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精選5篇)

讀後感2.8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精選5篇)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1

我拜讀了於老師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這本書,從中收穫了許多。於老師在開篇第一章把學生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第一,甘草性溫、味甘。於老師說,“溫”是所有學生對所有老師的第一期盼。微笑是於老師的名片,我想也是“溫”的最佳體現吧。甘草的第二個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於老師提到一句格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一定不能帶有情緒或者是戴“有色眼鏡”去處理,那樣對學生是不公平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甘草的第三個特性是調和。作爲老師,要和藹可親,溫文而雅,但一地“溫”是不行的,還必須“嚴”;但一味地嚴厲也是不行的,那會讓教育變得更糟糕!於老師不愧是智慧的老師,他懂得在“溫”與“嚴”之間把握好“度”。於老師把他的做法形象地稱爲“打了一巴掌,別忘了及時給揉一揉”。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作爲教師,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我喜歡他”。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喜歡他。美國託德威特克爾:“不強求你喜歡每個學生,但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爲並不說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麼喜歡他們都沒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爲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麼,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話、一件小事、一件小禮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則,微笑時一張永恆的名片,掌聲是有力的讚美,信任與期待也是表達對學生關愛的一種方式。是的,調整好心態,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換位思考,我們的課堂定會綻放別樣的光彩。

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最美麗的,但一定是和藹可親的;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有着獨特的魅力。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被於老師“性溫”、“包容”、“調和”的品質所打動。我欽佩,我折服,欽佩於老師的智慧,折服於老師的中庸。最後引用於老師的話:“生命的長度我當不了家,但生命的寬度由我說了算。既然命運讓我們做了老師,就讓我們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因爲生命與我們只有一次。”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2

永正老師不僅是他的學生們喜歡的老師,也是我很佩服的一個大師。今年暑期中,讀他的《我的爲師之道》,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反思

於老師在文中說,他的爲師之道主要有三點,首先是自強,就是不斷的自我修煉,提高多方面修養。爲人之師,必須有大智慧,即平時的文化積澱、道德修養,心中有對學生的愛意和尊重。二是自律,就是戰勝自身消極、負面的東西。用愛心支撐起對社會、對家庭、對學生的責任感。當要“怒髮衝冠”訓斥學生的時候,要冷靜,冷靜了,事情就會處理得好些。管好自己,做個好人,才能成爲好老師。三要自省。要善於在思考中增長見識、積累經驗,在思考中把失誤轉化爲收穫。要寫日記,寫反思,使自己變得深刻完善。

我也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這份工作。但細細反思,但自我修煉的還差的較多。尊重學生也做得不夠,偶爾也剋制不住會“怒髮衝冠”地責罰學生。最大問題是懶惰、消極的思想總是難以克服,反思了,想了,就是懶得怕寫,怕總結。

於老師說:“教了48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張光鑑:‘要蹲下來看學生,老師要和學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蘇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爲真正的老師。

從這些名家的話中,我深深認識到,作爲一箇中學教師應該有一顆童心,因爲有了一顆童心對學生多一份理解,就會知道學生喜歡什麼,渴望什麼。其實我們現在的學生都喜歡搞活動,不想做太多的作業。所以我們的老師千萬不要讓作業把孩子的'空間填滿。於老師說過:“靠做作業成績好的學生將來沒多大出息,讓學生多讀書成才的纔是真正的才子。

教育的還有一個名字叫“影響”。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生活要注重自已的一言一行。於老師平時就這樣要求自己。

穿戴不敢隨便,字跡不潦草。說話不敢隨意,態度不敢生硬。錯誤不敢不認,行動不敢落後。備課不敢馬虎,書報不敢不讀。

我覺得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也要以教過我的老師爲鏡,按照我喜歡的,崇拜的老師塑造自己。不斷反思。在教學中,我要學會不斷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這樣纔能有所進步。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3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學相長,薪火相傳。是我讀完於永正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後最大的體會。

於永正老師,作爲一位小學語文教學的前輩,教學方法系統而不機械,給了我很多啓發和參考。他對學生的理解和包容,對我而言尤爲啓迪。

“教了五十多年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這句話,最讓人印象深刻。(第四章,童心不泯,卷首)

他在書中,提到了教育家葉聖陶老師用三顆糖,解決學生課間衝突的案例。然後又例舉了若干他的教學經歷,歸根到底就是強調“尊重孩子的差異,理解孩子的思維”是小學教育方法的一個大前提。於老師在書中也反覆強調對學生,要溫和親切。

比如他提到,要主動和學生打招呼,時刻保持微笑。他在書中列舉了幾個例子,我細讀後深以爲然。在讀本書期間,我嘗試更多的時候對學生笑臉相迎,提醒自己向於老師學習,對學生更耐心。

一個月前,我班的學生武運,在數學單元測驗中考出一個較高的分數。該生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平時課後輔導詢問,對當堂教學內容通常理解模糊。平時言談舉止也缺乏條例,顯得不自信,突然出現一個較優的成績,着實讓我意外。詳查他的試卷,不難發現,實屬偶然;因爲相同的知識點,表現在選擇題上答案正確,而填空題缺開了天窗,顯而易見選擇題是“蒙”的。又或者,是否有抄襲其他同學呢?我想到於老師的書中有提到類似的案例,然後我想這或許不失爲一次契機,或許應該給他一些鼓勵。所有,我選擇相信他,並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點名表揚他考出好成績,老師很高興看到他的進步。在受到表揚時,孩子顯出受寵若驚的表情,眼神中閃爍着快樂和感動的光。她感受到了老師喜歡她,正如老師書中所說“每個孩子都希望老師喜歡他/她”當日的課間,武運同學表現得更爲活躍,更可愛。之後的課堂上,他的表現也沒有讓我失望,在接下來的單元測試中,他的成績依然較好,而且不是“蒙”的。學生的轉變是可喜的,看到學生進步我也有種小小的滿足感,因爲自己對教學和對學生心理的理解,也一起進步,可謂教學相長。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4

從教多年的我,依然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樣的老師纔會深受學生的喜歡呢?每個人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人覺得爲師者應博學多才,又或幽默風趣,更要公平公正,還要和藹可親?於永正老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一書中是這樣說的:教師想讓學生喜歡,首先要喜歡學生,只有老師喜歡學生,學生纔會加倍地喜歡老師。其實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歡。於老師在總結爲師之道時,有兩點是讓我記憶猶新。

第一,他用中藥中的甘草來歸納。甘草的特性是:性溫、味甘。溫在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五大美德中居首位。溫和是好人的首要標誌。所謂的溫即溫和,而且是溫中有善。這對老師尤爲重要,性溫讓你在脾氣上來的時候,可以懂得控制,學會要冷處理;還讓你知道作爲老師一定要與學生爲善,對孩子的錯誤一定要原諒。光溫還不行,還要懂得調和。要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更要注意對學生因材施教和心理調和。於老師說到,以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看到的都是優點;以挑剔的眼光看別人,看到的都是缺點。這也讓我再次想到,教師的任務首先是先育人,如果一個學生都沒有優秀的品質和素養,如何成人。更何談成才?而這一點也是日常工作中,一線教師最容易失控的部分,也是需要日久去磨練的一項專業素養。

第二,於老師談到的關鍵詞是:修養。這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讀書同時讀自己。於老師的閱讀面之廣是我們無比敬佩的,可以牽一髮動全身。在資訊時代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傳統的方法顯得猶爲可貴。如果我們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翻翻書籍,聞聞書中散發出的墨香,體驗不同作家筆下的風格,那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情!二是以人爲鏡。也就是以優秀品質的偉人爲榜樣。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敬佩之人,我們以這些人之豪傑爲鏡,會讓我們更加優秀。三是不斷反思。這也是每位老師必須要做到的。每天記錄下自己的小小教學感悟、與學生之間的趣事等等,不在於多,只在於寫。

他說,沒有藝術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科學求真,藝術求新,藝術的表達沒有最好,只用更好。身爲教師,讓我們與書爲伴,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文化人,這樣我們距離學生喜歡的教師就會更近些。

教師亦被稱爲先生、園丁、春雨、孺子牛……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作爲職業,那就用我們的方式去做好孩子們靈魂的工程師,用我們的愛心去溫暖學生,用我們的知識去改變學生,用我們的魅力去引領學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讀後感5

最近,有幸拜讀了於永正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爲師之道》這本書。該書是對於老師從教五十多年的全面總結,是一名小學教師在教壇上辛勤耕耘數十年的心得與經驗。

怎樣做纔會深受學生的喜歡呢?很多教師都有自己的答案,如:博學多才、幽默風趣、公平公正……讀了於老師的作品,以下幾點讓我感受頗豐:

第一、讓學生感到老師喜歡他

教師需要調和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教師和家長的關係、學生和學生的關係……在這過程中,需要教師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爲此我需要多讀書,“讀書同時讀自己”。同時加強反思,和親朋好友甚至學生一起分享快樂、交流心得,自己也要學會去發現學生的可愛之處。以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就會發現教師這份職業的最美好之處。

教師需要化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用包容的心態去面對學生的錯誤,把握好做事的度。“打了一巴掌,別忘了及時揉一揉”和“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於老師的建議如同黑夜中的燈塔,爲我指明瞭方向。

學生都十分在意老師是否注意他,在意老師對他的態度,內心深處都渴望老師喜歡他,老師的喜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喜好。但是每個班可能存在個別讓人頭疼的學生,讓老師喜歡每一位學生,也不太現實,那怎麼辦呢?於老師給我們的建議是做出喜歡他的樣子,那就是微笑,讓微笑成爲我們老師的名片。老師臉上有了微笑,學生就敢親近老師,而不是懼怕老師。當然,於老師還給出了很多技巧和方法,比如找出學生的“閃光點”,爲學生鼓掌、給學生一句相信和期待的鼓勵,等等,無論對學生做什麼,都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愛。

第二、與學生打成一片

張光鑑說:“要蹲下來看學生,老師要和學生相似,而不能要求學生和老師相似。”於老師教了半個世紀,最終把自己教成了一個孩子。是老師,又不像老師;是上課,又不像是上課。只有擁有一顆童心,才能親近學生,真正走進學生的心。

在教學中與學生平等對話,縮小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感。應該時常提醒自己,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少些嚴肅,多些活潑;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主。這一系列的努力讓老師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實現了師生間的平等和民主。於老師的很多經歷證明老師越和學生相似,學生就越親近老師,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融爲一體,教育真的就是一種幸福,教育也就會真的變得簡單、輕鬆而有效。多激勵學生,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不完全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只要蹲下來看學生,牢記“沒有差生,只有差異”這句話,就很容易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不同的教育方法,會讓我們有想不到的收穫,與學生。

第三、把課上有意思

課堂始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把課上好,是每一位老師最重要的“看家本領”。有了這個“看家本領”,讓學生不喜歡老師都難。每位老師都希望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雖然我們的任教科目不同,大家都知道“教無定法”,我們雖然任教學科不一樣,但在教學方法上是融會貫通的,我們的課堂,也應該和於老師的課堂一樣,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創造性得以激發,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就連那些平素很“笨”的學生也似乎變得聰明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以於老師爲導向,爭做一名溫和、智慧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