量的攝入大於維持身體所需,多餘的就用來成長。而隨着人類的不斷成長,細胞數量是與體重相關的,而攝入能量的增加值遠比不上體重的增加值,所以達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攝入的能量只能提供身體所需,而無法再有多餘,則成長停止。之後的攝入就用來不斷修復現有的細胞,直至身體器官逐漸老化,步入衰退最終死亡……

書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生命與羣體的代謝率的關係是有對照的。對於不同量級的生物而言,體重每增長至原來的4個數量級的倍數,代謝率僅增長爲原來三個數量級的倍數,放在座標軸上的直線斜率爲3/4。也就是說一隻體重爲3kg的貓和30g的老鼠,雖然前者體重是後者的100倍,但是代謝率僅爲後者的32倍,這便是規模經濟的明確效應。

而經過不斷的測算,可以發現在生命之中大多數的對應指數都非常接近1/4的整數倍,尤其是作爲冪指數中分母的4在所有生命的領域中無所不在。根據作者的觀點,由於體內循環的存在,毛細血管遍佈你的全身直至終端,而由於分形對於空間填充要求,血管中的血液體積與身體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因此,將內部循環網絡與體型的長寬高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了1/4次冪異速生長指數。簡單來說就是網絡所構成的常規三維體積的有效延伸,另一個維度來自於網絡的分形特徵。

對於壽命而言,存在着如下的一些規律:

平均壽命可能會不斷增加,但是增幅正在趨向極限,很可能沒有人能夠活過125歲;

原則上可以透過降低體溫延長壽命,因爲這降低了細胞代謝率,因此也降低了損害的發生率,但是體溫降低明顯可能對我們產生有害影響;

由於心跳與壽命是逆相關的,所以降低心跳的頻率可以增加壽命;

細胞代謝越快則壽命縮短,因此透過少吃一點降低細胞代謝率,減少細胞的代謝損傷來延年益壽是可行的。

城市

對於城市而言,比例縮放是亞線性的,大約是0.85的程度,代表着系統性規模經濟的存在。城市的基礎設施表現就如同生物體,也遵守簡單的冪律,按照亞線性比例變化表現出系統性的規模經濟,只是指數的數值與生物不同(生物爲0.75,城市爲0.85)。

與之相對的是,作爲城市本質的社會經濟總量則是呈現超線性規模縮放,指數約爲1.15。之所以會有一個超線性規模縮放,其原因在於一座城市中平均每個居民與其他人的互動數量隨城市規模而不斷呈現超線性的增加。社會互動帶來了創意、創新和基於此的增長。按照這個比例法則,城市越大,每個人的收入、創造、創新和互動越多,每個人所經歷的犯罪、疾病、娛樂也越多,而需要的基礎設施和能量卻越少。

綜合而言,物理設施遵循的.是亞線性的0.85,由人與人接觸產生的非物理設施部分遵循的是超線性的1.15。而與此不同的是,每座城市的企業總量與城市人口規模呈線性比例關係,大約每22人就會有一家企業,同時無論城市規模大小,每家企業只有8名員工

需要注意的是,規模法則揭示出城市可測算的指標中有80%-90%僅需知道人口規模即可確定,剩餘的10%-20%則是它們的個性和獨特性的表現,只能透過對其歷史、地理和文化特性進行詳細研究才能瞭解。

最後,如果根據亞線性和超線性的效應,根據人口的規模進行調整的話,可以發現其實很多大城市的經濟表現並沒有那麼突出。只是我們正常比較的時候由於並沒有考慮超線性增長的因素,僅僅是根據同等規模增長的方式來比較,從而使得大城市更加靚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