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通用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通用5篇)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1

當我n+1次和娃爹因爲娃的教育問題起爭執時,他無奈的對我說:“自從你成了育兒專家後,你整個人都變了。以前的你是多麼溫柔可愛、美麗動人、賢良淑德......”好吧,我承認那幾個形容詞都是我瞎編的,他只說了一句“以前的你沒有這麼強勢。”

我聽到的當下其實是有點發愣的,因爲我忽然意識到我的強勢並不因爲我正確,而是因爲我極度的焦慮。我害怕娃因爲我的無知而毀於一旦;我害怕娃的爹不是一個完美的爸爸;我更害怕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媽媽。

上週跟閨蜜聊天,對,就是那個上班想娃的辣媽,她跟我說她認識的一個巨牛逼的女老闆最近在焦慮一個事情,什麼事情呢? 她覺着吧,自己太有錢了(這樣的媽請給我來一打兒),孩子每天車接車送的,從沒跟小夥伴們擠過公交車什麼的,萬一孩子將來不食人間煙火,吃不了苦可咋辦?

我啞然,我們這一代父母咋就這麼難當呢?沒錢的時候,捶胸頓足;有錢的時候,擔驚受怕。彷彿我們一個不注意,娃本可以成爲科學家的只能“過家家”了。

書知道答案,所以我又去看書了——《教養的迷思》。這本書我看了兩遍,第一遍非常看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很厭惡、很抗拒的感覺,不僅是因爲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一位並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的家庭主婦,當然我並不是輕視沒有畢業證的人,而是我對她知識的深度和邏輯的維度有所懷疑。

更是因爲這本書的主題是“家庭無用”,這無疑是在告訴我,我辛辛苦苦、廢寢忘食、引經據典的育兒經歷都將是炮灰。因爲當我的孩子走出家庭,進入社會時,我教給她的終將被她拋棄!

一、父母的教養真的有用嗎?

哈里斯說:你對孩子的教育、對他性格的影響僅在家庭環境中有用,離開家庭這個環境,孩子會自動切換到適應當下環境的模式。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憂心忡忡,懟天懟地甚至於使家庭破裂的那些育兒分歧對孩子來說其實很無所謂,因爲對他們的影響真的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甚至可以說,你自己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這感覺糟心不?

現在許多有關人格特質的研究都運用了行爲遺傳學研究的方法,研究結果明確且具有一致性:大體上,在被試的差異性中,遺傳因素佔50%,環境因素佔另外50%。

實驗告訴我們,孩子最終成爲怎樣的一個人一半是來自基因的掌控,也就是你父母什麼樣,你的孩子會跟你很像很像。正如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會打洞。”如果你自己都不是天之驕子,也彆強逼孩子了。

那剩下的一半環境呢?請劃重點,很多育兒理論甚至於科學文獻都把環境幾乎等同於家庭環境,或者說過分的強調家庭環境的重要性,也就是父母的教養特別重要。

而且這個 教養假設 幾乎毋庸置疑,每個家長都奉若金科玉律。就拿我來說,育兒專家說:“父母不要對孩子說嬰兒語,比如果果、水水之類的,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於是我三令五申不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我娃說這些萌萌噠的詞,一律一本正經。

結果大家都很彆扭,就連我自己都覺得話都不會說了,說錯了恨不能抽自己耳光,生怕把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給糟蹋了。

但我仔細想想,真是這樣嗎?孩子的語言真的是被我們這幾個人左右的嗎?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的話,那同性戀家庭收養的孩子豈不也應該偏好同性嗎?顯然不是。

哈里斯提到,孩子並不會把自己在一個環境中習得的能力自然的遷移到另一個環境中去,他們只會快速的學會其他環境中的規則,進而在不同環境中來去自由。 她還舉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發展心理學家卡洛琳洛夫科利爾將嬰兒放置在嬰兒牀上,絲帶系在腳踝上,嬰兒腳一擡上方的搖鈴就會擺動,嬰兒很快就能學會。但如果把牀更換一個房間,或者把搖鈴換成別的,嬰兒就不會輕舉妄動。她得出結論: 嬰兒與生俱來的學習機制就是:在某個場景中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於另一個場景。

所以我們不能想當然的認爲只要我們傾盡全力去灌輸、改造一個孩子,他就能按照我們理想的去成長。這可能僅僅是一廂情願,孩子註定是要離開父母,融入到整個社會當中。

當他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接觸到更多的人羣,他發現他從家庭中帶來的那些與周圍格格不入,他會怎樣呢?

專家把社會化的責任安在父母的頭上,覺得那些問題少年是父母沒教好。但其實,父母無法無孔不入,孩子的社會化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自我完成的。

二、孟母三遷真的有必要嗎?

我們已經知道父母的影響僅僅是家庭中的一畝三分地,那誰是真正能夠影響孩子的品質和行爲的呢? 每個中國人對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一定都不陌生,而這個故事也恰恰能夠說明哈里斯的核心思想:同伴的力量 。

我們人類是羣居動物,我們長期生活交往的對象往往是我們的同齡人,而且我們骨子裏是極度抗拒被邊緣化的狀況。所以我們大部分人會不顧一切甚至會放棄所謂的原則,只爲能和大羣體和諧相處。

這也就解釋了孩子的社會化是透過羣體社會化模式來完成的。他們相互模仿、學習、爭奪、妥協,最終長成了一個個成熟的大人。

而孟母正是看到優秀的同伴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才一而再的選擇新的居所。這和我們大部分家長瘋狂的送孩子去好學校,交好朋友是同一個道理。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其實並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但是我交了一個愛看書的朋友,她那種氣自華的感覺深深的打動了我,爲了能夠和她有共同話題,我也愛上了看書和寫作。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孩子們會選擇那些和他們從家庭中帶來的習慣較爲相似的羣體,因爲完全的改變是痛苦的。

綜上可知,我們身爲家長,需要做的是儘可能教給孩子大衆所接受的行爲標準,同時做好孩子夥伴的篩選器。

育兒是一個持續高熱的話題,而我們也愈加的恐慌,社會也在不斷的製造恐慌,彷彿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我們這個時代太多的專家,太多的觀點,我們聽從這個,膜拜那個,但卻忘了養育子女這個最自然最原始的行爲難道不應該是follow your heart嗎?如果心不在,何談愛?

正如哈里斯所說,你父母沒有教給孩子的東西,社會會教給她。

不要去理會專家們怎麼說。愛你的孩子,因爲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爲你認爲他們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交給他們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輕鬆點,他們將來如何並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們變的更加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2

朱迪斯哈里斯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提出——父母的教養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的觀點,讓根深蒂固的“教養假設”支援者無法接受這樣的論斷。毫不避諱的說,作爲傳統的教養方式的擁躉者,希望可以從本書中發現一些能夠被反駁的觀點和破綻,然而隨着閱讀的不斷深入,漸漸會被作者所提出的觀點改變立場。

作爲一個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的失業教科書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用中立和思辨的態度,寫成了這本書,從拋出一大堆專業性的名詞開始,“教養假設”、“基因效應”、“組間對照效應”、“社會化演變”…… 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用各種論文研究中的實例和數據,來闡述並提出她的教養觀點。她的目的不是爲了打敗傳統的“教養假設”,而是爲了讓父母多一點思考的空間和獨立判斷的能力,讓父母不用再帶着負罪感和內疚之心來教養孩子。

作爲父母的我們,在教養子女方面,總是存在焦慮和疑惑的。社會環境的複雜和大衆媒體的尺度,總是讓我們擔驚受怕,我們的孩子以後能否有自己的能力去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是否能夠讓孩子遠離犯罪、毒品、反社會等現象。但朱迪斯哈爾斯所提出的觀點爲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路,如果父母不是最重要的影響體,那我們在教養孩子的時候,需要重視的方面是什麼?

朱迪斯哈爾斯從基因遺傳學、社會化理論演變史、發展心理學等角度,分析了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的因素,無論是屬於先天的基因遺傳,還是後天的環境使然,這些都不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產生長久並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來說,他們所在的羣體造成的影響纔是他們日後人格發展的指向標。這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的良苦用心是想告訴我們社區環境的重要性,但朱迪斯哈里斯認爲,社區環境所形成的同輩羣體纔是輻射源,你的小孩被正受他的同伴的影響,這些同伴的作用力大於父母在家中教養孩子所形成的那股影響力。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時期是孩子人格發展的定性時期,而這個時期在羣體中獲得的人格特質,將伴隨孩子的一生。“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則是對她提出的教養觀點最言簡意賅的總結。

新的觀點總會帶來新的問題和思考,假使朱迪斯哈爾斯這個論斷是正確的,既然父母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影響源,而孩子所在的社區環境形成的同輩羣體將變爲父母日後重點的關注對象。對於焦慮型的父母來說,最開始的選擇權又會回到父母身上,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爲壞分子或是反面教材,爲孩子挑選良好的社區環境以及日後的同伴就變成了一項艱鉅的任務,但對於正處在青春期荷爾蒙超標的青少年來說,我們的循循善誘和苦口婆心並不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能否正確引導孩子對於同伴羣體的選擇,將會成爲擺在父母面前的另外一道難關。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3

胡適先生曾言“沒有證據,只可懸而不斷;證據不夠,只可假設,不可武斷;必須等到證實之後,方纔可以算作定論。”概括說來就四個字“拿證據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和約定俗成的事太多,我們被那些所謂的“定論”折騰得疲憊不堪,甚至忘記思考事情本身應該是什麼樣子。

《教養的迷思》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該書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未讀完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沒有指導教師,也沒有經歷過常規做研究的過程。或許要感謝這些,讓她有勇氣來提出這樣一個看似瘋狂且激進的論斷:“專家們” 是錯的,父母的教養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

當今社會中,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所謂養生除了鍛鍊還有就是健康飲食,然而當我們習以爲常的拿起花椰菜的時候,是否想過它真的是健康食品嗎?它是如何一步步被變成健康食品的?來看看研究者的方法多麼簡單而直接:調查大量中年人—詢問他們吃多少花椰菜—五年後看他們是否還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健康),結論吃花椰菜更長壽。看明白了吧?“專家們”已經透過大量的數據來“證實”才得出的結論,我們當然應該接受並付出實踐,可是這些證實卻忽略了問題的開始就是多變量的。這就像調查親子閱讀甚至離婚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樣的'道理,很多“對孩子有利/不利”的教養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理所當然。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微環境”都可能會對其形成影響,我們又何必苦苦“折磨”自己,苦苦說是家庭教養的問題呢?

刺激會引發反抗,反抗會誘發思考,透過對比與尋根究底,人們往往會得到更貼近事實且更加完善的結論。作者開篇觀點就刺激到專注於家教書和專家育兒理論的讀者們,接下來步步緊逼讓讀者們意識到“教養假設”可能真的就僅僅是個假設,然後步步爲營,從心理學、人類演化史、行爲遺傳學和文化傳承等衆多方面提出證據來否定“專家們”的教養假設,最終透過自己多年的觀察和研究證據提出自己的觀點,並且在“父母能做什麼”一章給出了建議。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專業的內容,她用幽默的態度論述嚴謹的問題,透過閱讀我們能看到作者對讀者的誠意,更能看到她對待沒有實證研究支援的理論那敢質疑的態度。

孩子是一個極具辨識力和適應力的個體,家庭爲他們提供知識和訓練,他們學到的同時也會在羣體社會中逐一“審覈”,人格的塑造會受人類演化史、同輩以及家庭的多重影響,愛孩子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找回 本就屬於家長們的快樂與輕鬆。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4

小時候沒有看過什麼書,長大些忙於除讀書外的各種雜事,讀書的習慣一直沒有培養起來,自生了寶寶之後,開始尋找教育寶寶的“科學”方法,各種的找育兒書來讀,在讀育兒書的過程中,反思自己成長的過程,覺得自己曾經缺失的知識太多,開始大量的讀書。

相比之前各種育兒大家的暢銷作品,我更願意稱《教養的迷思》爲一部邏輯嚴密的理論性著作,讓我震撼的幾點如下:

一、這是一本邏輯嚴謹的書。

論述如此清晰,在之前衆多作品中未曾經見過,一般作者都是提出一個觀點,運用各種論據去支援這個觀點,基本沒有從相反角度去反證觀點的,而本書是一個另類。這也足見作者對自己的觀點非常有信心,也增加了讀者的信心。可能也與本書是批判社會上廣爲人接受的“教養假設”相關。

二、這是一本學術氛圍濃厚的書。

從作者在書中對行爲遺傳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關於各種教養的理論觀點及研究文獻的引用來看,這位“新澤西老奶奶”對以上知識有廣泛而又深刻的理解,如果是一位兒童教育研究入門學者,完全可以根據此書的引用文獻去溯源,將會大大節省檢索檔案的時間。

三、這是一本考驗家長智慧的書。

這一點對一個普通的家長來說最爲重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一直是困擾許多家長的問題,總擔心過猶不及。這本書不同於市面上主流的育兒理論,她在傳遞一種引發家長進行理性的思考的聲音,什麼是給孩子最好的?孩子有自己的個性,個性的形成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的所處的同輩環境相關,家長應該去結合自身的個性特點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給孩子的社區成長環境,引導孩子去逐漸成長。這個過程可能對一些家庭很順利,恭喜你!你遇上個省心的孩子;也可能是一個曲折甚至艱難的過程,那就心平氣和的看待這個事情,不要責怪自己或過分苛責孩子,因爲可能孩子的基因中就存在這些人格的缺陷。

作者質疑“教養假設”但並不是強調家長對孩子來說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在作者歸納她三個命題(命題1:父母沒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命題2:是孩子被社會化,他們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命題3:與類化有關,孩子不會被迫將以前習得的行爲吃力地帶到新的情境中,他們完全有能力根據目前的環境習得新的行爲。就是說家長對孩子只是在家裏起作用)的第三個命題時,強調家長在家裏的重要作用,可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忙的不在家,孩子忙於在各種學習班的學習,家長把自己起作用的最後一塊堡壘也丟失了還不知覺。

最後說點時下流行的家長瘋狂的購買學區房的行爲,和這本幾十年前出版的書中觀點正好形成應證,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5

我喜歡朋友推薦的書,可以擴大閱讀半徑,擴展思維。

這本<教養的迷思>是從朋友圈看到的,看到朋友貼出劃粗線的地方,我就不太能認可,但是他說可以擴展思維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我立刻找了一本看。

這本書很有意思,不僅是她的觀點,也包括她對心理學的學術研究的疑問和鞭撻。她諷刺了學術研究的不嚴謹,爲支援自己的觀點而歪曲事實,把弱相關性放大爲結論,誤導了媒體和大衆。

書末,作者自己總結道,這本書包括你沒有見過的三個命題。命題1是父母沒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與父母相像有兩個原因:因爲他們繼承了父母的基因,因爲同屬於一種文化或子文化。

命題2是孩子被社會化,他們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

命題3與類化有關。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們認爲行爲方式,以及與行爲方式相關聯的情感,會從一個社會情境遷移到下一個社會情境中。根據命題3,這個假設是錯誤的。一個個體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有相同的行爲模式傾向,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爲基因的作用。你的基因與你如影隨形,但是你與父母和兄弟姐妹相處時習得的行爲模式,只有當你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纔是有用的。孩子不會被迫將以前習得的行爲吃力地帶到新的情境中,他們完全有能力根據目前的環境習得新的行爲。

當人們總結我的理論時很少提到命題3,但我認爲這是我的理論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觀點被媒體總結爲以下幾個字:“家長不起任何作用。”家長當然起作用!但是他們在哪裏起作用?如何起作用?我對“哪裏”問題的回答基於命題3:家長在家裏起作用。我對“如何”問題的回答是,關係對所有的人類都起作用。

家長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是對不同孩子的行爲的迴應,而不是影響孩子行爲的原因。兄弟姐妹之間的行爲差異部分原因是他們之間的基因差異,家長只是對這些基因差異外部表現作出迴應而已。

書中很多社會化的觀點我都很認同,但卻不能同意她的結論。

作者沒有親自做研究和實驗,都是從報刊和書本上讀到並重新解析了別人的實驗結果,以及一些她看來和聽來和親身經歷的例子,看似很有說服力,其實也經不起推敲。

比如說,她反覆強調,孩子生下來就具有某種特質,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傾向於發展某種人格。但環境可以改變他們,這個環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環境,是孩子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

但我認爲不單是家庭以外的環境,而是外界對她持久的打擊,這個打擊很可能來自父母,但也可能來自同齡人。兩方面持續的刺激或傷害都可能對孩子造成終身的人格影響。我們每一人都可舉出這樣的例子。

作者認爲社區對孩子影響很大,同一社區出來的孩子發展經歷相似,但同時又極力否認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認爲兄弟姐妹的性格各異,他們所受的家庭環境影響在他們成年之後幾乎蕩然無存。可是一個家庭的孩子也必然生活在在一個社區,如果一個社區的孩子性格和發展類似爲什麼反而一個家庭的孩子不同,這不是很矛盾嗎?我想作者一定沒有經歷過像中國這樣的農村社區以及父母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的家屬社區,爸爸媽媽同在一起勞作,孩子們除了上學和回家吃飯睡覺,整天呆在一起玩,整個童年時代都是關係密切的好夥伴,彼此性格依然千差萬別,人生的發展軌跡也是迥然相異。

這本書裏面爲父母的全責開解我很贊同,畢竟我們十八歲以後就是成年人,如果受到足夠的教育,就應該爲自己負責,努力擺脫父母帶來的負面的影響,治癒自己,成爲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一輩子生活在對父母的埋怨和責怪之中。是的,責怪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是最容易被擊中的目標。自從弗洛伊德點上第一支雪茄之後,父母就成爲攻擊的對象了。可是,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勿需質疑不容否定的。父母給了我們基因,決定了我們的家庭經濟條件,對作者所強調的社區也就是學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父母的性格和行爲方式都會對我們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就用書中作者提到的一位母親的例子,爲了讓自己的孩子遠離壞朋友,快速地將其轉學到一個偏僻地區,從這種同齡人的負面影響中擺脫,從而走上正途。這也是 孩子的父母力挽狂瀾,決策果斷,爲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這個母親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繼續煩惱和怨天尤人,眼看自己的孩子走上不歸路。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影響也許是直接的,也許是間接的,擔卻是不能被輕易抹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