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弟子規

【精】《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8.62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1

新的一年又到了,剛開學我們學校就舉行了誦讀,《弟子規》的活動,每天中午12:50我們全校就開始 誦讀《弟子規》了,當我聽到全校一起誦讀《弟子規》時忽然覺得身心舒暢多了 ,我在誦讀時瞭解了一些話的含義比如“冠必正,紐必結”意思是:冠必須要帶正,鈕釦必須要扣上的意思。還比如“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爲偷。”意思是:借別人的東西要問問他行不行,如果不問就可以看做偷。再比如說:“恩欲報,怨慾望。報恩長,報怨短。”意思是:恩一定要報,但怨可以忘記。報恩一定要報得多,報怨可以報的少。

我覺得《弟子規》不僅是拿來背的,還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還是覺得學校這次,誦讀《弟子規》的活動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我希望學校多辦一些這樣的活動。

《弟子規》讀書筆記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他的名字叫《弟子規》。這本書講的是做人的基礎,要孝敬父母和尊敬長輩。要認真學習,誠實做人。要熱愛勞動,整潔衛生。

孝順篇:是講要孝順父母和長輩,還要愛護幫助比你小的人。

尊長篇:就是講的要尊敬長輩,比如說,在坐下或走的時候要讓長輩先,自己後。大人叫你的時候是應該及時回答的,不能慢慢吞吞,或不回答。

慎行篇:穿衣服的時候,要穿的整齊,在小時候是不能喝酒的,早上起來的時候,應該疊好被子,才能下牀。下牀之後,還要刷牙和洗臉等。

交往篇:做人是不能胡說八道的,而要誠實,也不能撒謊說謊話,做事的時候不要急。

學習篇:在學習的時候,是要一心一意的,而不能三心二意。在看書的時候要安靜,而不能吵鬧。在寫字的時候要寫得漂亮,而不能寫的很醜陋。借來的書,看完的時候,如果還想看的話必須先還回去,再借來看。

這本書是教我們怎麼做人的。希望同學們都認真的讀,認真的做,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弟子規》讀書筆記3

《弟子規》教誨我們,幸福的源泉在於以一顆感恩的心,一顆付出的心對待他人,要有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心境,要有隻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境界,這樣我們的人生之舟纔會划向幸福的彼岸。因此,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應該迅速投入到力行《弟子規》的熱潮中。學習《弟子規》,不僅是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思想昇華的過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就要把聖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融入到一點一滴中。

我相信《弟子規》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少一些。這也應了《弟子規》裏的一句話: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就讓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弟子規》爲模範,爲成爲一名文明的實驗學生而努力吧!

《弟子規》讀書筆記4

最近讀了一本叫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很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我讀完後的感受吧!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相處,父母就要爲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纔會從心裏爲我們高興,我們也會更快樂。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計較小事,這樣人會變得快樂。

《弟子規》讀書筆記5

或許作爲學生的同學們會說,現在我們還是學生,這對我們來講還是很遙遠的。真的遙遠嗎?一點也不遙遠。我想問一句:身爲學生的`我們,除了向父母要錢,你一個月還會打多少次電話回家問候父母,問候家裏的一切呢?不要省幾塊錢的電話費,不要以爲父母並不在意這些,要知道在你特地打電話回家關心他們時,他們是很欣慰的。只是我們不懂,所以往往就吝嗇了關心父母的話。你還在等什麼,馬上拿起自己的手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吧。

孝,並不是要讓你爲父母做上什麼驚人動地的事,實際上最平常最基本的關心、問候又何嘗不是孝道的表現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世間最遺憾的事。雖然我們不能像《弟子規》書中寫的那樣“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孝敬父母,但起碼不要讓這樣的遺憾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弟子規》讀書筆記6

讀書是我最大的嗜好,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既能讓我們得到知識,還能讓我們從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今天,我又認真拜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與我以前看過的《弟子規》不太一樣,這本書不但有訓誡的語言的翻譯,還附加了相關的一則小故事,讀起來沒有那麼枯燥。既有趣味性,又蘊含哲理。

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第一句話:“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它的意思是:作爲學生除了要言行規範,還要做到孝順父母,尊重兄長。書中還插入《代父從軍》這則故事。讀完這個故事,花木蘭那孝順父母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生活中我也要像花木蘭學習,我要像她那樣,孝順父母。今年因爲要參加畢業考試,媽媽爲了更好地照顧我們,她乾脆不去廣東打工了。每天我們還在做着香甜的夢,媽媽就悄悄地爬起來做早餐給我們吃,吃完了又不辭辛苦地開車送我們去學校,因爲我家離學校有幾公里遠。晚上,還要在燈下輔導我們做功課。看着媽媽日漸消瘦的臉,我和妹妹都很心疼。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因爲爭着玩遊戲鬧翻臉了,媽媽只是數落了我一句:“做姐姐的怎麼能這樣,就不懂讓着一點妹妹嗎?”我聽了委屈着跑到同學家躲了起來。天黑了,我也不回去。媽媽又是打電話給爸爸和我的要好的同學,又是挨家挨戶地去詢問,看我在不在。當媽媽找到我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了,那時我看見媽媽的眼睛紅紅的,臉更是憔悴不堪,我心裏馬上後悔。我這麼任性,我不是個孝順的孩子啊!

現在。我又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今後,我要向花木蘭學習,好好複習功課,爭取畢業考試取得優異的成績,作爲孝順父母的禮物。

《弟子規》讀書筆記7

今天,天空陰沉沉的,太陽躲到雲彩裏睡大覺了。我拿起了《弟子規》這本書,細細地品讀起來。讀到“父母叫,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時,我深受啓發。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爲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讀到這裏我感到非常慚愧。平時,每當爸爸媽媽教育我怎麼做人處事時,我只會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爲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罷休,有時氣得爸媽哭笑不得。

總之,透過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以後要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再也不讓爸爸媽媽操心了。

《弟子規》讀書筆記8

同學們,誠實是最重要的,你們都做到了嗎?

今天,分享的是“事雖小勿擅爲苟擅爲子道虧”。從中知道了,事情雖小,但我們不能藏,這樣,父母會傷心的。

還記得那時,我喜歡看書,有一次,我向一位同學借了一本《查理九世》,那位同學也沒說什麼時候還給他,過了一兩個月,我在一次整理書桌時,發現了這本書,我也看完了,可是,我不想還給他,媽媽走進屋,看我在發呆,就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立刻讓我把書還給他,說不還人家書這是不誠實。第二天,我就把書還給了同學。

誠實的孩子人人愛!

《弟子規》讀書筆記9

讀《弟子規》一書,讓我有愛心。文中寫到“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於大衆要有關懷愛護的心,人與人之間應該和睦相處,因爲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我以前愛吃的不給別人吃,玩具不給別人玩。

讀了弟子規,我明白了人們應該互相關愛。

這次玉樹大地震,讓我想起要關心災區的小朋友。學校組織大家捐款,我把平時攢起來的零花錢捐給了災區,讓玉樹小朋友們有學上,有飯吃。

《弟子規》這本書真好,讓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讀書筆記10

《弟子規》的主要內容是講一個人從小開始,就要學習孝順父母、和兄弟姐妹友愛,要講信用等等。其中,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這一部分對我的教育最大。回想起來,我在一些事情做得很不好。比如有一回,媽媽叫我掃地,我很不耐煩地回答:“哦哦—”,照樣上網聊天,直到媽媽生氣了,我纔不情願地去掃地,嘴巴還嘟嗦着:“掃就掃嘛,急什麼?”事後,爸爸媽媽教訓我時,我還頂嘴。除此之外,我還經常不體諒父母的難處,不體諒父母的苦心。父母做好的菜,我總是嫌這個菜不合口味,那個菜天天吃吃膩了。弄得父母很無奈……

對比起夏天爲父親扇牀,冬天爲父母暖被窩的黃秀,真是有天壤之別。

現在我明白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而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道理。我決心不再讓父母瞎操心,向黃秀學習,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我讀過許多書,其中我覺得最有教育意義的是《弟子規》這本書。

《弟子規》讀書筆記11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這點你們做到了嗎?

《弟子規》中“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這幾句說的是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但是我總是匆匆忙忙地做事,改不掉這個壞毛病。

有一次,從補習班回來,我想看電視,於是就飛快地寫,英語字母寫的也不好,以爲都寫完了,就開始看電視,到了補習班,老師檢查作業,突然大吼起來:“仝悅,你的作業怎麼回事,英語字母寫的不好,還少寫了一項作業,並且家長還沒簽名!”我不敢說話,低着頭,心想,下次可得仔細點,真丟人呀!

以後,我再也不敢這樣寫作業了,作業做得一塌糊塗,還得挨批!

《弟子規》讀書筆記12

今天我閱讀了《弟子規》。

故事的名字是《代父從軍》,裏面講述了花木蘭是位女子,一天,匈奴又要進攻中國,皇帝就頒佈詔書,去中國各地發佈消息讓以前的老兵上戰場打仗,花木蘭爸爸的腿受了重傷不可以打仗,但是,時間緊迫所以花木蘭只好女扮男裝混進軍營,他在這支隊伍裏戰了二十三年,都沒有一個人發現他是一名女子。花木蘭面對名利從容淡泊,她只想回家照顧父母。她是一個勇敢、淳樸、有孝心的女子。

讀了這篇故事我懂得了要謙讓女孩子,也不能欺負女孩子,但是,女孩子也要勇敢,不可因爲一點小事而退縮。

第二篇故事是《杜林與古文經學》,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勤奮好學的小朋友,他叫杜林,他家很窮,但是有許多從別人家借來的書,還拜訪張竦爲師,當時的人稱他爲“通儒”他知識淵博,去全國各地拜訪,他回來時發現有兩個人在自家院子裏,其實他倆是來拜訪杜林爲師,杜林怕那兩個人把他的祕籍寶典燒掉,就讓他倆每年來一次。

這個故事告訴我了一個道理,要勤奮好學,愛護書籍,愛讀書,長大才可以做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弟子規》讀書筆記13

同學們,守信很重要,你們做到了嗎?

《弟子規》中“凡出言信爲告炸與妄奚可焉”中明白,說出的話,要努力做到,不能反悔,我做到了。

一次,一位朋友借了我一本《童話故事》,那位朋友說:“下一星期還書(當時星期五)。”我說:“可以。”可是,由於那本書的故事多,他很不可思議地說:“你確定。”我說:“我確定。”他才把書給我,到星期一,我把書還給他,他高興地說:“你這麼守信,以後,我會經常借給你書的。”我笑了一下,走了。

同學們,守信對人很重要,我們一定記住呀!

《弟子規》讀書筆記14

我利用了暑假時間詳細閱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感悟很深。我發現,宣揚《弟子規》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明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時對家庭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也有莫大的助益。

《弟子規》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這八個部分。以下是我閱讀後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衆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這是弟子規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如何教孩子做人呢?這一段講的是總的原則,後面還會具體事情具體說。總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謹慎、講信用。對待大衆平等仁和,親近仁德的人,向他學習。能夠做好這些,還有精力,纔可以學習知識,如果做不好這些,學習知識是沒有用的。

在弟子規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現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現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爲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爲子女成材。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裏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爲先,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說他能夠幹成大事業,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弟子規》裏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自己去細細品味。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於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纔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當前,西方觀和影視節目中一些不健康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太多,透過學習弟子規,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一起成長,一起去認識“禮儀之邦”的內涵,我覺得這次學習弟子規非常有必要,很有意義

我利用了暑假時間詳細閱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感悟很深。我發現,宣揚《弟子規》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明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時對家庭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也有莫大的助益。

《弟子規》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這八個部分。以下是我閱讀後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衆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這是弟子規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如何教孩子做人呢?這一段講的是總的原則,後面還會具體事情具體說。總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謹慎、講信用。對待大衆平等仁和,親近仁德的人,向他學習。能夠做好這些,還有精力,纔可以學習知識,如果做不好這些,學習知識是沒有用的。

在弟子規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現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現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爲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爲子女成材。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裏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爲先,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說他能夠幹成大事業,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弟子規》讀書筆記15

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僅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裏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我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樣能去愛別人呢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我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裏,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我的行爲不光會影響自我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十分生氣,對着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後,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我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幹什麼,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纔是能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