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讀後感2.54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1

寫遊記,除了在記敘所見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風俗外,當然還可以寫作者的感觸,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說來,在遊記中帶一些抒情成分比較常見;藉着記遊發許多議論,而不失去遊記體裁的文學意味,這卻需要工夫。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作到了這樣,它在千百年來是深深地爲讀者所喜愛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來以寫議論文見長。在這篇遊記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不多寫景物,而是儘量就他遊覽後的感觸大發議論。在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記遊的部分和發議論的部分約各佔一半。而在記遊的部分中,幾乎處處是爲後面所發議論立下根基。後面發議論的部分,都是迴應前面。文章的結構很嚴密,通篇顯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記遊,文字雖然不多,但它卻給讀者清晰地描繪出了褒禪山的特殊風貌。它可以分爲三個小部分。第一個小部分寫褒禪山的環境和它的歷史。它寫了褒禪山的得名,寫到褒禪山的禪院,寫到華山洞,還寫出了從禪院到華山洞的遠近距離。禪院與華山洞之間,“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作者根據碑文考訂了華山洞應作“花山洞”,顯出了作者筆墨的閒暇。第二個小部分寫華山洞的“前洞”,只寫了四句:“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第三個小部分寫“後洞”,這是褒禪山奇險的所在,是它最值得遊覽的地方,描寫比較多。“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幾句,寫出了它的不同尋常的幽深。作者寫他遊“後洞”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這一方面是敘述當日的遊蹤,一方面也是反襯了後洞的奇險莫測。以下對他當日的遊蹤還作了幾句補敘。補敘出他們一行遊後洞到過的地方,“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補敘出“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補敘出“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補敘出他們出來以後,“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這都是記的遊褒禪山的事,也可以說是本篇的正文。文字雖簡短,描繪卻較細。我們好象跟着作者從山中的禪院出來,行過一塊僕在路旁的碑,遊覽了前洞和後洞。他在遊前洞時,看到許多遊客在那裏記下了名字,知道到過的人很多。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洞。遊後洞時,要持火把進去,越往深處越難走,見到的景物也越奇。雖然作者沒有具體描寫它怎樣奇,然而這卻深深地吸引了讀者。透過對洞中探尋的迫切心情,給了讀者充分想象的餘地。後洞的奇,他還有十分之九沒有見到,留下一片懊悔。記遊的事已經寫完,如果文章到此爲止,也未嘗不可。但是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他的打算就是要從這件遊覽的憾事中總結出一點教訓來。

“於是予有嘆焉”一句,陡然一轉,引起了後半篇的一番大議論。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學者觀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蟲魚鳥獸,往往能得到一些東西,完全是他們苦心探索、務求深入的結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處盤桓,像遊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樣。他們不願走到艱險和深遠的地方去,可是世間的“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總是在“險遠”的、人跡罕到的地方。要到“險遠”的地方見識那些“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還要有能力;有了能力,還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還要有所憑藉和幫助,像遊後洞時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樣。不要在能力還夠使的時候就停了下來,徒然讓人譏訕和遺下無窮後悔。

這是作者在這次遊山後所悟出的一段做學問的道理。這段道理不僅由於透過他的親身經歷說了出來,具有生動的形象性;而且語言也寫得饒有韻味,委宛動人。這段文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變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是一個總的論述,是這一段文字的綱領。“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這幾句具體結合到了這次遊山的經歷,然而這還是概述,是承上文而來。“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裏是一轉。“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裏又一轉。“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裏又一轉。“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這裏又一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後歸結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穫。句子的變化和轉折那麼多,是爲了層層推進地發揮要說的道理。但它轉得毫不費力。它在轉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運用虛字,因此是那樣圓轉流利,揮灑自如。然而它又是風骨遒勁,筆力挺拔。這段文字和上面的記遊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語言上的運用得好是分不開的。

作者在發完這些議論後,又回顧前面看到僕碑一事,最後還寫了幾句:“予於僕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哉!”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又和學問的道理有關,因此緊接着寫:“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樣的收束,顯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餘波盪漾之妙。

這篇文章把記遊和論學結合得這樣好,使人百讀不厭。它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藝術手法也是有獨特之處的。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2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層庸庸碌碌活過一生的很多,層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確實寥寥無幾。對於想往高處走的人來說,怎樣攀到更高的塔層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問題。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這麼說。不敢想攀到塔頂的人也絕攀不到塔頂。有一個試驗,把跳蚤放在一個不深的容器中,蓋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過幾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遠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峯就必須躊躇滿志,告訴自己:“就是我,要開始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遠者實繁,達高遠視者蓋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餘而力不足。人類早年就有翱翔藍天之志願,奈何無扶搖直上之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架設一座橋樑,是如此費力。在平時逐步積累,關鍵時迸發而出,這就是力,用現在觀點看就是素質。多積累善發揮是關鍵。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匡扶漢室之志,卻殞星五丈原,爲何?答:時代造就英雄。沒有外部環境,成功實難。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術重返人間發動戰爭,實在是杞人憂天。沒有二戰時德國向外擴張的外部環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頭流浪。事物總是集偶然與必然於一體的,外因雖非決定性因素,但沒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許多的麻煩。比方說你帶上一根繩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這裏,可能會想征途果然漫長,條件多麼苛刻。其實並非如此,“志、力、物”三個條件並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彌補的,可以己之長,克己之短。從物理學上分析,大黃蜂翅小體重,幾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大黃蜂飛了起來,甚至成爲空中霸主,只因爲它們志在藍天,告訴自己:我能飛!——以志補力與物之不足。孫賓臏而創兵法,司馬刑而書《史記》,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補物之不足。人類千百年前的那個夢想今天也能靠飛機這個鋼鐵怪物實現了。只要用好一個支點和槓桿,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補力之不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攀得越高,認識就越深遠。我們若充分運用“志、力、物”三個條件,就不會有王安石的遺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個理想的高度。個人高度越高,對社會這個整個金字塔來說,也正會有一個可喜的進步。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3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爲能至也。”是說也,其義易見:有志纔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祕訣。

放眼世界,千古風流人物,無不雄心勃勃,立志高遠。波蘭著名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獻身科學。她在艱苦條件下,依靠簡陋的實驗設備,日復一日地對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進行提煉。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奮鬥,她終於在一九零二年發現了鐳,開闢了科學世界的新領域,被稱爲“鐳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腳印裏,凝聚了生活的艱辛,失敗的懊惱,他人的詆譭,喪夫的悲痛。她跌倒過,但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她被一根無形的支柱支撐着,那就是——要實現自己的宏願。

再如我國史學家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這部光輝著作,他踏遍了祖國大半山河,探訪古蹟,考察風土人情,渡過了浪跡天涯的漂泊生活,才爲《史記》積累了豐富史料。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會百折不撓,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標挺進。艱難、險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一旦堅定了志向,他就會全身洋溢生機,活力,奮勇向前,探討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龍出海之勢。

駐足看着我們中華的民族的驕傲吧!古有臥新嘗膽的越王勾踐,聞雞起舞的祖逖,映雪讀書的孫康;今有凜然正氣直對敵人槍口的夏明翰,使中國擺脫貧油國之名的李四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他們哪一個沒有立下壯志?他們勇於奮起,他們敢於拼搏,他們執着追求,其內在動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夢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翹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來,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兒志在四方。可當今社會上有些男兒志在何方呢?他們志在吃、玩、賭、鬥,他們期待幸運之神帶着他們需要的一切來臨,令人可笑可嘆。更有甚者被子成功薰昏了頭腦,爲了能夠成功,不,應該說爲了達到某種目的,竟不擇手段、投機倒把爾虞我詐。表面看來,似乎大丈夫氣派十足,某些勢利無知的人有的還爲他們豎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這種做法並非有志者所爲,而是庸者的一種表現。

若要問:怎樣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捫心自問:吾志何在?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4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這篇文章中提出了“盡志可以無悔”這個觀點。我十分認同。

列寧曾經說過:“人沒有理想就成了動物,理想推動着進步。”由此看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經說過:“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奮鬥。”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奮鬥的意義遠大於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盡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奮鬥”嗎?是的,成功源於奮鬥。但是,奮鬥並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奮鬥者歷盡艱難困苦卻與成功無緣,或者因爲各種原因沒能看到成功,但他們的奮鬥爲後繼者開闢了道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他們的奮鬥仍具有重大的意義。歷史不會單憑成敗論英雄。就像提出“盡志可以無悔”的王安石,他試圖變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盡了一些方法,努力奮鬥過,但最終沒有成功。他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問心無愧。我們後代也同樣不會因爲他的失敗而視他爲一個無能的失敗者。他竭力爭取的過程不同樣值得我們欽佩嗎?

人生正如一條曲線,轉折多變,人們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條直線那樣一帆風順,然而,卻時常事與願違,曲線的人生需要經受許多磨練。盡了力不能獲得成功的事在這樣的人生中屢見不鮮。如果只是因爲盡了力卻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獲得成功?所以,失敗了並不要緊,只要你認爲在這條路上盡了力,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奮鬥不息;只要沒有成功,就繼續努力,就算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覺得悔恨的,因爲“盡志可以無悔”。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5

我看“盡吾志可無悔矣”——死亡可以等於新生。

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在我看來是一個英雄在紙上雕刻下來的印記。他在裏面所表達的向上精神,在我看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精神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可以想象,也像是一個雙刃劍一樣的,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任何一個堅強的人。王安石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嗎,在他的晚年,變法失敗後心裏只怕是只剩下一片廢墟,曾經的豪言壯語化作烏有,成爲了世人所拋棄的遺骸。

所以,“盡吾志可無悔矣”諸如此類的話,只怕是只有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才能說得出的了。

當年的王安石,剛過而立之年,與朋友共登褒禪山。當他們極具冒險精神的一起擁着火把走進山洞的時候,恐怕還沒有人會注意到後面的事情。就在他們看見各式各樣的奇異景物的時候,有人倦怠了,說了一句“再不出火苗就沒了。”其他人這時才從身邊奇異的景物回過神來,看了一下那簇火苗,心中一種莫名的陌生感驟然升起——是的,每個人都在在意着遊山玩水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關注身邊的這簇火苗了。而當他們現在看到這簇火苗的時候,心裏又有多少滋味是能夠表現出他們對這簇火苗的信任的呢。或許在那時,他們心裏更多的是自己被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裏的情形。

所以,一行人便一起走出了山洞。當他們出來後,發現了事實是“火尚足以明也”。於是一行人便開始責怪起那個提議出來的人來了。王安石當時也覺得自己未能玩的盡情,實在是有憾。但是我覺得他一定是正視了自己害怕被困在山洞裏的想法,因爲文章中寫到“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其中的“物”,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爲照亮一行人的火把。所以,王安石雖然覺得自己此行有憾,可是他絕對不會對那個“怠者”有過多的責罵,頂多算是發發牢騷而已。相反,如果那個怠者會因此而生氣,那隻能是他自己的問題。

那麼這也就是說,王安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對自己此次出遊的心得總結上。於是他得出了兩條結論——“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另一條就是前面說的,“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出於文章的題目考慮,這裏不說前者。

能夠“盡吾志可無悔矣”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都是一些“玩”到了極致的人。而這些人,我們常稱他們爲英雄。遙想燕國危亡之時,荊軻能夠獨自一人踏上西向不歸路,且因燕太子之言而“終已不顧”,最後在秦王殿下使嬴政“目眩良久”。遙望秦漢風雲交疊之際,唯有項羽者敢破釜沉舟,再後來在用三萬鐵騎面對劉邦五十六萬濤濤大軍。再看清末的曾紀澤,孤身直入龍潭虎穴,硬是靠自己一身錚錚鐵骨換回了伊犁,改寫了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爲世界所震驚。

而王安石,和這些英雄一樣雖然只作爲歷史的一瞬存在,可是他毫無疑問也想要成爲這樣的人。所以,褒禪山上的遺憾算什麼。即使自己要趁着年輕氣盛才能這樣的文章又算得了什麼。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不需要考慮人生的短暫?難道不需要考慮,若有一天,碌碌無爲的我們會因虛度光陰而感到痛苦?難道不用考慮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只是甘心做一條寄生蟲?

這一切問題在王安石這樣的英雄人物的眼裏,都是否定的。正如羅大佑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這裏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同樣的,王安石也不要有不痛不癢的人生,他覺得自己應該要活出一些色彩來。然而,這個世界回報給他的又是怎麼呢?或許是無盡的黑暗,把他困在了一個不爲人知的山洞裏,光明的火把甚至照耀不到他的屍骸。他這樣的孤膽英雄,到最後恐怕只能在陰冷幽閉的山洞裏掙扎地生存了。這其實讓我想到一些孤獨的人,並使我覺得,孤膽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孤獨。項羽荊軻云云就不說了,像卡夫卡一類的文人,拿破崙一類的半神式人物,也和他們一樣,得不到正常人應有的幸福,只好在不斷的背叛與生離死別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既然“生死”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來說是兩堵我們永遠無法逾越的高牆,那麼也就是說沒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所以那誰又能說死亡對於我們不是到另一個世界的另一種新生?而還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在煥發光彩的之前之後,又爲什麼要畏畏縮縮,不爽快的以一種樂觀心態活着?即使不能夠樂觀的活下去,那也不必放棄,因爲我們應該相信,生命是不會有終結的。而讓生命存在意義的方式,恐怕也只有像年輕時候一樣不斷的奮鬥着了。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6

經驗總有驚人的相似又有不同的哲思:王之渙曾在高樓吟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裘馬清狂”、“望嶽”歸來,高唱“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是啊,難怪王荊公從褒禪山走來,秉燭且行且嘆,悔其不能極盡山洞,悔其未能領略“無限風光”,悔其與“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失之交臂。

人生百年,曾看到絢爛如朝霞的歡樂綵帶,也發現過黯淡如愁雲的痛苦癥結。王荊公未能把褒禪山的山洞美景盡收眼底景韻涵養其心雅趣告知世人,可他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爲世人之警示,用他的失敗集結成一種智慧: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毅力,更須全力以赴、堅持不懈之精神。

清晨,我與學子朗讀一本書,生活中的糾結忽然被開啟。我們完全可以摒除李密心中的苦衷和所處時代的尷尬,他立志“供養祖母”、冒死“拜表以聞”,先乞養祖母后報效朝廷,這種慈光朗照我心。終於,孝情打動了晉武帝,四十四歲的李密立志報答祖母感動了千萬學子,志在,孝行,李密是忠孝兩全的李密,雖如履薄冰,命懸一線,但李密做到了。奏章有限,孝忠永存,有志者可以達也!

距離李密的奏章五百多年後,柳河東說:“段太尉逸事有三……”段太尉何許人也?是勇者,不畏權貴;是仁者,爲民請命;是清者,拒絕賄賂。他是精神的踐行者,出發前,如果沒有立下必死的志向,他可以在無賴軍士殘殺無辜百姓中知難而退,他可以在焦節度使威逼饑民交租時保持沉默,他可以在朱泚謀反時唯唯諾諾明哲保身,可他不是,他的志向如同封存的“大綾”,歲月更替,光彩依舊照人,精神依然秉照後人。生命有涯,精神無限,有志者可以達也!

細數經典史學古籍,我們有太多綿密的情結,但有一個情結總是屬於司馬遷的。他42歲時開始創作《史記》,47歲陷李陵之禍遭宮刑,52歲時完成《史記》。十年啊,一個圓,一個願,這是生命的曲線!這是血淚的曲線!他說:“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假如復活司馬遷筆下的歷史人物,不失豪壯、雄偉、韜略,無不風塵僕僕、栩栩如生,司馬遷,真丈夫也!皆因“垂空文以自見”,立志發憤著書,所以,《史記》是如同司馬遷的人格一樣,那麼完整,那麼完美!境界與文采永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歷史總有寫不盡的立大志行大德的人,現實生活也不乏其人。捧起飯碗,我們忘不掉“泥腿子專家”袁隆平,於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雜交水稻的神話,他幫中國千千萬萬人民實現了有飯吃的目標,如今,他成爲國人敬仰舉世矚目的科學家,他還有一個大志,那就是畝產900公斤,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目標,年過7旬的他還忙碌在田間在實驗室。

翻開報紙閱看新聞,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李政道,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打假鬥士方舟子,立志“裸捐”的慈善使者陳遊標……哪個不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