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難題論文

論文2.77W

摘要: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面對此次新課改也應該有所行動,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僅需要轉變學生們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要求教師們改善其教學的方法。思想品德教師應理清教學思路,與學生們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們對思想品德學科的學習興趣,體現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們應該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提高實踐的教育成效,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們以合作的方式學習,促進學生們全方位發展。

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難題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策

一、引言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基礎理論知識聯繫起來。思想品德作爲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培養學生們的思想道德品質有很大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造成課堂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如何將這些問題有效的解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目前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缺乏創新

雖然新課程改革轟轟烈烈,但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課堂上,有一部分教師仍然覺得教師纔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仍然沿用以教師爲重心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來給學生們傳授知識,並沒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氣氛沉悶。比如,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只是透過說教來灌輸的方法,嚴重影響學生參與思想品德課互動的興趣。同時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講解考試中出現的重點和難點,沒有在學生們的學習與思想中將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滲透進來,致使學生不能理解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的特殊之處。除此之外,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並沒有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就難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

(二)課堂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雖然有的學校已經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新型的教學方法,但是因爲目前處於改革初期,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爲了突出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減少了很多課堂講解的內容,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自由思考,儘可能自己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導致了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重點,致使課堂教學效率很低。此外,還有部分教師爲了吸引學生興趣,營造活躍的氛圍,在課堂上增加了很多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儘管這樣活躍了課堂氣氛,但學生並沒有在課堂上學到新的知識點。

(三)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使用不合理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載體,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不能結合實際,而是盲目地對教材中的內容照抄照搬,所以導致學生們對思想品德內容的學習同實際脫軌得很嚴重。

(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們的考量與觀察

對學生們的人格培養和性格成熟的關鍵階段就是初中階段,這一階段他們樂於探索,同時思想也極爲活躍,但是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很難做到把握學生們的這一認知特點來設計,這就使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沉悶,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低下。

(五)教師在教學過程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

對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並不只是在口頭上的教導,也存在於實踐過程中,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組織學生參與實踐的意識和能力,導致對學生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僅存在於形式上,難以真正達到規範學生們行爲的目的。

三、針對思想品德教學問題提出的對策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的思想,也會讓課堂變得異常沉悶,因此,教師應該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在課堂上一味地進行講解,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教師應該知道,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缺乏一定的求知慾和對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爲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有關珍愛生命的課程時,將這堂課比較重要的知識點透過生動、形象的素材,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生命的價值,能夠更加的珍愛生命,致使學生能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在授課前應該精心準備,並及時地和學生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學生達成在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望。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然後透過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案例分析,這樣能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從而使學生會更加關愛生命、珍愛生命,致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在生活上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在未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二)改變教師的教學觀點

教師應該改變單一、呆板的思想品德教學觀點,並且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將教學內容和實踐相結合,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佔主體地位,並且還要儘可能地透過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來分析思想品德理論,讓學生加強對思想品德理論的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好地運用。除此之外,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社會經驗,並且他們對陌生事物欠缺一定的判斷,因此,教師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身的教學觀點,鼓勵學生步入社會,並且讓學生對社會進行初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從思想品德教學中瞭解到做人的道理,進而完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比如:教師在講到“維護消費權”這一課時,鼓勵並組織學生對社會人士進行問卷調查,讓學生在調查中充分了解到社會人士是如何維護自身權益,並且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將調查表統計、分析、整理出來,在課堂上讓每位同學都對自己的調查結果進行彙報,致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鍛鍊自身的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知道怎樣維護自身的權益。再比如:教師在講到“誠信是金”這一課時,應先告訴學生誠信是中國人應具備的品質,然後組織學生開展宣傳活動,提高學生對誠信的認識,加強學生的誠信意識,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誠信的重要性。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提高對思想品德教育的實用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

(三)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講授知識的同時,應爲學生預留出討論學習的時間,致使學生能夠從討論中提高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讓學生不再一味地依靠教師來完成學習任務。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一課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甘肅舟曲泥石流災難”,災難發生後,國家立刻做出全力搶救遇難羣衆的決定,把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放在了首位。老師可以在看完這個視頻後藉此機會提問:“當災難來臨之際爲什麼國家會把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排在首位?”引入思考,同時提出如“爲什麼說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們在生活中該怎樣做到珍愛生命?”等問題,帶着以上問題學生先看教材內容再交流自己心中的答案,先透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的方法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出來全班進行討論,合作學習。還就例如,教師在講到“生命與健康的權利”這一課時,首先可以把學生們分成幾組,再讓學生針對存在的生命健康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整理,最後讓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總結。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在討論中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想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加入到學習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讓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師在最後應針對學生總結出來的討論結果進行分析結論並進行點評,以讓學生知道自己思考上的誤區,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思維。

(四)重視教材修訂,不斷充實新內容

在資訊時代,不斷傳播的大量知識使學生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更新着,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利用教材講課時,教師應該做到在書中不斷地充實新的內容,實時關注時政問題,然後用此案例對學生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來提高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五)開展實踐,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認知的重要來源就是實踐活動,所以在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前提下,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們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應該組織學生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例如,在教學“與誠信同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們進行自由分組,並進行合作互助學習,透過利用各種學習方式,查找出當前我國消費者對市場誠信的理解程度。

四、總結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學生對思想品德的理解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自身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並且對初中生未來的發展也有着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應該及時地轉變教學觀念,並且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內的合作學習,與此同時,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堂上佔據主體地位,並及時地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考查,還應對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增強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展,從而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爲社會培養更多在品德方面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

[1]朱坤.素質教育視野下的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出路淺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0).

[2]沙雪梅.關於創新教育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5(31).

[3]張虹.新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16.

[4]梅華.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96-98.

[5]張亞平.基於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創新[J].赤子(上中旬),2015(14):261.