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簡單高效課堂教學問題研究

論文3.28W

課堂教學活動龐雜只會導致學生眼花繚亂,無暇思考,教師手忙腳亂,缺乏深度。文章結合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實踐,從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點等方面闡述瞭如何實施簡單高效的課堂教學的問題。

簡單高效課堂教學問題研究

一、問題緣起

歷史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而教學時間又特別緊張。趕進度的課堂教學漸漸變得繁瑣而單調,難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請看某教師教學八(下)第六單元第三課“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中的第一框:“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的片斷:1、匯入:視頻“處死查理一世”,思考:國王爲什麼會被處死?

2、新課教學:⑴出示《新航路開闢》地圖,觀看視頻“圈地運動”,讓學生了解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找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⑵革命的經過:角色扮演,國王與議會的鬥爭,國王與議會脣槍舌劍,最後演變爲內戰。⑶革命的結果:透過《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請解答課本思考題:革命後英國國王和過去專制君主的權限有哪些不同?

3、小結:革命的影響,包括對英國的影響及對世界的影響。整堂課教師都在使用幻燈片。下課鈴早已響過,教師還在急急忙忙地補充着……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場景,教師習慣於按課件上課,習慣於按部就班、面面俱到,不停地補充材料豐滿課堂。我們對此心安,上課講過了,強調過這些知識,可我們恰恰忽略了學生是如何學的。雖然新課程對教學內容的難度有所降低,但具體到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的取捨,教師難以作出明確的選擇。因爲教學所依據的課程標準也比較籠統,寬泛,難以把握,加上教師思想中的求全心理,不斷補充舊教材中的內容進入新教材,無形中課堂教學變得臃腫而笨拙,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而精彩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樸實、簡單的。那麼,教師如何實施簡單高效的課堂教學呢?

二、簡單高效教學的途徑與策略

(一)立足實際:依據課標把重點課標分解爲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上課要做到心中有課標,眼中有學生。課程標準不能在一節課上全部達成。課程標準不等於課堂教學目標,應該有機分解並落實。例如“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它涉及的課標是2-3-3“講述歐美建立資產階級國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說明它們對各自國家歷史進程的影響。”“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是第一框,課標難以在一課時中落實,怎麼辦?把落實課標的範圍縮小,根據教材內容,把重點放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閱讀教材,結合教學活動的說明,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之後把課程標準分解爲如下教學目標:透過閱讀利用資料說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背景,過程,革命後建立新體制的特點及其歷史進步意義。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的原因很簡單,學生如果瞭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背景,就爲理解新體制的特點及其歷史進步意義做了鋪墊。

至於革命的過程,教材中有敘述,學生能看明白。本節課的重點教學目標就是教師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其歷史進步意義。這一重中之重的教學目標明確後,教師的課堂教學大方向既定,專注重中之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底氣就足。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依據課程標準來確定課時教學目標,首先要對課程標準有側重點的落實,少而精。其次,針對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把選定的課程標準轉化爲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第三,對照學生的學情,教師幫助學生如何達到這一教學目標。

(二)抓大放小:圍繞重點目標有效整合教學內容

重點教學目標確定後,如何處理教材很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智慧。課堂教學是用教材的觀點流行已久,但課堂教學具體操作上,教師習慣於教教材,還要補充大量細節的知識。“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教材內容只佔兩頁多一點,約1100字,學生閱讀5分鐘即可。

可按照教師甲的教學流程,要50分鐘才能完成。用教材的本意是抓大放小,“大”即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知識,不容易理解的難點知識,是指課堂教學中關於“爲什麼”的那部分知識。“小”即一般性知識,學生看看就明白的知識,也就是課堂教學中關於“是什麼”的那部分知識。按郭思樂教授的生本理論,強調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學生能掌握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抓大放小是教學的氣概,是哲學當中學會抓主要矛盾的魄力。

1、解讀課標,琢磨教材,從標題入手抓課眼。

課眼是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聚焦點和抓手,有利於教師安排教學程序,設計教學方案。第三課的課眼是什麼呢?標題裏往往含着課眼,新體制的創立就是課眼。標題既說明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又揭示了結果,言簡意賅。標題就激起了讀者的疑問,新體制是什麼?新在哪裏?新體制是什麼,學生閱讀教材就會明白,教學的關鍵就是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史實說明新體制新在哪裏?(新體制的特點)。

這一標題正對應課標2-3-3“講述歐美建立資產階級國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說明它們對各自國家歷史進程的影響。”再如八(下)“皇權膨脹與近代前夜的危機”中的第一框“皇權膨脹”,“皇權膨脹”就是課眼,它與課標2-2-2“列舉秦朝建立後中國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評析這些人物和事件對歷史進程產生的重要影響”相對應。解讀課標之後,反覆閱讀教材,琢磨編書人的意圖,認真分析每一課每一框的標題,課堂教學的課眼就成爲提醒學生學習的中心詞。

2、以課眼爲引領,圍繞教學目標,大膽處理教材,抓重點難點。

找出課眼之後,如何處理教材也體現出了教師領會課標把握教材的能力。教材是爲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內容的取捨用教學目標來衡量。正是這樣處理教材,教師乙把課文內容轉變成學生自主學習要解決的四個問題:①誰革誰的命?②爲什麼要革命?③怎麼革命?④結果怎樣?爲什麼?學生閱讀課文,自主思考解決以上問題。這四個問題是相互聯繫的,其中第②個問題其實就是回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問題。第④個問題稍作引申,學生就能找出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其歷史進步意義。教師根據學生對四個問題的回答,梳理出一張知識結構圖:第①和第③都是小問題,學生閱讀教材之後就能化解,第②和第④難以理解,是必須掌握的大問題。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了,掌握了,教學目標就實現了。沒有必要一定按革命背景、革命經過、革命結果等步驟來教學。教學當中,“是什麼”是基本史實,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就會明白,“爲什麼”是史實之間的聯繫,學生不容易理解,這就是教師要花功夫,花力氣重點幫助學生理順的知識。教師乙的教學過程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以四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梳理知識。

(三)化繁爲簡: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有效組織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是課堂的中心環節,因此,如何優化教學過程,組織好課堂學教活動是關鍵。教學是有規律的,學生的認知也是有規律的,教師的教學按規律辦事才能事半功倍。

1、以認知規律爲指導,突出重點難點的教學環節設計。

從認知心理學常識看,學生在課堂上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是有限的。每節課重點與難點也就那麼多,教師只有把教學強度和教學時間應用在教學重點與難點上纔有效率,纔有意義。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君主立憲制爲什麼是新的政治體制?要求學生以史實爲依據來論證。這是重點也是難點。針對這個重點和難點的教學環節,教師乙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和展示,時間爲15分鐘。

四個小組展示,一個小組點評與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對本課教學作如下小結:君主立憲制是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資產階級)的制約。國王再也不能一個人說了算,實行專制了,這是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權力的開始,英國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所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也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教師在重點難點教學環節要精心設計,耐心引導,細心組織同學討論展示,使這個環節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討論、思考、交流和展示,解決學習中重點難點問題有廣度也有深度,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2、優化教學環節設計,減少作秀式的學生活動的教學環節。

關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學生閱讀教材基本上能弄明白即代表資產階級的議會與國王有矛盾,國王徵稅直接損害資產階級的利益,對資本主義發展不利。教師甲設計學生角色扮演,扮演議會與國王的脣槍舌劍,設計挺有創意,這是一種體驗性的活動,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如果僅僅用於展示議會與國王之間的矛盾,感覺有點作秀,那比較可惜,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換個角度,學生角色扮演作爲情景鋪墊,讓學生討論分析,揭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這種角色扮演的活動,達到深層次引發學生思考的作用,而不是作爲課堂花絮來活躍課堂氣氛。把甲乙兩位教師的學教活動環節重新修訂,即可組織兩個環節,一是角色扮演,討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二是小組討論及展示,分析說明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及其歷史進步意義。整節課既有學生的自主閱讀,又有學生有實效的活動,教學環節簡潔,便於教師組織引導。

教師甲把圈地運動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的目的是什麼?一定要看這個視頻嗎?不知教師甲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嗎?冷靜觀察我們的課堂,有多少熱鬧的活動帶給同學的只是作秀和喧囂,如果用簡單的手段就能達到教學目的就用簡單的手段,教師要克服把問題複雜化的毛病。

三、結語

學生心目中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往往是那些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幫助學生把書讀薄,又能把書讀厚的教師。歷史與社會教師什麼時候都別忘了學生的需要,在現實教學中修煉自己的教學智慧,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既簡單高效又優雅靈動。

參考文獻:

[1]丁豔輝.還原課堂教學的本色——教與學之辯[J].現代教育科學,2014,(04).

[2]陳惠.多元文化教育視角下的歷史與社會教學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2).

[3]李雲吾.歷史與社會課程拓展的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6,(25).

標籤:課堂教學 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